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五单元《在桥边》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B.加西亚·马尔克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C.《桥边的老人》《在桥边》分别是[德国]伯尔、[美国]海明威的作品。这两位作家均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D.《娜塔莎》节选自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答案:C
解析:《桥边的老人》作者:[美国]海明威,《在桥边》作者:[德国]伯尔。
2.下面是歌曲“涛声依旧”的歌词,请判断下面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A.比拟、对偶 B.比拟 C.对偶 D.比喻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修辞方法的辨析判断。从句中“带走”“渔火”“让它温暖”“留下”“让它停泊”等字样中可以看出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从分号前后相仿的句子结构看,同时还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3.下列句子与“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的“为”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为韩王送沛公 B.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D. 耳得之而为声
答案:A
解析:A介绍的对象。给,替B.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C.判断词,是。D.动词,成为。
4.读以下四首诗,选出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一句意境相似的一首( )
A.宜阳城下草萋萋,润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案:D
解析:例句与D均借眼前平凡景物与昔日繁华景象所形成的鲜明对比表现作者感慨历史变迁,追忆古人英雄业绩的感慨之情;A诗句以“草萋萋”、“花自落”、“鸟空啼”表现一种 孤寂、落寞之情;B诗句以轻灵的笔触,写长安城内的寒食节,勾勒出一幅具有浓郁抒情意味的风俗画,表现了作者怡然自适的愉悦之情地;C.诗句以“寥落”、“寂寞”、“白头” 等语表达了一种凄婉、哀怨之情
5.对下列曲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红叶无个人瞧”,大有物是人非之感,与姜夔的“念桥边芍药,年年知为谁生”有同工之妙。
B.“秋水长天人过少”句,回忆以往清秋时节,水阔天长,行人稀少。
C.“残山梦最真”,山河已残破,但过去的一切景物在梦中还最为真切。
D.“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美与丑、兴与亡的快速对比转换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无奈。
答案:B
解析:“秋水长天人过少”写的是现实萧条、人烟稀少的景象。
6.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③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④念桥边红药,年年如为谁生!⑤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以上五组诗句,均是借描绘春天的景物而抒发个人心情的,但在所抒之情上是不尽相同的。下面区别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②④|③⑤
答案:C
解析:①②③⑤表达了一种愉悦之情。④表达了一种惆怅之情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长篇小说有《老人与海》《战地钟声》《永别了,武器》等,短篇小说有《在桥边》等。
B.《炮兽》节选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九三年》,这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
C.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课文《娜塔莎》选自《安娜·卡列尼娜》。
D.《骑桶者》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写的一篇表现主义小说。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变形记》《城堡》等。
答案:D
解析:A《在桥边》是德国伯尔的作品;B,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C,《娜塔莎》选自《战争与和平》。
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 )
A.骡车从桥边盘珊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幅。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
B.虽说到处都是香喷喷的苹果味,可窝棚旁边却香得尤其馥裕。逢到节日,男孩子们蜂涌前来,他们一边三三两两地走着,一边斜睨着栓在苹果树上的那条狼狗。
C.它们那些有力的桠枝紧紧地抱在一块儿,它们那些虬曲的树根牢牢地生在沼地的黏泥里。夜晚人们燃起篝火的时候,它们更紧地挤在人们的四周。
D.母女二人都穿着蓝缕的丧服。那位妇女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肃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答案:C
解析:A.盘珊—蹒跚、轮幅—轮辐;B.馥裕—馥郁、蜂涌—蜂拥;D.安贫若肃—安贫若素。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3月,点军桥边的世界名花展吸引了众多的宜昌市民前去观赏,人们徜徉于美丽的花海中,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享受着春意阑珊的愉悦和惬意。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C.据报道,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丰田汽车公司的管理人员说,将用数据反戈一击,澄清事实,恢复公司的信誉。
D.中国小说史上有很多“续书”,质量有好有坏,评论有褒有贬,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媲美,这是不容置疑的。
答案:D
解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D项中的不容置疑意为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A项春意阑珊中的“阑珊”意为将尽、衰落。此处望文生义;B项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此处不合语境。 C项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
10.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素芭不会说话,却有一双长长睫毛掩藏着的大黑眼睛;她的两片嘴唇,只要获得心灵情绪的少许暗示,就会像两片娇嫩的新叶,颤(zhàn)抖不已。
B.“出发!”他用一种纡尊降贵的男低音慢腾腾地喝道,随即穿过果园向打麦场(chǎng)走去。他大口地吸着黎明时分的凛冽(lǐn liè)的寒气和夜间上了冻的光秃秃的果园的气息。
C.他沿着船舷爬行,手里拿着铁棍和绳子,大炮仿佛很懂事,好像猜出他的诡计似的逃走了。伟大的汉子追赶它。……大炮仿佛瞥(piē)见了他,根本不屑把身子转过来,就用一种劈斧似的速度向后倒退,朝汉子冲过来。
D.骡车从桥边蹒跚(pán shān)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幅。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huái)的尘土中踯躅(zhí zhú)着。
答案:C
解析:Achàn;Bcháng;D轮辐。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
答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本句要注意“作”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解析:本句要注意“啸”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
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本句要注意“萧”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答案: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本句要注意“鬓”“潦”“停”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琵琶行》中“ ,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答案: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解析:本句要注意“嘈”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
答案: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解析:本句要注意“琵”“琶”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琵琶行》中“ , 。”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答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的句子:“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
答案: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解析:本句要注意“迸”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答案: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解析:本句要注意“浔”“荻”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
答案: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解析:本句要注意“瑟”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阅读题。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解释 )。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①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②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选自《海明威短篇小说选》)
(1)桥边的老人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年迈体弱很疲惫;②纯朴善良有爱心;③坚强淡定有主见;④厌恶战争爱和平。
(2)文中“我”与老人的问答有多处矛盾,请举两例说明为什么会产生“答非所问”的对话。
答案:①“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②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③两人身份不同。“我”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只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政治和战争,内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动物的生命。
(3)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①交代故事的结局;②点明故事的背景(法西斯挺进);③渲染氛围,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④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可根据老人在文中的言行举止等描写性的语句和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加以概括作答。例如,“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这处肖像描写表现了老人的年迈体弱,疲惫不堪;“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这几处的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充满爱心,淳朴善良;““政治跟我不相干,”“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他说,“我76岁了。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表现了老人热爱自己的家乡,厌恶战争。以此类推即可。(2)解答本题,应先从文中找出两个表现了“答非所问”的对话事例,例如,“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然后结合着这两个事例,从“我”“老人”各自的身份、目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等角度阐述“答非所问”的原因即可。(3)本题考查尾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本题,应联系文章具体内容,从内容、结构、读者等角度分析作答。在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在结构上,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深思等。答题时,可结合着具体内容,从以上角度组织答案。
2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在桥边》
----伯尔
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音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数字的捷报。当我把我上班的结果报告他们时,他们的脸上放出光彩,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他们有理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去了,因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过他们的新桥……
但是他们的统计是不准确的。我很抱歉,但它是不准确的。我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虽然我懂得,怎样唤起人们对我有诚实的印象。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他们的幸福掌握在我的手中。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或更低的数字;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来表示我的慷慨。他们多么高兴啊!每次他们郑重其事地在我手中把结果拿过去,眼睛闪闪发光,还拍拍我的肩膀。他们什么也没有料想到!然后,他们就开始乘呀,除呀,算百分比呀,以及其他我所不知道的事情。他们算出,今天每分钟有多少人过桥,10年后将有多少人过桥。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未来完成式是他们的专长——可是,抱歉得很,这一切都是不准确的……
当我的心爱的姑娘过桥时——她一天走过两次——我的心简直就停止了跳动。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直到她转入林荫道消失为止。所有在这个时间内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当她晚上又从冷饮店里走回来时——这期间我打听到,她在一家冷饮店里工作——,当她在人行道的那一边,在我的不出声音、但又必须数的嘴前走过时,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当不再看见她时,我才开始数起来。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他们全是些男男女女的幽灵,不存在的东西,都不会在统计的未来完成式中一起过桥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她不该知道,她用何等可怕的方式把一切计算都推翻了,她应该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地带着她的长长的棕色头发和温柔的脚步走进冷饮店,她应该得到许多小费。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最近他们对我进行了检查。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及时地警告了我,我也就分外小心。我像发疯似地数着,一台自动记录公里行程的机器也不可能比我数得更好。那位主任统计员亲自站在人行道的那一边数,然后拿一小时的结果同我的统计数字相比较。我比他只少算了一个人。我心爱的姑娘走过来了,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我非常感激在对面数汽车的矿工。这直接关系到我的饭碗问题。
主任统计员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个好人,很忠实、很可靠。“一小时内只数错了一个人,”他说,“这没有多大关系。我们反正要追加一定的百分比的零头。我将提议,调您去数马车。”
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马车一天最多只有25辆,每半小时在脑中记一次数字。这简直是交了鸿运!
数马车该多美!4点到8点时根本不准马车过桥,我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可以长久地看她一番,说不定她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送她一段路呢,我那心爱的、没有计算进去的小姑娘……
(1)哪些词语表现了“我”对数数字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嘲讽?
答案:精明能干、陶醉、捷报、心满意足等
(2)主任来检查工作,而检查的结果要影响到主人公的前途,然而他还是把姑娘漏数了,这样“漏数”有意义吗
答案:“漏数”并不能改变现实什么,但它表现着对美好事物的维护、坚守,表现着一种精神追求。
(3)你觉得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注意多元性)
爱情对于一个处境堪忧的小人物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讽刺战后德国政府的官僚主义作风。
对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这一问题以及小人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精神状态的思考。
主题:表面的看是爱情,表现爱情对于一个处境堪忧的小人物具有如何强大的精神力量,而深层则是对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这一问题、以及小人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精神状态的思考。同时更是一种不重视精神的时代氛围中保持个人精神追求的象征。
解析:(1)结合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我”对数数字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嘲讽的句子分析概括出“精明能干、陶醉、捷报、心满意足等”(2)此题考查“漏数”情节的作用,从内容主旨得出它表现着对美好事物的维护、坚守,表现着一种精神追求。(3)结合全文的故事发展,结合背景,总结出主题,对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这一问题、以及小人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精神状态的思考。
四、古诗文阅读。
2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立,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出峡,先是漂泊湖北,后转徙湖南,大历四年正月由岳州到潭州。写此诗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诗人仍留滞潭州,以舟为家。
(1)本诗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颈联以燕子自比,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诗人凄楚,悲怆的漂泊之感。
(2)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本诗与刘禹锡的《乌衣巷》都写到了燕子,燕子的形象在两诗中有什么不同?
答案:杜诗中居无定所,天涯飘荡的燕子是诗人自己漂泊处境的真实写照,刘诗中寻常百姓家的燕子是历史的见证,见证了昔日繁华的衰落,世事的沧桑。
解析:(1)“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意思是:“我老病一生,有谁来怜我,只有你小燕子倒来关心我了。而我也正在哀怜你,天地如此广阔,小小的燕子却只能到处为家没有定居之所,这又何异于飘飘荡荡托身于茫茫江湖之中的我呢?”显然是以燕子自比,抒发凄楚,悲怆的漂泊之感。(2)鉴赏诗歌中的意象,答题时分别指出燕子在这两首诗歌中的含义,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本诗写燕来舟中,似乎是来陪伴寂寞的诗人,天涯飘荡的燕子是诗人自己漂泊处境的真实写照。
五、语言文字运用。
24.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新华网成都9月2日电(记者 肖林、侯大伟) 都汶公路,这条曾被很多路桥专家判定“三年才能打通”的汶川“生命线”,经过4 000多名施工人员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如今已全线贯通并恢复通车。
“汶川地震之后,90余公里的都汶公路有80%的道路损毁,1亿立方米土石塌方,10多公里路段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50余座桥梁受损,7座桥梁完全垮塌,数十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隐患点分布两侧,上百处路基边坡高危点潜伏其中……”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局长汪洋回想起这百余公里长的都汶公路损毁情况就欷歔不已,“如此集中和毁灭性的公路损毁,不仅在国内公路史上绝无仅有,世界上也十分罕见”。
答案:汶川“生命线”都汶公路全线贯通。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压缩能力。注意消息的文体特点,主要从导语中概括提炼、整合。
25. 湖北17岁的女生商某外出与同伴聚餐,边走路边玩手机,要过一座桥时,一脚踏空,掉入没有护栏保护的深坑,经抢救无效死亡。
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低头族”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流行词,请针对这种现象,拟一条宣传语。不少于10字,不多于25字。
答案:拒做手机低头族,请你抬头看看我。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试题材料所列举的都是低头族的危害,所以拟写的宣传语必须具有警示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6 页 (共 1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