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八下语文期中检测卷05
(建议用时:100分钟满分:100分)
主题情境开展“感悟科学精神”分享会
科学精神是人类探索自然、理解世界、追求真理的永恒灯塔。班级决定围绕“感悟科学精神”这一主题举办一场分享会,请你积极参与。
【任务一:修改开场白】
1.下面是本次分享会的开场白初稿(部分),请你根据提示修改相关内容。(12分)
科学是一门让人发现世界的奇妙与神奇的学科,进入科学的世界,仿佛进入知识的海洋,进入奇妙的王国,在那里,你可以从花香鸟语中寻找大自然yùn育万物的痕迹,可以从龟裂破碎的岩石中感受时间的巧夺天工,可以从化石中追溯恐龙曾经纵横天下的历史,,可以从yǔn石中探索时间的秘密……科学,像一座奥妙无穷的宫殿,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其中的秘密;科学,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人们一步步地向它走近。
(1)小秦在撰写开场白时将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了,请你帮他补写出来。(2分)
yùn(孕)育yǔn(陨)石
(2)同学们对开场白中加点字的读音把握不准,请你将正确的读音标注在下面括号中。(2分)
龟(jūn)裂追溯(sù)
(3)你检查了开场白中词语使用的情况,其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B)
A.花香鸟语B.巧夺天工
C.纵横天下D.奥妙无穷
(4)下面关于开场白中省略号的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C)
A.表示语意未尽
B.表示成分虚缺
C.表示列举省略
(5)为了检查开场白中的句子前后是否照应,请你提取画波浪线句子的主语和宾语。(2分)
主语:科学
宾语:学科
(6)根据小组意见,你需要在开场白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其前后句子结构相似,内容相通。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示例:可以从大雁的迁徙中感受气候的变化
【任务二:张贴古诗句】
2.班委会准备在教室张贴体现科学精神的诗句,请你调动所积累的知识,将空缺处补充完整。(8分)
《望岳》杜甫《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答案】(8分)(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任务三:材料搜集】
3.小敏同学搜集了一则新闻材料,请你试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人民日报文昌7月1日电6月30日,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进行双工位合练。在当日举行的“致敬七一暨双工位首发动员部署誓师大会”上,该发射场正式宣布已具备执行发射能力。今年下半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迎来首次火箭发射。
标题:示例: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具备执行发射能力
【任务四:整理发言稿】
4.下面的发言稿中有部分语句不通顺,现需要重新梳理,请你选出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3分)()
科学的魅力在于其博大,它引导人们揭开浩瀚宇宙中的秘密,人类在了解宇宙的同时又有了更多的疑惑。于是,人们孜孜不倦地研究,人人都可以在科学的宫殿里发表自己的看法。。。 。!
①或许世人的认识暂时是不准确的,但科学终究是公正的
②总之,即使过了很久,你的看法、观点终究会被这魅力十足的科学所承认
③科学,她是个智慧女神,她拥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她的磁力,可以让人们痴迷,可以让世界痴迷!这,就是科学的魅力
④你可以反驳牛顿、达尔文,只要你说得有道理,科学终究会承认你
A.④②③①B.③①④②
C.④①②③D.③④②①
【答案】C
5.有同学提议在发言稿最后加入一条号召同学们进行科学探索的标语,请你试着在下面空白处进行拟写。(2分)
【答案】(2分)示例一:科学探索路,你我共前行。示例二:开启科学门,探索新未来。
【任务五:梳理文学常识】
6.同学们针对课文中学过的科学人物及文学常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代表作《物候学》是其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B.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特定节令,准确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C.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D.利奥波德,法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作家,被称为新保护活动的“先知”。代表作《沙乡年鉴》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答案】D
【任务六:推荐科学人物】
7.(中考新考法·多部名著勾连)分享会要求同学们介绍一位具有科学精神的人物,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人物中任选一位进行介绍,并结合具体故事情节说明介绍的理由。(3分)
《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昆虫记》法布尔
【答案】(3分)示例一:尼摩船长,他驾驶自己的潜水艇“鹦鹉螺”号不断在海底探索,漫步太平洋海底平原,进行海底狩猎;在红海穿越“阿拉伯隧道”进入地中海;在海底勇斗大鲨鱼,救下采珠人,这些都体现了他积极探索、勇敢进取的科学精神。
示例二:法布尔,他为了研究昆虫,采取野外观察与实验的方法,花费漫长的时间、克服恶劣天气观察昆虫的习性,体现出他执着、严谨的科学精神。
【任务七:邀请嘉宾】
8.班委会打算邀请科学研究中心的宋老师来参加本次分享会,并写了一封邀请函,请你进行检查并修改。(6分)
邀请函 尊敬的宋老师: 您好!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大家学习科学,我班拟于××月××日下午3点在学校大礼堂举办一场分享会,诚邀您来参加,请您务必准时到位。 八(5)班班委会 ××年××月××日
(1)邀请函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你指出。(2分)
【答案】(2分)邀请函的称谓部分“尊敬的宋老师”应该顶格写。
(2)邀请函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你修改。(2分)
【答案】(2分)将“请您务必准时到位”改为“期待您的出席”。
(3)邀请函画横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方。(2分)
【答案】(2分)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大家学习科学的兴趣(的热情)。
展开分享
(一)有同学分享了下面这篇文章供大家在分享会上进行探究,请你阅读下文,并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12分)
我们如何感知时间?
周肖杉
①为了完成“雪上1800五周转”“花滑四周跳”等又美又飒的动
作,运动员们除了穿戴各种黑科技运动装备和接受先进的训练方式外,他们对自身大脑的开发和训练也同样重要。事实上,运动员们能够完成一系列快速而精准的动作离不开大脑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②爱丁堡大学的职业棒球教练迈克·哈尔发现顶尖的棒球运动员在球靠近棒子的一瞬间能够明显感受到球变慢了,也就是在那一瞬间运动员感受到时间变慢了;把子弹时间的击球变成慢动作,自然能更好地判断击球位置、精准调整身体姿势从而“一击即中”。是什么导致个体间的时间感知差异?我们能否控制时间呢?
③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自己总是打不到苍蝇?这是因为苍蝇和人感受时间的快慢不同——苍蝇感受到的时间流逝更慢,人的动作在苍蝇看来就像是慢动作,所以苍蝇有足够的时间躲闪。那我们该如何定量地描述动物时间感知能力呢?研究人员多采用临界闪烁融合频率(CFF)。CFF是个体能看到的光闪烁的最大频率,超过此频率则看到闪烁感觉会消失,从而产生稳定光亮的感觉。光闪烁的最大频率与动物每秒能够捕捉的画面数量有关,捕捉画面的能力又与动物对时间感知的能力相关。因此,我们可以用CFF值定量化描述生物的时间感知能力——CFF值越大,每秒钟处理图像的速度越快,对时间的感知越慢。
④人类自身不同的个体间也存在着CFF差异。比如婴儿、成年人和老人之间对时间的感知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很多人都觉得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这背后其实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比如一项最新研究认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大脑的成像速度就会减慢,从而导致了时间感知的加速。具体来说,因为婴儿的眼睛比成年人眼睛移动的频率快得多,处理图像的速度也比成年人更快,而老年人在相同时间内处理图像的效率则要比年轻人低很多,这导致我们的心理会产生变化,认为年老以后时间会过得更快。
⑤除了这种年龄上造成的不同时间感知之外,还有一些人们日常中遇到的体验也可能造成人们对时间认知的差异。比如当你在乘坐过山车时,是否感觉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让你度日如年。这其实是人在紧张、恐惧、痛苦等情形下产生的一种时间错觉。他们所感受的“时间变慢”只是他们的大脑对意识的主观加工,而并不是实际上的时间感知变慢。可以说,时间不会为任何人放慢脚步。
⑥那么我们究竟能否随心所欲地控制个人的时间感知呢?比如我们都能感受到情绪对于我们时间感知的影响很大,那些快乐愉悦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而那些令人沉闷的时光总是遥遥无期。因此我们肯定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方式来让那些快乐的时光更久一点,而让那些痛苦的日子早早结束。
⑦科学家已经在寻找如何随心所欲控制时间感知的方法,尽管目前人们还未完全解开时间之谜,但是已经发现了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变时间感知。比如如今有研究者发现,通过一些药物类的刺激来影响我们的多巴胺系统,可能可以改变人们的时间感知。除了这种药物刺激的方式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冥想或者心流等方式,让自己处于一种忘我的境界中,即当你能够沉浸式地投入到一项工作中,达到了一种亢奋享受的状态,从而忘记了时间。因此,总结来说,一种更好地改变人们对于当下时间感知的方法,是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和做事时的心情。而这当中情绪和注意力会起到关键作用。
(选自《视野》2024年第6期,有删改)
9.(中考新考法·构建导图)阅读文章第④~⑦段,完成下面的导图。(2分)
【答案】(1)日常体验(2)冥想或心流等方式
10.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3分)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生动、具体地说明了大脑对时间感知的能力对运动员完成精准动作的重要性,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11.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比如婴儿、成年人和老人之间对时间的感知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很多人都觉得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这背后其实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答案】(3分)“一般而言”指通常情况下,起限制作用。说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觉得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2.读了此文后,同学们针对“我们究竟能否随心所欲地控制个人的时间感知”展开了讨论,你的看法是怎样的?(4分)
【答案】(4分)示例:我认为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个人的时间感知。虽然有一些方法能改变时间感知,但目前未完全解开时间之谜,且很多影响因素并非完全可控,如年龄增长带来的大脑变化。所以不能完全随心掌控。
(二)分享会上,同学们对下面的两首诗进行了研读,请你参与。(5分)
【甲】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乙】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①素娥②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释】①青女:神话中的霜雪之神。②素娥:即嫦娥。
13.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诗开篇点明了梅子黄熟时江南雨季的时令,描绘了一幅烟雨濛濛的江南诗画。
B.【乙】诗前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绘出深秋时节蝉鸣声声、月光如水的景象。
C.“有约”“过夜半”说明了诗人等待客人的时间之久,透露出主人公的焦急心理。
D.【甲】【乙】两首诗均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令人印象深刻,增强了感染力。
【答案】B
14.(中考新考法·提供示例支架)有同学根据【甲】【乙】两诗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请你参考【甲】诗的解读分析【乙】诗,将表格补充完整。(3分)
篇目 科学事理 情感表达
【甲】 黄梅熟意味着江南雨季的到来。 通过“闲敲棋子”这一小小的动作,生动而又含蓄地表现出诗人待客不至的焦急、怅惘、无奈之情。
【乙】 (1) (2)
【答案】(3分)示例:(1)大雁南飞意味着深秋时节已到。
(2)诗人想象青女与嫦娥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借此表达了自己不惧寒冷、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高洁志趣。
征稿启事
15.(中考新考法·任务驱动型写作)写作(45分)
分享会成功举办后,校报社拟推出一期“身边的科学”专栏,现面向全校同学征稿,请你踊跃投稿吧! 【写作提示】可以结合身边的日常现象或常见事物,发表你对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的理解;还可以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科普科学知识……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佳作赏析】
番茄的那些事儿
番茄是大家十分喜欢的一种蔬菜,它的俗名叫“西红柿”。每年七八月份,我们家的饭桌上总少不了它: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汤、西红柿炒黄瓜等,我还时常把它当作水果吃。
番茄果实的样子十分惹人喜爱,扁圆扁圆的,青中透出红润,就好像一张张活泼健康的娃娃脸。果实是浆果,味道很不错。夏天,你吃一个番茄,咬开它那一层薄薄的外皮,露出的是它那红色的果瓤,咬下一块,它那淡红色的鲜汁从果瓤中流淌出来,流到你的舌根,淌到你的嘴角,那味道像酸杏?不像。像甘露?也不像。这又酸又甜的味道刺激了你的唾腺,
使你分泌出大量口水,你把这些一起咽下,倏地钻过你的嗓子,再也寻觅不到了,留下的只是一片清爽。在酷热的夏天吃上几个番茄,那真是一种享受。番茄不仅味道好,营养价值也高。番茄含有多种维生素,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等,还含有不少蛋白质和糖类。
番茄虽然营养价值较高,味道鲜美,色泽光润,但它的植株就不那么诱人了。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花很小,呈黄色,总状或伞状花序,
叶子如羽状、复叶。科学家把它归为茄科。番茄植株长得不高,而且爱攀附,所以种番茄要给它搭一个支架。番茄植株全身长满了软毛,有人不知,摸着还认为很舒服,可不一会儿手上便沾上了恶臭味,与番茄果实的味道截然不同,这是番茄抵御外敌侵扰的有效方法。番茄适宜春季种植,夏季六七月份大量上市,当番茄占满大片柜台时,火红火红的,像天边的晚霞,令人赏心悦目。
番茄虽然很受人们喜爱,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它只能在夏季大量上市,其他季节,特别是冬季就很难吃到了。这几年,出现了冬季种的温室番茄,它要比储存的番茄新鲜多了,现在人们可以在元旦、春节等冬季佳节大饱口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9张PPT)
统编八下语文
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统编八下语文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八下语文期中测试05
(建议用时:100分钟 满分:100分)
科学精神是人类探索自然、理解世界、追求真理的永恒灯塔。班级决定围绕“感悟科学精神”这一主题举办一场分享会,请你积极参与。
前期准备
主题情境
开展“感悟科学精神”分享会
1. 下面是本次分享会的开场白初稿(部分),请你根据提示修改相关内容。
(12分)
科学是一门让人发现世界的奇妙与神奇的学科,进入科学的世界,仿佛进入知识的海洋,进入奇妙的王国,在那里,你可以从花香鸟语
中寻找大自然yùn育万物的痕迹,可以从龟裂破碎的岩石中感受时间的巧夺天工,可以从化石中追溯恐龙曾经纵横天下的历史, ,可以从yǔn石中探索时间的秘密……科学,像一座奥妙无穷的宫殿,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其中的秘密;科学,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人们一步步地向它走近。
【任务一:修改开场白】
(1)小秦在撰写开场白时将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了,请你帮他补写出来。(2分)
yùn( 孕 )育 yǔn( 陨 )石
(2)同学们对开场白中加点字的读音把握不准,请你将正确的读音标注在下面括号中。(2分)
龟( jūn )裂 追溯( sù )
孕
陨
jūn
sù
(3)你检查了开场白中词语使用的情况,其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B)
A. 花香鸟语 B. 巧夺天工
C. 纵横天下 D. 奥妙无穷
B
【解析】“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结合
语境可知,岩石的龟裂是在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故“巧夺天工”的使用不
恰当。
(4)下面关于开场白中省略号的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 表示语意未尽
B. 表示成分虚缺
C. 表示列举省略
C
【解析】由前文“在那里,你可以从花香鸟语中寻找大自然孕育万物的痕
迹……可以从陨石中探索时间的秘密”可知,这些是对科学这门学科的奇
妙之处的列举,且并未列举完,故此处的省略号应是起“列举省略”的作
用。故选C项。
(5)为了检查开场白中的句子前后是否照应,请你提取画波浪线句子的主
语和宾语。(2分)
主语:
宾语:
科学
学科
(6)根据小组意见,你需要在开场白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其前后句
子结构相似,内容相通。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示例:可以从大雁的迁徙中感受气候的变化
【任务二:张贴古诗句】
2. 班委会准备在教室张贴体现科学精神的诗句,请你调动所积累的知
识,将空缺处补充完整。(8分)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答案】(8分)(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任务三:材料搜集】
3. 小敏同学搜集了一则新闻材料,请你试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
20个字)(2分)
人民日报文昌7月1日电 6月30日,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
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进行双工位合练。在当日举行的“致敬七一暨双工
位首发动员部署誓师大会”上,该发射场正式宣布已具备执行发射能力。
今年下半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迎来首次火箭发射。
标题:
示例: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具备执行发射能力
【任务四:整理发言稿】
4. 下面的发言稿中有部分语句不通顺,现需要重新梳理,请你选出句子
排列最恰当的一项(3分)( )
科学的魅力在于其博大,它引导人们揭开浩瀚宇宙中的秘密,人类在
了解宇宙的同时又有了更多的疑惑。于是,人们孜孜不倦地研究,人人都
可以在科学的宫殿里发表自己的看法。 。 。
。 !
①或许世人的认识暂时是不准确的,但科学终究是公正的
②总之,即使过了很久,你的看法、观点终究会被这魅力十足的科学
所承认
③科学,她是个智慧女神,她拥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她的磁力,可
以让人们痴迷,可以让世界痴迷!这,就是科学的魅力
④你可以反驳牛顿、达尔文,只要你说得有道理,科学终究会承认你
A. ④②③① B. ③①④②
C. ④①②③ D. ③④②①
【解析】由横线前的“人人都可以在科学的宫殿里发表自己的看法”可知,其后应围绕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论述,据此判断④句为首句;④句末强调
科学会承认有道理的观点,①句是对④句的补充说明,而②句是对④①两
句的总结,③句则是对全语段的概括,与开头相呼应,故应放在最后。因
此可以确定排序为④①②③,代入验证,语句通顺。故选C项。
【答案】C
5. 有同学提议在发言稿最后加入一条号召同学们进行科学探索的标语,
请你试着在下面空白处进行拟写。(2分)
【答案】(2分)示例一:科学探索路,你我共前行。
示例二:开启科学门,探索新未来。
【任务五:梳理文学常识】
6. 同学们针对课文中学过的科学人物及文学常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
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代表作《物候学》是其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B.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特定节令,准确反映了自
然节律变化,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C. 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D. 利奥波德,法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作家,被称为新保护活
动的“先知”。代表作《沙乡年鉴》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解析】利奥波德是美国生态学家,故选D项。
【答案】D
【任务六:推荐科学人物】
7. (中考新考法·多部名著勾连)分享会要求同学们介绍一位具有科学精神
的人物,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人物中任选一位进行介绍,并结合具体故事情
节说明介绍的理由。(3分)
《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 《昆虫记》法布尔
【答案】(3分)示例一:尼摩船长,他驾驶自己的潜水艇“鹦鹉螺”号不断在海底探索,漫步太平洋海底平原,进行海底狩猎;在红海穿越“阿拉伯隧道”进入地中海;在海底勇斗大鲨鱼,救下采珠人,这些都体现了他积极探索、勇敢进取的科学精神。
示例二:法布尔,他为了研究昆虫,采取野外观察与实验的方法,花
费漫长的时间、克服恶劣天气观察昆虫的习性,体现出他执着、严谨
的科学精神。
【任务七:邀请嘉宾】
8. 班委会打算邀请科学研究中心的宋老师来参加本次分享会,并写了一
封邀请函,请你进行检查并修改。(6分)
邀请函
尊敬的宋老师:
您好!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大家学习科学,我班拟于××月××日下午3点在学校大礼堂举办一场分享会,诚邀您来参加,请您务必准时到位。
八(5)班班委会
××年××月××日
(1)邀请函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你指出。(2分)
【答案】(2分)邀请函的称谓部分“尊敬的宋老师”应该顶格写。
(2)邀请函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你修改。(2分)
【答案】(2分)将“请您务必准时到位”改为“期待您的出席”。
(3)邀请函画横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方。(2分)
【解析】画横线句成分残缺,“科学”是一门学科,无法被激发,应在
“学习科学”后加上“的兴趣”或“的热情”。
【答案】(2分)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大家学习科学的兴趣(的热情)。
展开分享
(一)有同学分享了下面这篇文章供大家在分享会上进行探究,请你阅读下
文,并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12分)
我们如何感知时间?
周肖杉
①为了完成“雪上1 800五周转”“花滑四周跳”等又美又飒的动
作,运动员们除了穿戴各种黑科技运动装备和接受先进的训练方式外,他
们对自身大脑的开发和训练也同样重要。事实上,运动员们能够完成一系
列快速而精准的动作离不开大脑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②爱丁堡大学的职业棒球教练迈克·哈尔发现顶尖的棒球运动员在球
靠近棒子的一瞬间能够明显感受到球变慢了,也就是在那一瞬间运动员感
受到时间变慢了;把子弹时间的击球变成慢动作,自然能更好地判断击球
位置、精准调整身体姿势从而“一击即中”。是什么导致个体间的时间感
知差异?我们能否控制时间呢?
③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自己总是打不到苍蝇?这是因为苍蝇和人感受时
间的快慢不同——苍蝇感受到的时间流逝更慢,人的动作在苍蝇看来就像
是慢动作,所以苍蝇有足够的时间躲闪。那我们该如何定量地描述动物时
间感知能力呢?研究人员多采用临界闪烁融合频率(CFF)。CFF是个体能
看到的光闪烁的最大频率,超过此频率则看到闪烁感觉会消失,从而产生
稳定光亮的感觉。光闪烁的最大频率与动物每秒能够捕捉的画面数量有关,捕捉画面的能力又与动物对时间感知的能力相关。因此,我们可以用CFF
值定量化描述生物的时间感知能力——CFF值越大,每秒钟处理图像的速
度越快,对时间的感知越慢。
④人类自身不同的个体间也存在着CFF差异。比如婴儿、成年人和老
人之间对时间的感知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很多人都觉得年纪越大时间
过得越快,这背后其实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比如一项最新研究认为,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大脑的成像速度就会减慢,从而导致了时间感
知的加速。具体来说,因为婴儿的眼睛比成年人眼睛移动的频率快得多,
处理图像的速度也比成年人更快,而老年人在相同时间内处理图像的效率
则要比年轻人低很多,这导致我们的心理会产生变化,认为年老以后时间
会过得更快。
⑤除了这种年龄上造成的不同时间感知之外,还有一些人们日常中遇
到的体验也可能造成人们对时间认知的差异。比如当你在乘坐过山车时,
是否感觉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让你度日如年。这其实是人在紧张、恐惧、
痛苦等情形下产生的一种时间错觉。他们所感受的“时间变慢”只是他们
的大脑对意识的主观加工,而并不是实际上的时间感知变慢。可以说,时
间不会为任何人放慢脚步。
⑥那么我们究竟能否随心所欲地控制个人的时间感知呢?比如我
们都能感受到情绪对于我们时间感知的影响很大,那些快乐愉悦的时
光总是那么短暂,而那些令人沉闷的时光总是遥遥无期。因此我们肯
定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方式来让那些快乐的时光更久一点,而让那些痛
苦的日子早早结束。
⑦科学家已经在寻找如何随心所欲控制时间感知的方法,尽管目前人
们还未完全解开时间之谜,但是已经发现了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变时
间感知。比如如今有研究者发现,通过一些药物类的刺激来影响我们的多
巴胺系统,可能可以改变人们的时间感知。除了这种药物刺激的方式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冥想或者心流等方式,让自己处于一种忘我的境界中,即
当你能够沉浸式地投入到一项工作中,达到了一种亢奋享受的状态,从而
忘记了时间。因此,总结来说,一种更好地改变人们对于当下时间感知的
方法,是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和做事时的心情。而这当中情绪和注意力会起
到关键作用。
(选自《视野》2024年第6期,有删改)
9. (中考新考法·构建导图)阅读文章第④~⑦段,完成下面的导图。(2分)
导致个体对时间
感知差异的原因
年龄
(1)
控制个人时间
感知的方法
药物
(2)
我们如何感知时间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由文章第⑤段中的“人们日常中遇到的体验
也可能造成人们对时间认知的差异”即可概括出答案(1);由文章第⑦段中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冥想或者心流等方式”可概括出答案(2)。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1)日常体验 (2)冥想或心流等方式
10. 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仔细阅读第②段的内容,分析段落
中对现象的解释和说明方式。由“爱丁堡大学的职业棒球教练迈克·哈尔
发现顶尖的棒球运动员在球靠近棒子的一瞬间能够明显感受到球变慢了”,可判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时间感知在实际
运动中的体现,能够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据此分析即可。
【答案】(3分)运用了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生动、具体地说明了大脑对时间感知的能力对运动员完成精准动作的重要性,使说明 更具说服力。
11.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比如婴儿、成年人和老人之间对时间的感知也是不同的,一般而
言,很多人都觉得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这背后其实是有一定的科
学依据的。
【答案】(3分)“一般而言”指通常情况下, 起限制作用。说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觉得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2. 读了此文后,同学们针对“我们究竟能否随心所欲地控制个人的时间
感知”展开了讨论,你的看法是怎样的?(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意理解。由文章第⑦段“尽管目前人们还未完全解开
时间之谜,但是已经发现了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变时间感知”可知,
文中提到科学家虽在寻找控制时间感知的方法,但未完全解开时间之谜。
像年龄增长导致大脑变化这类因素是不可控的,因此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
个人的时间感知。
【答案】(4分)示例:我认为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个人的时间感知。虽然有一些方法能改变时间感知,但目前未完全解开时间之谜,且很
多影响因素并非完全可控,如年龄增长带来的大脑变化。所以不能完
全随心掌控。
(二)分享会上,同学们对下面的两首诗进行了研读,请你参与。(5分)
【甲】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乙】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①素娥②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释】①青女:神话中的霜雪之神。②素娥:即嫦娥。
13.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甲】诗开篇点明了梅子黄熟时江南雨季的时令,描绘了一幅烟雨濛
濛的江南诗画。
B. 【乙】诗前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绘出深秋时节蝉鸣声声、月
光如水的景象。
C. “有约”“过夜半”说明了诗人等待客人的时间之久,透露出主人公
的焦急心理。
D. 【甲】【乙】两首诗均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令人印象深刻,增强了感染力。
【解析】【乙】诗前两句中“初闻征雁已无蝉”一句的意思是:刚开始听
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B项“蝉鸣声声”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故选B项。
【答案】B
14. (中考新考法·提供示例支架)有同学根据【甲】【乙】两诗制作
了下面的表格,请你参考【甲】诗的解读分析【乙】诗,将表格补充
完整。(3分)
篇目 科学事理 情感表达
【甲】 黄梅熟意味着江南雨季的到来。 通过“闲敲棋子”这一小小的动作,
生动而又含蓄地表现出诗人待客不至
的焦急、怅惘、无奈之情。
【乙】 (1) (2)
(2)诗人想象青女与嫦娥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借此表达了自己 不惧寒冷、 追求美好、 向往光明的高洁志趣。
【答案】(3分)示例:(1)大雁南飞意味着深秋时节已到。
征稿启事
15. (中考新考法·任务驱动型写作)写作(45分)
分享会成功举办后,校报社拟推出一期“身边的科学”专栏,现面向全校同学征稿,请你踊跃投稿吧!
【写作提示】可以结合身边的日常现象或常见事物,发表你对其中蕴含
的科学道理的理解;还可以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科普科学知识……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
600字。
【佳作赏析】
番茄的那些事儿
番茄是大家十分喜欢的一种蔬菜,它的俗名叫“西红柿”。每年七八
月份,我们家的饭桌上总少不了它: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汤、西红柿炒
黄瓜等,我还时常把它当作水果吃。
番茄果实的样子十分惹人喜爱,扁圆扁圆的,青中透出红润,就好像
一张张活泼健康的娃娃脸。果实是浆果,味道很不错。夏天,你吃一个番
茄,咬开它那一层薄薄的外皮,露出的是它那红色的果瓤,咬下一块,它
那淡红色的鲜汁从果瓤中流淌出来,流到你的舌根,淌到你的嘴角,那味
道像酸杏?不像。像甘露?也不像。这又酸又甜的味道刺激了你的唾腺,
使你分泌出大量口水,你把这些一起咽下,倏地钻过你的嗓子,再也寻觅
不到了,留下的只是一片清爽。在酷热的夏天吃上几个番茄,那真是一种
享受。番茄不仅味道好,营养价值也高。番茄含有多种维生素,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等,还含有不少蛋白质和糖类。
番茄虽然营养价值较高,味道鲜美,色泽光润,但它的植株就不那么
诱人了。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花很小,呈黄色,总状或伞状花序,
叶子如羽状、复叶。科学家把它归为茄科。番茄植株长得不高,而且爱攀
附,所以种番茄要给它搭一个支架。番茄植株全身长满了软毛,有人不知,摸着还认为很舒服,可不一会儿手上便沾上了恶臭味,与番茄果实的味道
截然不同,这是番茄抵御外敌侵扰的有效方法。番茄适宜春季种植,夏季
六七月份大量上市,当番茄占满大片柜台时,火红火红的,像天边的晚霞,令人赏心悦目。
番茄虽然很受人们喜爱,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它只能在夏季大量上市,其他季节,特别是冬季就很难吃到了。这几年,出现了冬季种的温室番茄,它要比储存的番茄新鲜多了,现在人们可以在元旦、春节等冬季佳节大饱
口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八下语文期中检测卷05
(建议用时:100分钟满分:100分)
主题情境开展“感悟科学精神”分享会
科学精神是人类探索自然、理解世界、追求真理的永恒灯塔。班级决定围绕“感悟科学精神”这一主题举办一场分享会,请你积极参与。
【任务一:修改开场白】
1.下面是本次分享会的开场白初稿(部分),请你根据提示修改相关内容。(12分)
科学是一门让人发现世界的奇妙与神奇的学科,进入科学的世界,仿佛进入知识的海洋,进入奇妙的王国,在那里,你可以从花香鸟语中寻找大自然yùn育万物的痕迹,可以从龟裂破碎的岩石中感受时间的巧夺天工,可以从化石中追溯恐龙曾经纵横天下的历史,,可以从yǔn石中探索时间的秘密……科学,像一座奥妙无穷的宫殿,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其中的秘密;科学,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人们一步步地向它走近。
(1)小秦在撰写开场白时将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了,请你帮他补写出来。(2分)
yùn(孕)育yǔn(陨)石
(2)同学们对开场白中加点字的读音把握不准,请你将正确的读音标注在下面括号中。(2分)
龟(jūn)裂追溯(sù)
(3)你检查了开场白中词语使用的情况,其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B)
A.花香鸟语B.巧夺天工
C.纵横天下D.奥妙无穷
【解析】“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结合语境可知,岩石的龟裂是在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故“巧夺天工”的使用不恰当。
(4)下面关于开场白中省略号的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C)
A.表示语意未尽
B.表示成分虚缺
C.表示列举省略
【解析】由前文“在那里,你可以从花香鸟语中寻找大自然孕育万物的痕迹……可以从陨石中探索时间的秘密”可知,这些是对科学这门学科的奇妙之处的列举,且并未列举完,故此处的省略号应是起“列举省略”的作用。故选C项。
(5)为了检查开场白中的句子前后是否照应,请你提取画波浪线句子的主语和宾语。(2分)
主语:科学
宾语:学科
(6)根据小组意见,你需要在开场白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其前后句子结构相似,内容相通。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示例:可以从大雁的迁徙中感受气候的变化
【任务二:张贴古诗句】
2.班委会准备在教室张贴体现科学精神的诗句,请你调动所积累的知识,将空缺处补充完整。(8分)
《望岳》杜甫《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答案】(8分)(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任务三:材料搜集】
3.小敏同学搜集了一则新闻材料,请你试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人民日报文昌7月1日电6月30日,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进行双工位合练。在当日举行的“致敬七一暨双工位首发动员部署誓师大会”上,该发射场正式宣布已具备执行发射能力。今年下半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迎来首次火箭发射。
标题:示例: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具备执行发射能力
【任务四:整理发言稿】
4.下面的发言稿中有部分语句不通顺,现需要重新梳理,请你选出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3分)()
科学的魅力在于其博大,它引导人们揭开浩瀚宇宙中的秘密,人类在了解宇宙的同时又有了更多的疑惑。于是,人们孜孜不倦地研究,人人都可以在科学的宫殿里发表自己的看法。。。 。!
①或许世人的认识暂时是不准确的,但科学终究是公正的
②总之,即使过了很久,你的看法、观点终究会被这魅力十足的科学所承认
③科学,她是个智慧女神,她拥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她的磁力,可以让人们痴迷,可以让世界痴迷!这,就是科学的魅力
④你可以反驳牛顿、达尔文,只要你说得有道理,科学终究会承认你
A.④②③①B.③①④②
C.④①②③D.③④②①
【解析】由横线前的“人人都可以在科学的宫殿里发表自己的看法”可知,其后应围绕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论述,据此判断④句为首句;④句末强调科学会承认有道理的观点,①句是对④句的补充说明,而②句是对④①两句的总结,③句则是对全语段的概括,与开头相呼应,故应放在最后。因此可以确定排序为④①②③,代入验证,语句通顺。故选C项。
【答案】C
5.有同学提议在发言稿最后加入一条号召同学们进行科学探索的标语,请你试着在下面空白处进行拟写。(2分)
【答案】(2分)示例一:科学探索路,你我共前行。示例二:开启科学门,探索新未来。
【任务五:梳理文学常识】
6.同学们针对课文中学过的科学人物及文学常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代表作《物候学》是其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B.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特定节令,准确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C.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D.利奥波德,法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作家,被称为新保护活动的“先知”。代表作《沙乡年鉴》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解析】利奥波德是美国生态学家,故选D项。
【答案】D
【任务六:推荐科学人物】
7.(中考新考法·多部名著勾连)分享会要求同学们介绍一位具有科学精神的人物,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人物中任选一位进行介绍,并结合具体故事情节说明介绍的理由。(3分)
《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昆虫记》法布尔
【答案】(3分)示例一:尼摩船长,他驾驶自己的潜水艇“鹦鹉螺”号不断在海底探索,漫步太平洋海底平原,进行海底狩猎;在红海穿越“阿拉伯隧道”进入地中海;在海底勇斗大鲨鱼,救下采珠人,这些都体现了他积极探索、勇敢进取的科学精神。
示例二:法布尔,他为了研究昆虫,采取野外观察与实验的方法,花费漫长的时间、克服恶劣天气观察昆虫的习性,体现出他执着、严谨的科学精神。
【任务七:邀请嘉宾】
8.班委会打算邀请科学研究中心的宋老师来参加本次分享会,并写了一封邀请函,请你进行检查并修改。(6分)
邀请函 尊敬的宋老师: 您好!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大家学习科学,我班拟于××月××日下午3点在学校大礼堂举办一场分享会,诚邀您来参加,请您务必准时到位。 八(5)班班委会 ××年××月××日
(1)邀请函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你指出。(2分)
【答案】(2分)邀请函的称谓部分“尊敬的宋老师”应该顶格写。
(2)邀请函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你修改。(2分)
【答案】(2分)将“请您务必准时到位”改为“期待您的出席”。
(3)邀请函画横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方。(2分)
【解析】画横线句成分残缺,“科学”是一门学科,无法被激发,应在“学习科学”后加上“的兴趣”或“的热情”。
【答案】(2分)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激发大家学习科学的兴趣(的热情)。
展开分享
(一)有同学分享了下面这篇文章供大家在分享会上进行探究,请你阅读下文,并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12分)
我们如何感知时间?
周肖杉
①为了完成“雪上1800五周转”“花滑四周跳”等又美又飒的动
作,运动员们除了穿戴各种黑科技运动装备和接受先进的训练方式外,他们对自身大脑的开发和训练也同样重要。事实上,运动员们能够完成一系列快速而精准的动作离不开大脑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②爱丁堡大学的职业棒球教练迈克·哈尔发现顶尖的棒球运动员在球靠近棒子的一瞬间能够明显感受到球变慢了,也就是在那一瞬间运动员感受到时间变慢了;把子弹时间的击球变成慢动作,自然能更好地判断击球位置、精准调整身体姿势从而“一击即中”。是什么导致个体间的时间感知差异?我们能否控制时间呢?
③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自己总是打不到苍蝇?这是因为苍蝇和人感受时间的快慢不同——苍蝇感受到的时间流逝更慢,人的动作在苍蝇看来就像是慢动作,所以苍蝇有足够的时间躲闪。那我们该如何定量地描述动物时间感知能力呢?研究人员多采用临界闪烁融合频率(CFF)。CFF是个体能看到的光闪烁的最大频率,超过此频率则看到闪烁感觉会消失,从而产生稳定光亮的感觉。光闪烁的最大频率与动物每秒能够捕捉的画面数量有关,捕捉画面的能力又与动物对时间感知的能力相关。因此,我们可以用CFF值定量化描述生物的时间感知能力——CFF值越大,每秒钟处理图像的速度越快,对时间的感知越慢。
④人类自身不同的个体间也存在着CFF差异。比如婴儿、成年人和老人之间对时间的感知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很多人都觉得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这背后其实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比如一项最新研究认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大脑的成像速度就会减慢,从而导致了时间感知的加速。具体来说,因为婴儿的眼睛比成年人眼睛移动的频率快得多,处理图像的速度也比成年人更快,而老年人在相同时间内处理图像的效率则要比年轻人低很多,这导致我们的心理会产生变化,认为年老以后时间会过得更快。
⑤除了这种年龄上造成的不同时间感知之外,还有一些人们日常中遇到的体验也可能造成人们对时间认知的差异。比如当你在乘坐过山车时,是否感觉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让你度日如年。这其实是人在紧张、恐惧、痛苦等情形下产生的一种时间错觉。他们所感受的“时间变慢”只是他们的大脑对意识的主观加工,而并不是实际上的时间感知变慢。可以说,时间不会为任何人放慢脚步。
⑥那么我们究竟能否随心所欲地控制个人的时间感知呢?比如我们都能感受到情绪对于我们时间感知的影响很大,那些快乐愉悦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而那些令人沉闷的时光总是遥遥无期。因此我们肯定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方式来让那些快乐的时光更久一点,而让那些痛苦的日子早早结束。
⑦科学家已经在寻找如何随心所欲控制时间感知的方法,尽管目前人们还未完全解开时间之谜,但是已经发现了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变时间感知。比如如今有研究者发现,通过一些药物类的刺激来影响我们的多巴胺系统,可能可以改变人们的时间感知。除了这种药物刺激的方式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冥想或者心流等方式,让自己处于一种忘我的境界中,即当你能够沉浸式地投入到一项工作中,达到了一种亢奋享受的状态,从而忘记了时间。因此,总结来说,一种更好地改变人们对于当下时间感知的方法,是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和做事时的心情。而这当中情绪和注意力会起到关键作用。
(选自《视野》2024年第6期,有删改)
9.(中考新考法·构建导图)阅读文章第④~⑦段,完成下面的导图。(2分)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由文章第⑤段中的“人们日常中遇到的体验也可能造成人们对时间认知的差异”即可概括出答案(1);由文章第⑦段中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冥想或者心流等方式”可概括出答案(2)。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1)日常体验(2)冥想或心流等方式
10.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仔细阅读第②段的内容,分析段落中对现象的解释和说明方式。由“爱丁堡大学的职业棒球教练迈克·哈尔发现顶尖的棒球运动员在球靠近棒子的一瞬间能够明显感受到球变慢了”,可判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时间感知在实际运动中的体现,能够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据此分析即可。
【答案】(3分)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生动、具体地说明了大脑对时间感知的能力对运动员完成精准动作的重要性,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11.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比如婴儿、成年人和老人之间对时间的感知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很多人都觉得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这背后其实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答案】(3分)“一般而言”指通常情况下,起限制作用。说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觉得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2.读了此文后,同学们针对“我们究竟能否随心所欲地控制个人的时间感知”展开了讨论,你的看法是怎样的?(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意理解。由文章第⑦段“尽管目前人们还未完全解开时间之谜,但是已经发现了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变时间感知”可知,文中提到科学家虽在寻找控制时间感知的方法,但未完全解开时间之谜。像年龄增长导致大脑变化这类因素是不可控的,因此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个人的时间感知。
【答案】(4分)示例:我认为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个人的时间感知。虽然有一些方法能改变时间感知,但目前未完全解开时间之谜,且很多影响因素并非完全可控,如年龄增长带来的大脑变化。所以不能完全随心掌控。
(二)分享会上,同学们对下面的两首诗进行了研读,请你参与。(5分)
【甲】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乙】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①素娥②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释】①青女:神话中的霜雪之神。②素娥:即嫦娥。
13.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诗开篇点明了梅子黄熟时江南雨季的时令,描绘了一幅烟雨濛濛的江南诗画。
B.【乙】诗前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绘出深秋时节蝉鸣声声、月光如水的景象。
C.“有约”“过夜半”说明了诗人等待客人的时间之久,透露出主人公的焦急心理。
D.【甲】【乙】两首诗均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令人印象深刻,增强了感染力。
【解析】【乙】诗前两句中“初闻征雁已无蝉”一句的意思是: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B项“蝉鸣声声”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故选B项。
【答案】B
14.(中考新考法·提供示例支架)有同学根据【甲】【乙】两诗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请你参考【甲】诗的解读分析【乙】诗,将表格补充完整。(3分)
篇目 科学事理 情感表达
【甲】 黄梅熟意味着江南雨季的到来。 通过“闲敲棋子”这一小小的动作,生动而又含蓄地表现出诗人待客不至的焦急、怅惘、无奈之情。
【乙】 (1) (2)
【答案】(3分)示例:(1)大雁南飞意味着深秋时节已到。
(2)诗人想象青女与嫦娥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借此表达了自己不惧寒冷、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高洁志趣。
征稿启事
15.(中考新考法·任务驱动型写作)写作(45分)
分享会成功举办后,校报社拟推出一期“身边的科学”专栏,现面向全校同学征稿,请你踊跃投稿吧! 【写作提示】可以结合身边的日常现象或常见事物,发表你对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的理解;还可以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科普科学知识……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佳作赏析】
番茄的那些事儿
番茄是大家十分喜欢的一种蔬菜,它的俗名叫“西红柿”。每年七八月份,我们家的饭桌上总少不了它: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汤、西红柿炒黄瓜等,我还时常把它当作水果吃。
番茄果实的样子十分惹人喜爱,扁圆扁圆的,青中透出红润,就好像一张张活泼健康的娃娃脸。果实是浆果,味道很不错。夏天,你吃一个番茄,咬开它那一层薄薄的外皮,露出的是它那红色的果瓤,咬下一块,它那淡红色的鲜汁从果瓤中流淌出来,流到你的舌根,淌到你的嘴角,那味道像酸杏?不像。像甘露?也不像。这又酸又甜的味道刺激了你的唾腺,
使你分泌出大量口水,你把这些一起咽下,倏地钻过你的嗓子,再也寻觅不到了,留下的只是一片清爽。在酷热的夏天吃上几个番茄,那真是一种享受。番茄不仅味道好,营养价值也高。番茄含有多种维生素,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等,还含有不少蛋白质和糖类。
番茄虽然营养价值较高,味道鲜美,色泽光润,但它的植株就不那么诱人了。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花很小,呈黄色,总状或伞状花序,
叶子如羽状、复叶。科学家把它归为茄科。番茄植株长得不高,而且爱攀附,所以种番茄要给它搭一个支架。番茄植株全身长满了软毛,有人不知,摸着还认为很舒服,可不一会儿手上便沾上了恶臭味,与番茄果实的味道截然不同,这是番茄抵御外敌侵扰的有效方法。番茄适宜春季种植,夏季六七月份大量上市,当番茄占满大片柜台时,火红火红的,像天边的晚霞,令人赏心悦目。
番茄虽然很受人们喜爱,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它只能在夏季大量上市,其他季节,特别是冬季就很难吃到了。这几年,出现了冬季种的温室番茄,它要比储存的番茄新鲜多了,现在人们可以在元旦、春节等冬季佳节大饱口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