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一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31 17:1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案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标解读】
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了解我国矿产资源供应面临的危机,理解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对策。
2.区域认知:理解我国矿产资源基本国情。运用地图,说出某种矿产资源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
3.人地协调观:理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4.地理实践力:能够进行野外矿山观察、调查,能够独自或与他人合作设计调查方案。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矿产资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措施。(重难点)
2.运用资料,说明矿产资源的概念、分类。(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铁矿是生产钢铁的主要原料,其供给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我国是钢铁工业大国,也是铁矿消费大国。我国铁矿储量仅次于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五位。但我国铁矿贫矿多富矿少,每年不得不进口大量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说出我国铁矿石主要从那些国家进口,大概占比各位多少?
【自主学习】
一、矿产资源及其分类
1.矿产资源的概念: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埋藏在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2.矿产资源的分类
(1)依据产出状态分类:固态矿产、液态矿产、气态矿产。
(2)依据特性及用途分类: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
二、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1.种类多,储量丰富
(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比较齐全。
(2)人均矿产探明储量小。
2.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
(1)少部分矿产品位较高,大部分品位较低。
(2)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矿产以共生的形式赋存。
【知识拓展】
矿产品位又称矿石品位,指金属矿床和部分非金属矿床(磷灰石、钾盐、莹石等)中有用组分的富集程度及单位含量,是衡量矿产资源质量优劣的主要标志。通常以百分比、克/吨、克/立方米、克/升等表示。
矿产品位是衡量矿产资源质量优劣和经济价值的主要指标,其高低决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大小、加工利用方向与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等。
一般将品位高的矿石称富矿,反之称贫矿。矿产品位愈高,利用价值愈大,各项生产技术指标愈好;品位愈低,利用价值愈小,各项生产技术指标愈差。不同矿产资源对其品位的要求指标不相同。
3.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1)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地。
(2)天然气资源多分布在我国西部。
(3)磷矿、钨矿、锡矿主要分布在南方少数省区。
【思考交流】
探究一 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铁矿是生产钢铁的主要原料,其供给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我国是钢铁工业大国,也是铁矿消费大国。我国铁矿储量仅次于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五位。但我国铁矿贫矿多富矿少,每年不得不进口大量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
1.说出我国铁矿石主要从那些国家进口,大概占比各位多少?(综合思维)
提示:
澳大利亚和巴西为中国进口铁矿石主要来源国,近年来两国占比进一步提高。201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约为10.38亿吨,其中来自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总量达到7.24亿吨,来自巴西的铁矿石总量2.05亿吨,分别占我国当年进口铁矿石总量的69.8%、19.7%,2012年,上述两国占比分别是46.96%、23.68%。另外,印度、南非、俄罗斯、乌克兰也是我国铁矿石进口国。
2.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会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带来哪些隐患?(区域认知)
提示:
由于铁矿石是钢铁工业冶金原料,而钢铁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造船、通信、农业、汽车、交通、铁路、军工、煤炭、矿山、石油、化工等各个领域,无处不在,缺它不可。
我国铁矿石高度依赖进口,一旦进口量不能满足需求或铁矿石价格上涨,将影响到国民经经济各部门的正常运转或者各个部门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到经济是否平稳运行和各部门的经济效益,最终会对国民经济各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军事装备的生产,同样需要大量的钢铁材料,事关国防安全。因影响面太广,国家必须确保铁矿石供应安全。
【针对性训练】
下图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黄河金三角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是(  )
①技术指向型产业 ②动力指向型产业 ③市场指向型产业 ④原料指向型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当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化 ③土壤盐渍化 ④地面塌陷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