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选修第六单元
第3课《悼念乔治·桑》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湖泊 琥珀 糟粕 饥寒交迫 B.竣工 逡巡 疏浚 怙恶不悛
C.酝酿 琅琅 踉跄 不稂不莠 D.泥淖 船棹 悼念 绰约多姿
答案:D
解析:A中“泊”pō,“珀”“粕”bó,迫“pò”;B中“竣”“浚”jùn,“逡”qūn,“悛”quān;C中“酿”niàng,“琅”“稂”láng,“踉”liàng;D中依次读nào/zhào/dào/chuò)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挨打(ái) 惩治(chénɡ) 部署(shǔ) 一脉相承(mài)
B.稀薄(bó) 悼念(dào) 辐射(fú) 螳臂当车(dǎnɡ)
C.着手(zhuó) 牌坊(fánɡ) 贫瘠(jí) 晏然自如(yàn)
D.濒临(bīn) 颠簸(bì) 内讧(hònɡ) 自力更生(ɡēnɡ)
答案:A
解析:B项中“螳臂当车”的“当”念dānɡ;C项中“牌坊”的“坊”念fānɡ;D项中“颠簸”的“簸”念bǒ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悉发精兵击越 悉:尽,全部。
B.卑辞厚礼以遗之 遗: 赠送。
C.噽乃见大夫种于吴王 见: 接见。
D.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吊: 悼念。
答案:C
解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因文来定义。分析可知,C.见:引见,介绍。
4.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类;文辞,指文学;被
B.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祭祖
C.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 到……去
D.及见贾生吊之 悼念死者
答案:B
解析:效法
5.选出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 )
A.慎重 瞋目 嗔怪 斟酌 B.精湛 对恃 疏浚 唆使
C.竣工 梭子 逡巡 拙劣 D.罢黜 茁壮 泥淖 悼念
答案:B
解析:对恃——对峙
6.选出下列各题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学大纳》规定如何教学,《考试说明》则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等。
B.惨案发生后,昆明各界人士继续以悼念死者、送挽联、安葬四烈士等方式表达了他们对反动派的抗议。
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D.只要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得以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
答案:A
解析:A “则”有就、便之意,表示后一事紧承前一事B项“继续”移至“表达”前面;C“至少”与“以上”重复;D“会”和“得以”重复,删掉一个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她们不仅应有强韧的力量,也要不失其温柔的 。乔治·桑就是这类女性的典范。
②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 创作而成的。
③一辆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
A.禀性 原型 处置 B.本性 原形 处置
C.禀性 原形 处治 D.本性 原型 处治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本性是指人性,有一定的评价味道,经常指人的品质.包括这个人的性格各个方面。禀性就是人的本性,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生的资质。故与句意相符的为禀性。排除BD。“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贬义。“原型”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故用原型。排除C.所以选A。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B.“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哥德、席勒,法国的雨果、乔治·桑,英国的雪莱、拜伦。
C.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美国“颓废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凭《桥边的老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
D.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流萤集》等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
答案:C
解析:颓废的一代应为迷惘的一代。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颀长 祈祷 边圻 起讫 迄今为止 B.舟楫 辑录 书笈 汲取 岌岌可危
C.船棹 悼念 沼泽 诏书 昭然若揭 D.张祜 训诂 牯牛 蛊惑 怙恶不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字音,A项中祈易读错,B项中辑易误读,C项棹易误读,D项注意怙、牯的读音。
10.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耸人听闻的昆明暴恐案让世人震惊,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士无不强烈谴责这群暴徒的恶劣行径。
B.黄果树大瀑布不愧为5A景区,还没见到瀑布,就听见传来阵阵瓦釜雷鸣般的响声。
C.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透彻,所以必须锱铢必较。
D.望着那悠远的夜空中闪烁的群星,他又回想起那有趣的童年,回想起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答案:C
解析:A项“耸人听闻”意为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骇人听闻”,意指使听的人十分吃惊害怕;B项“瓦釜雷鸣”指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此处显然是望文生义,不合适;D项“悠远”是指空间距离的辽远或指长久、久远,用在此处不合适,应改为“幽远”,意指深远。C项“锱铢必较”是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用在这里合语境。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 。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答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 。
答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解析:本句要注意“堪”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 。
答案: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解析:本句要注意“砌”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与李白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解析:本句要注意“缘”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答案: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解析:本句要注意“橹”“樯”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 , 。
答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解析:本句要注意“涛”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 , 。
答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解析:本句要注意“淘”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 。
答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本句要注意“尊”“酹”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 。
答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解析:本句要注意“蜀”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
答案: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解析:本句要注意“眉”“巅”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释】①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为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1)《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悲苦,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抒发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的极度悲伤的感情。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答案要点:孟诗表达了诗人佳节思亲的伤感,表达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
解析:(1)本题题干中“景与情关系处理上的独到之处”“独到”二字已经暗示了答题的重点,再加之“花满枝”与“远堪悲”这是显明的对比,所以本题不难。(2)回答本题的第二层含义要结合诗歌中“贫居”二字,此处的“贫居”不是诗人,而是百姓,所以诗歌的主旨就深华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题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行走天下,守望大地
2013年10月22日下午,102岁高龄的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仁之在北京友谊医院去世。得此消息,燕园师生们陆续来到先生生前居住的燕南园61号献花追悼,还有一些人则来到未名湖畔,在那块先生题写的未名湖石碑前,追忆先生生前的点点滴滴……
一个人与一门学科
半个多世纪前,侯仁之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手。
周末,他经常到海淀周围考察,为课程做准备。一天,侯仁之来到玉泉山西侧,看到一堵墙上面有凿过的石水槽,感到很奇怪,就沿着墙的方向向前走,一直走到西山碧云寺、卧佛寺,发现那里也有水槽。他推想,这可能是过去的引水槽。经过进一步考察,他发现水流到了颐和园昆明湖,又顺着流到北京城里去。年轻时的这个发现,为他日后从北京的水源入手研究北京的历史地理,找到了第一手资料。
当时中国还没有现代的历史地理学,但从那时起,侯仁之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已经从传统的沿革地理渐渐向现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转变。
1946年,侯仁之学术历程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来到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先后师从于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罗士培教授和英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奠基者和建设者达比。达比对历史地理学的理解是,现代地理景观的空间特征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来改造的。达比的学术思想对侯仁之影响很大。
1950年,侯仁之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标志着他对历史地理学在理论认识上的成熟,也标志着他和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学在思想上的决裂。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逐步建立。
一个人与一座城
对北京,侯仁之说自己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北京不仅是他生活了几十年的第二故乡,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为了这个对象,温和的侯仁之常常迸发出勇士般的豪情。
对卢沟桥的保护,正是如此。“文物古迹是城市文脉的载体,丢了它们,就丢了城市的记忆”,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卢沟桥疲惫不堪,破损严重。侯仁之心急如焚,当即写出《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不久,北京市政府决定进行整修。此后,卢沟桥不仅多次整修,还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被列为旧城外的1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和申报世界遗产的后备名单。
让侯仁之放心不下的,还有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后门桥。后门桥是历史上北京城址转移的一个标尺,是元大都城市规划的起点。1998年,已近90高龄的侯仁之建议把什刹海的水引过后门桥,恢复后门桥下的水上景观,正是这个建议,使得历史上中轴线的最初设计起点焕然一新。
对北京这座城,侯仁之到底有多爱?北京大学前后二十几届的学生都是见证者。从20世纪50年代起,每年北大新生入校听的第一堂课,就是“侯仁之讲北京”,这一讲,就是20多年,直到侯仁之年事高了为止,这也成为北大的一桩美谈。
一个人与一项工程
侯仁之有多个美誉,有人称他为“活北京”,有人赞他为“北京史的巨擘”,而更多的人熟知他,是因为他是“我国申遗第一人”。
1980年春,侯仁之在美国考察期间,第一次听说国际上有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尽管当时公约诞生已10多年,但在国内还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回国后,侯仁之立即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提案,建议我国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案获得通过。不久,中国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批成功入选的世界遗产。
晚年,先生长居燕园。只要是阳光好的日子,先生便会坐在轮椅上,由女儿推着散步,每每走到未名湖畔,研究了一辈子历史地理学的先生都会说,“多少时光过去了,它依然是这样……”
是的,他依然是这样。百岁人生,行走天下,守望大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侯仁之创立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过程,表明他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②善于思考与不断探究。③勤于学习和敢于创新。④具有学科精神。⑤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考察紧密结合。
(2)文中的三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三个小标题分别从不同侧面,即从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科的创建、北京旧城改造和文物保护、中国文化遗产世界“申遗”等方面,突出了侯仁之的巨大贡献。②三个小标题又由小到大、层层深入地贯穿全文,展现了侯仁之把个人的生命价值融入学术、“家乡”和国家民族建设上的宝贵历程,使得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3)怎样理解对侯仁之的评价“行走天下,守望大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行走天下”是说侯仁之经历丰富,从求学到学术研究与交流,足迹遍及国内外。②“行走天下”也暗示着侯仁之视野广阔,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都是放眼全球与未来,以国际先进的视角看问题。③“行走天下”还揭示了侯仁之一生具有实干和探索精神,生命不息,求索不止。④“守望大地”是说侯仁之扎根本土,对生命和事业的坚守,揭示了他对生命、对学术、对历史文化和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和巨大贡献。⑤“行走天下,守望大地”是对侯仁之一生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他一生心系国家,奉献民族的热情赞美。⑥“行走天下,守望大地”饱含了作者的缅怀之情,表明侯仁之虽已离世,但精神永存,普照世间,永被铭记。
和创作意图
解析:(1)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2)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
(3)这是一道探究题,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一般是观点加分析。要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并联系实际,做到言之成理,有理有据。
五、语言文字运用。
23.著名漫画家丁聪不久前去世。学者刘梦溪撰文悼念,题为“悼念文化孩童丁聪”。编者将它改为“我们失去了聪明的孩子”。请比较两个标题,说说编者这样改的理由。
答案:刘的标题强调这位文化人虽年老仍保持一颗童心,值得悼念。编者改的标题既保留了老人童心未泯的性格特点,又突出了这位漫画家的影响之大;既保留了怀念丁聪的想法,又巧妙利用其名字鲜明地点出其智慧。
解析:本题要求说明文章题目修改的理由,也就是说题目修改之后的妙处,所以,说明时力求从语言表达的得体、准确、鲜明的角度分析。
24.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替学校拟写一幅公祭日的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字。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答案:示例:祭同胞洒泪成河,刻骨铭心,未曾忘记国耻;举右手握拳宣誓,勤学苦练,定当报效中华。
解析:内容上要合乎要求,从语段中筛选。审题目要求,至少一种修辞。另外字数限制。
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3月9日,59岁的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莫振高因病逝世。生前,他用微薄工资及陆续筹集而来的3000多万善款,资助1.8万多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为让失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莫振高向慈善机构、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求助。在各种场合,莫振高总是说:“我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没有路费,帮一把吧。”他因此被称为“化缘校长”,孩子们叫他“校长爸爸”。 教师们说,莫振高的一生,是让瑶山贫困孩子读书走出大山的一生。莫校长过世后,清华大学招生办等高校部门及海内外校友纷纷发来唁电。近千名学生、校友、亲朋自发前往莫振高家中吊唁。整个县城三家花圈店当日断货。
要求:发一条微博,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表达与对莫校长的悼念之情。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70字左右。
答案:示例:化缘助学,万名学子得圆大学梦;无私奉献,四海亲朋痛悼好校长。莫校长用生命告诉我们,奉献绝不是豪迈的演讲,而是现实中身体力行,是坚持,是毅力!
解析:本题属于新闻点评类题目,因此解答时需从原材料出发,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再发表自己的观点。本题所给材料写了化缘校长莫振高去世,各界人士悼念的情况,考生发表感想可以谈对莫校长的化缘助学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对莫校长的赞美之情,无论发表什么样的感想,根据题干要求,考生发表自己观点时都要包含有对莫校长的悼念之情,至少要用到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70字左右。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3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