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四单元第1课《应和》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四单元第1课《应和》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9 17:3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四单元
第1课《应和》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歆(xīnɡ)享 憎(zènɡ)恶 胆怯(qiè) 面面相觑(qù)
B.埋(mán)怨 涎(xián)皮 应和(hé) 冠(ɡuàn)冕堂皇
C.拗(ào)开 攫(jué)取 惬(qiè)意 投机倒(dào)把
D.癖(pǐ) 好 忖 (cǔn)度 愆(qiān)期 诲(huì)人不倦
答案:D
解析:A中的“歆”读xīn,“憎”读zēnɡ;B中的“和”读hè,“冠”读ɡuān;C中的“拗” 读ǎo,“倒”读dǎo
3.下列文言句中画线部分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歌者)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去应和洞箫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不就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么
C.击空明兮溯流光
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
答案:A
解析:此题将文言句式与文言文句翻译结合起来考查。A项的错误在于两处:一是补出的省略内容不是“歌者”,而应是吹洞箫者;而是句末的代词“之”指代有误,应是指代“歌”或“歌者”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湮没  报酬  百无了赖  五彩斑斓
B.嘻闹  厮混  沸反盈天  契而不舍
C.嗔视  伦落  高深末测  弃甲曳兵
D.应和  沧海  孽根祸胎  群山万壑
答案:D
解析:A项百无聊赖;B项锲而不舍 嬉闹;C项沦落 高深莫测
5.选出下列各项中注音有误的一项:( )
A.曲高和寡 hè 直言贾祸 gǔ 随声应和 hè
B.不假思索 jiǎ 一唱百和 hè 既往不咎 jiù
C.引吭高歌 háng咎由自取 jiù 不落窠臼 kē
D.佶屈聱牙 jié 功亏一篑 kuì 咬文嚼字 jiáo
答案:D
解析:佶屈聱牙 jí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祈求(qí)   呜咽(yè) 埋怨(mái) 涎皮赖脸(xián)
B.蕴藉(jí) 鞭笞(chī) 唾弃(tuò) 矫揉造作(jiǎo)
C.劫难(jié) 俨然(yǎn) 压榨(zhà) 莞尔一笑(wǎn)
D.应和(hè) 谄媚(chǎn) 船舷(xián) 喁喁私语(óu)
答案:C
解析:A项,埋怨,mán;B项,蕴藉,jiè;D项,喁喁私语,yú。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供gòng 供奉 供电 供不应求 供认不讳
B.泊bó 血泊 停泊 淡泊名利 山川湖泊
C.应yìng 应和 应酬 得心应手 应接不暇
D.模mó 模本 模样 装模作样 模棱两可
答案:
解析:全读作yìng。A项,供电,供不应求,读gōng;B项,血泊,山川湖泊,读pō;D项,模样,装模作样,读mú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
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B.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十八日举行,温家宝参加与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
中,他全面阐述了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
C.沈浩同志为我们党员干部立了一面镜子,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和他对照,都要
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
D.新中国成立60周年,祖国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
感,极大地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答案:C
解析:A语序不当,改为“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B成分赘余,去掉“与会”前面的“参加”。D搭配不当,应为“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艺术则是表现人类对于宇宙人生的情感反应和个性的流露。
②一是需要冷静的知识,一是表达主观的热烈的情绪。
③近代的技术,是人类根据科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满足生活的目的和需求的种种发明和机械。
④一方面是实用,一方面是表现,一是偏于物质,一是偏重心灵。
⑤两者似乎绝不相谋,有“雅俗之分”。
⑥然而我们从历史上和本质上观察它们二者在人类文化整体的地位和关系,可以说:它们二者实可联系成一个文化生活的中轴。
A. ③①②④⑤⑥ B. ①③④②⑥⑤ C. ①③②④⑤⑥ D. ③①④②⑤⑥
答案:D
解析:全段是围绕技术和艺术的关系来谈,而第①句“艺术”后面有一个词“则是”,所以③应该放在开头,④是两者表面上的特点,②是两者内在的更深层次的区别,所以④在②之前,⑥是结论。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将用过的垃圾随手扔在树林里、草丛中,给美丽的风景抹上了不和谐的色彩。
B、经过大家的一番规劝,他的烦恼终于涣然冰释了。
C、记叙的顺序有多种,把事件的结局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顺序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叫倒叙。
D、崔健的演唱会达到了高潮,到场的大约六万左右的观众,也不约而同的随声应和起来,以至于分不清谁是观众,谁是演员。
答案:C
解析:A项“用过的垃圾”不合事理,B项“终于”是一个“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后出现”的较长的过程,而“涣然冰释”含有“一下子”的意思,两个词放在一起,形成一种“排异”性矛盾。D项“去掉”“大约”或“左右的”。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李密在《陈情表》一文中称“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 ,想借此消除晋武帝对自己“不事二君”的猜疑。
答案: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解析:本句要注意“矜”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陶渊明在《归去兮辞》中用“悟”“知”“觉”等词,表达了自己对今昔生活的思考:“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答案:悟已往之不谏,知者之可追
解析:本句要注意“谏”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互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情此景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 , 。”
答案: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解析:本句要注意“蠡”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云无心以出岫,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鸟倦飞而知还
解析:本句要注意“还”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答案: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
解析:本句要注意“凝噎”“暮霭”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善万物之得时, 。
答案:感吾生之行休
解析:本句要注意“休”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潦水尽而寒潭清, 。 (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烟光凝而暮山紫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 ,彩彻区明。
答案:云销雨霁
解析:本句要注意“霁”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渔舟唱晚, 。
答案:响穷彭蠡之滨
解析:本句要注意“蠡”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李密《陈情表》)
答案:但以刘日薄西山|朝不虑夕
解析:本句要注意“薄”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翻译题
2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句关键词:学者、所以。特殊句式:“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2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答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句关键词:道、庸、是故。特殊句式:“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2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答案: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句关键词:出、犹且、耻、圣、愚。
四、语言文字运用
2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大学给学生开列课外必读书目,要求学生每学期选读不少于2本的书籍,每本书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没有完成任务不能毕业。
到了毕业季,一些大四学生拖欠了七八万字的笔记没完成,忙着请舍友代抄,或者花几千块钱在网络上找人帮忙。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我赞同这所大学的做法。写读书笔记好处多多:一有助于加强记忆,二有助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三有助于阅读注意力的集中;四有助于积累资料,五有助于扩大知识面。况且,一个学期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对大学生来说算不上过重的负担,应认真完成。【示例二】应加强学习自觉性的教育。拖欠笔记反映这些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学校的做法用心良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应自觉完成;每个学期的作业应按时完成,不能拖到大四来突击;请人代笔更是不诚实的表现: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教育刻不容缓。【示例三】学校的做法值得商榷。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初衷很好,但要事先做好沟通,让学生明白其中的意义,靠硬性规定难免引起抵触,就可能事与愿违。一些学生把七八万字的笔记拖到大四还没完成,反映了学校平时检查督促的缺失。
解析:此题答案并不唯一。解答此题时,既可选择同意学校做法的态度,也可选择同意学生做法的态度。若赞同这所大学的做法,可从写读书笔记的好处、一个学期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对大学生来说算不上过重的负担两方面展开阐述;若认为对学生应加强学习自觉性的教育,则可从学校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业应按时完成、请人代笔是不诚实的表现等方面展开阐述;若认为学校的做法值得商榷,则可从靠硬性规定难免引起抵触、学校平时检查督促的缺失等方面展开阐述。
25.刘奶奶这几天患感冒,看病取药后忘了如何服药,她不识字,很着急,就拿着药品说明书(如下)来找你帮忙。你该怎么说才能安慰刘奶奶,又让她懂得正确用药?
【功能主治】 本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0.2g,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规格】 0.1g
答案:示例:刘奶奶,不要急。感冒吃点药,多喝水,注意休息就好了!这药,您先吃两片;要是没有好转,过四个钟头再吃两片;不过,一天顶多只能吃四次。
解析:解答此题,除了要读懂说明明书,并根据药品说明书,结合让刘奶奶的具体情况让刘奶奶正确用药之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得体(主要表现在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安慰)。答案应先做好安慰工作,让刘奶奶不着急;然后再根据“用法用量”做具体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