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案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标解读】
以某种战略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能够运用“我国年降水量及各流域水资源分布”等示意图以及我国水资源利用率等数据表格,说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2.区域认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分析水资源问题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提出水资源安全保护的措施。
3.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说明水资源保护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4.地理实践力:能够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有关水资源问题的地理信息,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地理调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我国水资源安全保护措施。(重难点)
2.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导致水中营养元素过剩,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致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浓度降低,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明显恶化。人类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排放富含氮和磷的污水?如何加以控制?
【自主学习】
一、水资源
1.广义的水资源:地球上所有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天然水。
2.狭义的水资源:人类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二、我国水资源概况
1.总量:我国水资源丰富,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居世界第六位。
2.人均拥有量:我国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人均水资源较为贫乏。
3.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1)时空分布不均,缺水问题突出
①时空分布不均
a.空间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②水资源分布与用水需求间的矛盾主要表现
a.供求总量不平衡,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水量增长速度。
b.沿海发达地区的用水缺口明显扩大,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c.工农业和服务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了很大的压力。
③水资源短缺的类型
类 型 分 布 影响因素(原因)
资源型缺水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气候、地形、地质等
水质性缺水 南方地区 不合理用水、水体受到污染等
(2)水污染问题严重
①水体污染来源: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生活污水等。
②表现
a.我国单位工业产值的污染排放量明显较高,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增长,处理率也不高。
b.目前,我国的河流、湖泊和水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为水体自净能力有限,北方的污染负荷普遍重于南方。
c.在我国沿海地区,由于人为超量开采地下水,发生海水入侵现象。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①农业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农业是用水大户,多年来农业用水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 60%以上。在我国,“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传统灌溉方式仍普遍沿用,灌溉用水有一半左右在输水过程中渗漏、蒸发损失了。另外,耕地自然降水利用率只有 45% 左右。所以说,农业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
②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低。目前,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 55% 左右,发达国家达到 80% 左右;我国工业万元产值平均用水量为 103 立方米,而美国为 9 立方米,日本只有 6 立方米。
③城镇居民用水铺张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据估算,因居民生活供水管道老化、水龙头滴漏造成的用水损失达到了总用水总量的 20% 左右,城镇居民的便器水箱每年因漏水、跑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
【思考交流】
探究一 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导致水中营养元素过剩,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致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浓度降低,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明显恶化。
1.人类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排放富含氮和磷的污水?如何加以控制?(综合思维)
提示:
排放途径:工业废水、农田退水、水产养殖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等。
控制措施:制定营养物质的排放标准和水质标准,检测排入水体的氮、磷等污染物质的含量;根据氮、磷的含量,实行总量控制;实施截污工程或者引排污染源,去除降低污水中氮、磷含量;制定或出台限制含磷洗洁剂的政策,推行无磷洗洁剂;推行清洁生产,控制工业污染源;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等。
【针对性训练】
下表为某年我国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及生态用水比重统计表。据此完成6~7题。
用水类型 A B C D
用水比重/% 62.41 23.32 12.54 1.73
6.上表中A表示( )
A.农业用水 B.工业用水 C.生活用水 D.生态用水
7.优化用水结构,缓解B类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
①推广喷灌、滴灌技术,节约用水 ②灌溉渠道硬化,防止水浪费 ③建污水处理厂,防治水污染,使废水资源化 ④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