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案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课标解读】
归纳人类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说明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2.区域认知: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生态破坏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危害。
3.人地协调观:运用资料,说明环境及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分类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
4.地理实践力:调查身边实际生态破坏问题(如水土流失),综合分析并说明生态破坏对区域或全球产生的影响和原因,试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评价案例中人地关系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实例,综合分析说明环境污染对区域产生的影响和原因,试提出针对性措施。(重难点)
2.综合分析并说明生态破坏对区域产生的影响和原因,试提出针对性措施。(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新课导入】
铁矿开采时,处理剥离的岩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排土场和尾矿库。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唐山滦县城南 10 千米,于 2007 年投产,现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该铁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抓住曹妃甸建港的契机,用废石填海造地,并在开滦煤矿采煤沉陷区利用尾矿进行填充。此外,该铁矿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阻断矿坑与地下水的联系,从而避免了采矿对地下水的污染。说一说,司家营铁矿施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有何现实意义?
【自主学习】
一、环境污染
1.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
主要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 害
水污染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大气污染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氢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以及颗粒物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建筑物等;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
固体废 物污染 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 污染环境,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固体废物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置,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2.大气污染原因分析
【思考交流】
探究一 环境污染
铁矿开采时,处理剥离的岩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排土场和尾矿库。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唐山滦县城南 10 千米,于 2007 年投产,现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该铁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抓住曹妃甸建港的契机,用废石填海造地,并在开滦煤矿采煤沉陷区利用尾矿进行填充。此外,该铁矿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阻断矿坑与地下水的联系,从而避免了采矿对地下水的污染。
1.说一说,司家营铁矿施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有何现实意义?(综合思维)
提示: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效利用,减少填充采煤沉陷区和填海造陆的成本。
2. 采用尾矿填海、填充采煤沉陷区,会不会造成水体污染?如果有,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地理实践力)
提示:可能会。
措施: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像一圈帷幕一样将地下水系同矿坑完全切断,这就是帷幕注浆工程。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对采场排水及尾矿回水综合利用先后采取了新水分离改造、尾矿库回水管路改造、冷却水回收利用改造等多种措施,充分使用尾矿回水和采坑涌水,将新水用量降至最低。
3.调查本地的矿区尾矿或采空区的后续处理方式,或调查本地垃圾的处理方式。对它们的处理方式进行环境评价,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人地协调观)
提示:
建议:对矿区进行绿化和复垦;对废水、废气、噪声等进行治理使其达标排放;多家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不断依托科学技术实施流程改造,优化工艺做到最大限度的节能减排。
【针对性训练】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人口 B.乙表示环境
C.丙表示资源 D.丁表示经济系统
7.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
①生产过程中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②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③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④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