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考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人(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热考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人(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28 10:10:41

文档简介

热考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人
答案:[1]输尿管  [2]重吸收  [3]脊髓    [4]条件反射 [5]无机盐
[6]肺 [7]血细胞 [8]右心房
热考角度一 综合考查人体的营养、呼吸、循环、排泄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非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命题形式:属于中等难度的综合题,各知识点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常以模式图信息为载体考查新陈代谢过程。
【典例悟道】
典例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国际马拉松赛又为襄阳增加了一张亮丽的名片。参加马拉松比赛,赛前早餐要以清淡为主;赛中要调整好呼吸,注意补充水分;赛后要迅速保温、补水等。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的氧气透过     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运动员的腿部肌肉处毛细血管网,经过的主要路径依次是   (填字母序号)。
a左心室   b肺静脉   c主动脉
d左心房   e各级动脉
(2)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     ,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3)细胞内蛋白质分解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途径有   (填图中序号)。
(4)运动员冲刺时,观众情绪激动,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激素。肾上腺等内分泌腺没有     ,它们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5)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请再写出人体中的一种蛋白质及其作用: 。
通法通则
(1)图形分解法:对于综合性图形,先把图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生理过程,再结合每个生理过程的特点进行分析。
(2)按图索骥法:对于拼盘图形,识别图中的结构,推断其功能和参与的生理过程。
通法应用——图形分解法
(1)依据箭头判断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的生理过程。
(2)依据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都有关系这一特点分析各箭头代表的物质去向。由此判断:
a.图形左侧:食物与氧气分别经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b.图形右侧: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c.图形中间:表示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经循环系统进入相应的排泄系统或器官。
答案:(1)肺泡 bdace (2)胃 (3)④⑤
(4)导管 (5)抗体有消灭抗原的功能
【题组过关】
1.体育运动是在身体多种器官、系统协调配合下完成的。如图是人体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C、D、E表示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运动员们摄入的蛋白质在B系统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进入C系统。
(2)外界空气与A系统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氧气进入C系统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填心脏的结构),再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组织细胞。
(3)图中共展示了2条排泄途径。血液流经D系统,经过⑦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4)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领奖台上时,每名中国体育健儿都非常激动,心跳加快,这与E系统中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有关。
2.(2023·滨州学业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需要各器官、系统密切协调、相互配合完成。如图中的①~⑦代表结构,A~E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人体内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胰液。消化后的产物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是吸收。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昼夜形成的原尿约180升,而实际排尿约1.5升,这是由于[E]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如果一个人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和红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⑥]肾小球。
(3)肝脏产生的尿素经血液循环运往肾脏,经C排出体外的过程中,流经心脏的先后顺序是②④①③(填序号)。
(4)在图示各结构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⑤]组织细胞。
(5)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共同的结构特点是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物质透过,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热考角度二 综合考查人体代谢和生命活动调节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常考形式:属于基础性综合题,各知识点有一定的独立性;常以文字叙述或图形拼盘的形式考查教材基础知识。
【典例悟道】
典例 连续发生的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表示,毅豪同学归纳整理的四个流程图中,有待改正的是(  )
A.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原尿→肾小管→尿液
C.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D.红灯成像: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
通法通则
(1)顺藤摸瓜法:根据箭头指向明确生理过程,特别注意先后顺序、过程有无增多或遗漏。
(2)通过现象看生理过程:人体生命活动有许多外在表现,根据外在表现推测其体内的生理过程。
通法应用——顺藤摸瓜法
A项:动植物结构层次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系统。
B项: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滤过在前,肾小管重吸收在后。
C项:肺循环的起点在右心室,终点在左心房。
D项: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在神经中枢形成。
答案:A。
【题组过关】
1.(2023·衡阳学业考)写流程图是生物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下列有关流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D)
A.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人体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C.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觉中枢
2.(2024·广安学业考)《水浒传》中有一段“武松打虎”的经典桥段,描写的是好汉武松喝完十八碗酒后,在景阳冈战胜猛虎的故事。如图是人眼球结构以及人脑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书中写到,武松在喝完十八碗酒后,摇摇晃晃几乎站立不稳,这是因为饮酒过度,酒精麻痹了武松的[④]小脑。
(2)当武松看见老虎时,他的[②]视网膜上会形成老虎的物像。
(3)武松见到老虎,感到害怕,纵身一跃,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4)武松抡起拳头打虎的动作,是由骨、骨骼肌、关节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1.(2023·重庆学业考)以下实验及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观察人血涂片——视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白细胞
B.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应多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
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D.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吹气后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023·宜宾学业考)人体的结构都有一定的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
A.鼻毛生长在鼻腔前部,这能够阻挡空气中的灰尘
B.红细胞的形态改变或数量异常时,表明身体有炎症
C.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D.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对血液有过滤作用
3.(2024·遂宁学业考)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中的血液流动示意图,其中②表示器官或结构、①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②表示肺时,③中氧气丰富,血液颜色是暗红色
B.②表示小肠时,③中营养物质可能比①丰富
C.②表示肾小球时,①和③所代表的都是动脉
D.②表示心脏时,①中流动的不一定是动脉血
4.(2023·凉山州学业考)在2022年底,一次性机器人“磁控胶囊胃镜”惊现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病人能短时间内无痛苦地完成胃部检查,病人吞下“磁控胶囊胃镜”到检查完成只需5分钟,约一天后它会随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如图是人体部分结构和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磁控胶囊胃镜”在人体内通过的路径是A(填字母),“磁控胶囊胃镜”与生活中我们口服的药物胶囊(用淀粉制成)不同,后者在小肠被彻底消化,使药物渗出进入血液。
(2)外界的氧气经C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变成动脉血,经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腔是左心房,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填“增多”或“减少”)。
(3)图中共有2条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某人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这与图中的③(填序号)生理活动异常有关。
(4)甲肝患者应少吃油腻食物,是因为B(填字母)分泌的胆汁异常影响了脂肪的分解。
5.(2024·福建学业考)麻辣小龙虾和蒜蓉小龙虾是广受欢迎的美食。
(1)小龙虾体表有外骨骼且定期蜕皮。
(2)看见麻辣小龙虾,人分泌唾液,这一反射的类型是条件反射,其反射弧的效应器是图1中的[④]。
(3)小龙虾富含蛋白质,肉质细嫩。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在图2中的[⑥]开始消化,在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列举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或长5~6米;或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或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答出一点即可)。
6.(2024·南充学业考)人体的生理活动能正常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如图为李雷同学部分生活日常以及参与相关活动的部分身体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经过一夜的睡眠,膀胱尿液充盈,起床后需及时排出。尿液的产生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③]的重吸收作用。
(2)早餐鸡蛋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在图中[⑤]被彻底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3)李雷骑自行车上学途中,遇到红灯会立即停下等待,调节该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⑦]大脑,此反射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
(4)大课间激情跑操,需要较多的能量供应。此时呼吸会变得急促,目的是提供较多的[b]氧气参与有机物分解。
(5)体育课上进行篮球比赛,投篮到B过程时肌肉c处于舒张状态;观看篮球比赛的同学也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这是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也会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7.(2023·广东学业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赛龙舟(如图甲)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请回答:
(1)鼓手击鼓时需要运动系统中的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的参与。舵手屈肘掌舵时,图乙中的结构a肱二头肌(填名称)收缩、结构b肱三头肌(填名称)舒张。
(2)桡手奋力挥桨时用力吸气,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降低。比赛过程中,桡手心跳加快。图丙中代表心脏左心室的是④(填序号),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
(3)赛龙舟时,运动员情绪高涨、动作整齐划一。这主要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赛龙舟的盛景落在眼球的视网膜上形成物像,人们在欢乐的赛龙舟活动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自信和力量。
8.(2024·河北学业考改编)某人因侧腹部疼痛就医,遵医嘱憋尿进行超声检查,发现肾脏中有结石。如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组成及部分内部结构纵切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健康人的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后,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中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随血液通过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流回心脏的右心房,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
(2)当膀胱中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位于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装满尿液”的信息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中的排尿中枢,同时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需要憋尿时,大脑下达“指令”,尿道括约肌收缩,控制排尿,这属于复杂的(条件)的反射。
(3)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结石变小,随尿液经①(填图中序号)运输到膀胱中暂时储存,后经尿道排出体外。为了防止肾结石复发,医生给该患者的建议是多喝水、适当运动、不憋尿。
9.(2024·成都学业考)“羽世界·共蓉耀”。2024年4月27日~5月5日,“汤尤杯”世界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在成都举办,经过激烈角逐,中国羽毛球男队、女队均获得冠军。图甲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部分系统相互协调配合的示意图。图乙是运动员听觉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图甲中,运动员吸入氧气的过程a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运动员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收缩(填“收缩”或“舒张”)状态。氧气进入运动员组织细胞后,能用于分解细胞中的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为运动提供动力,细胞中发生该氧化分解过程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2)运动员产生的部分代谢废物,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经过①②(填图甲中的标号)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80 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约为1.5 L,主要原因是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血液。
(3)比赛中,现场观众的加油呐喊声,会刺激运动员⑤(填图乙中的标号)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⑥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4)运动员体内各部分系统能够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人体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这种自我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10.(2023·陕西学业考)小秦所在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了“生物圈中的人”项目学习任务。图1 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是体循环或肺循环简图,其中①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图3是血液循环模型,其中①~③表示心脏的三个腔,④⑤表示血液流经的不同器官。请据图回答问题:
【调查发现】小秦的午餐是米饭、清蒸鲈鱼和凉拌豆芽;第二天小秦在粪便中发现了完整
的豆瓣,刷牙时出现了牙龈出血的现象。
【模型建构】小组回顾了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输和代谢过程,复习了图1,绘制了图2,制作了图3模型。
(1)结合图1写出“豆瓣”在小秦体内的“旅行路线”:①→②→③→⑤→⑦→⑧ →⑨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午餐中的淀粉和蛋白质最终在图1 中的⑦处分别被消化为葡萄糖和氨基酸。
(2)氨基酸在图2中的①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则图2中的①是图1 中的[⑦]小肠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部分氨基酸经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主要由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以上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的,该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
(3)图3模型用空心橡皮球、橡皮管、填充的液体和模拟瓣膜的材料等制成。挤压图3 中的②,液体经④流至③的过程可用图2表示,则图2是体循环。
【探究实践】新鲜水果能为人体提供自身不能合成的维生素C。
(4)参照午餐推测,小秦牙龈出血是由于维生素 C 摄入量不足(填“过多”“适量”或“不足”)。
(5)小组想了解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C 含量。查阅资料获知,家里几种常见水果的维生素C 含量如表:
水果 梨 苹果 葡萄 桃 香蕉
每100克水果中可食用部分占比/% 82 85 86 89 59
每100克水果中可食用部分维生素C含量/毫克 5.0 3.0 4.0 10.0 8.0
人们只食用水果的可食用部分。根据表中数据,估算并比较每100克水果中可食用部分维生素C 含量,小秦可首选香蕉食用,改善牙龈出血,做到合理营养。热考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人
答案:[1]   [2]   [3]     [4] [5]
[6] [7] [8]
热考角度一 综合考查人体的营养、呼吸、循环、排泄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非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命题形式:属于中等难度的综合题,各知识点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常以模式图信息为载体考查新陈代谢过程。
【典例悟道】
典例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国际马拉松赛又为襄阳增加了一张亮丽的名片。参加马拉松比赛,赛前早餐要以清淡为主;赛中要调整好呼吸,注意补充水分;赛后要迅速保温、补水等。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的氧气透过 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运动员的腿部肌肉处毛细血管网,经过的主要路径依次是 (填字母序号)。
a左心室   b肺静脉   c主动脉
d左心房   e各级动脉
(2)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 ,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3)细胞内蛋白质分解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途径有 (填图中序号)。
(4)运动员冲刺时,观众情绪激动,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激素。肾上腺等内分泌腺没有 ,它们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5)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请再写出人体中的一种蛋白质及其作用: 。
通法通则
(1)图形分解法:对于综合性图形,先把图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生理过程,再结合每个生理过程的特点进行分析。
(2)按图索骥法:对于拼盘图形,识别图中的结构,推断其功能和参与的生理过程。
通法应用——图形分解法
(1)依据箭头判断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的生理过程。
(2)依据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都有关系这一特点分析各箭头代表的物质去向。由此判断:
a.图形左侧:食物与氧气分别经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b.图形右侧: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c.图形中间:表示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经循环系统进入相应的排泄系统或器官。
【题组过关】
1.体育运动是在身体多种器官、系统协调配合下完成的。如图是人体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C、D、E表示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运动员们摄入的蛋白质在B系统最终被消化成 进入C系统。
(2)外界空气与A系统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氧气进入C系统最先到达心脏的 (填心脏的结构),再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组织细胞。
(3)图中共展示了 条排泄途径。血液流经D系统,经过⑦肾小球的 作用和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4)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领奖台上时,每名中国体育健儿都非常激动,心跳加快,这与E系统中肾上腺分泌的 增加有关。
2.(2023·滨州学业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需要各器官、系统密切协调、相互配合完成。如图中的①~⑦代表结构,A~E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人体内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 。消化后的产物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是 。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昼夜形成的原尿约180升,而实际排尿约1.5升,这是由于[E] 。如果一个人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和红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⑥] 。
(3)肝脏产生的尿素经血液循环运往肾脏,经C排出体外的过程中,流经心脏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4)在图示各结构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 ] 。
(5)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共同的结构特点是 ,有利于物质透过,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热考角度二 综合考查人体代谢和生命活动调节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常考形式:属于基础性综合题,各知识点有一定的独立性;常以文字叙述或图形拼盘的形式考查教材基础知识。
【典例悟道】
典例 连续发生的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表示,毅豪同学归纳整理的四个流程图中,有待改正的是(  )
A.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原尿→肾小管→尿液
C.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D.红灯成像: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
通法通则
(1)顺藤摸瓜法:根据箭头指向明确生理过程,特别注意先后顺序、过程有无增多或遗漏。
(2)通过现象看生理过程:人体生命活动有许多外在表现,根据外在表现推测其体内的生理过程。
通法应用——顺藤摸瓜法
A项:动植物结构层次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系统。
B项: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滤过在前,肾小管重吸收在后。
C项:肺循环的起点在右心室,终点在左心房。
D项: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在神经中枢形成。
【题组过关】
1.(2023·衡阳学业考)写流程图是生物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下列有关流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人体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C.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觉中枢
2.(2024·广安学业考)《水浒传》中有一段“武松打虎”的经典桥段,描写的是好汉武松喝完十八碗酒后,在景阳冈战胜猛虎的故事。如图是人眼球结构以及人脑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书中写到,武松在喝完十八碗酒后,摇摇晃晃几乎站立不稳,这是因为饮酒过度,酒精麻痹了武松的[ ] 。
(2)当武松看见老虎时,他的[ ] 上会形成老虎的物像。
(3)武松见到老虎,感到害怕,纵身一跃,这是一种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4)武松抡起拳头打虎的动作,是由骨、骨骼肌、 协调配合,在 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1.(2023·重庆学业考)以下实验及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人血涂片——视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白细胞
B.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应多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
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D.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吹气后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023·宜宾学业考)人体的结构都有一定的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鼻毛生长在鼻腔前部,这能够阻挡空气中的灰尘
B.红细胞的形态改变或数量异常时,表明身体有炎症
C.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D.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对血液有过滤作用
3.(2024·遂宁学业考)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中的血液流动示意图,其中②表示器官或结构、①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表示肺时,③中氧气丰富,血液颜色是暗红色
B.②表示小肠时,③中营养物质可能比①丰富
C.②表示肾小球时,①和③所代表的都是动脉
D.②表示心脏时,①中流动的不一定是动脉血
4.(2023·凉山州学业考)在2022年底,一次性机器人“磁控胶囊胃镜”惊现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病人能短时间内无痛苦地完成胃部检查,病人吞下“磁控胶囊胃镜”到检查完成只需5分钟,约一天后它会随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如图是人体部分结构和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磁控胶囊胃镜”在人体内通过的路径是 (填字母),“磁控胶囊胃镜”与生活中我们口服的药物胶囊(用淀粉制成)不同,后者在 被彻底消化,使药物渗出进入血液。
(2)外界的氧气经C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变成 ,经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腔是 ,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明显 (填“增多”或“减少”)。
(3)图中共有 条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某人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这与图中的 (填序号)生理活动异常有关。
(4)甲肝患者应少吃油腻食物,是因为 (填字母)分泌的胆汁异常影响了脂肪的分解。
5.(2024·福建学业考)麻辣小龙虾和蒜蓉小龙虾是广受欢迎的美食。
(1)小龙虾体表有 且定期蜕皮。
(2)看见麻辣小龙虾,人分泌唾液,这一反射的类型是 ,其反射弧的效应器是图1中的[ ]。
(3)小龙虾富含蛋白质,肉质细嫩。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在图2中的[ ]开始消化,在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列举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答出一点即可)。
6.(2024·南充学业考)人体的生理活动能正常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如图为李雷同学部分生活日常以及参与相关活动的部分身体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经过一夜的睡眠,膀胱尿液充盈,起床后需及时排出。尿液的产生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 ]的重吸收作用。
(2)早餐鸡蛋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在图中[ ]被彻底消化成 ,才能被吸收。
(3)李雷骑自行车上学途中,遇到红灯会立即停下等待,调节该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 ,此反射的类型属于 。
(4)大课间激情跑操,需要较多的能量供应。此时呼吸会变得急促,目的是提供较多的[ ] 参与有机物分解。
(5)体育课上进行篮球比赛,投篮到B过程时肌肉c处于 状态;观看篮球比赛的同学也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这是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也会受到 调节的影响。
7.(2023·广东学业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赛龙舟(如图甲)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请回答:
(1)鼓手击鼓时需要运动系统中的骨、 和骨骼肌的参与。舵手屈肘掌舵时,图乙中的结构a (填名称)收缩、结构b (填名称)舒张。
(2)桡手奋力挥桨时用力吸气,肋间外肌和 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 。比赛过程中,桡手心跳加快。图丙中代表心脏左心室的是 (填序号),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
(3)赛龙舟时,运动员情绪高涨、动作整齐划一。这主要是 调节和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赛龙舟的盛景落在眼球的 上形成物像,人们在欢乐的赛龙舟活动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自信和力量。
8.(2024·河北学业考改编)某人因侧腹部疼痛就医,遵医嘱憋尿进行超声检查,发现肾脏中有结石。如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组成及部分内部结构纵切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健康人的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后,通过肾小球的 作用形成原尿。原尿中大部分水、全部 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随血液通过肾静脉汇入 ,流回心脏的右心房,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
(2)当膀胱中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位于膀胱壁内的 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装满尿液”的信息沿 传到脊髓中的排尿中枢,同时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需要憋尿时,大脑下达“指令”,尿道括约肌收缩,控制排尿,这属于 的反射。
(3)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结石变小,随尿液经 (填图中序号)运输到膀胱中暂时储存,后经尿道排出体外。为了防止肾结石复发,医生给该患者的建议是多喝水、适当运动、不憋尿。
9.(2024·成都学业考)“羽世界·共蓉耀”。2024年4月27日~5月5日,“汤尤杯”世界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在成都举办,经过激烈角逐,中国羽毛球男队、女队均获得冠军。图甲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部分系统相互协调配合的示意图。图乙是运动员听觉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图甲中,运动员吸入氧气的过程a是通过 实现的。运动员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氧气进入运动员组织细胞后,能用于分解细胞中的 ,释放出能量,为运动提供动力,细胞中发生该氧化分解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
(2)运动员产生的部分代谢废物,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经过 (填图甲中的标号)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80 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约为1.5 L,主要原因是 。
(3)比赛中,现场观众的加油呐喊声,会刺激运动员 (填图乙中的标号)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⑥ 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4)运动员体内各部分系统能够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人体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这种自我调节包括 。
10.(2023·陕西学业考)小秦所在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了“生物圈中的人”项目学习任务。图1 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是体循环或肺循环简图,其中①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图3是血液循环模型,其中①~③表示心脏的三个腔,④⑤表示血液流经的不同器官。请据图回答问题:
【调查发现】小秦的午餐是米饭、清蒸鲈鱼和凉拌豆芽;第二天小秦在粪便中发现了完整
的豆瓣,刷牙时出现了牙龈出血的现象。
【模型建构】小组回顾了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输和代谢过程,复习了图1,绘制了图2,制作了图3模型。
(1)结合图1写出“豆瓣”在小秦体内的“旅行路线”:①→②→③→ →⑨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午餐中的淀粉和蛋白质最终在图1 中的⑦处分别被消化为 和氨基酸。
(2)氨基酸在图2中的①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则图2中的①是图1 中的[ ]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部分氨基酸经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主要由 系统排出体外。 以上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的,该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3)图3模型用空心橡皮球、橡皮管、填充的液体和模拟瓣膜的材料等制成。挤压图3 中的②,液体经④流至③的过程可用图2表示,则图2是 循环。
【探究实践】新鲜水果能为人体提供自身不能合成的维生素C。
(4)参照午餐推测,小秦牙龈出血是由于维生素 C 摄入量 (填“过多”“适量”或“不足”)。
(5)小组想了解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C 含量。查阅资料获知,家里几种常见水果的维生素C 含量如表:
水果 梨 苹果 葡萄 桃 香蕉
每100克水果中可食用部分占比/% 82 85 86 89 59
每100克水果中可食用部分维生素C含量/毫克 5.0 3.0 4.0 10.0 8.0
人们只食用水果的可食用部分。根据表中数据,估算并比较每100克水果中可食用部分维生素C 含量,小秦可首选 食用,改善牙龈出血,做到合理营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