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期中真题重组检测卷(苏教版)
数学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客观题
阅卷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得分
1.(2024四下·白云期中)下面四个算式中,不能表示加法交换律的是( )。
A.48+154+52=48+52+154 B.a+b=b+a
C.甲+乙=乙+甲 D.49+76+151=59+141+76
2.(2023四下·冷水滩期中)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
A.201008 B.300.06 C.805.07 D.190.07
3.(2024四下·高青期中)2□4×口9的积可能是( )。
A.3576 B.30106 C.10293 D.7656
4.(2024四下·齐河期中)下面结果是用计算机算出来的,结果不合理的是( )
A.897÷3=299 B.345×26=8970 C.63129-3607=66736
5.(2024四下·汝城期中)下列各数中,( )最接近5万。
A.5.01万 B.49999 C.51000
6.(2024四下·滕州期中)服装厂做了625套校服,每套校服上衣的价钱是126元,裤子的价钱是74元。要求这批校服的总价钱,既正确又简便的算式是( )。
A.625×126×74 B.625×126+625×74 C.(126+74)×625
7.(2024四下·潮南期中)一只蜗牛5小时爬行30米,照这样的速度,爬行600米需要多长时间 列式正确的是( )。
A.30×(600÷5) B.600÷30÷5
C.600×(30÷5) D.600÷(30÷5)
8.(2024四下·马边期中)下面算式中,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算式是( )。
A.117×3+117×7=117×(3+7) B.25×(5+12)=25×5+12
C.(5+1)×△=5×△+△ D.99×101=99×100+99
9.(2024四下·兰溪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B.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C.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10.(2024四下·龙里期中)25×8×4×125=(25×4)×(8×125)应用了乘法的(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交换律和结合律
阅卷人 二、判断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得分
11.(2023四下·东台期中)35□000≈35万,□里可以填1、2、3、4。( )
12.(2024四下·市南区期中)用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7厘米的小棒能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
13.(2024四下·定州期中)用3厘米、4厘米、9厘米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
14.(2024四下·平原期中)87×201=87×200+1。( )
15.(2024四下·期中)在同一格子图中,数对(5,6)和(7,6)是同一行,但不同列。( )
阅卷人 三、填空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得分
16.(2024四下·白云期中)38+57+62+143=(38+62)+(57+143)是运用了 律和 律。
17.(2024四下·江门期中)地球上陆地总面积是149000000平方千米,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是 亿平方千米,约是 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18.(2024四下·石门期中)用计算器计算“39×176”时,发现数字键“9”坏了。如果还用这个计算器,你会怎样计算 请写出算式: 。
19.(2024四下·衡阳期中)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它的面积是17996400平方千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万。
20.(2024四下·坊子期中)手工课上,同学们制作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框架,它的底角是40°,那么它的顶角是 。
21.(2024四下·滕州期中)每支钢笔的价钱是a元,小明买20支应付 元;小明付了100元,应找回 元;当a=3时,应找回 元。
22.(2024四下·博罗期中)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8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是 厘米。
23.(2024四下·雨花台期中)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一亿四千九百六十万千米,写作 ,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千米,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大约是 千米。
24.(2024四下·蓬江期中)某乐园一年累计接待游客量为3159800人次,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万人次。保留一位小数是 万人次。
25.(2024四下·怀化期中)8×61×125=61×(125×8),为了计算简便,这样是根据乘法的 律和乘法的 律。
阅卷人 四、计算题(23分)
得分
26.(2024四下·游仙期中)直接写出得数。
2.09×1000= 9÷1000= 200÷25= 32×99×0=
0.54÷10×100= 125×16= 102×33= 5×5÷5×5=
27.(2024四下·汉川期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500÷[(288-188)÷25] 2189-(247+189+253)
24×72+12×56 9000÷150÷6
阅卷人 五、解决问题(本大题7个小题,共42分)
得分
28.(2024四下·白云期中)学校购买了90套桌椅,每张桌子105元,每把椅子95元。购买这些桌椅一共花了多少钱
29.(2024四下·湛江期中)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84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6小时后相遇,其中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0.(2024四下·游仙期中)某款运动服上衣165元,裤子85元。李阿姨购进了80套这款运动服,得花多少钱 (用两种方法解答)
31.(2024四下·孝昌期中)一个车间每小时可以生产 80个机器零件 ,按每天工作 8小时计算 ,这个车间 一 星期(按 5天计算) 能生产 3000个机器零件吗
32.(2024四下·道外期中)上衣132元/件 裤子68 元/件
(1)王阿姨的服装店进了25套这样的服装,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2)张阿姨的服装店进20套这样的服装,上衣比裤子一共多花多少钱
33.(2024四下·周村期中)小军上午走路上学,早晨7:30从家里出发,7:50到学校,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下午放学骑自行车原路返回,用时10分钟。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几倍?
34.(2024四下·马边期中)学校合唱团六一文艺演出,需要购买45套演出服。其中一件上衣要92元,一条裤子要58元。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
(1)算式:(92+58)X45,先算92+58,也就是先求出 。
(2)除了上述方法,你还有别的方法解决问题吗?请写出相应的算式并解答。
答案解析部分
1.D
解:A.48+154+52=48+52+154,
B.a+b=b+a,
C.甲+乙=乙+甲,
D.49+76+151≠59+141+76;
故答案为:D。
根据加法交换律的定义,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49不等于59,数字改变和不同,据此解答即可。
2.C
201008读作:二十万一千零八;
300.06读作:三百点零六;
805.07读作:八百零五点零七;
190.07读作:一百九十点零七。
故答案为:C。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就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就按数字的顺序依次读出来。
3.D
解:2□4×口9的积末位数字是6,排除C;
假设□里面是最小的数0和1,204×19=3876,排除A;
假设□里面是最大的数9,294×99=29106,排除B;剩余D可能是这个积。
故答案为:D。
依据4×9=36的积末位数字是6,排除C;先假设□里面最小的数,最大数分别计算出积,用排除法得到答案。
4.C
解:A.299×3=897,所以897-3=299正确。
B.26×345=8970,所以345×26=8970正确。
C.63129-3607=59522,63129+3607=66736,所以63129-3607=66736的结果不合理。
故答案为:C。
A.用299×3来进行验算,看结果是不是等于897.
B.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
C.63129<66736,可以发现被减数比差还小,按计算器时把减号错按成了加号。
5.B
解:5万=50000
A:5.01万-5万=0.01万=100
B:50000-49999=1
C:51000-50000=1000
1最小,说明49999最接近5万。
故答案为:B。
哪个数与5万的差最小,哪个数就最接近5万。
6.C
解:方法一:(126+74)×625;
方法二:625×126+625×74;
观察可以发现,126+74=200,可以得到整百,计算更简便,因此,既正确又简便的算式是(126+74)×625。
故答案为:C。
每套校服上衣的价钱是126元,裤子的价钱是74元,可以先用加法算出每套校服多少钱。一共做了625套,可以再用乘法算出这批校服的总价钱;也可以分别用乘法算出625件上衣和625条裤子需要多少钱,再把它们加起来;再分析两种方法哪个计算简便即可。
7.D
解:蜗牛的速度是:30÷5=6(米/时);
爬行600米需要的时间是:600÷6=100(小时);
合并成综合算式是:600÷(30÷5);
故答案为:D。
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先用30除以5求出蜗牛的速度,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600除以蜗牛的速度即可解答。
8.B
解:选项A:117×3+117×7=117×(3+7),符合乘法分配律;
选项B:25×(5+12)=25×5+25×12,不符合乘法分配律;
选项C:(5+1)×△=5×△+1×△=5×△+△,符合乘法分配律;
选项D:99×101=99×(100+1)=99×100+99,符合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B。
乘法分配律指的是两个数的和或差乘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这两个数分别与另一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减,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据此解答。
9.C
解:A项: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原题干说法正确;
B项: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原题干说法正确;
C项:只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A项: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B项: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C项:梯形是只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10.C
解:25×8×4×125=(25×4)×(8×125)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C。
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a×b)×c=a×(b×c),本题据此解答即可。
11.正确
解:35□000≈35万,□里可以填1、2、3、4。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如果是非整万数,先分级,找到千位,再把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万位后面的数,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12.错误
解:3+3=6(厘米)
6厘米<7厘米
根据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用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7厘米的小棒用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7厘米的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错误。
根据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3.错误
解:3+4<9,所以用3厘米、4厘米、9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根据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即可。
14.错误
解:87×201
=87×(200+1)
=87×200+87×1
=87×200+87。
所以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整数乘法分配律:a×(b+c)=a×b+a×c,本题据此计算,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15.正确
解:在同一格子图中,数对(5,6)和(7,6)是同一行,但不同列。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两个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说明在同一列,第二个数相同,说明在同一行。
16.加法交换;加法结合
解:38+57+62+143
=38+62+57+143
=(38+62)+(57+143)
=100+200
=300,
所以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加法交换;加法结合。
根据加法运算律的定义,即可得解。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17.1.49;1.5
解:149000000÷100000000=1.49;
1.49≈1.5
故答案为:1.49;1.5。
改写成以亿作单位,除以进率100000000,即可的到以亿为单位的数值;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18.13×3×176
解:因为39=13×3,所以39×176=13×3×176,
我会用13×3×176来进行计算。
故答案为:13×3×176。
数字键9坏了,只要不用数字键9,不改变运算结果即可。
19.1799.64;1799.6
解:17996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799.64万,保留一位小数约是1799.6万。
故答案为:1799.64;1799.6。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从末尾起数出四位点上小数点,再在后面加上“万”字;
把一个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把百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20.100°
解:180°-40°×2
=180°-80°
=100°;
故答案为:100°。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用三角形内角和减去两个底角的度数即可求出顶角的度数。
21.20a;100-20a;40
解:小明买20支应付a×20=20a(元);
小明付了100元,应找回(100-20a)元;
当a=3时,100-20a
=100-20×3
=100-60
=40(元);
故答案为:20a;100-20a;40。
单价×数量=总价,据此可以计算买20支应付的钱;用带的钱减去应付的钱即可求出应找回的钱;最后将a=3代入到表达式计算即可。
22.8
解:3+3<8(厘米)
则第三条边长8厘米。
故答案为:8。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3.149600000;14960;1亿
一亿四千九百六十万写作149600000;149600000=14960万;149600000=1.496亿1亿。
故答案为:149600000;14960;1亿。
大数的写法:先找到计数单位分级,然后从最高位一级一级的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注意:除最高级外每级都要写满四位。
大数的改写要注意:(1)只改写计数单位,先分级,找到需要改写的计数单位后点上小数点,最后千万不要忘了加上计数单位;(2)改写计数单位并求近似数,先改写,再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24.315.98;316.0
解:3159800人次,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315.98万人次。保留一位小数是316.0万人次。
故答案为:315.98;316.0。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从末位起数出四位点上小数点,再在后面加上“万”字;
把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把百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25.交换;结合
8×61×125
=61×125×8
=61×(125×8)
第一步利用乘法交换律交换了因数8和61的位置,第二步利用了乘法结合律先计算125与8的积,所以是根据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结合律。
故答案为:交换;结合。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26.
2.09×1000=2090 9÷1000=0.009 200÷25=8 32×99×0=0
0.54÷10×100=5.4 125×16=2000 102×33=3366 5×5÷5×5=25
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小数会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小数会缩小。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或相减;102×33可以改写成(100+2)×33,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27.解:500÷[(288-188)÷25]
=500÷[100÷25]
=500÷4
=125
2189-(247+189+253)
=2189-247-189-253
=2189-189-(247+253)
=2000-500
=1500
24×72+12×56
=24×(6×12)+12×56
=144×12+12×56
=12×(144+56)
=12×200
=2400
9000÷150÷6
=9000÷(150×6)
=9000÷900
=10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1)没有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同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2)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它们的和,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它们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第1题: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计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第2题:通过观察发现先利用连减的性质的逆运用去掉括号,再交换247与189的位置,然后利用连减的性质先算247与253的和会使计算简便;
第3题:先将72拆成12与6的积,再先算24与6的积,然后发现有相同因数1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会使计算简便;
第4题:利用连除的性质先算150与6的积,再算除法会使计算简便。
28.解:(105+95)×90
=200×90
=18000(元);
答:购买这些桌椅一共花了18000元。
根据题意,先求一套桌椅多少钱,再求一共花了多少钱。
29.解:840÷6-75
=140-75
=65(千米)
答: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5千米。
根据题意可知,相遇时,两列火车行驶的距离之和为两地的距离,且行驶的时间相同,两地的距离÷相遇所花的时间=两列火车的速度之和,两列火车的速度之和-其中一列火车的速度=另一列火车的速度。
30.解:第一种方法:
(165+85)×80
=250×80
=20000(元)
第二种方法:
165×80+85×80
=13200+6800
=20000(元)
答:李阿姨购进了80套这款运动服,得花20000元。
方法一:先求一套衣服多少钱,再求60套多少钱。
方法二:分别求出60件上衣和60条裤子的价格,再加起来。
31.解:5×8×80
=40×80
=3200(个)
3200>3000
答:这个车间 一 星期(按 5天计算) 能生产 3000个机器零件 .
先计算出一 星期工作的时长即一星期的天数乘每天工作的时长,再乘每小时生产的数,计算出结果再与3000进行比较即可。
32.(1)解:132×25+68×25
=25×(132+68)
=25×200
=5000(元)
答:一共需要花5000元。
(2)解:132×20-68×20
=20×(132-68)
=20×64
=1280(元)
答:衣比裤子一共多花1280元。
(1)上衣的单价×上衣的数量=上衣的总价,裤子的单价×裤子的数量=裤子的总价,上衣的单价×上衣的数量+裤子的单价×裤子的数量=这几套服装的总价;
(2)上衣的单价×上衣的数量=上衣的总价,裤子的单价×裤子的数量=裤子的总价,上衣的单价×上衣的数量-裤子的单价×裤子的数量=上衣比裤子多花的钱。
33.解:7时50分-7时30分=20分
60×20=1200(米)
1200÷10=120(米/分)
120÷60=2
答: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2倍。
步行的速度×步行的时间=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返回时的时间= 骑自行车的速度, 骑自行车的速度÷步行的速度=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倍数。
34.(1)一套衣服要花多少元
(2)解:92×45+58×45
=4140+2610
=6750(元)
答:一共需要花费6750元。
解:(1) 算式:(92+58)×45,先算92+58,也就是先求出一套衣服要花多少元;
故答案为:(1)一套衣服要花多少元。
(1)92是一件上衣的价钱,58是一条裤子的价钱,用加法计算,表示求一套衣服的价钱;(2)还可以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买上衣和买裤子各需要花多少元,再相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