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案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能够说出海洋资源的开发对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
2.区域认知:通过阅读“世界主要海洋运输航线示意”,说出海面和水体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3.人地协调观: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4.地理实践力:通过阅读“双鱼岛”“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模型”,说出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主要类型,提出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可行性对策。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重难点)
2.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海洋空间利用方式。(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新课导入】
2013年11月23日,我国根据1997年3月1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995年10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2001年7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
我们能不能击落没有经过报备的相关飞行器?
【自主学习】
一、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1.我国海洋国情
海域广阔,海况复杂,海洋灾害多发,包括海啸、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拥有世界海洋大部分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海湾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海洋国土面积大
油气资源和金属矿产储备较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广阔,潮汐能、波浪能开发前景广阔
2.我国海洋权益范围
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 12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海域名称 位置 范围或宽度 权益
内水 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 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主权权利
领海 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 不超过12海里 主权权利
大陆架 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超过350海里 部分主权权利与其他管辖权
专属经济区 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部分主权权利与其他管辖权
公海 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 对所有国家开放
【思考交流】
探究一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通常位于两个大陆之间,或大陆与近岸岛屿之间,或岛屿与岛屿之间。世界上有上千个海峡,其中著名的约有 50 个。
1.对照图 2-66,挑选其中 2 ~ 3 个海峡,说明其对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区域认知)
提示:
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有海上“十字路口”之称,中国与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的货物贸易大多经过这一海峡,我国所需的油气资源也大多通过这一通道。因此。维护马六甲海峡的安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曼德海峡位于苏伊士运河南端,它是我国与欧洲、北非等地区各国经济贸易的重要运输通道,可以减少因绕道好望角而出现的运输费用多、运输时间长、运输安全性差等问题,因此,推护该海峡的安全对于我国与欧洲、北非等国的正常经济贸易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性训练】
随着人类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不断向海洋拓展,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日益重要。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海洋空间利用方式属于海洋交通空间利用的是( )
A.海上船舶、海底管道 B.海洋公园、海底电缆
C.海水养殖、海滨浴场 D.海上油库、海底隧道
4.围海造陆主要是为了( )
A.开发海上石油资源
B.进行海洋捕捞
C.防治海洋污染
D.缓解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