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3月联考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宇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下册第2单元结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每一部经典刷作的跨文化传播和阐释,都具有跨越性的文化现象,哪些现象和事件值得关
注和研究,要视特定的研究指向性而定:其一,指向那些有跨文化交集、与异国文化发生了“事实
联系”的戏剧,比如在新疆出土、反映梵剧东渐的多语戏剧文学《弥勒会见记》。其二,指向戏剧
经典。中外戏剧经典本身携带着本土戏剧传统的丰富蕴藏和文化符码,当它们与异国文化发生
碰撞和交流时,这些蕴藏的理念、美学和价值在另一个符号系统和表演体系中被激发、被折射,
产生另一种魅力和特殊的传播效应。其三,指向具有影响力的“跨文化阐释和传播”事件,即那
些得到更丰富立体的跨文化阐释、更体现跨文化传播规律的戏剧现象。比如,民族戏剧经典在
进入世界戏剧体系时,其中的民族特点如何在他者文化中赢得共鸣,产生新的阐释空间,从而将
民族戏剧传播给外国受众,仍然亟待跨文化研究者揭示其中的关键性环节和国际传播效果。
(摘编自陈戎女《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双向思维促进多元文明互鉴》)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末,欧美跨文化戏剧的实践与研究传入中国,与国内原有的“比较戏剧”研
究交汇融合,二者之间既有交叉,又各有侧重。
相较于比较戏剧研究,跨文化戏剧研究的外延较窄,主要关注具有多元文化因子的戏剧实
践,特别是那些类似于西方先锋实验戏剧的文化杂糅特征较为明显的戏剧作品。大体有以下两
类:一类是西方人创作的东方题材或具有东方元素的戏剧研究,如对美国华裔作家黄哲伦《蝴蝶
君》剧本及演出的探讨。这类研究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陌生且无关紧要,对于欧美学界的研究来
说也只是量的增加;另一类则是“西方经典戏曲改编研究”,如用京剧和昆剧演出莎士比亚经典、
用河北挪子演出古希腊悲剧、用越剧演绎易卜生戏剧等。这类形式为中国所特有,且根本思路
方法又与欧美跨文化的先锋实验戏剧相通,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国的跨文化戏剧研究当
中,最易引发欧美学术同行兴趣与共鸣的一类。有批评者认为,它们虽然被命名为京剧、昆剧、
【高一3月联考·语文第1页(共8页)】
25-X-55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