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六单元
第1课《自画像》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驯服(xùn) 嗥叫(háo) 蔑视(miè) 蠕动(rú)
B.嘶鸣(sī) 艾蒿(ài) 迸发(bènɡ) 毛骨悚然(sǒnɡ)
C.湍急(tuān) 峭壁(qiào) 蜿蜒(wān) 允诺(yǔn)
D.扳机(bān) 饿殍(fú) 闪烁(shuò) 嬉戏(xī)
答案:D
解析:“殍”读piǎ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荡漾 预言 拾遗 B.内涵 圈套 腐乱
C.撕鸣 瞄准 复原 D.枪堂 鞍角 皱巴
答案:A
解析:B项,乱—烂;C项,撕—嘶;D项,堂—膛。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普希金这些自画像的神态并不相同,有的凝重,有的轻盈,有的阴郁,有的活泼,它们都是诗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不同心态中的自己。
B.教职工代表大会期间,广大教职工代表认真阅读领会《学校八年发展纲要》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C.由退休教师组成的书画协会会员的年龄平均为75岁,连续三年被评为市文联系统先进集体。
D.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答案:A
解析:B项搭配不当,应改为“认真阅读《学校八年发展纲要》,领会它的精神实质”。C项主语残缺,应在“连续”前加“该协会”。D双重否定不当。删去“所缺乏的”,或删去“不足”“不当”两词。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高尔基说,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鉴赏小说要寻味特定时代人物的思考、憎爱和追求。
C.读罢《故事新编》,终于,我们恍悟:那夷弈、女娲、墨子、宴之敖、眉间尺,不正是鲁迅先生本人传神的自画像吗
D.上海的越剧、沪剧,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在这次汇演中极为引人注目。
答案:B
解析: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句尾逗号放在引号外。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版电视剧《西游记》对人物进行了大胆改写,对白骨精塑造得颇有浪漫色彩,与原著相去甚远,引起了众多网友的争议。
B.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乘专机赴俄罗斯参加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在俄罗斯西部城市斯摩棱斯克的机场坠毁,卡钦斯基遇难身亡。
C.英国前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于5月27日来到上海,他认为不仅上海世博会是一个盛大的博览会,更是东西方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
D.D.5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网”与软银集团控股的“雅虎日本”对外宣布,由双方共同架设的首个中日网购平台预计在6月初上线。
答案:D
解析:A.误用介词,“对”改为“把”或“将”;B.成分残缺,“在……坠毁”缺主语“所乘专机”;C.语序不当,把“不仅”挪到“上海世博会”之后。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罢《故事新编》,终于,我们恍悟:那夷弈、女娲、墨子、宴之敖、眉间尺,不正是鲁迅先生本人传神的自画像吗?
B.高尔基说,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鉴赏小说要寻味特定时代人物的思考、憎爱和追求。
C.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D.上海的越剧,沪剧,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在这次汇演中极为引人注目。
答案:A
解析:此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是否表达完整和句子结构形式以及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来判断。B项引号内的逗号应放在引号外;C项第一个句号应改成分号; D项第一个逗号应改成顿号。所以选A。
7.下列四个句子都用了“像”字,其中不表示比喻的是( )
A.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B.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C.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D.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的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答案:B
解析: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B选项两事物之间没有相似点,不是比喻句。
8.从修辞角度看,下列句子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B.雕刻在赵州桥栏板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上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C.春天,丁香怒放,像天上飘下一朵朵淡紫色的云霞。
D.这幢朴素小屋,像一只小船,漂浮在花园绿色的海洋里。
答案:B
解析: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喻的种类有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等。分析可知,ACD是比喻句,有本体喻体;B无喻体,是想象句。
9.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豹子让人晕眩的圆斑,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
B.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谍血呢?
C.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涨率不相同。
D.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傲锋利的。
答案:A
解析:B谍血-喋(蹀)血,C膨涨-膨胀,D桀傲-桀骜。字形复习要明确考查范围、学会归类辨析,特别注意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同义近字等,然后再对比理解,加强记忆。复习时注意要明确范围,把握重点,注重积累,学会归类辨析记同音字,对比理解记形近字。
10.与前后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个比喻句是( )
夜色浓了,灯亮了起来.环绕在海湾沿岸山坡上的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了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 ________ ,和那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A.像散落在蓝色天鹅绒上的颗颗钻石 B.像一串流动的珍珠
C.像夜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 D.像无数个在水面舞动的小精灵
答案:B
解析:要注意以下两条重要信息:一是"环绕在海湾沿岸",隐含"串""线"之意。从这一角度来看,A,C,D三项皆描写"面""片"(天鹅绒,夜空,水面)之景象,皆不恰当;二是"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显示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若描写的是一种静态的景象(A项),那自然不合适。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长沙》
答案:万类霜天竞自由
解析:本句要注意“竞”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________________,冷漠,凄清,又惆怅。《雨巷》
答案:默默彳亍着
解析:本句要注意“彳亍”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泣涕。《荆轲刺秦王》
答案:为变徵之声
解析:本句要注意“徵”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答案: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解析:本句要注意“衰”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_______________ ,秋以为期。《氓》
答案:匪我愆期 | 将予无怒
解析:本句要注意“愆”“匪”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 _____, ________。”
答案: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解析:本句要注意“靡”“夙”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出师表》
答案:陟罚臧否
解析:本句要注意“臧”“陟”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
答案:浑欲不胜簪
解析:本句要注意“簪”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答案:层林尽染 |百舸争流
解析:本句要注意“舸”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携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 ; , 。
答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解析:本句要注意“峥”“遒”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览照[1]
【北宋】苏舜钦
铁面苍髯目有棱,世间儿女见须惊。
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逢时合退耕。
不称好文亲翰墨,自嗟多病足风情。
一生肝胆如星斗,嗟尔顽铜[2]岂见明!
【注释】
[1]览照:以镜自照。苏舜钦在政治上属于以范仲淹为首的革新集团,范仲淹被贬官以后,苏舜钦也被革职为平民
[2]顽铜:不成材之铜,谓铜镜。
(1)本诗是诗人的一幅自画像,诗中刻画了诗人怎样的自我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位虽有报国雄心却无人赏识、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诗歌开头,诗人摸镜自照,刻画出虽面貌苍老丑陋却铮铮铁骨的英雄形象:颔联由绘形转入绘神,慨叹自己虽有杀敌平掳的雄心壮志,可是生不逢时,只好退隐归耕;颈联以自谦之语抒发内心苦闷,自言虽不配舞文弄墨,却写写文章,聊以自慰;尾联表明自己一片赤胆忠心,却无人赏识。
(2)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尾联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的满腔怒愤。诗人嗟尔顽铜,埋怨镜子,说它只能照出自己苍老、怪异的貌状,却照不出自己的一片赤胆忠心,表达出无人理解、赏识的一腔怨愤。在诗中,铜镜比喻当朝统治者,诗人虽是览镜自语,但实际上是对当朝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的满腔怨愤。
情类题目
解析:(1)此题考查诗人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诗歌整体内容,抓住与诗人相关的衣着、举止、身份、性格、志趣、情感等相关的关键词分析作答。可抓住“铁面苍髯”“惊”“许国终平虏”“未逢时合退耕”“翰墨”“多病”“肝胆”等关键词,从诗人虽有报国雄心、赤胆忠心,却无人赏识,壮志难酬,有杀敌平掳的雄心壮志,生不逢时,退隐归耕等角度组织答案。(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根据诗歌注释及诗歌写作背景,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尾联用“肝胆如星斗”“顽铜”来做比喻,形象的将诗人对当朝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的满腔怒愤之情表达出来。也可理解为托物言志的手法。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题
2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凡·高的向日葵
余光中
早在巴黎时期,凡·高就爱上了向日葵。1888年初,他南下阿罗,定居不久,便邀高敢从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去阿罗同住。这正是凡·高的黄色时期,更为了欢迎好用鲜黄的高敢去黄屋同住,他有意在十二块画板上画下亮黄的向日葵,作为室内的装饰。
1888年8月底,凡·高去阿罗半年之后,写信给弟弟说:“我正在努力作画,起劲得像马赛人吃鱼羹一样;要是你知道我是在画几幅大向日葵,就不会奇怪了。我手头正画着三幅油画……。所以这一幅是浅色衬着浅色,希望是最好的一幅。既然我盼望跟高敢同住在自己的画室里,我就要把画室装潢起来。除了大向日葵,什么也不要……整组画将是蓝色和黄色的交响曲。每天早晨我都乘日出就动笔,因为向日葵谢得很快,所以要做到一气呵成。”
过了两个月,高敢就去阿罗和凡·高同住了。不久两位画家因为艺术观点相异,屡起争执。耶诞前两天,他的狂疾初发。耶诞后两天,高敢匆匆回去了巴黎。凡·高住院两周,又恢复作画,直到1889年2月4日,才再度发作,又卧病两周。1月23日,在两次发作之间,他写给弟弟的一封长信,显示他对自己的这些向日葵颇为看重,而对高敢的友情和见解仍然珍视。
他说:如果你高兴,你可以展出这两幅向日葵。高敢会乐于要一幅的,我也很愿意让高敢大乐一下。所以这两幅里他要哪一幅都行,无论是哪一幅,我都可以再画一张。你看得出来,这些画该都抢眼。我倒要劝你自己收藏起来。这种画的格调会变的,你看得愈久,它就愈显得丰富。何况,你也知道,这些画高敢非常喜欢。他对我说来说去,有一句是:那……正是……这种花。你知道,芍药属于简宁(Jeannin),蜀葵归于郭司特(Quost),可是向日葵多少该归我。
足见凡·高对自己的向日葵信心颇坚,简直是当仁不让,非他莫属。这些光华照人的向日葵,后世知音之多,可证凡·高的预言不谬。在同一封信里,他甚至这么说:如果我们所藏的蒙提且利那丛花值得收藏家出五百法郎,说真的也真值,则我敢对你发誓,我画的向日葵也值得那些苏格兰人或美国人出五百法郎。
凡·高真是太谦虚了。五百法郎当时只值一百美金,他说这话,是在1888年。几乎整整一百年后,在1987年的3月,其中的一幅向日葵在伦敦拍卖所得,竟是画家当年自估的三十九万八千五百倍。要是凡·高知道了,会有什么感想呢 要是他知道,那幅《鸢尾花圃》售价竞高过《向日葵》,又会怎么说呢
1890年2月,布鲁塞尔举办了一个二十人展。主办人邀请凡·高参展。凡·高寄了六张画去,《向日葵》也在其中,足见他对此画的自信。结果卖掉的一张不是《向日葵》,而是《红葡萄园》。非但如此,《向日葵》在那场画展中还受到屈辱。参展的画家里有一位专画宗教题材的,叫做德格鲁士,坚决不肯把自己的画和那盆不堪的向日葵一同展出。在庆祝画展开幕的酒会上,德格鲁士又骂不在场的凡·高,把他说成笨瓜兼骗子。罗特列克在场,气得要跟德格鲁士决斗。众画家好不容易把他们劝开。第二天,德格鲁士就退出了画展。
凡·高的《向日葵》在一般画册上,只见到四幅:两幅在伦敦,一幅在慕尼黑,一幅在阿姆斯特丹。凡·高最早的构想是整组画将是蓝色和黄色的交响曲,但是习见的这四幅里,只有一幅是把亮黄的花簇衬在浅蓝的背景上,其余三幅都是以黄衬黄,烘得人脸颊发燠。
凡·高嗜画向日葵,该有多重意义。向日葵昂头扭颈,从早到晚随着太阳转脸,有追光拜日的象征。德文的向日葵叫Sonnenblume,跟英文的sunflower一样。西班牙文叫此花为girasol,是由girar(旋转)跟so1(太阳)二字合成,意为绕太阳,颇像中文。法文最简单,把向日葵跟太阳索性都叫做soleil。凡·高通晓西欧多种语文,更常用法文写信,当然不会错过这些含义。他自己不也追求光和色彩,因而也是一位拜日教徒吗
其次,凡·高的头发棕里带红,更有红头疯子之称。他的自画像里,不但头发,就连络腮的胡髭也全是红焦焦的,跟向日葵的花盘颜色相似。至于1889年9月他在圣瑞米疯人院所绘的那张自画像(也就是我中译的《凡·高传》封面所见),胡子还棕里带红,头发简直就是金黄的火焰;若与他画的向日葵对照,岂不像纷披的花序吗
因此,画向日葵即所以画太阳,亦即所以自画。太阳、向日葵、凡·高,三位一体。
另一本凡·高传记《尘世过客》诠释此图说:向日葵是有名的农民之花;据此而论,此花就等于农民的画像,也是自画像。它爽朗的光彩也是仿自太阳,而文生之珍视太阳,已奉为上帝和慈母。此外,其状有若乳房,对这个渴望母爱的失意汉也许分外动人,不过此点并无确证。他自己(在给西奥的信中)也说过,向日葵是感恩的象征。
(1)作者为什么说“太阳、向日葵、凡·高,三位一体”
答案:①向日葵是“追光拜日的象征”;②向日葵和太阳从词源学上讲其意义内涵密不可分,向日葵源于太阳;③凡·高追求光和色彩,是拜日教徒;④凡·高自比向日葵,他画自画像就是把自己当作向日葵来画 ;⑤向日葵明亮的色彩仿自太阳,而凡·高视太阳为上帝和慈母。
(2)余光中在文中反复引用凡·高写给其弟的书信内容,这样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增加传记的真实性(或者可信度);②帮助作者印证其观点;③真实表达传主的思想观点、精神世界。
(3)除了多次引用凡·高给弟弟的书信外,本文还使用了哪些写作方法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
答案:分三个方面:一是叙述,①讲故事。比如高敢和凡·高的友情,比如向日葵画展上被羞辱等故事;②罗列相关事实材料。如一般画册中向日葵作品的情况;二是议论(评价),③引用他人评价。如引用另一本凡·高传记《尘世过客》中的内容;④带有作者强烈主观情感的评价。如“这些光华照人的向日葵,后世知音之多,可证凡·高的预言不谬”等等;三是叙议结合。分析略。
(4)一百年后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作品拍卖价格竟然是百年前的他自估的三十九万八千五百倍时,而且《鸢尾花圃》售价高过《向日葵》。要是凡·高知道了,你认为他会有什么感想呢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凡·高也许会惊讶,惊讶于这数字的巨大差异;②然后还是会失望,失望于世人依然没有真正理解他和他最钟爱的向日葵;③也许凡·高面对商业社会的价格和规则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读 分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解析:(1)解答本题,应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太阳、向日葵、凡·高,三位一体”的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例如,“向日葵昂头扭颈,从早到晚随着太阳转脸,有追光拜日的象征。”“他自己不也追求光和色彩,因而也是一位拜日教徒吗 ”“画向日葵即所以画太阳,亦即所以自画”“此花就等于农民的画像,也是自画像。它爽朗的光彩也是仿自太阳,而文生之珍视太阳,已奉为上帝和慈母”可根据这些语句提炼性的概括出来即可。(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应结合着反复的突出强调作用,将凡·高的思想观点、精神世界表现出来;引用在传记中起着塑造传主人物精神、增强传记内容真实性的作用。故答题时,可结合着具体内容,从以上几个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常见的写作手法,结合着具体内容分析作答。例如,讲故事、引用他人评价或传主原话、罗列材料、评价性的语言等。答题时,可结合着传记具体内容,从这些写作手法角度分析作答即可。(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本题,应在整体感知传记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对传主凡·高的人物精神和人生追求,去想象他面对自己的《鸢尾花圃》《向日葵》作品的拍卖价会有如何的反映,只要答案符合他的性格特征和人生追求,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
23.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
自画像
(1)描述漫画的内容。
答案:小猫对着镜子给自己画像,却画出一只威猛的老虎。
(2)阐释漫画的寓意。
答案:警示我们,自我膨胀是人性的劣根。(人总是把自己看得很高大)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图文转化能力。读图漫画题,从信息说明、寓意评说、设计开放三个角度来考查,学生根据题型设计合理即可。此题属于信息说明和寓意评说两类,学生只要将画面的内容和表达的内涵表述出来即可。
2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形式美”下定义。
①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具有自然属性(色、形、声)。
②这种自然属性(色、形、声)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对称、均衡、反复、节奏、多样的统一等)呈现出一种审美特征。
③这种审美特征就是形式美。
答案: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对称、均衡、反复、节奏、多样的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
解析:下定义的格式为“形式美是……”或“……就是形式美”。
25.根据下面一则消息,拟一条保护藏羚羊的公益广告。(25字以内)
藏羚羊仅存于中国青藏高原,是生活在海拔最高地区的偶蹄类动物,历经数百万年的优化筛选,淘汰了许多弱者,成为“精选”而成的杰出代表。许多动物在海拔6 000米的高度, 不要说跑,就连挪动一步也要喘息不已,而藏羚羊在这一高度上,可以以60千米的时速连续奔跑20~30千米,使猛兽望尘莫及。藏羚羊具有特别优良的器官功能,它们耐高寒、抗缺氧、食料要求简单,而且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疾病所表现出的高强抵抗能力也已超出人类对它们的估计。它们身上所包含的优秀动物基因,囊括了陆生哺乳动物的精华。根据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还培育不出如此优秀的动物,然而利用藏羚羊的优良品质做基因转移,将会使许多牲畜得到改良。藏羚羊作为青藏高原动物区域的典型代表,具有难于估量的科学价值。藏羚羊种群也是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藏羚羊的意义和影响绝不亚于保护国宝大熊猫。任何一个物种都是地球的财富,更是我们人类的伙伴。遗憾的是,当我们的后人需要了解藏羚羊时,却只剩下皮毛、标本和照片。
答案:①拯救藏羚羊,用行动去实现。 ②保护藏羚羊,我们一直在行动。 ③关爱西部生态,爱心点滴汇聚,让我们携手保护藏羚羊,共建美好家园。(任选一条即可)
解析:写公益广告,主要考查学生的公德意识,以及对广告语体的驾驭能力。公益广告要体现公德心、参与意识和责任感,要讲究文采,灵活使用整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4 页 (共 1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