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三单元
第6课《你无法扑灭一种火》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艺术手法。
B、《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就是指屈原的《离骚》,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
C、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品有《春》、《匆匆》、《背影》、《沉沦》、《荷塘月色》等。
D、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1年与郭沫若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代表作《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答案:C
解析:《沉沦》是郁达夫的作品。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刊载 下载 千载难逢 载入史册 B.行状 行旅 行将就木 道行不深
C.菲薄 悱恻 匪夷所思 成绩斐然 D.信笺 箴言 缄默不语 西风东渐
答案:C
解析:A下载zài;B道行héng不深;D箴zhēn言。
3.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渐jiàn 渐染 渐变 渐次 西风东渐
B.模mó 模范 楷模 英模 一模一样
C.壳qiào 躯壳 地壳 甲壳虫 金蟑脱壳
D.间jiàn 间谍 间或 间接 间不容发
答案:C
解析: A西风东渐、渐染jiān;B一模一样mú;D间不容发jiān。
4.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 )
A、疏密相间(jiàn) 敛声屏(bǐng)气 惝(tǎng)恍迷离 嫉恶(wù)如仇
B、削(xuē)足适履 涂(tú)脂抹粉 风光旖(yǐ)旎 暴殄(tiǎn)天物
C、溘(kè)然长逝 泥(ní)古不化 命运多舛(chuǎn) 弹冠(guān)相庆
D、曲高和(hè)寡 西风东渐(jiàn) 一场(cháng)大战 贞观(guàn)之治
答案:B
解析:A 恶è; C 泥nì ;D 渐jiān。
5.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词牌、词中句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辛弃疾——《水龙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B.苏轼——《念奴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C.李清照——《声声慢》——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答案:C
解析:应为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6.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琵琶(pá) 珐琅(fà) 叨教(tāo) 揶揄(yé) 俾有所悟(bǐ)
B.訾议(cǐ) 档案(dàng) 龃龉(jǔ) 场院(cháng) 韦编三绝(wéi)
C.佣金(yòng) 楔子(xiē) 蹼泳(pú) 缂丝(kè) 斗转参移(shēn)
D.补裰(chuò) 褫夺(chǐ) 行藏(xíng) 相片儿(piàn) 西风东渐(jiān)
答案:A
解析:B.“訾”读“zǐ”;C.“蹼”读“pǔ”;D.“裰”读“duō”,“片”读“piān”。
7.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渐jiàn 渐染 渐变 渐次 西风东渐
B.模mó 模范 楷模 英模 一模一样
C.壳qiào 躯壳 地壳 甲壳虫 金蟑脱壳
D.间jiàn 间谍 间或 间接 间不容发
答案:C
解析:A渐染、东渐读jiān B 一模一样mú D间容家发jiān
8.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鉴赏能力,考生解答时需抓住意象来分析,看所给诗歌使用了哪些意象,意象是清新亮丽的,还是晦暗萧瑟的,由这些意象组成了什么样的画面,意境特点怎么样。C项中的诗句与《沁园春长沙》中的意境都比较壮美,都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A项“枯藤”、B项“猿”、D项“霜”则比较感伤肃杀。
9.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曹雪芹晚年在西山白家幢完成了《石头记》的写作,但始终无力付梓印刷。
B.柳永没有想到,姑苏的天空竟是这般的蓝,蓝得仿佛只要一伸手臂,手指就会被染做蓝色。
C.“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辛弃疾在北固山上,极目江天,喟然长叹。
D.“心在天上,身老沧州”,濛濛细雨中,陆游骑着瘦削的毛驴,辞别剑阁,踏上了东归路。
答案:C
解析:A项中“始终”表从开始到最后,但语境中无此时间过程。“付梓”即印刷之意,与语句中“印刷”重复。
10.下列各项中字形不合规范的一项是( )
A.少安毋躁 满目疮痍 弄巧成拙
B.浑身解数 光风霁月 骂骂咧咧
C.前倨后躬 亟来问讯 西风东渐
D.矫揉造作 退避三舍 自怨自艾
答案:C
解析:前倨后恭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答案:吞声踯躅不敢言
解析:本句要注意“踯躅”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答案:茕茕孑立
解析:本句要注意“茕茕”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霓为衣兮风为马
解析:本句要注意“霓”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__________________,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李凭箜篌引》)
答案:吴质不眠倚桂树
解析:本句要注意“倚”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答案:辩乎荣辱之境
解析:本句要注意“辩”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答案:乾坤日夜浮
解析:本句要注意“夜”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悟以往之不谏
解析:本句要注意“谏”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响穷彭蠡之滨
解析:本句要注意“蠡”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王湾《次北固山下》)
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本句要注意“残夜”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答案: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本句要注意“莺”“燕”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翻译题
2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答案: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句关键词:就、博学、知。
2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答案: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句关键词:尝、须臾、跂。
2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案: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句关键词:黄泉、一。特殊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四、语言文字运用
2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 ① 。这是因为“蒸”不仅能保持菜肴的原形、原味,烹制出的菜比较清淡,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食材的各种营养,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② ,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菜不蒸”的说法。在河北、山西地区有不少菜就是多种蔬菜混合着蒸,蒸出来的菜五颜六色,让人很有食欲,也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 ③ ,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蒸熟后,依个人口味,可调汁拌着食用,如加蒜泥、姜醋汁、芝麻酱等。
答案:①“蒸”这种烹调方式更值得推崇 ②所有的菜都是可以“蒸”的 ③上锅蒸的蔬菜体积不要太大(符合上下文逻辑关系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语境。根据前文的“营养师“和后文的原因,可以得出①应填“蒸”这种方法的好处之类的语句;②是总结句,它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前后文内容,该处应填“菜都是可以蒸的”之类的语句;③处可以根据后面“以便能更快地蒸熟”以及后文列举得“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可以推断出该处应填“上锅蒸的蔬菜体积不要太大”之类的语句。
25.下面是美国心理学家布克和诺菲尔将两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的学习效果实验。在前9天,A组的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B组的学生不知道;从第10天起,再用相反的方法对两组学坐进行了实验。请根据下面的图表,概括实验结论。(不超过25个字)
答案:示例一:知道自己成绩的一组学习效果高于不知道自己成绩的一组。 示例二:知道自己成绩的学生比不知道者学习的效果好。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和压缩语段的能力。该图的横坐标是天数,纵坐标是学习成绩,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知道自己成绩后的学习效果明显比不知道自己成绩时的学习效果要好。明确这个信息,再选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即可。答题时注意:①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 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 得出)”等。②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要标明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③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总之,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表达。④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9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