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1.结合实际案例,了解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并分析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提升综合思维。(综合思维)
2.运用资料,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的构成及其在保护国家环境安全中的作用。(区域认知)
3.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探讨身边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治理现状,增强环保意识,理解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4.通过调查了解身边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实施的例子,并能结合相关知识解释其实施的意义,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提升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
课标定向
素养导引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1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2
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
目录
CONTENTS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0-P117,回答以下问题:
①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是?
②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组成有哪些?
③举例说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涵盖哪些方面?
2016 年 12 月,国家公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全面推行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河流水环境好坏,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态共同体,治水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不行,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的系统治理,出现问题可通过河长来协调、调度和监督。2018 年,我国全面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
1. 查阅资料,说一说河长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2. 我国推行河长制,有哪些优越性?
1.各级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牵头组织对侵占河道、围垦湖泊、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破坏航道、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依法进行清理整治,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对跨行政区域的河湖明晰管理责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导,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强化激励问责。
2016 年 12 月,国家公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全面推行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河流水环境好坏,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态共同体,治水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不行,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的系统治理,出现问题可通过河长来协调、调度和监督。2018 年,我国全面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
1. 查阅资料,说一说河长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2. 我国推行河长制,有哪些优越性?
2.实行了“河长制”,首先革除了环境污染治理只依赖环保部门的弊病,地方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且自任河长,促进了环保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地方、上游与下游,密切配合协调,真正做到凝心聚力,有力促进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是为了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而制定的行为规则,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范、标准等,用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和个人之间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
01
章节 PART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3
1
2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环境标准和国际公约组成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涵盖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防灾减灾和国际合作等多个门类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概况
芬兰地处北欧,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森林资源丰富,石油、煤炭资源贫乏且多依赖进口。芬兰经济支柱是制造业,以电子、造纸、家具、造船、有色金属、食品为主,其中一部分部门耗能较多,污染较大。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引起政府和居民的广泛关注。1983 年,芬兰环境部成立。芬兰重视环境法制建设,相继颁布了 20 多项环境保护法律,破坏环境、非法排污的企业和个人,会受到环保部门的严厉制裁。如今,芬兰被誉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最好的国家之一,成为世界上一流的清洁技术应用和输出国。
1. 分析芬兰人均能耗较高的原因。
2. 为什么芬兰要重点治理水体污染?
3. 说一说芬兰环境保护工作的可借鉴之处。
1.芬兰地处北欧,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因此民用能耗高。而且传统的森林工业和冶金工业也是高能耗产业。
芬兰地处北欧,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森林资源丰富,石油、煤炭资源贫乏且多依赖进口。芬兰经济支柱是制造业,以电子、造纸、家具、造船、有色金属、食品为主,其中一部分部门耗能较多,污染较大。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引起政府和居民的广泛关注。1983 年,芬兰环境部成立。芬兰重视环境法制建设,相继颁布了 20 多项环境保护法律,破坏环境、非法排污的企业和个人,会受到环保部门的严厉制裁。如今,芬兰被誉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最好的国家之一,成为世界上一流的清洁技术应用和输出国。
1. 分析芬兰人均能耗较高的原因。
2. 为什么芬兰要重点治理水体污染?
3. 说一说芬兰环境保护工作的可借鉴之处。
2.芬兰号称千湖之国,水体面积较广,支柱产业比如“造纸”会产生大量水体污染,而水又是人类生存必备资源,水体污染直接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危害到居民的健康,所以芬兰要重点治理水污染。
芬兰地处北欧,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森林资源丰富,石油、煤炭资源贫乏且多依赖进口。芬兰经济支柱是制造业,以电子、造纸、家具、造船、有色金属、食品为主,其中一部分部门耗能较多,污染较大。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引起政府和居民的广泛关注。1983 年,芬兰环境部成立。芬兰重视环境法制建设,相继颁布了 20 多项环境保护法律,破坏环境、非法排污的企业和个人,会受到环保部门的严厉制裁。如今,芬兰被誉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最好的国家之一,成为世界上一流的清洁技术应用和输出国。
1. 分析芬兰人均能耗较高的原因。
2. 为什么芬兰要重点治理水体污染?
3. 说一说芬兰环境保护工作的可借鉴之处。
3.①芬兰设立环境部,作为政府负责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职能部门。
②环保法律处罚力度非常大。
③大学、研究性机构、企业,三者的共同合作。
1.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地位: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是环境立法的基础和依据。
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梵净山国际自然保护区
1.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1.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2.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现状: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近 60项,体现了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对全球环境保护责任的承诺和担当。
参与情况:我国在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积极务实地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为确保全球生态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种类:气候变化、臭氧层保护、固体废物处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种类 环境保护国际公约、协定书和双边协议环境保护国际公约、协定书和双边协议
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
臭氧层保护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固体废物处理 《防止倾倒废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即《伦敦公约》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生态环境保护 《国际管制捕鲸公约》《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3.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确立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也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自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后,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了多次修订,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环境保护法在法律理念、法律制度和法律责任方面构有重大革新和显著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将“保障公众健康”作为环境保护法的一个基本目的,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保护法的根本目的。
01
首次明确了环境保护法的五项基本原则,包括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和损害担责。
02
突出了多元主体和环境共治,强调了环保与科技的融合。
03
首次明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及各级环境行政执法部门和重点排污单位等的环境信息公开义务。
04
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或者环境要素颁布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3.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
3.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立法机关或地方政府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综合性或单行环境保护法规,如《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
3.环境保护法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为了执行各种专门的环境法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是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控制污染物排放行为的法律尺度,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等。
3.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标准
分类层次体系 举例
宪法 宪法第九条和第二十六条是环境保护条款
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环境保护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环境立法的基础和依据。
我国缔结或参加的约近60项
分类层次体系 举例
宪法 宪法第九条和第二十六条是环境保护条款
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环境保护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规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 AQI)属于环境保护标准,是用来定量描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一个无量纲数值。把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六项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就得出了各项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分指数(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IAQI),其中数值最大的环境空气质量分指数即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不仅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为实施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
根据下表中不同的空气质量指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情况,对当地民众的户外活动,提出合理的建议。
空气质量 指数 空气质量指数级别 空气质量级别及表示颜色 对健康影响情况 户外活动建议
0 ~ 50 一级 优 绿色 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
51 ~ 100 二级 良 黄色 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
101 ~ 150 三级 轻度污染 橙色 易感染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151 ~ 200 四级 中度污染 红色 进一步加剧易感染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
201 ~ 300 五级 重度污染 紫色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
>300 六级 严重污染 褐红色 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而强烈的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
极少数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
老人、儿童、呼吸系统等疾病患者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活动
儿童、老人、呼吸系统等疾病患者及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
儿童、老人、呼吸系统等疾病患者及一般人群停止或减少户外运动
儿童、老人、呼吸系统等疾病患者及一般人群停止户外活动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属于环境保护标准,是用来定量描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一个无量纲数值。把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六项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就得出了各项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分指数,其中数值最大的环境空气质量分指数即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不仅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为实施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
1.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数据中心,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城市,了解该地的实时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和首要污染物信息。
2.通过分析该地空气质量指数和首要污染物来源的历史数据,探究首要污染物的来源与人口数量、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2.近半年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工业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因素。广州人口众多,交通线路繁多,产业结构处于调整状态,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但工业仍占重要地位,工业、交通运输发达,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变化,成为臭氧的重要来源。
1. 2019年10月16日16:00广州的实时AQI为41,级别为优,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属于环境保护标准,是用来定量描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一个无量纲数值。把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六项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就得出了各项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分指数,其中数值最大的环境空气质量分指数即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不仅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为实施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
1.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数据中心,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城市,了解该地的实时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和首要污染物信息。
2.通过分析该地空气质量指数和首要污染物来源的历史数据,探究首要污染物的来源与人口数量、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2.近半年来首要污染物为臭氧。臭氧大部分是二次污染物,需要前驱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阳光照射下,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机动车尾气排放是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而工业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广州人口众多,交通线路繁多,产业结构处于调整状态,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但是工业仍占据重要地位,工业、交通运输发达,排放挥发性有机物与氮氧化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变化,成为臭氧的重要来源。
1. 2019年10月16日16:00广州的实时AQI为41,级别为优,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属于环境保护标准,是用来定量描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一个无量纲数值。把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六项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就得出了各项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分指数,其中数值最大的环境空气质量分指数即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不仅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为实施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
3. 通过分析该地空气质量指数和首要污染物来源的历史数
据,分析该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3.臭氧污染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原因一方面由于广州夏秋季节温度较高,臭氧浓度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臭氧浓度也会逐渐增大。另一方面,广州夏天的雷雨天气较多,会造成臭氧浓度的上升。此外,郑冬等人认为夏、秋季节,少云高温,紫外线较强,也会促进光化学反应的进行,导致臭氧浓度较高。而冬、春季节,天气多云为主,气温较低,风速较大,再加上空气中颗粒物浓度较高,使得到达近地面的紫外线较弱,则会导致臭氧浓度较低。
02
章节 PART
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
我国环境政策体系
环境政策体系
最高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三同步”、“三统一”
三大环境管理政策和八大环境管理制度
图3-24 我国环境政策体系示意
最高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三大环境管理政策
八大环境管理制度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对已经发生的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
主要措施包括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事先对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并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避免污染的产生和蔓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决定开发活动能否进行和如何进行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制度。
“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该制度是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实现预防为主政策的有效措施。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基本内涵: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由污染者承担环境治理的责任和费用。
主要措施:排污收费制度,即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污染防治;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制度。
2012 年 1 月至 2013 年 2 月,某市 6 家化工企业将 2.5 万吨废酸以每吨 20~100元不等的价格,交给无处理资质的公司偷排进当地的河流,导致水体严重污染。该市环境保护联合会诉请法院判令这 6 家被告企业赔偿水环境修复费 1.6 亿余元、鉴定评估费 10 万元。法院最终支持了原告方的主张,认为 6 家企业主观上具有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故意,客观上造成了环境严重污染的结果,应该承担对环境污染进行修复的赔偿责任,但是赔偿款的 40% 可以延期一年支付。如果一年内 6 家企业能够通过技术改造对废酸进行循环利用,可以用环保技术改造的费用来抵扣 40% 的赔偿费。
1.“河水是一种具有流动性和自净能力的环境介质。污染发生后,河流水质会逐渐地自动修复,所以排污企业无须承担环境修复的责任。”
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
2. 议一议,法院允许被告企业延期一年支付 40% 赔
偿款的目的是什么?
1.不同意。水体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排污企业排放大量废弃物,超过水体自净能力之时,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打破平衡,水体很难再进行自净,所以必须承担相应的环境修复责任。
2012 年 1 月至 2013 年 2 月,某市 6 家化工企业将 2.5 万吨废酸以每吨 20~100元不等的价格,交给无处理资质的公司偷排进当地的河流,导致水体严重污染。该市环境保护联合会诉请法院判令这 6 家被告企业赔偿水环境修复费 1.6 亿余元、鉴定评估费 10 万元。法院最终支持了原告方的主张,认为 6 家企业主观上具有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故意,客观上造成了环境严重污染的结果,应该承担对环境污染进行修复的赔偿责任,但是赔偿款的 40% 可以延期一年支付。如果一年内 6 家企业能够通过技术改造对废酸进行循环利用,可以用环保技术改造的费用来抵扣 40% 的赔偿费。
1.“河水是一种具有流动性和自净能力的环境介质。污染发生后,河流水质会逐渐地自动修复,所以排污企业无须承担环境修复的责任。”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
2. 议一议,法院允许被告企业延期一年支付 40%
赔偿款的目的是什么?
2.法院允许赔偿款40%可以延期一年赔付,又提供了一种可以抵扣赔偿款的方法,就是通过技术改造对废酸进行循环利用,用环保技术改造的费用进行抵扣,一方面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要求,另外主要为了引导企业进行污染治理技术革新,一举两得。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环境保护作为政绩考核内容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予以监督管理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建立集中的污染处理设施,对污染源进行集中控制和处理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向政府申报排污设施和污染物处理情况
02
03
04
01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发展趋向:
未来将逐渐完善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由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管理体系。
新政策、新举措: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保护红线政策等。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划定三条控制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生态保护红线 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它具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其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
永久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他用,防止出现占优补劣的情况。
城镇开发边界 出台省域城镇化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引导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划定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开发边界,在省域层面尽快划定大城市边界,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加快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地区的整治和改造。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功能,关系到区域甚至全国范围的生态安全。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的区域。区内不允许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1)收集关于某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生态功能区建设目标等基础数据和信息。
(2)结合实例,分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基于对上述挑战的分析,从政策、经济、社会等角度提出应对的措施和建议。
(1)四川凉山州的雷波县,西南边陲,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横断山脉东段,金沙江北岸。2838平方千米,2015年年末人口数量达到256417人,人口密度90.3人/平方千米,经济落后。目标功能:农副土特产资源开发与加工生态建设;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建设。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功能,关系到区域甚至全国范围的生态安全。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的区域。区内不允许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1)收集关于某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生态功能区建设目标等基础数据和信息。
(2)结合实例,分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基于对上述挑战的分析,从政策、经济、社会等角度提出应对的措施和建议。
(2)
政策:制定政策对涉及森林领域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生态补偿。
经济:引导居民因地制宜开发其他特色农业与旅游业,增加收入,减少因保护林地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社会:改善当地生活条件,完善交通运输,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与教育机会,减少社会矛盾。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功能,关系到区域甚至全国范围的生态安全。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的区域。区内不允许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3)想一想,国家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
(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一系列生态文明体制。议一议,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的推行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有哪些积极的促进作用?
(3)为了起到水源涵养、水士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作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和管理,是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支撑;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功能,关系到区域甚至全国范围的生态安全。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的区域。区内不允许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3)想一想,国家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
(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一系列生态文明体制。议一议,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的推行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有哪些积极的促进作用?
(4)例:“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推行,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更有利于控制与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环境保护的质量,进一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对建设美丽中国起到促进作用。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
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环境保护法规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谁污染、谁治理
强化环境管理
国 家 安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