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七单元
第3课《堤契诺秋日》
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中国人大都知道邯郸学步的故事,学外、崇外性急不得:染了头发、垫了鼻梁,甚至染了瞳仁都不能立马变成洋人。
B.我们负责接待的同志热情地用“勤劳、智慧”等词语称赞俄罗斯民族,但俄罗斯专家们摇着头说“但它却有些懒惰。”
C.《致恰达耶夫》选自《普希金诗集》,戈宝权译。(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略有改动。
D.一个青年问政客“您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这个问题,政客却官腔十足地回答:“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嘛,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答案:D
解析:A项冒号应改为分号,四个顿号改为逗号;B“说”后用冒号或者句号移至引号外;C项应作“《致恰达耶夫》选自《普希金诗集》(戈宝权译,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略有改动。”
2.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屏幕,自己似乎成为了整个世界的旁观者:我们既自私又无私,既懒惰又勤劳,既勇敢又懦弱,这正是社会的复杂性所在。
B.要顺利完成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C.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D.他们即便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这些规律去预言遥远的未。
答案:C
解析:解答病句辨识题的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其中,A项“自私又无私,既懒惰又勤劳,既勇敢又懦弱”词序未对应。B项“顺利完成”缺少宾语。D主语同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3.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惋惜 绾髻 婉言相劝 莞尔而笑
B.拾掇 掌舵 懒惰成性 堕落腐化
C.扁平 扁担 神医扁鹊 一叶扁舟
D.肖像 俏丽 硝烟弥漫 虎门销烟
答案:A
解析:A项均念wǎn;B项分别念duo、duò、duò、duò;C项分别念biǎn、biǎn、biǎn、piān;D项分别念xiào、qiào、xiāo、xiāo
4.在下列常用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意义深奥 刚愎自用 扬常而去
B.相形见绌 虎视眈眈 懒惰成痞
C.飞扬跋扈 明辩是非 怅惘忧伤
D.川流不息 稍事耽搁 咄咄逼人
答案:D
解析:A扬长而去;B懒惰成癖;C明辨是非。
5.下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形体,容貌)尚小。
②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有才华且不拘礼节的样子)。
③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姿容俏丽)。
④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不应得到的利益)。
⑤可怜(这里指可惜)辜负好韶光。
⑥莫效此儿形状 (样子)。
⑦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夸说,张扬)之意。
⑧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疲惫、懒惰)人物。
⑨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近乎荒诞,不合常理)之谈,也没人理他。
A.①②③④⑦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⑦⑨ D.①②④⑥⑨
答案:C
解析:②风流:指姿容美好,容貌出众秀丽。④便宜:方便。⑥行为样子。⑧惫懒:涎皮赖脸;调皮。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不要那些无聊的你在耳边絮语。你尽管嘲笑我的妄想,我的追求,我的执着吧。 。你是怯懦,是恐惧,是懒惰,是空虚,是乏味,是一切丑恶的东西。即使你曾经暂时的统治,炫耀,我也不会向你屈腰。挣扎是成长的过程,我们决定要相信自己,而不是把人生交给别人。或许你不比别人出色, 。或许你不比别人富有,但你要比别人快乐。或许你不比别人美丽, 。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生命不会有第二次,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奇迹。现在的我,心里澎湃着感动。
①生活不能让我妥协,什么都不能 ②但你要比别人高尚
③但你要比别人有气质 ④让那些阻碍我人生的东西都死去吧,我愿意做我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答案:B
解析:④句为中心句,故在句首;①句后内容是对该句内容的展开;出色与高尚相对,美丽与气质相对,故为②③
7.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哈工大物理系教授因病去世了,全校师生以各种方式表示哀悼。
B.根据他的描述,周总理生前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C.红军战士凭借顽强的毅力,冒着滂沱的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速前进,最终打败了装备精良的敌军,取得革命的胜利。
D.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做事总是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懒惰在作怪,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偷懒。
答案:B
解析:A多层定语顺序不当,改为“哈工大物理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C“冒着”不能和“泥泞的小路”搭配。D杂糅,去掉“在作怪”。
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 。
(2)台湾当局向美国政府摇尾乞怜,显出一副 的奴才相。
(3)酝酿已久的起义终于 了。
A.寥廓 实足 暴发 B.辽阔 十足 爆发
C.寥廓 十足 爆发 D.辽阔 实足 暴发
答案:C
解析:辽阔:多指地域。 寥廓:多指天空。 十足:指物品成色纯或十分充足,前者如十足的黄金,后者如神气十足。 实足:确实足数。 暴发:有两个意思。第一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这一点不会与“爆发”混淆;第二指突然发作,多指自然具体的现象或事物突然发作,如洪水暴发。 爆发:作忽然发作讲时,多指人为的大的抽象的现象或情况,如力量情绪事变等忽然发作或发生。另外,还可特指火山爆发。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 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②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 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管。
③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 。
A、审定 擅自 寥廓 B、审订 私自 寥廓
C、审定 擅自 辽阔 D、审订 私自 辽阔
答案:A
解析:审定:审查决定,强调最后的确定。审订:审阅、修订,强调修改、订正。
“擅自”比“私自”程度更重,带有较强责备的感情,更合乎语境。 辽阔:多指地域。 寥廓:多指天空。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津号”启碇(dìàn)续行,我走到休息室里,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船已进入瞿(qú)塘峡了。
B.这幢(zhuàng)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qú)大道,茕茕(qióng)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恰恰是在这贵族府邸(zhǐ)简陋的侧屋里诞生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邦。
C.他就是在那缱(qián)绻(quǎn)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径巴黎,浪迹天涯。
D.我来了,我喊一声,迸(bèng)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gāng)风,擎一把火。
答案:D
解析:A.启碇(dìng)B.府邸(dǐ)C.缱(qiǎn)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_____________,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_____________。(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答案: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轴
解析:本句要注意“闾阎”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_____________,大块假我以文章。_____________,序天伦之乐事。(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答案:况阳春召我以烟景|会桃花之芳园
解析:本句要注意“召”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氓》)
答案:渐车帏裳|士贰其行
解析:本句要注意“帏”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_____________。千骑拥高牙,____________,吟赏烟霞。(柳永《望海潮》)
答案:嬉嬉钓叟莲娃|乘醉听箫鼓
解析:本句要注意“叟”“箫”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诸葛亮劝勉刘禅对宫中、府中的赏罚要有统一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
答案: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解析:本句要注意“陟”“臧否”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描写桃花源中老人、儿童快乐愉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答案: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本句要注意“髫”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三峡两岸峭壁相连,以致于难见日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
答案: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解析:本句要注意“嶂”“嶂”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秋日有霜的早晨,三峡景色清寒肃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
答案: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解析:本句要注意“涧肃”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如果没有伯乐赏识,即使有名马,名马的命运和结局只能是悲惨的,请写出名马的命运和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说》
答案: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解析:本句要注意“祗”“骈”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答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解析:本句要注意“鸿儒”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翻译题
21.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亡,归璧于赵。
答案:相如预料秦王虽然斋戒了,必定不守信用,不愿把城给赵国。于是就派他的一个随从穿着粗布便衣,怀揣着那块璧,从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赵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句关键词为:度、负、衣、道。
2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答案: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国,所以叫人把璧送回去了。如今抄小路已到赵国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句关键词为:诚、负、间。特殊句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
2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
答案: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该受惩罚,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只是希望大王您和各位大臣仔细考虑这件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句关键词为:请、就。
四、古诗文阅读
2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阮郎归
晏几道
天边金掌①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②,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注]①金掌: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20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此处代指汴京。②兰佩紫:即佩紫兰。紫兰,一种香草。
(1)这首词前两句的描写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描写了汴京深秋时节的景象,白露为霜,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阵,云似乎也随之延长了。作者借此表达出重阳节远在异地,渴望回乡的情感。
(2)说说“人情似故乡”中的“似”和“欲将沉醉换悲凉”中的“换”字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答案:“似”,是说重阳时节,对着“红袖”佳人,举“绿杯”而饮,习俗犹如故乡,使人感觉到异乡的温暖。然而只是相似而已,毕竟不是故乡亲人相伴,词人既欣慰,又心酸。“换”,是说词人想借酒醉来忘却佳节不能回乡的悲凉,然而主观上的愿望客观上却无法实现,表达词人对故乡深沉而强烈的思念。
解析:(1)起首两句以写秋景起,点出地点是在京城汴梁,时序是在深秋,为下文的“趁重阳”作衬垫。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二十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以承武帝想饮以求长生的“玉露”。承露金掌是帝王宫中的建筑物,词以“天边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选材突出,起笔峻峭。但作者词风不求以峻峭胜,故第二句即接以闲淡的笔调。白露为霜,天上的长条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队,云影似乎也随之延长了。这两句意象敏妙,满怀悲凉,为全词奠定了秋气瑟瑟的基调。(2)本题考查炼字技巧。答题思路:先点明该字,题干中已经给出可以省略这一步,比如本题;然后解释该字的意思;接着代入句中分析效果。“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由上面的归结,再来一个大的转折,又引出很多层次。词人想寻求解脱、忘却,而他自己又明知这并不能换来真正的欢乐,这是真正的悲哀。
2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昭君怨 咏荷上雨 (宋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1)概括下阕中荷上雨的特点。
答案: 灵动(跳跃等)(动态特点,从“散聚”“聚”“跳”等词得出) 晶莹(润泽、亮泽等)(静态特点,从“真珠”“水银窝”等喻体特点得出)
(2)这首词的上阕对整首词“咏荷上雨”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虚写(“想象”)“午梦”泛舟西湖,烟雨迷蒙,荷香四溢的清新美景,侧面烘托(衬托)被“急雨打篷声”惊醒后欣赏到的眼前荷池跳雨的美景,更好地表达诗人对池荷跳雨的喜爱之情。
解析:(1)“却是”以下完全离开梦境,并在上半阕已打好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荷上雨”的正面咏写。“池荷跳雨”指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的样子。接下去,作者把荷叶上面晶莹的雨点比作真珠,说这些真珠随着荷叶的跳动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像一窝泛波的水银。这些描写动荡迷离,而且比喻新颖,都是“人所未言”者。再说,作者用变幻的手法,把“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词篇的形式同内容一样,活泼而不受羁绊,也体现了杨万里“活法”在抒情写景方面的特殊作用。(2)这首词明明题作“咏荷上雨”,一开始反从“午梦”入笔,起手便不同凡响。假如是梦见阴雨倒还罢了,谁知梦见的正是满湖烟雨,氤氲香气,作者正在这迷人的环境里荡舟花底。——这些描写好像跟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用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的美景是公认的,那么词篇就已暗示给你,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更何况梦中的香正是院池荷花的清香呢!散发的“梦初惊”后该是知道身在家中了,然而他却以为还在扁舟,因为他把荷上雨声误作成了雨打船篷声。这里描写已醒未醒的境界,既自然,又别致,而且更加缩短了西湖与院池的距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