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语文选修第一单元
第3课《三棵树》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那种漠不关心班集体的态度是不对的,应该尽快转变。
B.不一会儿,妈妈就把杂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
C.单鑫和他的几个同学单枪匹马,参加微软Win-dows Phone 8创新开发大赛,获得2013中国区总决赛一等奖。
D.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夸夸其谈,知识愈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答案:D
解析:A中“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B中“妙手回春”一般指医术高明,这里对象不正确;C中“单枪匹马”这里语义矛盾。
2.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苦而改节。
B.4月17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参观了我市猪文化展示馆,为泰兴发展出谋划策。
C.兴化的乌巾荡、徐马荒、姜堰的溱湖、靖江江心洲等地,都是候鸟们的最佳栖息地。
D.我有一张《疯狂原始人》的电影票,让谁去看,始终拿不定主意。
答案:C
解析:C中“徐马荒、姜堰的溱湖、靖江江心洲等地”之间应用“逗号”。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船时节,湖面上船只鳞次栉比,湖边小路上游人如织。
B.一场秋雨过后,来自天空的(大雁的)身影,不断提醒着杨福星,最值得期待的美食正在这里(松树下、板栗树下)萌发。褐色小伞状的蕈子其貌不扬,却为历代美食家奉为珍馐。
C.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D.徐教授昨天下车伊始,不顾旅途劳累,马上赶到会场,给大家做“端午风俗”的专题讲座。
答案:D
解析:D中“下车伊始”是指官员初到任。这里与语境不符。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五月端阳节,家家粽子香。”端午节吃粽子,是民间最为普遍的习俗。
B.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舌尖上的中国2》共分8集,其中第三集“时节”呈现的美食都是随季节、时令变化而应季出现的。
D. 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各个民族之林的根本,品位、道德、以及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答案:A
解析:B中“三四”之间不能用“顿号”;C中“时节”应用书名号;D中“道德、以及智能”之间的顿号应去掉。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 ,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 ,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萎 干涸 堕落 B.枯黄 干涸 堕落
C.枯萎 干旱 陨落 D.枯黄 干旱 陨落
答案:A
解析:这是同义词辨析考点。学生对配伍题中同义词辨析应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词语含义、程度、对象、范围、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选出正确的答案A。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睥睨(pì) 啮齿(niè) 缄默(jiān) 脂粉奁(lián)
B.家醅(pēi) 吞噬(shì) 博识(zhì) 文绉绉(zhōu)
C.真谛(dì) 胆怯(qiè) 鬈发(juǎn) 颔首低眉(hàn)
D.酬和(hè) 招徕(lái) 哂笑(shěn) 即物起兴(xīng)
答案:A
解析:B中应是“博识(shí)”;C中应是“鬈发(quán)”;D中应是“即物起兴(xìng)”
7.超越想象的脑力精英,流光溢彩的超炫舞台,令人咋舌的神奇道具,充满动感的视觉特效…… “让科学流行起来!”在同质化的选秀、亲子等节目让观众深感审美疲劳之后,科学达人秀《最强大脑》吹来一股清新的风。课堂上,老师请观看节目的同学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个节目。评价最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个节目真可谓是精巧绝伦。 B.这真是一个别出心裁的节目!
C.这个节目不能不说是精巧绝伦。 D.这难道不是一个别出心裁的节目吗?
答案:B
解析:精巧绝伦:精美巧妙到了极点。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从两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别出心裁更合适。结合本段的语气,需要用惊叹来结尾,故选B。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4月7日我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刘翔通过个人微博,发布题为“我的跑道,我的栏”,正式宣布退役。
B.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C. 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D. 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答案:C
解析:A:成分残缺,在最后加“的消息”B:把“是否”去掉。D缺少主语,把“通过”或“使”去掉一个。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生活底子厚实,知识渊博,写起文章来一挥而就。
B.他是学校的长跑冠军,但与专业的短跑运动员相比,还是显得相形见绌。
C.目前我国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失业率已高达30.5%,为了中国农村的发展,请某些用人单位摘掉有色眼镜,一视同仁,给来自农村的学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D.用意大利的方式击败意大利,用乌拉圭的方式击败乌拉圭,哥斯达黎加队从有三支世界冠军队的死亡之组脱颖而出,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的史诗级黑马,还真令人有鹤立鸡群的感觉!
答案:D
解析:鹤立鸡群: 是形容一个人超越同类其他人。不符合句意。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叱咤风云 谈笑风生 消声匿迹 戛然而止
B. 张慌失措 周道如砥 本色当行 任劳任怨
C. 重蹈复辙 精神矍烁 孜孜不倦 妙手回春
D. 风声鹤唳 莫衷一是 脍炙人口 风雪载途
答案:D
解析:A:销声匿迹 B:张皇失措 C:重蹈覆辙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答案: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解析:本句要注意“惨”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答案:因人之力而敝之
解析:本句要注意“敝”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答案:风萧萧兮易水寒
解析:本句要注意“萧萧”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雨巷》)
答案:丁香一样的忧愁
解析:本句要注意“忧愁”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 ,小人长戚戚。(《论语》)
答案:君子坦荡荡
解析:本句要注意“坦荡”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赵陌度阡, 。 ,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答案:枉用相存,契阔谈?
解析:本句要注意“契”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所以游目聘怀……(王
羲之《兰亭集序》)
答案: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解析:本句要注意“俯”“盛”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 ,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解析:本句要注意“闾阎”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答案: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解析:本句要注意“琼筵”“觞”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 !(柳永《雨霖铃》)
答案: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翻译题。
21.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答案: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句关键词:从、夜、之、具。特殊句式:“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句。
2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答案: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句关键词:活、幸。特殊句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句关键词:所以、出入、非常。特殊句式:判断句。
四、语言文字运用
24.在《窦娥冤》中,窦娥在被行刑前说了三桩誓愿:一是血溅白练,二是六月飞霜,三是亢旱三年。
文中前两桩誓愿已经灵验了,请你续写第三桩誓愿。要求:(1)采用白话文;(2)运用想象,以描写为主;(3)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4)字数200字以上。
答案:时近夏季时节,烈日当空下,远山一片苍黄,山上的树林已经基本干枯死了,地下没有一根小草,田地里没有一丝绿色,到处都是干裂的土地冒着燥热的气体,风吹过后一片尘土飞扬,河里早已滴水全无,河床象龟壳一样到处都是皲裂的痕迹,满眼四周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片荒芜,灰濛濛的天地之间相接,死一般的凄惨。
解析:①未采用白话文或未以描写为主; ②一定采用两种修辞;③内容与原文相关联,情景相符,如出现“楚地”、剧中人物等。
2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 ① 。一种更可信的说法是,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 ② ,能自我复制,在细胞中寄生,成了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的病毒,危害性越小。这就是病毒进化的形式。 ③ ,但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是巨大的。
答案:①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准确 ②这些基因提高了独立的能力 ③大部分病毒感染完全没有危害(或:进化完美的病毒对生命体没有危害)。
解析: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文段,用心体会各道横线的上下文所提供的语境,再揣摩应填入的语句。第一道横线,由于下文有“一种更可信的说法”一语,于是可填入意思是指出横线前的话不很准确之类的话语。第二道横线,上文讲的是一种“逃出来的基因”,下文“能自我复制”的主语也是“这种基因”,因此此处应填入意思是这种基因已经进化的话语。第三道横线,下文件的是“进化得不完美的基因”,因而此处应填入进化完美的基因所引起的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9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