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复习课件25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复习课件25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28 08:3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复习
知识网络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世界第一大洲
经纬度位置:大致位于81°N向南至11°S,26°E向东至170°W
人文环境
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的大部,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地势起伏大
长河众多
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
亚洲分区:
类型: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形特点: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
河流:
呈放射状
多样的气候
气候特点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人口总数:46.4亿(2020年)
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冬冷夏热,降水主要在夏季
气候类型多样:9种气候类型(无热草和温海)
人口最多的大洲
经济发展快
地区差异大
分布稠密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每年净增人口多
发展速度快: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地区差异大
经济发展水平很高:日本、韩国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新兴工业化国家,西亚石油出口国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缅甸等)
1.亚洲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26°E
170°W
81°N
11°S
东西距离最长
跨纬度最广
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 半球和 半球。
东邻 洋,北临 洋,南临 洋,西与 相连,西南与 为邻,东与 相望。
大致位于81°N向南至11°S,26°E向东至170°W。地跨 带、
带、 带,大部分位于 带。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太平
北冰
印度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北温
北寒
北温
与欧洲 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海- 海峡(乌乌里大黑土)
与非洲
与北美洲
2.亚洲与其它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

土耳其
苏伊士
白令
海峡
运河
亚洲是跨 最广的大洲;
南极洲是跨 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 最广的大洋。
纬度
经度
经度
3.亚洲分区
中亚(5国)
东亚(5国)
南亚(7国)
东南亚(11国)
西亚(20国)






北亚(俄罗斯亚洲部分)
亚洲按照地理方位,可分为:
亚洲的地理分区
4.亚洲地形与地势
(1)亚洲地形类型齐全,以 、 为主。
(2)地势 高,
低,地势起伏大。
山地
高原
中部
四周
亚洲的地形






7
8








伊朗高原
帕米尔高原
青藏高原
蒙古高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德干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东西伯利亚山地
5.亚洲的长河
亚洲的地形
注入北冰洋:① 鄂毕河、② 叶尼塞河、③ 勒拿河。
注入太平洋:④ 黑龙江、⑤ 长江、⑥ 黄河、⑦ 湄公河(澜沧江)。
注入印度洋:⑧恒河、⑨ 印度河。
A 阿姆河、B锡尔河。
(1)主要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
(2)主要内流河(流入沙漠或内陆湖泊)
  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 山地、高原,呈 流向周边的海洋。
中部
放射状
北冰洋
印度洋
太平洋






7
8
9
A
B
亚洲的气候类型
(1)亚洲气候特点
  ① 气候类型 ;
(9种,无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② 气候分布广;
  ③ 气候显著;
多样
大陆性
季风
6.亚洲的气候
(2)影响气候的因素
A
B
C
D
E
F
G
H
A地和B地的影响因素是:
C地的影响因素是:
DEBFGH地的影响因素是:
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序号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
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炎热干燥,降水极少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结合所学,说出亚洲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
亚洲的气候类型
(3)亚洲的气候类型
6.亚洲的气候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水汽性质
影响
亚欧大陆内部
偏北风
寒冷干燥
降水较少
太平洋、印度洋
东南风、西南风
温暖湿润
降水较多
亚洲季风气候示意
(4)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6.亚洲的气候
全世界最大的大陆——
全世界最大的大洋——
亚欧大陆
太平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海口
上海
北京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5)季风气候的特征
6.亚洲的气候
亚洲的气候类型
降水多
涝灾
降水少
旱灾
弊:夏季风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 ,且各年之间降水很不稳定,
频繁。
来得早、退得晚,强度强。
来得晚、退得早,强度弱。
夏季风
不稳定
利:季风气候 ,利于农业生产。
雨热同期

(5)季风气候的影响
6.亚洲的气候
旱涝灾害
① 亚洲内陆面积广大;
② 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
③ 山地、高原阻挡湿润气流进入内陆;
内陆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1.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冬季 ,夏季温暖。
降水集中在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
2.为什么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寒冷
夏季

亚洲的气候类型
(6)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及成因
6.亚洲的气候
世界最高高原
世界最高山脉
世界最高山峰
亚洲最大平原
世界最大半岛
世界最大群岛
世界最大湖泊
世界最深湖泊
世界陆地最低点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珠穆朗玛峰
西伯利亚平原
阿拉伯半岛
马来群岛
里海
贝加尔湖
死海
7.亚洲地理锦集
(3)原因:地形 、气候 。
(1)总数:2020年,亚洲人口达 亿。
(5)人口增长情况:
亚洲的人口增长率 于世界平均人口增长率;
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的人口 。
(2)分布: 、东南亚和 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
(4)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
、 、孟加拉国、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46.4
东亚
南亚
巴基斯坦
平坦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2020年)
各大洲人口占世界的比重
(1)人口最多的大洲
8.亚洲的人文环境
温暖湿润
日本
韩国


(1)论经济总量,亚洲排名 ,但是按人口平均,亚洲仅高于 洲和 洲,远低于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2)地区差异:
、 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东亚、东南亚、南亚的一些 国家,西亚的一些 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一些以 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南美
日本
韩国
新兴工业化
石油出口
农业为主
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
六大洲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占世界的比重(2020年)
(2)发展速度快,地区差异大
8.亚洲的人文环境
第一

9.北美洲
(1)半球位置:
位于 半球和
半球;
(2)经纬度位置:跨 带、 带和
带,主要位于 带。
(3)海陆位置:东临 洋,西临 洋。南部以 运河和南美洲为界。
(4)北美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和 。北美洲的国家经济发展差异大,其中 、 属于发达国家。

西

北温
北寒
北温
大西
太平
巴拿马
美国
墨西哥
加拿大
美国
9.北美洲
(1)地形特点:西部是高大山脉 山脉;中部是 ;东部是低矮的高原山地( 山脉和 高原)
(2)地势特征: 高 低。
(3)气候: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4)河流:北美洲最大的河流 ,(世界第 长河)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 。
洛基
大平原
阿巴拉契亚
拉布拉多
东西
中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密西西比河

苏必利尔湖
(2024·西藏·中考真题)下图为亚洲的范围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0°纬线也被称为( )
A.南极圈 B.赤道
C.北极圈 D.南回归线
2.图中亚洲东部和南部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
A.①—太平洋②—印度洋
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
C.①—北冰洋②—太平洋
D.①—太平洋②—大西洋
3.图中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③是( )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B
A
A
(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与东亚“油”好往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有关西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亚、美、非三大洲交界处,地理位置重要B.输出到东亚的石油经过甲地霍尔木兹海峡
C.国家均为阿拉伯国家
D.“水比油贵”,适宜发展畜牧业
5.图中①②③地区都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地形平坦 B.海洋性特征显著
C.人口稠密 D.经济发达
D
C
(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亚洲面积巨大,河流众多。读亚洲水系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6.“水往低处流”。根据亚洲水系结构特征,判断亚洲地势特征是( )
A.西高东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南北高,中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7.一般而言,大河下游的平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但鄂毕河下游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农业欠发达,其原因是( )
A.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B.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C.流量较小,水源不足 D.夏季白昼短,光照不足
B
A
8.(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读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A.亚洲和欧洲的人口稠密区集中在低海拔地区
B.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海拔高度为1-2km
C.北美洲0-1km海拔区人口密度为30人/km2
D.造成欧洲与非洲人口密度在海拔高度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
A
9.(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毫米。目前世界稻谷产量集中于亚洲,加之亚洲居民喜食稻米,故常称水稻为“亚洲的粮食”。
材料二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所培育的“超级杂交稻”,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2020年成功实现双季稻亩产1500千克的攻关目标。
材料三图左为“亚洲水稻主产区分布图及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右为“1949—2019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

探究主题一水稻生产与自然环境
(1)水稻主要种植区所属的亚洲分区是东亚、东南亚、 。
(2)从气候看,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探究主题二水稻增产与科学技术
(3)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水稻增产中的作用。
探究主题三粮食安全与粮食消费
(4)1949年以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 趋势。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应大力保护耕地。
(5)在粮食消费过程中,为避免餐桌上的浪费,作为中学生,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南亚
雨热同期
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修建温室大棚,调节温度、湿度;采用无土栽培;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
下降
合理用餐;剩余菜肴要打包;实施“光盘”行动等
感谢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