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四单元
第2课《刘彻》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辛亥(hài) 隔阂(hé) 形骸(hài) 言简意赅(gāi) 骇(hài)人听闻
B.沮(jǔ)丧 咀(jǔ)嚼 诅(zǔ)咒 艰难险阻(zǔ) 越俎(chú)代庖
C.沏(qì)茶 砌(qì)墙 窃(qiè)取 彻(chè)头彻尾 切(qiè)中时弊
D.黜(chù)免 茁(zhuó)壮 拙(zhuō)劣 相形见绌(chù) 咄(duō)咄逼人
答案:D
解析:A形骸hái , B越俎zǔ代庖,C沏qī茶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因兼及创作和收集民间诗歌、乐曲,后遂称这类诗歌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B.苏轼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都有极高成就,与父苏辙、弟苏洵并称“三苏”,并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C.《女神》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奇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D.泼留希金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作品中的人物,《狂人日记》《钦差大臣》《死魂灵》都是果戈理的作品。
答案:B
解析:应为“父苏洵,弟苏辙”
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汤之问棘也是已
C.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乃瞻衡宇
D.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此小大之辩也
答案:B
解析:A第一句中“销”通“消”,消散,第二句中“蓐”通“褥”,被褥;B第一句没有通假字,第二句中“已”通“矣”,句末表感叹的语气助词;C第一句中“闵”通“悯”,怜悯,第二句中“衡”通“横”,与竖相对;D第一句中“反”通“返”,返回,第二句中“辩”通“变”,变化。对于课内通假字,平时复习要归类整理,以便记忆。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稻谷 干涸 训诂 沽名钓誉 多才善贾
B.岿然 皈依 跬步 丢盔卸甲 规行矩步
C.沏茶 窃取 切蹉 雕栏玉砌 彻头彻尾
D.伦理 沦陷 抡材 不刊之论 羽扇纶巾
答案:C
解析: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本题考查的字,既有多音字,也有容易读错的字。其中,A项加点字分别读gǔ、hé、gǔ、gū、gǔ;B项加点字分别读kuī、guī、kuǐ、kuī、jǔ;C项加点字分别读qī、qiè、qiē、qì、chè;D项加点字分别读guān、lún、lún、lún、lùn。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B.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C.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答案:A
解析:B项歧义,“分别主持的两项”是总共两项还是四项不明确; C项句式杂糅,有两种改法——“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或“这要由北极地带和西伯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决定的”; D项成分残缺,删去“在”和“中”。
6.下列对联的内容与店铺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眼镜店)
B.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竹器店)
C.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雕刻店)
D.刻刻催人资警省,一寸光阴一寸金。(钟表店)
答案:C
解析: “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应是理发店的对联。 这话其实是利用中文一词可以多义的意思既表明是什么职业又隐晦的表达自己技术高超。毫末可以是指不入流的不起眼的,也可以指是处理毛发。所以毫末技术可以是说不起眼的小技术也可以说是处理毛发的技术,顶上功夫可以说是处理头顶的技艺也可以表达成功夫高超的意思。
7.下列是一段评论《捣衣》诗的文字,依前后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 )
《捣衣》清而彻,有悲人者。此是____________苟无感,何嗟何怨也!(萧绎《金楼子.立言篇》)
甲、内外相感,愁情结悲 乙、秋士悲于心 丙、然后哀怨生焉 丁、捣衣感于外
A.乙丙丁甲 B.乙丁甲丙 C.丁甲乙丙 D.丁丙乙甲
答案:B
解析:从内容上,与“有悲人者”相吻合的应为乙“秋士悲于心”;由“内外相感”可得出先乙“心”(内)后丁“外”,也与此相符,由“然后”可得出丙放在最后。故选B。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翰海 缥渺 雕栏玉彻 轻歌慢舞
B.苍桑 瞋目 望风披靡 瓶粟屡罄
C.阑珊 修葺 奇谲瑰丽 要言不烦
D.豆蔻 浣沙 春霄若短 妃嫔媵嫱
答案:C
解析: A瀚,缥缈/飘渺,砌,曼;B沧;D纱,宵。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舛:乖违、不顺
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到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狂:狂放、不拘礼法
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彩:日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实词的意思和用法与这几方面有关:字形结构、语境、句中的位置、前后词性等等。根据“等”在句中的位置和其后词语的词性,可以判断“等”解释为“等到”不恰当,应解释为“同于”,意思是“和终军一样的年龄,却没有终军那样的报国机遇”。
10.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落寞 检点 敷衍 幸灾乐祸 B.诞生 冰雹 磕拌 望眼欲穿
C.撕碎 懊脑 时辰 奋力以赴 D.逃避 彻悟 感慨 汗流夹背
答案:A
解析:B项,拌—绊;C项,脑—恼;D项,夹—浃。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策扶老以流憩, 。
答案:时矫首而遐观
解析:本句要注意“遐”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 ,感吾生之行休。
答案:善万物之得时
解析:本句要注意“时”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 ,临清流而赋诗。
答案:登东皋以舒啸
解析:本句要注意“皋”“啸”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桂殿兰宫, 。
答案:即冈峦之体势
解析:本句要注意“峦”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 ,彩彻区明。
答案:云销雨霁
解析:本句要注意“霁”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山原旷其盈视, 。
答案:川泽纡其骇瞩
解析:本句要注意“瞩”“骇”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 ,形影相吊。
答案:茕茕孑立
解析:本句要注意“茕”“孑”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答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解析:本句要注意“陨”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宠命优渥。
答案:过蒙拔擢
解析:本句要注意“擢”“拔”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答案:愿陛下矜悯愚诚
解析:本句要注意“悯”“矜”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答案:“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用山谷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品格的追求。
解析:(1)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山谷异常安静,风声响彻山间,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显得更加浓重,也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上一句是从听觉的角度写声音,而下一句是从视觉角度描写看到的景象,视听结合,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2)从作者角度看,骆宾王虽曾为侍御史,但曾因事下狱,一直不得志。结合诗句来看,前三联描写了一幅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全诗选取的“兰”“槐”“松”“桂”等意象,皆可象征一种高洁的品性,表现出作者追求坚贞高洁品格的志向;尾联“一遣樊笼累”联系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题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不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
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做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选自《当代散文精品》,有删改)
(1)“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其中的“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
答案:提升精神:是指司马迁经历人生灾难后内心发生的一个转变,即由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
一根骨头:是对司马迁独立人格的形象化比喻。赞美他面对强权的坚强不屈,以及对理想与事业的执着追求。
(2)文章结尾处,集中点染了司马迁的风骨与精神,对我们今天确定人生价值、成就事业颇有启发与补益。请结合全文,选择两个方面,对他的人格与精神进行评析。
答案:①有独立人格。司马迁:“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独立人格是司马迁最宝贵的特点,一个人只有不依附于任何权势,才有追求真理、献身真理的精神,才能成就事业。②有社会良心。司马迁敢于说公道话,敢于坚持正义,不趋炎附势,这是我们今天十分需要的一种价值取向。坚持正义,坚持真理,才能奉献社会。③有理想,执著追求。司马迁:“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执著追求,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才能为社会尽力。④顽强坚韧。在困难甚至灾难面前不动摇,在威逼面前不屈服,矢志不移,坚定不拔。这是事业成功的保障。⑤不重名利,不迎合时俗。司马迁没有追求权贵的赏识,没有迎合时俗,耐得住寂寞,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成就了伟业。
解析:(1)司马迁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接受宫刑时,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所以他提升的精神,是“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
一根骨头指他面对强权的坚强不屈,以及对理想与事业的执着追求。
(2)本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23.依照下面的示例,以阅读为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拟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
阅读是为迷惘的心灵燃一盏明灯,照彻黑暗,走向光明。
答案:阅读是为浮躁的心灵引一泓清泉,涤荡尘垢,享受安宁;阅读是为枯萎的心灵辟一方沃土,种植希望,收获幸福;阅读是为僵化的心灵安一双翅膀,冲破束缚,飞上苍穹。
解析: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可把例句中的形容词“迷惘的”换做其它的类似形容词,如“浮躁的”“枯萎的”等;把比喻义“明灯”换做类似的,如“清泉”“沃土”“翅膀”等;句式上,采用“阅读是…,…,…。”的结构句式。
24.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从上述文字中找出与《战国策》中“苟无民,何以有君”思想相通的一句。
答案: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写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2)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为了践行这一思想,有若希望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案:以民为本的思想。施行“彻”制,减轻赋税。
解析:(1)本题考查对古代重要思想的把握。“苟无民,何以有君”意思是:如果没有百姓,君王又怎能南面称尊?这是古人民本思想的体现,是古代民主政治的精髓。《论语》中“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同样体现这种思想。(2)本题考查对古代重要思想的把握。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孔子和孟子思想都有以民为本思想的体现;有若为了践行这一思想,希望哀公采取施行“彻”制,减轻赋税的具体措施。
25.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得体的话。
下雨天,一个妇女带着她的宠物上了公共汽车。那条小狗又湿又脏,妇女对售票员说:“我愿意替狗付钱,希望你允许它像其他乘客一样有个座位。”售票员回答说:“可以,不过 。”
答案:参考答案:你要保证它像乘客一样不要把脚放在座位上。
解析:既明确观点进而解决问题,又保持礼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