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考专题四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变异(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热考专题四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变异(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28 10:07:14

文档简介

热考专题四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变异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热考角度一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命题形式:属于中等难度题目,知识点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单独考查,也可综合考查,常以文字或模式图形式,通过类比方式考查生殖发育特点。
【典例悟道】
典例 某生物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其生殖和发育进行了探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扦插属于无性生殖
B.图乙中嫁接成活的关键是a砧木和b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2]胚盘
D.图丁中胎儿通过2、3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通法通则
(1)按图索骥法:识别图中的结构,推断其功能和参与的生理过程。
(2)顺藤摸瓜法:结合选项中所涉及的生物生殖发育特点,逐项分析,特别要注意所涉及结构要与图示对应。
通法应用——按图索骥法
(1)辨识图示:依次识别甲、乙、丙、丁所示图片含义及各结构对应的名称。
(2)整合分析:
①植物的生殖:图甲是扦插,属于无性生殖;图乙为嫁接,a是接穗,b是砧木,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②鸟卵的结构:图丙中2是胚盘,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③胎儿的发育:图丁中胎儿通过[2]胎盘和[3]脐带从母体血液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题组过关】
(2024·河池模拟)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结合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和丙图,它们在发育为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 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大,被称为变态发育。
(2)乙图植物的生殖方式是嫁接,保证其成活的关键是图中接穗和砧木的 紧密结合。如果接穗是基因组成为AA的黄桃枝条,砧木是基因组成为aa的毛桃,嫁接成活后结的桃子的基因组成是 。甲、丙、丁图为有性生殖,所以蛙、蛾、鸟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3)丙图的发育过程经过bcda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过程与丙图生物相比缺少了[ ] 期。
(4)丁图为鸟卵,它的内部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卵壳和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如果该卵为受精卵,将来能发育成胚胎的是[ ] ,胚胎发育过程中,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是 。
热考角度二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非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常考形式:属于中等难度或中等以上难度的题目,是每年重点考查内容。各知识点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常以文字描述或模式图形式考查遗传与变异知识。
【典例悟道】
典例 如图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用A、a表示)和红绿色盲(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色觉正常基因是显性基因,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6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其为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若6号个体为杂合子,和7号个体婚配,其后代9号个体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概率是__________。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容易破裂导致贫血。如果7号个体通过输血使贫血症状消失,她与6号个体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与9号个体患病的概率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8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其父母中的______号个体;3号和4号个体再生一个______(填“男孩”或“女孩”),孩子的色觉一定正常。
(4)我国已启动“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遗传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从基因水平进行研究,可能根治红绿色盲等遗传病,这是因为__________。
通法通则
(1)系谱图分析法:先确定系谱图中的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然后再结合系谱图中个体的表现型及亲子代关系推断每一个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2)顺序推导法:
①正推类型:已知亲代求子代,只要能正确写出遗传图解即可解决。
②逆推类型:已知子代求亲代,先判断出显隐性关系,再根据后代表现推出亲本中的待定基因,最后把结果代入原题中进行正推验证。
(3)透过现象看本质法:遗传过程中有很多外在表现,可根据外在表现推测其对应的基因组成。
通法应用——系谱图分析法、顺序推导法
(1)判断遗传方式(显性还是隐性):只要双亲都正常,其子代有患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根据1、2都正常,5患病,可判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隐性遗传病。
(2)基因型推导:
①正推法:根据1、2都正常,5患病,得出1、2基因组成都是Aa。6正常,所以基因组成为AA或Aa,其中杂合子的概率为2/3;若6为杂合子,基因组成为Aa,7为aa,后代基因组成为1/2Aa、1/2aa。
②逆推法:色盲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可知8号男性(XY)患病基因来自4号(母亲),而3号个体正常,所以,他们的后代情况是:男孩1/2为患者,女孩全部正常。
【题组过关】
1.(2023·自贡学业考)豌豆的红花(基因E)对白花(基因e)为显性。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一株红花豌豆与一株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子代中有一半开红花,一半开白花。则亲代红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 )
A.EE  B.Ee  C.ee  D.无法确定
2.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B.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C.一个染色体上有很多个DNA分子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2024·眉山学业考)鹦鹉是一种十分受人们喜爱的宠物鸟,其艳丽的羽毛颜色一直是人们繁殖培育的重点。现有几只不同羽毛颜色的雌雄鹦鹉交配组合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亲代组合 后代数目/只
绿色 黄色
甲 绿色×绿色 18 0
乙 黄色×绿色 0 17
丙 黄色×黄色 5 15
丁 黄色×黄色 1 16
(1)根据 组或 组的实验结果,都可判断黄色与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是 。
(2)假设鹦鹉羽毛的颜色受一对基因A和a控制,则乙组后代黄色鹦鹉的基因组成是 。
(3)丙组后代的黄色鹦鹉中纯种个体所占比例为 。
(4)丁组后代出现一只绿色鹦鹉的原因可能是体内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这种变异称为 。
1.国宝大熊猫是举世公认的珍稀动物,因其完成有性生殖非常困难,全世界仅中国现存2 000多只。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与大熊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水培的富贵竹长出新枝条
B.马铃薯的块茎长成幼苗
C.将苹果树的芽接到梨树上
D.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水稻
2.下列有关人类染色体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定是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
B.先天性愚型是由基因改变引起的疾病
C.近亲结婚都能引起后代染色体数目变异,增加了患遗传病的机会
D.正常人体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3.(2024·重庆学业考改编)当你漫步于菜市场可能会发现,即便是一个玉米棒子上也有紫、红、黑、黄、白等颜色的籽粒,这是怎么形成的 有同学开展了相关研究性学习。
(1)玉米是雌雄 (填“同株”或“异株”)植物,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均由图甲中的[①] 和[②] 组成。
(2)有同学将亲代的黄色玉米与黄色玉米杂交,过程及结果如图乙所示,用A、a分别表示显性和隐性性状的控制基因。从实验结果可知隐性性状是 ,亲代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和 ,子代中黄色玉米的基因组成有 。
(3)考察玉米种植基地获知,玉米籽粒的颜色是由果皮、种皮和胚乳中的多种色素呈现,这些色素是由位于DNA上的 控制的。当将各种颜色品种的玉米混种在一起,它们相互之间通过传粉、 ,就会结出各种颜色籽粒的玉米。
4.(2024·成都学业考)生殖是人类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重要生命活动。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由生殖系统完成。图甲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简图,图乙是胚胎发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生命的孕育从受精卵开始。成熟的卵细胞由卵巢排出,在 (填图甲中的标号)中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分裂形成胚胎,在 (填图甲中的标号)内发育成胎儿。
(2)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胎儿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入母体的途径是胎儿→ (填图乙中的标号)→ (填图乙中的标号)→母体。
(3)图乙中胎儿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该胎儿出生后表现为单眼皮,这种亲子代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 。据此分析,双眼皮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若这对夫妇计划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为双眼皮的可能性比单眼皮的可能性更 (填“大”或“小”),理由是 。
5.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战略物资,在我国广泛栽培。棉花的花、果实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棉纤维是由棉纤维细胞构成的,棉纤维细胞是由胚珠的表皮细胞经伸长,加厚分化而成的。
  天然彩色棉在棉纤维发育过程中会形成棕色色素。天然彩色棉纤维无须染色,不会残留化学毒素,因此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天然彩色棉的纤维品质与白色棉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纤维偏细,强度低。科研人员通过棕色棉和白色棉杂交,来提高天然彩色棉纤维品质,其中两组杂交的结果如表。
组别 亲代 子代
棕色 白色 总数
第一组 棕色×白色 85 82 167
第二组 棕色×棕色 92 28 110
  棉花成长过程中,棉铃虫是常见害虫。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Bt毒蛋白基因,成功培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棉。
(1)棉花的果实称为棉桃,棉桃内有由 (填序号)发育而来的棉籽(种子)。呈絮状的棉纤维是纺织业的主要原料,它由 发育而来。
(2)由第 组实验结果可知,棕色为显性性状。第二组中子代棕色棉和第一组中子代棕色棉基因组成相同的概率为 。
(3)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变异是 (填“可”或“不可”)遗传的。利用转基因棉株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大量抗虫棉的过程属于 生殖。热考专题四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变异
答案:[1]蛹 [2]蝌蚪 [3]胚盘 [4]形成层 [5]DNA
[6]遗传信息 [7]可遗传 [8]杂交 [9]XY [10]均等
热考角度一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命题形式:属于中等难度题目,知识点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单独考查,也可综合考查,常以文字或模式图形式,通过类比方式考查生殖发育特点。
【典例悟道】
典例 某生物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其生殖和发育进行了探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扦插属于无性生殖
B.图乙中嫁接成活的关键是a砧木和b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2]胚盘
D.图丁中胎儿通过2、3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通法通则
(1)按图索骥法:识别图中的结构,推断其功能和参与的生理过程。
(2)顺藤摸瓜法:结合选项中所涉及的生物生殖发育特点,逐项分析,特别要注意所涉及结构要与图示对应。
通法应用——按图索骥法
(1)辨识图示:依次识别甲、乙、丙、丁所示图片含义及各结构对应的名称。
(2)整合分析:
①植物的生殖:图甲是扦插,属于无性生殖;图乙为嫁接,a是接穗,b是砧木,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②鸟卵的结构:图丙中2是胚盘,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③胎儿的发育:图丁中胎儿通过[2]胎盘和[3]脐带从母体血液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答案:B。
【题组过关】
(2024·河池模拟)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结合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和丙图,它们在发育为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大,被称为变态发育。
(2)乙图植物的生殖方式是嫁接,保证其成活的关键是图中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如果接穗是基因组成为AA的黄桃枝条,砧木是基因组成为aa的毛桃,嫁接成活后结的桃子的基因组成是AA。甲、丙、丁图为有性生殖,所以蛙、蛾、鸟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3)丙图的发育过程经过bcda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过程与丙图生物相比缺少了[d]蛹期。
(4)丁图为鸟卵,它的内部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卵壳和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如果该卵为受精卵,将来能发育成胚胎的是[⑤]胚盘,胚胎发育过程中,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是卵黄和卵白。
热考角度二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非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常考形式:属于中等难度或中等以上难度的题目,是每年重点考查内容。各知识点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常以文字描述或模式图形式考查遗传与变异知识。
【典例悟道】
典例 如图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用A、a表示)和红绿色盲(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色觉正常基因是显性基因,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6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其为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若6号个体为杂合子,和7号个体婚配,其后代9号个体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概率是__________。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容易破裂导致贫血。如果7号个体通过输血使贫血症状消失,她与6号个体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与9号个体患病的概率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8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其父母中的______号个体;3号和4号个体再生一个______(填“男孩”或“女孩”),孩子的色觉一定正常。
(4)我国已启动“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遗传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从基因水平进行研究,可能根治红绿色盲等遗传病,这是因为__________。
通法通则
(1)系谱图分析法:先确定系谱图中的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然后再结合系谱图中个体的表现型及亲子代关系推断每一个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2)顺序推导法:
①正推类型:已知亲代求子代,只要能正确写出遗传图解即可解决。
②逆推类型:已知子代求亲代,先判断出显隐性关系,再根据后代表现推出亲本中的待定基因,最后把结果代入原题中进行正推验证。
(3)透过现象看本质法:遗传过程中有很多外在表现,可根据外在表现推测其对应的基因组成。
通法应用——系谱图分析法、顺序推导法
(1)判断遗传方式(显性还是隐性):只要双亲都正常,其子代有患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根据1、2都正常,5患病,可判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隐性遗传病。
(2)基因型推导:
①正推法:根据1、2都正常,5患病,得出1、2基因组成都是Aa。6正常,所以基因组成为AA或Aa,其中杂合子的概率为2/3;若6为杂合子,基因组成为Aa,7为aa,后代基因组成为1/2Aa、1/2aa。
②逆推法:色盲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可知8号男性(XY)患病基因来自4号(母亲),而3号个体正常,所以,他们的后代情况是:男孩1/2为患者,女孩全部正常。
答案:(1)隐性 Aa或AA 2/3 1/2
(2)相同 输血使贫血症状消失,但没有改变7号个体的遗传物质
(3)4 女孩
(4)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题组过关】
1.(2023·自贡学业考)豌豆的红花(基因E)对白花(基因e)为显性。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一株红花豌豆与一株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子代中有一半开红花,一半开白花。则亲代红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B)
A.EE  B.Ee  C.ee  D.无法确定
2.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B.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C.一个染色体上有很多个DNA分子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2024·眉山学业考)鹦鹉是一种十分受人们喜爱的宠物鸟,其艳丽的羽毛颜色一直是人们繁殖培育的重点。现有几只不同羽毛颜色的雌雄鹦鹉交配组合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亲代组合 后代数目/只
绿色 黄色
甲 绿色×绿色 18 0
乙 黄色×绿色 0 17
丙 黄色×黄色 5 15
丁 黄色×黄色 1 16
(1)根据乙组或丙组的实验结果,都可判断黄色与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是黄色。
(2)假设鹦鹉羽毛的颜色受一对基因A和a控制,则乙组后代黄色鹦鹉的基因组成是Aa。
(3)丙组后代的黄色鹦鹉中纯种个体所占比例为1/3。
(4)丁组后代出现一只绿色鹦鹉的原因可能是体内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这种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
1.国宝大熊猫是举世公认的珍稀动物,因其完成有性生殖非常困难,全世界仅中国现存2 000多只。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与大熊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D)
A.水培的富贵竹长出新枝条
B.马铃薯的块茎长成幼苗
C.将苹果树的芽接到梨树上
D.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水稻
2.下列有关人类染色体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定是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
B.先天性愚型是由基因改变引起的疾病
C.近亲结婚都能引起后代染色体数目变异,增加了患遗传病的机会
D.正常人体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3.(2024·重庆学业考改编)当你漫步于菜市场可能会发现,即便是一个玉米棒子上也有紫、红、黑、黄、白等颜色的籽粒,这是怎么形成的 有同学开展了相关研究性学习。
(1)玉米是雌雄同株(填“同株”或“异株”)植物,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均由图甲中的[①]蛋白质和[②]DNA组成。
(2)有同学将亲代的黄色玉米与黄色玉米杂交,过程及结果如图乙所示,用A、a分别表示显性和隐性性状的控制基因。从实验结果可知隐性性状是白色,亲代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和 Aa,子代中黄色玉米的基因组成有AA、Aa。
(3)考察玉米种植基地获知,玉米籽粒的颜色是由果皮、种皮和胚乳中的多种色素呈现,这些色素是由位于DNA上的基因控制的。当将各种颜色品种的玉米混种在一起,它们相互之间通过传粉、受精,就会结出各种颜色籽粒的玉米。
4.(2024·成都学业考)生殖是人类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重要生命活动。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由生殖系统完成。图甲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简图,图乙是胚胎发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生命的孕育从受精卵开始。成熟的卵细胞由卵巢排出,在①(填图甲中的标号)中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分裂形成胚胎,在③(填图甲中的标号)内发育成胎儿。
(2)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胎儿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入母体的途径是胎儿→⑥(填图乙中的标号)→⑤(填图乙中的标号)→母体。
(3)图乙中胎儿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该胎儿出生后表现为单眼皮,这种亲子代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据此分析,双眼皮为显性(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若这对夫妇计划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为双眼皮的可能性比单眼皮的可能性更大(填“大”或“小”),理由是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为75%,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25%。
5.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战略物资,在我国广泛栽培。棉花的花、果实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棉纤维是由棉纤维细胞构成的,棉纤维细胞是由胚珠的表皮细胞经伸长,加厚分化而成的。
  天然彩色棉在棉纤维发育过程中会形成棕色色素。天然彩色棉纤维无须染色,不会残留化学毒素,因此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天然彩色棉的纤维品质与白色棉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纤维偏细,强度低。科研人员通过棕色棉和白色棉杂交,来提高天然彩色棉纤维品质,其中两组杂交的结果如表。
组别 亲代 子代
棕色 白色 总数
第一组 棕色×白色 85 82 167
第二组 棕色×棕色 92 28 110
  棉花成长过程中,棉铃虫是常见害虫。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Bt毒蛋白基因,成功培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棉。
(1)棉花的果实称为棉桃,棉桃内有由⑤(填序号)发育而来的棉籽(种子)。呈絮状的棉纤维是纺织业的主要原料,它由珠被发育而来。
(2)由第二组实验结果可知,棕色为显性性状。第二组中子代棕色棉和第一组中子代棕色棉基因组成相同的概率为2/3。
(3)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变异是可(填“可”或“不可”)遗传的。利用转基因棉株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大量抗虫棉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