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考专题二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热考角度一 被子植物的一生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非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命题形式:属于中等难度的综合题,各知识点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常以结构图、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种子结构及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的知识。
【典例悟道】
典例 如图描述的是绿色开花植物——大豆的一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⑤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种子萌发时,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就能萌发,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①胚芽
C.幼根的生长靠伸长区增加细胞的数量
D.果实由⑥胚珠和⑦果皮组成
通法通则
(1)按图索骥法:对于拼盘图形,识别图中的结构,推断其功能和发育情况。
(2)顺藤摸瓜法:根据箭头指向明确发育过程,特别注意发育的对应关系。
通法应用——按图索骥法
(1)题中图示依次为种子结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2)结合选项,对应图示,依次判断植物一生中的发育情况:
A项:胚由①②④⑤组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项:种子萌发需要具备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且不在休眠期。
C项:幼根的生长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伸长区增大细胞体积。
D项: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题组过关】
1.如图为菜豆的一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所需要的有机物由胚乳提供
B.③的地上部分由菜豆种子中的胚轴发育而来
C.③→⑤时期会进行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
D.⑤中有多粒菜豆是因为一朵花中有多个子房
2.(2024·天水学业考改编)(1)“清明有雨春苗壮,小满有雨麦头齐”,农民常在雨后播种,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
(2)“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芒种时节正是北方麦收之时,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中。
(3)“立秋无雨水,白露雨来淋”,农作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
(4)“秋分一到,谷场见稻”,收获水稻后需晾晒,以减少种子含水量,降低种子 作用强度。
3.(2024·桂林模拟)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也是广西特色水果之一。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多处鳞斑状突起,呈鲜红或紫红色。果肉产鲜时呈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如图是荔枝植株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荔枝常栽种在阳光多的地方,达到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合成,提高产量的目的。荔枝的叶片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有机物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叶片结构中的 处。
(2)图中的④为荔枝花的雄蕊,雄蕊的 里有花粉,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就是传粉。荔枝植株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传粉和 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中荔枝果实中的②是由荔枝花的 发育而成的。
(3)荔枝果实成熟后销往各地,包装操作宜在低于10 ℃的适宜低温、清洁干燥的环境中进行,请根据相关知识说明其原因: 。(答出一点即可)
热考角度二 综合考查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非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常考形式:属于中等难度的综合题,各知识点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常以模式图、结构图信息为载体考查植物的生理活动。
【典例悟道】
典例 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开展休闲采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草莓、黄瓜等是大棚种植的常规品种,深受农民和游客欢迎。图一是草莓植株,图二是草莓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三是密闭大棚中一天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草莓植株利用茎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 。
(2)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看,采摘的草莓果实属于 。采摘的草莓果实堆放起来,时间久了内部会发热,原因是草莓果实进行 释放了热量。
(3)蒸腾作用对草莓植株自身的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促进植株从土壤中吸收 ,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株体内的运输,还能使植株有效地散热。
(4)在大棚环境中,由于昆虫缺乏,草莓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而导致减产。人们通过实施 ,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达到增产。
(5)图三中曲线bd段,草莓叶片此时进行的生理活动可以用图二中的数字序号 表示。通过分析此曲线,你对大棚种植有何建议 。
通法通则
(1)顺藤摸瓜法:根据箭头指向明确生理过程。
(2)按图索骥法:识别图中的结构,推断其功能和参与的生理过程。
(3)通过现象看生理: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许多外在表现,根据外在表现推测其体内的生理过程。
通法应用——通过现象看生理
图一为草莓的生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图二为草莓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为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为呼吸作用,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图三为密闭大棚中一天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曲线上升表示进行呼吸作用或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曲线下降表示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题组过关】
(2024·达州学业考)番茄又名西红柿,鲜嫩多汁、酸甜可口,深受同学们喜欢。达州市某校生物学社团的同学在劳动实践基地采用大棚种植番茄,在种植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探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番茄叶片在上午9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字母)
(2)为探究影响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因素,该社团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甲、乙进行对照,可探究 这一因素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经过暗处理、光照几小时后摘叶、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等操作,发现只有 (填图中所示标号)中的叶片会变蓝。
(3)社团的同学在大棚种植番茄的过程中,为提高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
A.白天适当升高大棚内温度
B.合理密植
C.晚上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D.在温室大棚中安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
(4)如图3为24小时内番茄叶片释放或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经分析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 (填“>”“<”或“=”)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
1.(2024·达州学业考)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③发育成图乙中的B
B.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图丙中的3,最终发育为图丁中的d
C.图丙中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
D.图丁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和有机物,是由d吸收并运输到整个植株
2.(2024·南宁模拟)广西砂糖橘因皮薄易剥,肉质多汁味甜而深受人们喜爱。“橘林养鸡”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可以促进橘树的生长以及提高果实的品质,同时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图中的A、B表示橘树的两种生理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橘子的果肉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 组织。
(2)橘树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把 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再经叶脉、叶柄和茎、叶中的 (填“筛管”或“导管”)运输到果实中贮存起来。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图中的 (填“A”或“B”)过程,该过程主要发生在 (填细胞结构)内。
(3)橘林的杂草、昆虫等可以成为鸡的食物。鸡的粪便含有丰富的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又能被橘林所利用,使果实更加绿色健康。可见,橘林中的鸡可以促进橘林生态系统的 循环。
3.(2024·崇左模拟)崇左市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充足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生产出来皮绿瓤红、甜汁四溢的西瓜,图中①②③表示植物体的三种生理作用,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西瓜植株在经历开花、传粉和受精后,可以发育成果实的是雌蕊中的 。
(2)充足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为植株的生长提供了水分和无机盐,它们主要是由根尖的 区吸收。其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片的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
(3)西瓜含糖量高是植株通过 (填序号)过程制造糖类等有机物贮存在果肉之中。果实中甘甜的汁水主要来自果肉细胞结构中的 (填结构名称)。
(4)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和氧浓度等方法抑制西瓜的 作用来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
4.(2024·凉山州学业考改编)秋看凉山大地,最美的风景,在天高云阔,也在层林尽染,更在奋力打造“天府第二粮仓”的希望田野上。科研人员在凉山州德昌县麻栗镇阿月村开展了超级杂交水稻种植实验,并于2023年10月14日,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110亩水稻田平均亩产1 251.5公斤,创造了超级杂交水稻单季亩产世界纪录,有效落实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达到了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亩产1 200公斤的产量目标。图二中a~c表示植物的生理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超级杂交水稻花,花比较小、没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花粉多而轻盈,那么超级杂交水稻的花粉需要 作为媒介,才能完成传粉过程。
(2)为提高亩产量,科研人员把实验田定在凉山州德昌县的原因是 ,这有利于超级杂交水稻植株进行图二所示的 (填“a”“b”或“c”),超级杂交水稻植株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填“a”“b”或“c”)提供。
(3)给超级杂交水稻植株浇水施肥,是为了提供其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无机盐,它们主要通过根尖结构中的 区从土壤中吸收,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图二所示 (填“a”“b”或“c”)散失到大气中。
(4)图三是水稻单株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a点相比,b点单株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的原因是 。
5.(2023·连云港学业考改编)植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植物的生命周期伴随着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物质的吸收和运输等。图中A、B、C分别表示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种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进行生理活动C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填结构名称)。
(2)请运用植物生理过程的相关知识,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
①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空气特别湿润和清新。分析其原因是与 (用图中字母表示)有关。
②新疆吐鲁番种植的葡萄含糖量较高。分析其原因是与 (用图中字母表示)有关。
6.(2024·陕西学业考)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史已超过四千年。小秦参与了学校开展的小麦种植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小秦笔记中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实践前准备】种植小麦前,小秦搜集了相关信息。
信息一:小麦种子实际上是果实,由果皮、种皮、胚和贮藏营养物质的胚乳组成。
信息二:奶奶提到“要吃白馍馍,麦种泥窝窝”“播种小麦时要看看土壤墒情”。
信息三:一株小麦一生可以长出7万多条根,总长超过500米,全部根毛连起来可达2万米。
【实践中体验】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小秦进行了观察思考。
(1)拿到小麦种子,观察并结合信息一得出:小麦种子中贮藏营养物质的结构与图中的 (填序号)相似。
(2)信息二暗含小麦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据此,小秦在播种前查看了墒情。
(3)查看麦田时发现,南面围墙阴影下的麦苗长势不良,其余麦苗长势喜人。由此可知,麦苗生长过程中制造有机物的生理活动所需条件是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小麦抽穗、开花。小麦花经历传粉和受精,最终花中的 发育成小麦种子中的胚。
(4)收割完小麦后,小秦拔出麦茬,看到有多条根。结合信息三,发达的根系对小麦生活的意义是 。
【实践后探究】收获小麦后,小秦进行了探究活动。
(5)一般提高小麦产量常施用化肥。望着收割后遗留的小麦秸秆,提出问题:“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能否减少化肥用量 ”为此,小秦查阅了有关论文,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对小麦亩产量的影响”实验数据表
组别 秸秆还田情况 化肥用量/% 亩产量/公斤
1组 全部还田 90 348.4
2组 全部还田 80 383.2
3组 全部还田 70 274.3
4组 不还田 100 274.1
注:化肥用量100%是指秸秆不还田情况下的常规用量。
①据表中数据,亩产量最高的是 组。全部还田情况下,只考虑化肥成本,每公斤小麦投入成本最高的是 组。
②由表中数据可看出: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小麦亩产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说明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 (填“能”或“不能”)减少化肥用量。
(6)请列举一条生产生活中利用秸秆的具体做法: 。
7.(2023·泰安学业考)图1是甲、乙两种农作物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图。图2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某种物质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分析图1,当光照强度为 时,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的叶片通过气孔排到外界环境的物质主要有 。光照强度为b2时,假设乙植物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有机物是c毫克,通过呼吸作用每小时单位叶面积分解的有机物是d毫克,则乙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小时单位叶面积合成的有机物是 毫克。
(2)图2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 。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对这株植物处理的方法是 。随后光照3小时,摘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3)依据图1,在温室栽培甲、乙两种农作物时,为乙提供的光照强度应适当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为甲提供的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为b2时,在合理灌溉、合理密植的同时,可采取 的措施提高乙的产量。热考专题二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答案:[1]根、茎、叶 [2]输导组织 [3]裸子植物 [4]胚芽
[5]下表皮 [6]叶绿体 [7]水分与无机盐 [8]二氧化碳和水
[9]贮存能量 [10]碳-氧平衡 [11]有机物和氧气 [12]线粒体
热考角度一 被子植物的一生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非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命题形式:属于中等难度的综合题,各知识点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常以结构图、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种子结构及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的知识。
【典例悟道】
典例 如图描述的是绿色开花植物——大豆的一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⑤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种子萌发时,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就能萌发,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①胚芽
C.幼根的生长靠伸长区增加细胞的数量
D.果实由⑥胚珠和⑦果皮组成
通法通则
(1)按图索骥法:对于拼盘图形,识别图中的结构,推断其功能和发育情况。
(2)顺藤摸瓜法:根据箭头指向明确发育过程,特别注意发育的对应关系。
通法应用——按图索骥法
(1)题中图示依次为种子结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2)结合选项,对应图示,依次判断植物一生中的发育情况:
A项:胚由①②④⑤组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项:种子萌发需要具备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且不在休眠期。
C项:幼根的生长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伸长区增大细胞体积。
D项: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答案:A。
【题组过关】
1.如图为菜豆的一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①→②过程所需要的有机物由胚乳提供
B.③的地上部分由菜豆种子中的胚轴发育而来
C.③→⑤时期会进行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
D.⑤中有多粒菜豆是因为一朵花中有多个子房
2.(2024·天水学业考改编)(1)“清明有雨春苗壮,小满有雨麦头齐”,农民常在雨后播种,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2)“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芒种时节正是北方麦收之时,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
(3)“立秋无雨水,白露雨来淋”,农作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4)“秋分一到,谷场见稻”,收获水稻后需晾晒,以减少种子含水量,降低种子呼吸作用强度。
3.(2024·桂林模拟)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也是广西特色水果之一。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多处鳞斑状突起,呈鲜红或紫红色。果肉产鲜时呈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如图是荔枝植株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荔枝常栽种在阳光多的地方,达到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合成,提高产量的目的。荔枝的叶片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有机物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叶片结构中的叶肉处。
(2)图中的④为荔枝花的雄蕊,雄蕊的花药里有花粉,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就是传粉。荔枝植株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中荔枝果实中的②是由荔枝花的胚珠发育而成的。
(3)荔枝果实成熟后销往各地,包装操作宜在低于10 ℃的适宜低温、清洁干燥的环境中进行,请根据相关知识说明其原因:在适宜低温、清洁干燥的环境中,荔枝的呼吸作用较弱,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储存时间。(答出一点即可)
热考角度二 综合考查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非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常考形式:属于中等难度的综合题,各知识点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常以模式图、结构图信息为载体考查植物的生理活动。
【典例悟道】
典例 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开展休闲采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草莓、黄瓜等是大棚种植的常规品种,深受农民和游客欢迎。图一是草莓植株,图二是草莓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三是密闭大棚中一天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草莓植株利用茎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 。
(2)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看,采摘的草莓果实属于 。采摘的草莓果实堆放起来,时间久了内部会发热,原因是草莓果实进行 释放了热量。
(3)蒸腾作用对草莓植株自身的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促进植株从土壤中吸收 ,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株体内的运输,还能使植株有效地散热。
(4)在大棚环境中,由于昆虫缺乏,草莓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而导致减产。人们通过实施 ,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达到增产。
(5)图三中曲线bd段,草莓叶片此时进行的生理活动可以用图二中的数字序号 表示。通过分析此曲线,你对大棚种植有何建议 。
通法通则
(1)顺藤摸瓜法:根据箭头指向明确生理过程。
(2)按图索骥法:识别图中的结构,推断其功能和参与的生理过程。
(3)通过现象看生理: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许多外在表现,根据外在表现推测其体内的生理过程。
通法应用——通过现象看生理
图一为草莓的生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图二为草莓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为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为呼吸作用,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图三为密闭大棚中一天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曲线上升表示进行呼吸作用或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曲线下降表示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答案:(1)无性生殖
(2)器官 呼吸作用
(3)水分
(4)人工辅助授粉(或人工授粉)
(5)①③⑤⑥(缺一不可) 白天通风(或白天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题组过关】
(2024·达州学业考)番茄又名西红柿,鲜嫩多汁、酸甜可口,深受同学们喜欢。达州市某校生物学社团的同学在劳动实践基地采用大棚种植番茄,在种植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探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番茄叶片在上午9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B、C。(填字母)
(2)为探究影响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因素,该社团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甲、乙进行对照,可探究二氧化碳这一因素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经过暗处理、光照几小时后摘叶、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等操作,发现只有甲(填图中所示标号)中的叶片会变蓝。
(3)社团的同学在大棚种植番茄的过程中,为提高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C。
A.白天适当升高大棚内温度
B.合理密植
C.晚上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D.在温室大棚中安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
(4)如图3为24小时内番茄叶片释放或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经分析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填“>”“<”或“=”)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
1.(2024·达州学业考)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图甲中的③发育成图乙中的B
B.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图丙中的3,最终发育为图丁中的d
C.图丙中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
D.图丁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和有机物,是由d吸收并运输到整个植株
2.(2024·南宁模拟)广西砂糖橘因皮薄易剥,肉质多汁味甜而深受人们喜爱。“橘林养鸡”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可以促进橘树的生长以及提高果实的品质,同时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图中的A、B表示橘树的两种生理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橘子的果肉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
(2)橘树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再经叶脉、叶柄和茎、叶中的筛管(填“筛管”或“导管”)运输到果实中贮存起来。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图中的B(填“A”或“B”)过程,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填细胞结构)内。
(3)橘林的杂草、昆虫等可以成为鸡的食物。鸡的粪便含有丰富的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又能被橘林所利用,使果实更加绿色健康。可见,橘林中的鸡可以促进橘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2024·崇左模拟)崇左市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充足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生产出来皮绿瓤红、甜汁四溢的西瓜,图中①②③表示植物体的三种生理作用,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西瓜植株在经历开花、传粉和受精后,可以发育成果实的是雌蕊中的子房。
(2)充足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为植株的生长提供了水分和无机盐,它们主要是由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其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
(3)西瓜含糖量高是植株通过③(填序号)过程制造糖类等有机物贮存在果肉之中。果实中甘甜的汁水主要来自果肉细胞结构中的液泡(填结构名称)。
(4)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和氧浓度等方法抑制西瓜的呼吸作用来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
4.(2024·凉山州学业考改编)秋看凉山大地,最美的风景,在天高云阔,也在层林尽染,更在奋力打造“天府第二粮仓”的希望田野上。科研人员在凉山州德昌县麻栗镇阿月村开展了超级杂交水稻种植实验,并于2023年10月14日,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110亩水稻田平均亩产1 251.5公斤,创造了超级杂交水稻单季亩产世界纪录,有效落实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达到了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亩产1 200公斤的产量目标。图二中a~c表示植物的生理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超级杂交水稻花,花比较小、没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花粉多而轻盈,那么超级杂交水稻的花粉需要风作为媒介,才能完成传粉过程。
(2)为提高亩产量,科研人员把实验田定在凉山州德昌县的原因是光照充足,这有利于超级杂交水稻植株进行图二所示的c(填“a”“b”或“c”),超级杂交水稻植株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由b(填“a”“b”或“c”)提供。
(3)给超级杂交水稻植株浇水施肥,是为了提供其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无机盐,它们主要通过根尖结构中的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图二所示a(填“a”“b”或“c”)散失到大气中。
(4)图三是水稻单株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a点相比,b点单株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的原因是种植密度大,受光面积小。
5.(2023·连云港学业考改编)植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植物的生命周期伴随着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物质的吸收和运输等。图中A、B、C分别表示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种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进行生理活动C的场所是细胞中的叶绿体(填结构名称)。
(2)请运用植物生理过程的相关知识,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
①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空气特别湿润和清新。分析其原因是与B、C(用图中字母表示)有关。
②新疆吐鲁番种植的葡萄含糖量较高。分析其原因是与A、C(用图中字母表示)有关。
6.(2024·陕西学业考)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史已超过四千年。小秦参与了学校开展的小麦种植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小秦笔记中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实践前准备】种植小麦前,小秦搜集了相关信息。
信息一:小麦种子实际上是果实,由果皮、种皮、胚和贮藏营养物质的胚乳组成。
信息二:奶奶提到“要吃白馍馍,麦种泥窝窝”“播种小麦时要看看土壤墒情”。
信息三:一株小麦一生可以长出7万多条根,总长超过500米,全部根毛连起来可达2万米。
【实践中体验】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小秦进行了观察思考。
(1)拿到小麦种子,观察并结合信息一得出:小麦种子中贮藏营养物质的结构与图中的③(填序号)相似。
(2)信息二暗含小麦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氧气。据此,小秦在播种前查看了墒情。
(3)查看麦田时发现,南面围墙阴影下的麦苗长势不良,其余麦苗长势喜人。由此可知,麦苗生长过程中制造有机物的生理活动所需条件是光照。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小麦抽穗、开花。小麦花经历传粉和受精,最终花中的受精卵发育成小麦种子中的胚。
(4)收割完小麦后,小秦拔出麦茬,看到有多条根。结合信息三,发达的根系对小麦生活的意义是大大增加小麦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
【实践后探究】收获小麦后,小秦进行了探究活动。
(5)一般提高小麦产量常施用化肥。望着收割后遗留的小麦秸秆,提出问题:“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能否减少化肥用量 ”为此,小秦查阅了有关论文,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对小麦亩产量的影响”实验数据表
组别 秸秆还田情况 化肥用量/% 亩产量/公斤
1组 全部还田 90 348.4
2组 全部还田 80 383.2
3组 全部还田 70 274.3
4组 不还田 100 274.1
注:化肥用量100%是指秸秆不还田情况下的常规用量。
①据表中数据,亩产量最高的是2组。全部还田情况下,只考虑化肥成本,每公斤小麦投入成本最高的是1组。
②由表中数据可看出: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小麦亩产量增加(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说明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化肥能(填“能”或“不能”)减少化肥用量。
(6)请列举一条生产生活中利用秸秆的具体做法:以秸秆等作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产生氢和二氧化碳,进而产生甲烷(合理即可)。
7.(2023·泰安学业考)图1是甲、乙两种农作物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图。图2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某种物质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分析图1,当光照强度为a1时,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的叶片通过气孔排到外界环境的物质主要有氧气和水。光照强度为b2时,假设乙植物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有机物是c毫克,通过呼吸作用每小时单位叶面积分解的有机物是d毫克,则乙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小时单位叶面积合成的有机物是c+d毫克。
(2)图2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对这株植物处理的方法是放置黑暗处一昼夜。随后光照3小时,摘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3)依据图1,在温室栽培甲、乙两种农作物时,为乙提供的光照强度应适当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为甲提供的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为b2时,在合理灌溉、合理密植的同时,可采取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其他答案合理即可)的措施提高乙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