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2课 歌曲《茉莉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2课 歌曲《茉莉花》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3-28 09:0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二课《茉莉花》教案
一、教学内容: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学唱《茉莉花》、江苏 民歌。
  二、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一首流传较广的汉族民歌,是一首深受全国人们喜爱的民间小调,她清丽、柔婉,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茉莉花》原名《鲜花调》,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风格也基本相同,以河北和江苏最为典型。曲调优美流畅,体现江南人文风情的阴柔细腻的特色,具有鲜明个性和极强生命力。
  三、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将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接触经典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将抗、高尚的艺术品位,使他们知道艺术在人类发展史上以及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对这一民歌中的经典歌曲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民族歌曲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茉莉花》歌曲,使学生了解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2)了解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感受民歌的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五、教学重点
  了解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六、教学准备:电子琴、沙锤、响竹、手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播放多媒体图片导入新课。
(2)老师介绍《茉莉花》并板书课题.
(3)老师播放范唱,学生听,说出歌曲的速度、情绪分别是怎样的?
(4) 让学生朗读一遍歌词.
(5)老师指导学生打四分之二拍节奏。
 (6)老师讲解歌曲中的附点音符、休止附的作用。
(二)、跟着歌曲《茉莉花》哼唱旋律。
(1)师:那你认为旋律中最好听的是那一句?学生交流 。
  (2)师:老师最喜欢歌曲的第一句,这一句不光动听,也是全曲的主题音乐句,她奠定了全曲的风格。让我们一起唱第一句旋律。
(3)师:这首歌曲每段的第一句都是“好一朵茉莉花”,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分析全曲,体会其对茉莉花的描述:“香”“白”“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她”,茉莉花花瓣洁白,芳香美丽,引发人纯洁真挚、朴实无华的情感共鸣。
( 4 ) 跟着老师的电子琴学生跟唱旋律
(三)、再次欣赏《茉莉花》,感受旋律的委婉细腻。
  (1)师:同学们,《茉莉花》虽然只是一首江苏民歌,但是随着人们对她的喜爱程度的提高,她在世界乐坛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四)、《茉莉花》“歌曲欣赏”,充实学生的欣赏内容
  1、师:《茉莉花》这个首歌被广大中国人民所喜爱,甚至也被外国人民所喜爱,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也唱响了这首歌。
  2 、创编舞蹈。
3、学生边唱边跳. 
(五)欣赏“江南风景”,了解民歌与地方文化的紧密联系 .
  1、师:让我们再次欣赏这美妙的歌声,在歌声中畅游江南的美景吧。(边听边看点击观看《江南风景》的图片)。
  2、师:同学们,通过刚才音乐的再次欣赏和江南风情图片的欣赏,你对江南有什么新的了解吗?(引导学生畅谈江南的风土人情、建筑名胜、文人雅士等方面)
  3、师小结:江南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华夏文化孕育的一枝独秀,她筛滤了华夏文化的阳刚、粗犷的因子,而更多的继承和弘扬了阴柔细腻的一面。她不仅表现在古今江南名人的书法国画、诗词歌赋,也融合在了江南小调中,因此江南的民歌小调也呈现出细腻、清秀和委婉。《茉莉花》以其洁白无暇的气质,端庄大方的仪表,代表中国形象向世界人民传递着和平友好,我们应该为这样的民族音乐感到自豪,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