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三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三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8 08:27:5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第三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检测版)
陶渊明《桃花源记》
1.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 , 。
2.写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 , 。
3.写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 , 。
4.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 , 。
5.文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 , , ,

6.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
, , , , 。
7.描写桃花林和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 。
8.写老人小孩神情的语句是: , 。
9.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 。
10.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 。
柳宗元《小石潭记》
1.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 。
2.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 。
3.文中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 。
4.文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 , 。
5.文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 , , 。
6.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 , , 。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7.文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 , 。
8.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 , 。
9.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
10.文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 。
11.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 。
魏学洢《核舟记》
1.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
2.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 ”(一个动作)和“ , 。”的(神态)看出来。
3.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 ,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4.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5.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 。
6.“核舟”的主题是“ ”,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 。”;“ , 。”左边的刻字出自 右边刻字出自 。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 。
7.突出苏东坡形象特征的句子: 。
8.写苏、黄二人友好关系、互相切磋、谈论的神情动作的句子: , , 。
9.写佛印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的句子是: , 。
《诗经·周南·关雎》
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 。
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 。 , 。
3.诗中起兴的句子: , 。 , 。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之人的恋慕的句子: , 。 , 。
《诗经·秦风·蒹葭》
1.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 , 。
2.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诗中的诗句: , 。
3.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 , 。 , 。
, 。 , 。
4.诗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 。 , 。
5.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 。 , 。
, 。
6.古诗常常会成为现代歌曲词作者们的灵感之源,比如歌曲《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就化用了“ , 。”
7.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 , 。 , ,
, 。
8.表明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不可即的诗句是: , , 。
《诗经·邶风·式微》
用设问的方式引出劳动人民在露水中劳作的艰辛的句子: , 。 , 。2.表达对劳动者对统治者不满,天晚还在泥水中劳作的句子是: , 。 , 。
《诗经·郑风·子衿》
“ , 。”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写女主人公睹物思人,以致发出反问,责怪对方不留音信的句子: , 。 , 。
女子细看佩玉嗔怪恋人失约不至的句子是: , 。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千古名句: , 。
2.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 , 。
3.诗中“ , 。”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
4.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 , 。
5.诗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 。
6.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 。
7.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描写景物为离别创设环境的语句是: , 。
8.唐陆龟蒙《别离》诗言“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由此可联想到本诗两句: , 。
9.当你的友人身处异乡时,你可以借本诗中的“ , 。”两句来劝慰他。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隐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的句子是: , 。
2.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 , 。
3.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 。
4.诗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含蓄表达诗人求仕之心)句子是: , 。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第三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资料版)
陶渊明《桃花源记》
1.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写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文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7.描写桃花林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8.写老人小孩神情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10.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柳宗元《小石潭记》
1.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2.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文中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文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文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7.文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文中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9.文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文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1.写游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魏学洢《核舟记》
1.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2.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左手抚鲁直背”(一个动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神态)看出来。
3.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4.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5.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6.“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左边的刻字出自《赤壁赋》,右边刻字出自《后赤壁赋》。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7.突出苏东坡形象特征的句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8.写苏、黄二人友好关系、互相切磋、谈论的神情动作的句子:左手抚鲁直背;苏黄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
9.写佛印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的句子是: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诗经·周南·关雎》
1.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诗中起兴的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之人的恋慕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秦风·蒹葭》
1.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诗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4.诗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5.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6.古诗常常会成为现代歌曲词作者们的灵感之源,比如歌曲《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就化用了“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7.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8.表明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不可即的诗句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诗经·邶风·式微》
用设问的方式引出劳动人民在露水中劳作的艰辛的句子: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表达对劳动者对统治者不满,天晚还在泥水中劳作的句子是: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诗经·郑风·子衿》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写女主人公睹物思人,以致发出反问,责怪对方不留音信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女子细看佩玉嗔怪恋人失约不至的句子是: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
4.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5.诗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7.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描写景物为离别创设环境的语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8.唐陆龟蒙《别离》诗言“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由此可联想到本诗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当你的友人身处异乡时,你可以借本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来劝慰他。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隐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的句子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4.诗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含蓄表达诗人求仕之心)句子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