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第6课《狗之歌》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时光总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B.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
C.香港蕞尔小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对大陆都表示出息息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
D.“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
答案:C
解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息息相关:指连呼吸都相互关连,比喻关系密切。一般做谓语和宾语,如:物权法与13亿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里应用休戚相关。故正确选项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虽然这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B.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C.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D.包身工隶属在五十个以上的“带工”头手下,他们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
答案:C
解析:A.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将前面的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倘若主语不同,前一分句的关联词应放到主语的前面。“这”要提于“虽然”前;B.搭配不当,诞生……国度,动宾搭配不当;D.成分残缺,在“赚钱”后加“的机器”。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老人与海》中“狮子”这一意象贯穿小说始终,孤独困窘的老人屡遭厄运,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B、“中国好声音”不搞噱头,不靠评委耍牌子,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纯粹的音乐本质,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法砝。
C、欺骗有时似乎也有必要,所谓“兵不厌诈”,便肯定了诡诈的效力;其实,不管你是怎样善于用兵的人,你能够出奇致胜,有兵可用是前提。
D、当各种早点的叫卖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时,西塘便彻底醒来了,早餐店伙计软糯的普通话带着江南的味道,如一杯米酒,清甜如怡,让人温暖。
答案:A
解析:B、“法码”应为“砝码”;C、“出奇致胜”应为“出奇制胜”;D、“清新如怡”应为“清新如饴”。从句子中寻找错别字要看句子中的词语,特别是成语。对于字形可采用巧记:记偏旁,例如“砝码”两个字的偏旁都是一样,是“石”字旁。记词义,例如“出奇制胜”中“制”的意思是“制服”。“清新如饴”中“饴”的意思是“麦芽糖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襟三江而带五湖
A.屈贾谊于长沙 B.砯崖转石万壑雷
C.猿猱欲度愁攀援 D.昨夜西风凋碧树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可根据对课内词语活用的积累,根据常见的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类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C项和例句都是意动用法,其他ABD三项都是使动用法。所以选C。
5.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他深情地唱起了《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
B.“今天这桌菜好丰盛啊!——你什么时候走马上任?”陈明对刚端起酒杯的王总说。
C.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D.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答案:B
解析:A去掉句号,C冒号改为逗号,D逗号改为顿号。
6.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答案:A
解析:A项句末问号改为句号。标点符号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常考考点,复习中要注意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了解高考常考题型,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
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四海一。 一:形容词,一样,同样。
B.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之:结构助词,的。
C.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故乡。 但:介词,只要,只须。
D.春水碧于天。 于:介词,比。
答案:A
解析:A.一:统一。
8.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B.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
C.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D.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 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
答案:D
解析:D项,前一个问号改成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诗人说:“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这正可引来描述我突然想起你已是十八岁的心情。
B.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C. “没问题!”小朱充满信心地说:“这点困难吓不倒我们!”
D.你突然问我:“妈妈,你觉得进入理工的世界再兼修人文?跟从事人文研究再兼修理工?哪一种可能性比较大?”
答案:B
解析:A.独立引用,句号放在引号里面。C.冒号改成逗号 D.选择疑问之间用逗号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高考结束了,刘俊估计自己的总分至少在580分以上。
B.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C.远离故乡的游子,心中都有一根情思牵挂着故土,年年月月,无时无刻都在思乡。
D.照片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的。
答案:D
解析:A.“至少在580分以上”矛盾了。 B.“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
C.“无时无刻都在思乡。”表意反了。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析:本句要注意“涯”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 (庄子《逍遥游》)
答案: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解析:本句要注意“沮”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答案:胡马依北风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答案:猿猱欲度愁攀援
解析:本句要注意“猱”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吾师道也, ? (韩愈《师说》)
答案: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解析:本句要注意“庸”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解析:本句要注意“鉴”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
解析:本句要注意“麾”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我自横刀向天笑, ! (谭嗣同《狱中题壁》)
答案:去留肝胆两昆仑
解析:本句要注意“仑”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 ,子无良媒。(《氓》)
答案:匪我愆期
解析:本句要注意“愆”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洛阳春吟 [宋]邵雍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1)两首诗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牡丹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邵诗运用对比(对照,反衬)手法,写出洛阳人因见惯牡丹这奇葩而不把桃花当作花,突出他们只爱牡丹的喜好。
裴诗运用反衬(衬托)手法,通过长安豪贵争赏紫牡丹突出白牡丹受人冷落的境遇。(“欲扬先抑”也可)
(2)简要描述第二首诗中白牡丹的形象特点。
答案:裴家宅院的白牡丹如玉盘一般洁白晶莹,又如清露一般在月夜里格外清冷剔透,在月中静悄悄地开放,不同凡俗。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用了那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手法,最后写出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邵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出洛阳人因见惯牡丹这奇葩而不把桃花当作花,突出他们只爱牡丹的喜好。裴诗运用反衬手法,通过长安豪贵争赏紫牡丹突出白牡丹受人冷落的境遇。(2)解答此题,可先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形象的特点。裴家宅院的白牡丹如玉盘一般洁白晶莹,又如清露一般在月夜里格外清冷剔透,在月中静悄悄地开放,不同凡俗。
2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雨呈文潜
[宋] 晁补之
倦将鸟帽障黄日,一雨新开春已融。
忽惊宫瓦出新碧,更喜海棠舒小红。
爱酒邻张不可奈,听歌老谢无由同。
春如行客祗欲去,若为挽取须壶空。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颔联侧重于色彩的描绘(或色彩的映衬、衬托、对比、烘托),写宫瓦长出了新绿,海棠开出了红色的小花,明丽的色彩互相映衬,表达了诗人对春雨(或春天)到来的惊讶欣喜的情怀。
(2)简析诗的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怀和思想?
答案:尾联写春如行客只想离开,须抓紧机会痛痛快快地喝尽酒壶里的美酒,以此来款待春天、挽留春天。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不舍之情,也流露了及时行乐的思想。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颔联中“碧”“红”属于色彩的映衬,通过写宫瓦长出了新绿,海棠开出了红色的小花,明丽的色彩互相映衬,来表达了诗人对春雨(或春天)到来的惊讶欣喜的情怀。一般明丽的色彩表达喜悦之情,把握此点即可。(2)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尾联的内容在于写春如行客只想离开,须抓紧机会痛痛快快地喝尽酒壶里的美酒,以此来款待春天、挽留春天。通过内容意在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不舍之情,也流露了及时行乐的思想。本题的答题步骤:先写内容,再分析情感的表达。这样才完整。
四、语言文字运用
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① ,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 ② ,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 ③ (诗句)”的奇效。
答案:①教师更应像一个导游 ②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 ③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解答此题,要仔细研究个到横线的上下文,根据上下文内容拟写应填入的句子。第①道横线,上文是“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由此可知此处应填入形同“而更应该像……”之类的句子;下文说“他将‘游客’引入佳境”,可知“像”的应该是“导游”。第②道横线,上文是“他不会置身事外”,可知此处应填入形同“而应该……”的句子;下文是“令人如沐春风”,可知“应该”的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之类的动作。第③道横线,要求填入诗句,诗句意思应该同上文的“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这就可联想到诗句“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2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退休金双轨制”下定义。注意是单句形式,不是进行诠释。
在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的退休养老金制度有两种:一种是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退休养老金,另一种是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金由国家财政统一缴纳。这就是所谓的退休金双轨制。
答案:退休金双轨制是指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执行的、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由国家财政统一缴纳的不同退休养老金制度。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题目要求是“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退休金双轨制”下定义,而材料则有两句话。这就需要首先确定“定义”的基本句型应该形如:“退休金双轨制是……的制度。”然后将材料中的其他内容整合成一个定语,置于“制度”之前。
25.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谨,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影视剧中的“飞鸽传书”往往是这样的:主人从怀里掏出一只白鸽,朝它嘟囔几句,然后往天上一抛, ① 。实际上,如果收信人在家里守着就完全没有问题, ② ,这情节就没法成立。因为鸽子听不懂人言,并不会主动送信, ③ ,顺便把系在它身上的书信捎回去而已——指望鸽子主动飞到陌生的地点是不可能的。
答案:①鸽子就会将信送到收信人手中 ②但若在家以外的任何地点 ③它只是非常偏执地想着回家而已
解析:解答此题,要仔细研读各道横线的上下文。第一道横线。上文讲到“飞鸽传书”的做法:说“主人从怀里掏出一只白鸽,朝它嘟囔几句,然后往天上一抛”,于是可知此横线应填接下来鸽子会做的动作,这就是诸如“鸽子就会将信送到收信人手中”之类的语句。第二道横线,上文讲的是收信人在家里等着就不会有问题的情况,下文讲的是“没法成立”的情节,于是可知此横线应填的是收信人不在家或在家以外的任何地点的情况。第三道横线,上文讲的是鸽子的特点“不会主动送信”,于是可知此横线应填如鸽子只会的动作“偏执地想着回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