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四单元
第6课《恋人》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虔诚/乾坤 贬谪/嫡系 攒钱/人头攒动
B.储存/贮藏 饯别/栈道 勾当/勾心斗角
C.证券/眷恋 馈赠/匮乏 划算/整齐划一
D.悭吝/信笺 鞭笞/怠惰 着实/着手成春
答案:B
解析: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本题考查的字,既有多音字,也有容易读错的字。其中,B项加点字读音依次如下:chǔ/zhù,jiàn/zhàn,ɡòu/ɡōu。A项加点字读音依次如下:qián,zhé/dí,zǎn/cuán。C项加点字读音依次如下:quàn/juàn,kuì,huá/huà。D项加点字读音依次如下:qiān/jiān,chī/dài,zhuó。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加“冰桶挑战”的各路名人不绝如缕,让“渐冻症”这一罕见病广泛地进入了公众视野。
B.谢霆锋和王菲这对昔日恋人,在各自经历结婚生子之后,居然又破镜重圆了。
C.在乌烟瘴气、充满媚态的当代诗坛,我们强烈期待出现一些振聋发聩的作品。
D.要想赢得战争的胜利,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还要与敌人虚与委蛇,斗智斗勇。
答案:C
解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C振聋发聩:发,开启;聩,天生耳聋,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头脑糊涂麻木、是非不明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A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或用来形容局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B破镜重圆: 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D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付。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付。所以选C。
3.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月也摇晃/人也彷徨(《庐州月》)
B.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断桥残雪》)
C.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千里之外》)
D.石楠烟斗的雾/飘向枯萎的树/沉默地对我哭诉(《夜的第七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未来”本是想象的、难以具体感知的,此处赋予它具体的形象,因此为通感;其它三句为拟人。
4.依次填人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遇事不与群众商量,凭主观办事,就 犯错误。
②这样对待专家, 太不礼貌了。
③作为一个学徒, 违反操作规程犯一点小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④在这条林荫大道上,他 碰到了自己中学时代的恋人
A.未免 不免 偶尔 偶然 B. 不免 未免 偶尔 偶然
C. 未免 不免 偶然 偶尔 D.不免 未免 偶然 偶尔
答案:B
解析:“不免”与“未免”是一组副词,都表示语气,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但“不免”是“免不了”的意思,加强语气,有“定然会”的意思。而“未免”则表示不以为然,有“实在不能不说是”的意思,缓和句子语气。“偶尔”与“偶然”这组词都有“不经常”的意思,有时还可以通用。如“他偶然也到这里来一次”,这里“偶然”可以换为“偶尔”。但“偶然”是指出乎意料的,是形容词,“偶尔”是“间或、有时”的意思,是副词。
5.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月也摇晃,人也彷徨。(《庐州月》)
B.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断桥残雪》)
C.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千里之外》)
D.石楠烟斗的雾,飘向枯萎的树,沉默地对我哭诉。(《夜的第七章》)
答案:C
解析:C为比喻,其它为拟人。
6.依次填入下边三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无论鸟类、螽斯或蟋蟀,能鸣只有雄,雌是不能鸣的,这全是性的现象,雄以鸣音诱雌。 。
(2)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的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 。
(3)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
①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
②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和它们的鸣同是哀切的恋歌。
③两只四脚蛇伏在巨石上,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④巨石上伏着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⑤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往往是人们自己对“度”把握不好造成的,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
⑥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往往是人们自己对“度”把握不好造成的。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衔接,注意前后话语一致原则,根据“雄以鸣音诱雌”可知是说“鸣音诱雌” 所以后面接①,排除BD。第二句陈述的对象是“巨石”,按照前后话语一致原则应该用④,排除A。
7.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今天,一台由浙江昆剧团和浙江交响乐团连袂出品的“水磨雅韵——昆曲交响音乐会”,首次排练就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B.干瘪的铝盒,一团白米饭,几片菜叶漂在饭上。这些城里人连看都不看一眼的剩饭,在辛苦劳作了一个上午的农民工眼里,是何等美味。偶尔有阵夹着水气的凉风吹来,倍觉舒适,他们还乐呵呵地笑上一阵。
C.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那条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此刻,那条河竟
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他期待着,仿佛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攫住了他的心。
D.目前,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部署地方进一步做好相关数据的核实工作。同时抓紧研究建立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遇警机制。
答案:C
解析:A联袂;B水汽;D预警。
8.阅读郭沫若《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片断,作于1920年),选出对诗中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A.“炉中煤”是诗人自喻,活埋地下多年,今朝重见天光,决心燃烧自身,报效国家。
B.“年青的女郎”,既实指作者心中的恋人,也虚指晨光熹微的祖国。
C.“黑奴的胸中”“火一样的心肠”,强烈抒发了诗人眷恋祖国献身祖国的深情。
D.“你的殷勤”表达了作者对“五四”以后的祖国的一种期待心情,这是诗人抒情的出发点。
答案:B
解析:郭沫若在《创造十年》中写道:“‘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眷念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新诗中的意象,指借以表达作者情思的具体外物。这是新诗反复使用的最基本的表述单位。古典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新诗则更注重意象的生成。这首抒情诗意象明晰,“年青的姑娘”不是指“作者心中的恋人”,从诗歌副标题即可识别。
9.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科波菲尔幼年丧母,不久父亲娶了后母摩德斯通小姐。后来父亲又去世了,摩德斯通小姐把年仅10岁的大卫送到摩德斯通——格林伯公司做了苦力。(《大卫·科波菲尔》)
B.觉新和梅本是青梅竹马、真诚相爱的一对恋人,只因双方母亲在牌桌上有了摩擦,就儿戏般地拆散了这对情侣,使梅在痛苦的折磨中悲哀寂寞地离开了人间。(《家》)
C.一天,宝玉偶然说了一句话惹怒了黛玉,二人便“生分”了。第二天傍晚,黛玉去找宝玉,晴雯的心情不好,没有开门,黛玉以为是宝玉有意指派的,便更加生气了。(《红楼梦》)
D.高老头很早就给两个女儿良好的教育;出嫁时又各给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大女儿嫁给了雷斯多伯爵,做了贵妇人;小女儿嫁给银行家纽沁根,当了阔太太。(《高老头》)
答案:A
解析:正确情节应是:大卫·科波菲尔幼年丧父,不久母亲与后父摩德斯通先生结婚。母亲去世后,摩德斯通姐弟俩把年仅10岁的大卫送到摩德斯通——格林伯公司做了苦力。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B.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C.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答案:A
解析:B表意不明。C句式杂糅。D表意不明。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梁惠王上》)
答案: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解析:本句要注意“颁”“戴”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答案:万里悲秋常作客
解析:本句要注意“作”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答案: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本句要注意“惘”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中国古典诗词中,月是常见意象,佳句叠出:“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诗人将内心情感与月互为辉映,为我们创造了非常优美的意境。
答案:唯见江心秋月白 | 明月不谙离别苦 | 杨柳岸| 晓风残月
解析:本句要注意“唯”“谙”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_________,_________,欲罢不能。(《论语》)
答案: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析:本句要注意“博”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_________,_________;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答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解析:本句要注意“涯”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
答案: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解析:本句要注意“鞭”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垆边人似月,_________。未老莫还乡,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答案:皓腕凝霜雪|还乡须断肠
解析:本句要注意“腕”“皓”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
2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致恰达耶夫
普希金
爱情希望平静的荣誉
都曾骗过我们一阵痴情,
去了,去了,啊,青春的欢愉,
像梦,像朝雾似的无影无踪;
然而,我们还有一个意愿
在心里燃烧:专制的迫害
正笼罩在头顶,我们都在
迫切地倾听着祖国的呼唤.
我们不安地为希望所折磨,
切盼着神圣的自由的来临,
就象是一个年轻的恋人
等待他的真情约会的一刻.
朋友啊!趁这颗正直的心还在蓬勃,
让我们倾注这整个心灵,
以它美丽的火焰献给祖国!
同志啊,相信吧:幸福的星
就要升起,放射迷人的光芒,
俄罗斯会从睡梦中跃起,
而在专制政体的废墟上
我们的名字将被人铭记!
(1)如何理解“像梦,像朝雾似的无影无踪”这一诗句?
答案:此比喻句形象的表现了那种飘忽、朦胧、迷幻般的内心惨痛。
(2)试分析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失望、幻灭——焦急、激动的期待——发出号召为祖国献身——展望、憧憬。
解析:(1)运用了比喻,形象的表现了那种飘忽、朦胧、迷幻般的内心惨痛(2)失望、幻灭:第一部分(诗的前四句);焦急、激动的期待:第二部分(“但我们胸中”至“在等着那确定的约会的到来);发出号召为祖国献身:第三部分(“趁我们”至“献上心中最美好的激情”);展望、憧憬:第四部分(“同志,请你相信吧”至“人们将铭记我们的姓名”)。
2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①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②,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于元丰五年重阳日在涵辉楼宴席上为黄州知州徐君猷而作。②若为酬:怎样应付过去。
(1)请赏析词的开头两句写景句的妙处。
答案: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所见之景,诗人勾勒出一幅天高气清、明丽开阔的秋景图。“霜降”点出了深秋时节,“收”字写出了江上水浅给人的感受;接着诗人又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浅碧的江水泛起鱼鳞状的波纹,十分形象;再以“露远洲”写江水之浅,“远”字体现出是登楼远望所见。这两句为后面的秋日抒情作了铺垫。(如果把最后一点放在开头,两者结合在一起,亦可。)
(2)“破帽多情却恋头”“明日黄花蝶也愁”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答案: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渴望超脱与旷达乐观的情感。“破帽多情却恋头”,诗人以破帽对他的头很有感情,不管风怎样吹,却不肯离开,来表达自己渴望超脱而又无法真正超脱的情感。“明日黄花蝶也愁”,诗人以明日之菊,色香均会大减,连迷恋它的蝴蝶,也会为之惆怅,来表达良辰易逝,应乐观地生活的情感。(其他看法,如果符合诗歌情景,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1)这是一道景物描写的赏析的题目,答题时先答出运用什么手法描绘出什么样的景物特征的,然后在分析作用,作用注意抓住诗歌开头,一般为奠定情感基调或为下文做铺垫。(2)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情感的题目,答题时注意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词语,诗歌的注释: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根据课本所学的内容应该知道这时苏轼已经具备一种豁达的情感,再结合这两句诗句“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可知是一种渴望超脱与旷达乐观的情感。
四、阅读题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界 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停顿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脱光了衣服,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
他时而仰泳,时而匐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约在30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亦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个人刚刚爬出水面。
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对方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后是平扑在地。
(1)文中划线句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些景物描写均表现了对生的渴望,对美的讴歌,对爱的珍视,既衬托出一个23岁充满生命力的战士形象,又侧面烘托了战争摧残人性、毁灭生命的主题。
(2)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震撼人心;也有人说,去掉结尾一段更耐人寻味。哪一种结尾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保留现有结尾更好。从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陡然生出波澜,情节出现撞击心灵的高潮,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悲剧性的结尾与前面所描写的美好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艺术上强烈的感染力。从主题上看,悲剧性的结局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
②去掉现有结尾更好。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耐人寻味。从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解析:(1)首先明确这是景物描写,在小说中,景物描写一般是为烘托为人物或表现主题服务的。鸟群在自由飞翔,亲热的找招呼,一切都是美好的。所以答题时要以美好、自由为切入点,从突出形象,烘托主题角度答即可。(2)本题为开放题,无论同意哪种观点,都要从结构上、表现手法上、主题上三个方面具体分析。
五、语言文字运用。
24.一对恋人乘坐一辆巴士进入山区。在一个风景区门口,这对恋人下了车,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往前行驶。
巴士驶过一座山下时,一块巨石自半山腰坠下,将巴士砸得粉碎,车上的乘客无一幸免。
消息传来,那对恋人惊愕万分……”
请你发挥想象,续写后面的内容。要求想象合理新颖,描写具体。
答案:一般人都会认为,死里逃生的他们会说:幸好我们提前下了车,不然的话——
也可为:“假如我们还在那辆巴士上,而没有下车,那么,那辆巴士就不会因为我们下车而 耽搁时间,它会赶在巨石坠下之下驶过那个危险区,而不会车毁人亡!”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段合适的话即可。
25.把下面划线部分的句子改成匀称整齐的句子。(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改变原意)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体现的是亲人的关爱,朋友的牵挂则可以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浓缩了对恋人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
答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体现的是亲人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的是朋友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浓缩的是对恋人的思念。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5 页 (共 1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