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五单元
第4课《夜行的驿车》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 )
A.泰戈尔——印度——《吉檀迦利》 B.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复活》
C.卡尔维诺——哥伦比亚——《寒冬夜行人》 D.雨果——法国——《九三年》
答案:C
解析:卡尔维诺——意大利——《寒冬夜行人》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披坚执锐破釜沉舟能屈能伸制之死地而后生 B.作璧上观暗度陈仓攻城掠地完壁归赵
C.刎颈之交失之毫厘沧海桑田运筹帷幄 D.所向披靡虚座以待锦衣夜行以一挡十
答案:C
解析:A置之死地而后生;B完璧归赵;D虚左以待、以一当十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桥边》的作者是伯尔,德国小说家,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B.卡尔维诺,法国作家,代表作有《我们的祖先》、《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等。
C.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D.卡夫卡,奥地利作家,擅长用荒诞离奇的故事表现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代表作有《变形记》、《城堡》等。
答案:B
解析:卡尔维诺,意大利作家。
4.下列各句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明威,美国小说家,他是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凭借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开创了“电报体”简洁的叙事风格。
B.志贺直哉,日本近代“白桦派”文学代表作家,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1913年他凭借长篇小说《暗夜行路》,获诺贝尔文学奖。
C.蒲宁,俄国作家,他的创作继承了俄罗斯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和音乐般的韵味,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D.《墙上的斑点》是英国作家伍尔芙代表作品,小说以梦呓般的联想、幻觉般的画面展示了意识流作品的基本特征。
答案:B
解析:B.志贺直哉没有获诺贝尔文学奖,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泰戈尔。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次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B.王老师走进高三(25)班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
C.2012年11月18日,人民网海南视窗报道了“定安一食品厂被指使用工业原料质监局介入”一事,虽然此事尚无定论,但却让海南椰果生产行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浮出水面。
D.凭着坚定不拔的毅力,谷神冥用十年时间写成的小说《幻夜行》出版面世,众多读者评价他的才气可以和福尔摩斯相媲美。
答案:D
解析:A项,“(李键吾《雨中登泰山》)”应放在句号外边;B项,问号应置于句末,倒装成分之间用逗号;C项,引号改为书名号。
6.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
B.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蔽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
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锈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
D.怪不得词人会感叹年华一瞬,容消金镜,壮志消残,我也不免有些感触。
答案:A
解析:B项麻痹;C项衣绣夜行;D项容销金镜。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
A.不但这里的蔬菜新鲜并且价格低廉,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那你也不妨和商贩们讨价还价一番,往往你就能用令你满意的价格买到你想要的蔬菜。
B.园中院巧妙吸取我们石窟艺术和广州雕塑技艺,融现代建筑技术与园林艺术为一体,把室内层楼变成了花草烂漫、泉涧轻流的岭南田园胜景。
C.尽管灾区各级财政都有困难,但还是积极筹措资金,采取发放补助等方式,提高灾区干部群众的经济状况,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
D.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符合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30年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告诉我们,就是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答案:B
解析: A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不但这里的蔬菜新鲜并且价格低廉”中的“不但”应调到“这里的蔬菜”后面。C“提高……状况”搭配不当。D逻辑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仅符合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8.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双节”长假首日,全国各地相当多的高速公路因免费通行成为中国式拥堵中的一道别样风景,专家认为中国高速公路全面取消收费必须循序渐进,不能企求一挥而就。相关机构应该关心的是,免费之后该怎样治理拥堵?不能因噎废食,让拥堵成为继续收费的理由。
A.别样 B.循序渐进 C.一挥而就 D.因噎废食
答案:C
解析:一挥而就:形容文章、写字、绘画很快就完成。用在此语境不当。改为“一蹴而就”。(A别样:形容事物的不同类别,(别样的,另一种样式,另一类的);B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D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9.高¥考^资@源*网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B.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C.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D.夫子莞尔而笑
答案:D
解析: “莞尔”与今天同义。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飘来了缕缕的花香。
B.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蜂蜜,也为人们酿出了美好的生活。
C.萧瑟的秋风吹落枝头的黄叶,却吹不去她满腹的惆怅。
D.风和日暖,小院关闭了柴门,却关不住那满园的春色。
答案:A
解析: B、C、D三项属于“拈连”。拈连,指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用到乙事物上。甲事物一般都是具体的,多数在前;乙事物一般都是抽象的,多数在后。B、C、D三项中都用了拈连,因为“酿”“吹”“关”都是写具体事物的,却分别用来写抽象的“生活”“惆怅”“春色”了。A项中花香是可以“飘”的,没有用拈连。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 。
答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解析:本句要注意“鄙”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 , 。
答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解析:本句要注意“狱”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曹刿论战》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答案:惧有伏焉
解析:本句要注意“惧”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 ; , 。
答案: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解析:本句要注意“辙”“靡”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曹刿论战》中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 的时候。
答案: 彼竭我盈
解析:本句要注意“盈”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 , 。
答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解析:本句要注意“狱”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 。
答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本句要注意“蜡炬”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 。
答案: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解析:本句要注意“残”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 , 。
答案: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解析:本句要注意“鬓”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 。
答案: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解析:本句要注意“殷”“蓬”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夜行船
欧阳修
满眼东风飞絮。催行色、短亭春暮。
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
檀板未终人去去。扁舟在、绿杨深处。
手把金尊难为别,更那听、乱莺疏雨。
(1)本词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全词通过东风、飞絮、短亭、流水、南浦等有代表性的意象,描写了满眼凄凉的离别场面,营造了使人伤感的离别氛围,抒发了诗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
(2)请赏析“更那听、乱莺疏雨”的妙处。
答案:词的结尾,用以景写意(或寓情于景)的手法,以莺声的杂乱和雨声的疏落,含蓄地表达(或烘托)出诗人在送走友人后内心的烦躁和空落。
解析:(1)鉴赏诗人的请感,要通过诗中描写的意象以及意境特点来概括,这首诗中的意象有东风、飞絮、短亭、落花流水、南浦,其中短亭、南浦多为分别之所,这些意象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分别的依依不舍。(2)分析诗句的妙处,要从手法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这句诗处于诗句末尾,而且是写景,那么它的运用手法就是以景结情,然后答出用了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即可。朋友走了,只听到莺声的杂乱,诗人用莺声的杂乱烘托自己内心的烦躁。
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1)前人评杜牧诗常有“抑扬顿挫之节”,此诗短短四句,也有波澜起伏,请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句用典,写出了独饮的原因,透露出情思的抑郁;第二句实写夜饮,进一步烘托孤独凄婉之情;第三句跳开一笔,从叙事转向写景、从室内转向室外,境界大开,情绪得到进一步宣泄;结尾用问句,既与前面叙述相呼应,也从现实进入想象,思维跳荡起伏。(也可以从情感的起伏变化、叙事与描写的转换、写作空间的转移以及虚实变化等角度回答)。
(2)请简要概括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仕途失意的悲愤;客居他乡的凄清孤寂;漂泊无依的愁苦;疾病缠身的痛苦。(答出任意三点得满分)
解析:(1)解答此题,应该先读懂诗中各句的大意。此诗第一句说:我像淮阳太守汲黯经常卧病,偶而喝杯酒解忧愁。此句用典,写出了独饮的原因,透露出情思的抑郁。第二句意思是:我客居异乡衣袖上结满清霜,只有与灯烛作伴。此句实写夜饮,进一步烘托孤独凄婉之情。第三句转入写室外景:台阶下的积雪像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此句境界大开,情绪得到进一步宣泄。第四句写诗人的联想,既与前面叙述相呼应,也从现实进入想象。此外,答题时也可以从情感的起伏变化、叙事与描写的转换、写作空间的转移以及虚实变化等角度回答。(2)解答此题,应该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诗句大意进行分析。此诗大意为:我像淮阳太守汲黯经常卧病,偶尔喝杯酒解忧愁,客居异乡衣袖上结满清霜,只有与灯烛作伴。台阶下的积雪像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明年又有谁在此凭依栏杆?由此可知,这首诗描写诗人在初冬寒夜中自斟自饮的情形,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无法施展自己才华的惆怅苦闷之情,格调忧伤凄婉,深沉感人。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横田少佐①
希尔尼(新加坡)
我站在海山街口②,东张西望。这一带的景物,对我来说,熟悉又陌生。对于蹲在五脚基、忙着拍照的横田先生来说,这一切,陌生又熟悉。四十年前,我的祖父,蹲在这里,等待过关,过后,当他登上夜行军车,就不再回来了。横田先生的祖父那一伙人呢?当年这一群无辜命运的主宰者!今天我们前来拍摄的,是要印证历史的冷漠?“没有什么好拍的!”我拉了横田一把。
“到别处走走吧,要不然三两天内走不遍你的目标呢!”我把一袋摄影器材背起,然后朝向广合源街、豆腐街一带走去。一路上我甚少开口,他也乐得自然摄取景物。作为对待一位海外社友的态度来说,我是有点冷待了远方的朋友。不过,当社长告诉我,他的祖父当年曾经是“昭南③市政会”的一员时,我对横田先生的到访,心灵上产生一种强烈的抗拒感。
“横田先生,你应该随你的祖父一同前来才对,他可以告诉你更多的过往。不是吗,不久前就有一批前朝遗老来这儿威耀一番。”
“哦,不,家祖以前只在这儿居留一段非常短的时期,后来因病回国。——何况,近年来他不良于行……”
“不然,他会再度南下'进出'一番?……”我有点冲动地打断了他的说话:“历史是一切过往的见证,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评价。”
“是的,祖父说过,他们当年被派担任保护八十万市民日常生活的职责是有待评估的。”
我的天!我不再开口。脑子是有点儿混乱。大屠杀、良民证、共荣圈、宪兵队、慰劳所、奉献金等等似曾相识的名词,在我脑海里翻滚着。在那漫长的日子里,一切少不了血与泪。在湛蓝、宽朗的天空下,紧张的空气,向路人飞扑,仿佛要说服人们,一切过往不曾发生过。站在横田先生的旁边,一切很难忘怀。譬如说我们在南京街吃午餐时,我想起了南京。譬如说在伊丽莎白道,我们蹲在林谋盛烈士的纪念塔前拍鱼尾狮的英姿时那一股无名的感触。黄昏时分,我们站在市政厅,不,政府大厦前拍纪念照。
“到十合百货公司去吧!刚开张不久的。”
我说。听说正式营业那一天,有二十万人涌了进去抢购。他们是成功的,侵略别人不需要武力。我们越过马路,朝莱佛士城走过去。
“慢着。”
横田又拿起照相机,朝向那探天的浮雕对焦距。夕阳、浮雕、车浪、晚霞,一幅日落而息的安详图景。我们走过围栏,偌大的纪念碑,鲜有游人。碑的四周,池草萋萋;远处,车声隆隆。我想起广岛原爆,片片残瓦,层层钟声,串串纸鹤,和平雕像,小女孩的心声,慰灵碑,一切的一切……
“这是什么?”
“哦,长生殿。”
我有意无意地说着:“那年你们的祖父留下的一点纪念。”
“你是说他们出钱建的?”横田认真地说。
“不,是他们提供机会罢了!”我趋前,拍拍灰坛,说道:“我的祖父、八叔一家,都葬在这儿!”
“干什么?”
“他们都在当年‘皇军进出’时无辜被杀的!”
“无辜?”横田用惊慌的眼神望着我。
“这石碑,是对当年许许多多蒙难同胞的一种纪念与追悼。”
“多少?”我出示了手掌。
“五十?”我摇头。
“五百?”摇头。横田走到我跟前,一脸狐疑:“你没有开玩笑吧?难道是五千?”我没有回应,我不想让他知道正确的数目,他还没有这个心理准备,让历史去告诉他吧!清白的历史是不会说谎的。良久,横田的脸色依旧十分难看。
“祖父不可能欺骗我啊!他说当年是来这儿保护市民的!”
“我的祖父也不可能欺骗我,他确确实实躺在里头。”
暮色已沉,我看不清横田先生的脸色,好一阵子,他回身把摄影器材收好,说道:“我不去逛百货公司了,让我回旅店,我需要休息及冷静想想。——你能过来一趟吗?我们谈谈。”
我点头。
“这也好,我先送你回去。”
我望一望腕表。
“差一点给忘了,我那两个小侄正等着用车,听说——听说晚上有个西城秀树的演唱会……”
注:少佐:①二战日军军衔,横田少佐是横田先生的祖父。②海山街是新加坡大屠杀的集中出发地。③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全岛沦陷,两天后日本占领军总司令宣布新加坡更名为“昭南岛”。
(1)小说在人物塑造上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对比手法。①“我”和横田先生的对比:“我”对日寇战争罪行的铭记和横田纯粹拍照的无知。②横田先生前后的对比:先前的被蒙蔽、无知和后来的醒悟、明白真相。③“我”祖父和横田先生祖父的命运的对比。(答出两点即可)
(2)小说中横田先生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对历史无知:片面听信祖父的话,误以为当年祖父的侵略行径是正义之举。②良知未泯:当得知历史真相后惭愧、悔恨、反省。③对爱好执着:热爱摄影,用心、专注、敬业,有很强的职业精神。
(3)关于小说的结尾段,有人说是点睛之笔,有人说是蛇足赘余,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是点睛之笔。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通过“我”侄子们对日本歌星的崇拜,从侧面烘托了“我”的心情和形象。②使主题更加丰富:通过“我”侄子们要去看日本歌星的演唱会,反映了年轻国人喜欢日本文化的现实。③使小说构思更巧妙:故事情节不落俗套,出人意表,耐人寻味。(示例二)我认为是蛇足赘余。①故事情节已完整,无须再节外生枝:小说写到横田先生邀“我”去住处聊聊之处停止即可,不必再往下写。②人物形象已塑造饱满,不需要再增添其他无关人物:“我”侄子们和西城秀树的插入纯属多余。③小说主旨已经得以彰显,结尾反而多余,去掉为好。
和有创意的解读
解析:(1)本题考查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塑造的写作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直接刻画和间接刻画。直接刻画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肖像、衣着)、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直接描写以表现人物特征;间接刻画更多的是通过环境描写与他人的言行来体现、烘托、反衬人物的性格命运。本文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学生要找出对比的双方,比如横向的有“我”和“横田”,“我的祖父”和“横田的祖父”,纵向的比较有横田先生的前后。(2)本题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的特征和内在的特征。外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外貌、衣着、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命运变迁等。答题的模式:通过……,体现了人物……特点。首先到文中找到横田先生的行为(言行举止),然后就其行为分析其特点,比如得知事实的真相后,他悔恨、惭愧,可见其良心未泯;因听了祖父的话而误认为当年的侵华战争是正义之举,可见其对历史的无知。(3)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技巧。小说的结尾属于情节的一部分,情节的作用主要有:对人物,体现(突出)人物的形象;对主旨,揭示(体现、丰富)文章的主旨;对情节本身,让情节更为完整(更为曲折、波澜起伏等等)。学生可以围绕这几方面展开。答题的模式:观点+理由。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小说是以“两个侄子”要去看日本歌星的演唱会收尾,这样的安排别具匠心,从结尾的形式上应属于出人意料的结尾。
五、语言文字运用。
2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在柏拉图看来,甲理性、意志和欲望。其中理性是人类独有的,因此是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理性追求的是最高的善,其中包含对于具有普遍性的真、善、美的理念的追末,这种追求属于精神追求。基于这种追求之上的幸福,就是理性幸福。欲望则让人能够满足生存需要,使人具有健康的身体作为理性的承载物。乙,即感性幸福。①在和谐的状态下,人处于幸福之境②使得欲望的发展不至于湮灭人性③意志的作用在于调节理性和欲望④真正的幸福,需要三者和谐。幸福被柏拉图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即真正的幸福基于中正公允的社会正义,个人的幸福须得到社会的肯定。
(1)材料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
答案:③②④①
(2)请根据上下文在甲、乙两个空格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甲:人的灵魂(或精神世界)由三部分组成
乙:基于满足基本欲望的幸福
解析:(1)此类为语言连贯性考查,首先浏览语段,了解大概内容,同时把握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看横线处的内容与上下文是否存在对照关系。根据文意,③②应相连,且④是对③②的总结,①紧承④中的和谐。
(2)此类题目应结合上下文来解答。甲处是总领句,结合上下文可判断出此处应填“人的灵魂(或精神世界)由三部分组成”之类的内容;②处根据人类精神世界的第三个境界——欲望,可判断出此处应填“基于满足基本欲望的幸福”之类的词语。
25.在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十五个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世上有很多东西不能等, (1) 。如果人和人的相遇都可以说是一种缘分,那和父母之间的又称作什么呢?以前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不觉得,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当父母年轻的时候可不觉得,那因为年纪小不懂事。 (2) ,总觉得那白发、那皱纹,让我体会到: 孝顺父母不能等。 每个人的孝顺都可以量力而行,有所不同。在我的博客里,我只想说说我的想法和做法,写下它是为了提醒自己, (3) 。
答案:孝顺就是其中之一|可是现在每当我看到父母亲|自己忙碌的时候也别忘了孝顺父母。(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联系本段内容可知应围绕“孝顺”这个话题。第二空注意现在与当初形成对比。第三空是总结“孝顺父母不能等”这个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4 页 (共 1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