人教版历史学科高二年级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8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式棉纺织机在英国出现,传统的动力已不适应新的需要,蒸汽机应运而生。这表明( )
A.近代动力技术的革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B.蒸汽机的发明是实验科学长期孕育的结果
C.蒸汽动力较传统动力能提供更充裕可靠的动力
D.新的动力技术革新满足了社会生产的需要
答案:A
解析:社会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代动力技术的革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2.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
A.研制成了发电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水力织布机 D.改良了蒸汽机
答案:D
解析:此题由时间“1819年”和“它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处判断,可知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解决了机械的动力问题的相关人物——瓦特,其最大贡献是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机械的普及。
3.“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答案:A
解析:由题干关键词“开始……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可判断这是由于蒸汽机的发明使生产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4.马克思认为,“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1784年4月他所获得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是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下列有关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机器生产彻底取代了手工劳动 B.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C.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
答案:C
解析:A项中“彻底”错误;标志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革命开始的是珍妮机的问世,B项错误;D项中“普遍”错误;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摆脱了风力、水力等自然力的限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诺斯说:“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他提出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蒸汽机的推广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B.欧洲通过控制蒸汽机的使用来支配世界
C.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欧洲支配世界的力量
D.蒸汽机是欧洲支配世界的唯一手段
答案:C
解析:蒸汽机的使用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侵略扩张创造了条件,从而增强了欧洲支配世界的力量。
6.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B
解析: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工业革命使人类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经济过渡到近代工业经济。
7.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 ( http: / / www.21cnjy.com )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其主要背景是( )
A.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B.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阅读分析与理解能力。从材料法律名称来看都与污染有关,说明工业革命使用蒸汽机,造成严重污染。
8.1903年,梁启超曾记载:(此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大西洋发,循前此欧洲与东方通行之旧线至马尼刺,复由马尼刺用新海电至旧金山,经美洲大陆复还纽约。发电时十一点五十五分,接电时间十二点四分三十秒,相距仅九分零三十秒。他所描述的是下列哪一项新发明( )
A.电报 B.电车
C.电动机 D.电磁感应
答案:A
解析:由欧洲到马尼刺(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再到旧金山、纽约,“发电”仅用时九分零三十秒,据此判断为电报。
9.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电视出现于20世纪2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以后,排除②;从英国到美国只需横渡大西洋,不需经过地中海,排除③;爱迪生于1879年发明了电灯,意大利人马可尼于1895年发明了无线电报,①④正确。
10.一部网络小说中曾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21世纪回到了过去,正在室内与大物理学家牛顿闲谈,天色渐晚,牛顿起身拉亮了身边的台灯……”由此可知( )
A.小说作者出现了低级错误,他并不了解历史
B.牛顿已经发明了电灯
C.主人公回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电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牛顿生活于17世纪,当时还没有电灯,电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11.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里“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 )
A.水力 B.核能 C.煤炭 D.电力
答案:D
解析:根据上下文意思分析,这里“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因此应该选择D项。
12.人类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多种动力,以下动力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人力 ②蒸汽动力 ③畜力 ④电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答案:C
命的出现·电力的广泛应用
解析:人类在初期利用人本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参加劳动;后来逐渐利用牛、马等畜力进行生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动力革命;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蒸汽动力和电力作为新的能源先后出现。
13.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电子时代”,都与科技革命的推动有关,可见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14.史载:“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攻击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C.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答案:C
解析:原子弹是为了战争而研制,电子计算机最早是为了计算炮弹弹道,火箭也是为了战争而研制,说明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15.如图所示成就正式诞生在( )
A.1965年 B.1969年
C.1978年 D.1983年
答案:B
解析:图示反映的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的有四个站点的网络,是互联网的雏形。
16.信息技术的核心是( )
A.电子技术 B.计算机与通信
C.人造卫星技术 D.互联网技术
答案:B
解析: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灵魂,两者构成信息技术的核心。
17.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
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分析材料中出现的一些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个人电脑”“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60%的美国人上网”“YOU(你,指所有网民)”“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可以判断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
18.20世纪五十年代,埃及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答案:A
解析:从“收音机改变了一切”分析,“收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机”属于无线电信息技术的成就,“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说明信息技术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答案为A。
19.当今世界不分国家、不分地区,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公民。“地球村”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最重要条件是( )
A.原子能工业的兴起 B.遗传工程的发展
C.因特网的发展 D.航天事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互联网的影响。由题干中的“地球村”可知是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可以用排除法选择正确答案。
20.根据下面17—20世纪自然科学与科技成果统计表,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科技发展史上美国创新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始终领先于英国
②科技成果都直接运用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力
③20世纪下半期的成果数量有超过前300多年总和的趋势
④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成果数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③,根据蒸汽机→电脑网络的发展可以得出结论④,而我们无法从图表中得出关于①②的有效信息。
21.“科学革命是人类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答案:C
解析:电磁感应理论为电力技术的发展奠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理论基础,电动机、发电机的问世解决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产生了电力工业,C项符合材料含义。牛顿力学体系与蒸汽机没有直接联系,相对论也不是电子计算机的理论条件,排除A、D两项;内燃机不属于理论范畴,排除B项。21
22.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答案:B
解析: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电话和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网络则是二战后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23.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识图
材料二 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新兴科学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材料一中所示两个科技中心形成的因素各有哪些?它们的外传或扩展对世界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科技中心的迁移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因素:中国农耕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明的发达;科技文化领先世界(或:政治上,国家统一;经济上,经济发达;文化上,科技文化领先)。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殖民扩张(扩大市场、积累资金)。影响:造纸术外传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更为密切,东方从属于西方。
(2)问题: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原因:与苏联军事斗争的推动;经济实力的强大;政府对科技的重视。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水平是政治经济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从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文化等方面概括原因;第二小问要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联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实际要求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原因,结合教材内容即可回答。第(3)问实际说明了科技在国家和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点评:分析比较“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时代 动力(能源) 信息传播方式
工业革命前 人力、畜力等 马车
蒸汽时代 蒸汽机 蒸汽机车、轮船
电气时代 电力、石油 电话、留声机、飞机、汽车
信息时代 原子能(核能) 互联网
2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的优越性。
(3)根据材料二,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
答案:(1)历史信息及影响:瓦特改良了蒸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人类开始告别用油灯照明的时代。
(2)用途更广;动力更大;应用更方便。
(3)特点:世界各地的时空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日益紧密,全球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例子: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任举其中一例即可)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任举其中一例即可)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互联网。(任举其中一例即可)
解析:第(1)问提取图片关键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可以从使用范围、动力等方面分析作答;第(3)问先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有机的系统”等,归纳出“地球村”的相关特点,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列举推动各地联系的科技发明。*
点评: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期间最伟大的发明?
(1)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2)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3)促使蒸汽机车和汽船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
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共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二 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材料三 “神舟”五号宇航员杨利伟及“嫦娥一号”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个典型例子说明“公元前3—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
(2)材料一中,李约瑟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的三次生产力发展的飞跃分别开辟了哪三个历史时代?
(4)高二年级某班以“何当皓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云上,万人争看傲长空”为题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假设你是班会主持人,请你设计出此次班会活动讨论的中心议题。(要求:条目化)
答案:(1)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
(2)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欧洲独特的历史文化。
(3)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4)自主创新;科技是生产力等。
解析:本题考查了科学史的发展过程,关键在于结合材料来分析、回答。
点评:世界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
(1)要明确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2)要注意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上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3)要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