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五单元
第3课《难忘的经历》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朴素/返璞归真 浩然/皓首穷经 喝彩/和衷共济
B.勉强/强辩 横行/纵横四海 弹道/弹冠相庆
C.颤抖/颤栗 省心/不省人事 落魄/丢三落四
D.纤绳/纤维 抹布/转弯抹角 没落/没齿难忘
答案:C
解析:A项,pǔ∕pú,hào∕hào, hè∕hé ;B项,qiǎng,héng,dàn/tán;C项,chàn/zhàn,shěng/xǐng,luò/là;D项,qiàn/xiān,mā/mò,m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春晖 宵衣旰食 酣畅 甘拜下风
B.惶恐 审时度事 发掘 愤世嫉俗
C.仲裁 恼羞成怒 狩猎 末齿难忘
D.焕发 方兴未爱 维新 判若鸿沟
答案:A
解析:B事--势;C末--没;D爱--艾。
3.下面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三年虽然短暂,却是五味俱全。在一起的日子最难忘,不在一起的日子更难忘。曲终时刻没有泪水,只祁愿有朝一日,当我们重新聚首校园时,将那些熟悉的一草一木吻遍。
B.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对盲孩子这样说:“看,你有一个多么好的影子啊!”
C.在那里,从古至尽,沉船的残骸,揭开迷底,重现当年的惨案;有沉沦的古国遗址,诉说着无人知晓的古老文明;有绚丽的珊瑚海和变幻的游鱼。
D.随着教官的一声令下,我们立马齐刷刷地站得笔直。我们挺胸收腹,昂首而立,身着碧绿的迷彩服,仿佛一棵棵挺立着的小白杨,英资勃发,精神抖擞。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字形。解题方法一是识记、二是依据语境。A中“祁愿”应为“祈愿”;C中“迷底”应为“谜底”;D中“英资”应为“英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世界足球先生罗纳尔多日前有了新职务,他昨天接受邀请,成为巴西世界杯组委会三人董事会成员,罗纳尔多表示,一定会对组委会工作鼎力相助,以他的个人魅力,化解巴西政府、国际足联、组委会之间的矛盾,推进不断拖延的筹备工作。
B. 昨日,一山东网友在《地方领导留言板》上给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留言,反映千万存款存银行后不胫而走,并诉说自己5年的维权经历。
C. 虽然面临诸如“占领华尔街”这样的国内问题的困扰,美国的参议员们还是又一次从自己本该十分繁重的国内议程中抽出空来,通过了又一个向人民币施压的议案。可以看出,某些人一贯以来见好处就抢、碰到问题就躲、躲不了就以邻为壑的极端自私自利的思维模式迄今仍未有稍许改变。
D. 毕业三十年后重回杭高校园的老校友们感慨不已,曾几何时,这座美丽的校园留下了他们青春的印迹,令他们永生难忘。
答案:C
解析:A:鼎力相助 。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B: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这里应用“不翼而飞”。D:望文生义。曾几何时,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5.下列各句中问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的高中生活,有人问我什么最难忘 我答不上来。
B.我回到母校一看,嗬 教室、图书馆、操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C.“您可听说过一种叫怪哉的树,老师 ”张三问。
D.小明说:“我记得很清楚,昨天给了你二十本书呢 ”
答案:C
解析:是否用问号,关键看全句是否是问句。A是陈述语气,B是感叹语气,D是肯定语气,所以它们都不应用问号。
6.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复)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反语)
C.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讳饰)
D.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比喻)
答案:D
解析:借代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出戏角色的个性鲜明,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B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吸引住了。
C据有关部门统计,出版市场上的WTO书籍,已经超过了3000种,可谓琳琅满目,洋洋洒洒。
D《天龙八部》剧组的 32 名演员名单当中,既有葛优、张国立、王刚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巨星,也有一些不太熟悉的名字。
答案:D
解析:A.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样;B.黄发垂髫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指老人;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C.洋洋洒洒:形容说话写作等长篇大论,连续不断;此处应用 “ 洋洋大观 ”; D.耳熟能详:谓指听得熟悉,乃至可以详尽地复述出来。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以:相当于“而”,表并列,连词。
B.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以:用、拿,介词。
C.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但:但是,连词。
D.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何:什么,疑问代词。
答案:C
解析:但:只是。在古代汉语中,“但”字不当“但是”讲。“但是”的意思多用“然”或“而”来表示。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们相知相恋了这么多年,现在虽然分开了,以后_______藕断丝连,旧情难忘。
②黛安娜举止_______,仪态万方,更以其仁爱的平民风范博得了世人的赞誉。
③我们脚下的土地承载着五千年的文明,_________了中华民族的荣耀、血汗和泪水。
A.难免 高雅 渗透 B.难免 优雅 浸透
C.未免 高雅 浸透 D.未免 优雅 渗透
答案:B
解析:难免:不容易避免。未免:有主观评价,带否定意味。高雅:高尚,不粗俗,用于气质、格调。优雅:优美、雅致,侧重于举止,姿态。浸透:充分包含。渗透:逐渐或正在进入的过程。
10.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B.步余马于兰皋兮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我心伤悲,莫我知哀 /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答案:B
解析:A.他的,你;B.在;C.没有人,通“暮”;D.用,无义。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 ,其叶沃若。(《诗经·氓》)
答案:桑之未落
解析:本句要注意“桑”“未”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 ,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答案:榆柳荫后檐
解析:本句要注意“荫”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 ,忧思难忘。(曹操《短歌行》)
答案:慨当以慷
解析:本句要注意“慨”“慷”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答案:白帝城高急暮砧
解析:本句要注意“暮”“砧”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答案: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本句要注意“知”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
答案:脉脉不得语
解析:本句要注意“脉”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仰观宇宙之大, 。(《兰亭集序》)
答案:俯察品类之盛
解析:本句要注意“俯”“盛”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
答案: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本句要注意“沧”“粟”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
答案:凌万顷之茫然
解析:本句要注意“顷”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 ,檐牙高啄。(《阿房宫赋》)
答案:廊腰缦回
解析:本句要注意“廊”“缦”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和现代诗阅读
2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虚堂 寇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
(1)本诗一、二句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首句用草虫鸣之动来反衬夜静,正因“寂寂”才能听见虫鸣;起笔的“虚”字语涉双关,一是空堂之分外空寂,一是诗人心灵的孤寂。(“以动衬静、“双关”或“寓情于景”。大意正确即可。)
(2)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月光斜照在半截窗户上,又把稀疏的树影投在堂屋的地上,夜半更深的风露渐浓,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环境的凄清是作者心境凄然的折射,暮年迁谪,写出了诗人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景物描写,作者情感,大意正确即可。)
感情类题目
解析:(1)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寂”与“鸣”相对,可见使用的是反衬(或对比),第二句寓情(旧情)于景,“虚堂”双关,既指堂空,也指诗人的心空。(2)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第一小问就是描写画面,第二小问就是结合前两句分析诗人情感,再结合注释中作者两次罢相的经历不难理解作者的心情。
22.阅读《短歌行》,回答后面的问题。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http: / / www.21cnjy.com /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吐哺,天下归心。
(1)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
用“朝露”来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生的短暂|贤才投主|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2)说明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答案:诗末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宽大广博的政治胸怀,永不满足的求贤之心。作者以周公自比,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解析:(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朝露早晨的露水,易逝。乌鹊喻贤才应择明主。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是希望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
(2)周公吐哺: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的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的归顺。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题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
从寒门子弟到行政长官
20世纪30年代,梁振英的父亲梁忠恩只身离开家乡山东威海闯荡香港,在清水衙门当警察。梁振英于1954年8月出生,有一姐一妹,是家中独子。二十岁之前,梁振英与家人住在七号差馆宿舍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那里没有独立卫生间,一层楼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小时候,为省一毛钱的电车费,梁振英和姐姐、妹妹都是走路上学。上中学时,为节省每顿一块五毛钱的饭钱,梁振英总是步行半个小时回家,用十分钟时间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再匆匆忙忙赶回学校上课。从上幼儿园起,梁振英就已经开始忍受贫困生活的煎熬。但懂事的小振英只是默默承受,从不抱怨。稍大一点儿时,他就开始分担家务活,帮助母亲买菜、择菜。为了贴补家用,帮附近的塑料玩具厂加工塑胶花。当时梁振英才十一岁,下午到学校上学,其他时间则要干活——要么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材料往返家里与工厂,要么与家人一起做塑胶花。这段时光尽管清苦,却被梁振英视为第一堂人生课,不仅培养了他不畏艰辛、自食其力的能力,还让他认识到执著追求的可贵。
梁振英从小成绩优异。他从荷李活道警察小学毕业后考入香港著名的中学——英皇书院,后又进入当时的香港工业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修读建筑测量系。取得高级文凭后,梁振英于二十岁那年前往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现为西英格兰大学) 攻读估价及地产管理学。在留学英国的三年多时间里,梁振英靠半工半读维持自己的学习及生活费用。他每周打工三个晚上,每次六个半小时,回到宿舍时往往是凌晨了。为了节省车费,他每天上学放学都要步行十多公里。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参加社会活动。当时梁振英是当地香港留学生的学生会主席,经常举办中国文化宣传活动,每个星期天他还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1977年,梁振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
学成回港的梁振英,开始了自己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起初,他加入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成为一名测量师。过了五年,梁振英被擢升为这家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第一位华人董事。当时年龄不足三十岁的梁振英年薪已高达上千万港元。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93年,梁振英创立了梁振英测量师行。2000年,通过互换股份与英国DTZ及新加坡的戴玉祥产业咨询公司合并,梁振英测量师行易名为戴德梁行。这家布点遍及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房地产服务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2006年,梁振英成为该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首度晋身集团董事局。一年后,梁振英又由戴德梁行北亚区主席升任为亚太区主席。此时,离他事业起步刚好三十年,梁振英已从一无所有的小青年变成了颇具经济实力的香港企业家。
作为香港专业联盟主席,梁振英率先鼓动香港十个专业团体五万多专业人才加强与内地交流。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内地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身为香港“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成员的梁振英,就开始与内地结缘,并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开始。1984年,中英谈判碰上新界的租约问题。当时,新界的全部土地楼房,不论地区、新旧、用途,地契年期全部在1997年6月27日届满后,由中、英两国共同解决。由于当时内地还没有房地产市场,缺乏经济和合约上的知识,中央想找个香港人咨询意见。有位官员记起一个经常到内地讲课的年轻人——梁振英,就请他帮助写意见书。梁振英立即动笔撰写。几个月后,这份意见书中的建议成为中方意见,并成为《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关于土地契约》的主要内容。
在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的同时,梁振英亦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1985年,梁振英出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出任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1993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政务小组港方组长;1996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1997年出任香港特区第一届行政会议成员、召集人。此外,他还担任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梁振英不无自豪地回忆道:“参与回归的全过程,为香港回归效力,亲历国家和平统一的阶段性成果,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和最难忘的经历。”
(选自2012年第6期《名人传记》,有改动)
(1)梁振英青少年时代是如何面对贫困生活的?
答案:①默默承受,从不抱怨。他认为清苦的生活是第一堂人生课,认识到执着追求的可贵。②积极面对贫穷的生活:节约花费,走路上学,上学时间回家吃饭;年龄不大就分担家务,帮工厂做活赚钱补贴家用。
(2)最后一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案: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是对上文的总结,“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引起下文。
(3)梁振英从寒门学子成长为行政长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梁振英成功原因的理解。
答案:①梁振英小时候的贫困,锻炼了他吃苦耐劳、执着追求的品质,为他的成长及整个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②优秀的学业为后来成为颇具实力的企业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攻读估价及地产管理学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成为测量师。③具有管理才能,工作不久就被擢升为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的董事。自己创立公司后,公司很快就成了亚太国际公司,他升任为亚太区主席。④爱国热情促使他早在内地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时就利用自己在香港的影响力鼓励专业人士加强与内地交流,他也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特别是他在涉及香港回归的一系列问题上成为中国政府的得力智囊,从而使他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解析:(1)回答此题,要找准答题区域,从文段的第1小节中可以概括出答案;找出叙述的句子即可。为节省饭钱,总是步行回家吃饭,但默默承受,从不抱怨;为了贴补家用,帮附近的塑料玩具厂加工塑胶花;这段时光尽管清苦,却被梁振英视为第一堂人生课,不仅培养了他不畏艰辛、自食其力的能力,还让他认识到执著追求的可贵等等均可归为答案。(2)要结合此句在此处所起的作用加以分析,这里,“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是对上文的总结,“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又引起下文,据此回答即可。(3)回答此题,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加以理解、分析,从文段的整体内容上,筛选叙述梁振英事迹的内容来逐一概括,注意用精练的语句来概括。
五、语言文字运用。
24.人世间,有一种情感,她无形,无偿,无价,无尽;她是爱的起点,是生命永恒的动力:这就是亲情。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谁没有关于亲情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不出现“爱”字,描写你生活中体现亲情的一个难忘的情景(场景),抒发自己最深切的感受。
要求:
1 主要运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
2 要有细节描写,并动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
3 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④不少于200字。
答案:示例一: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球路上翻卷。虽已是立春,天还是很冷。她,倚着学校门口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一阵电铃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一群唱着歌儿的孩子,跨出了校门,没有她的儿子;又一群说说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马路,也没有她的儿子;还有一群孩子,如出笼的鸟雀,骑着单车,四散飞去,还是没有她的儿子------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吱呀呀的大铁门,锁住了沉寂的校园。
她一阵昏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愠色走了出来。“亮,我的小亮!”像是喘息,又似哭泣。
“都放学了!”“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自从小亮他爸有了新的女人,这个可怜的女人心中只有一个还不完全属于他的儿子。
示例二:那个冬天,外婆 ( http: / / www.21cnjy.com / )苍老的笑容如同一束阳光照亮我的心。我上学开始,一直是外婆骑自行车送我。开始外婆还算轻松,但后来越骑越吃力,每蹬一下都仿佛使出她浑身的劲儿。在清晨的寒风中,外婆仅仅穿了一件早已浆洗得褪了色的破旧外衣。我紧抱着外婆在风中微微颤动的身躯,小小的心也颤动着,眼睛不禁湿润了。外婆尽力挺起她早已习惯弓着的腰,为我筑起一堵坚固的墙。到了学校门口,我走了几步,再回头看她时,她挥挥手,那苍老的脸上瞬间绽开了笑颜,脸上的皱纹聚在了一块,眼睛眯了起来。那一刻,清晨的阳光照着她的脸庞,她的脸上有一种异样的光彩。看着她的笑容,我便觉得心安。
解析:首先要注意写作要求,其重点有: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细节描写,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完整的结构等。其次要注意写作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三,要注意不能脱离主题,必须围绕着“爱”为核心。
25.请选择恰当的角度.对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进行点评,不超过30字。
2014年9月18日,上午9点18分,东北三省所有地级城市上空同时响起长达3分钟的防空警报,共同回望83年前“九 一八”事变发生时的难忘一幕。在沈阳“九 一八”纪念馆残立碑前,来自东北三省的政府工作人员、解放军、学生等社会各界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勿忘‘九 一八’”主题撞钟鸣警仪式。钟声回荡,警示后人时刻铭记历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东北三省举行纪念“九 一八”事变的事件告诉我们:不要忘记耻辱的历史。
解析:试题属于热点评价题。考生作答时可从分析事件的原因、事件本身反映问题、事件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等角度去思考。即对一个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意义进行评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4 页 (共 1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