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考专题一 生物与环境(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热考专题一 生物与环境(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28 10:11:39

文档简介

专题突破案
热考专题一 生物与环境
答案:[1] [2] [3] [4]
[5] [6] [7] [8]
热考角度一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命题形式: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常以谚语、诗句或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载体考查:(1)生物的特征;(2)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3)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典例悟道】
典例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通法通则
(1)通过现象看本质:生物的生命现象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根据所受生态因素的影响,推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顺藤摸瓜法:根据题干中的描述,依次推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通法应用——通过现象看本质
A项: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A正确。
B项: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指在四月份时百花都已凋谢,但深山古寺之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体现了温度对花开放的影响。B正确。
C项: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
D项: 生物生活的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它周围的各种因素,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具有片面性。D错误。
【题组过关】
1.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下列诗句及俗语中,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追肥在雨前,一夜长一拳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2024·烟台学业考)下列谚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
B.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C.肥是庄稼宝,施足又施巧
D.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热考角度二 生态系统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非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常考形式:属于中等难度的综合题,各知识点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常以示意图信息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物质循环等相关知识。
【典例悟道】
典例 “一江清水,两岸葱茏”,污染防治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如图为某水体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__(填代号)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部分,它直接决定了流入本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少。
(2)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以__________的形式循环。
(3)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__________和物质循环。
(4)母亲河长江是一个生态系统。长江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功能日趋弱化,白豚在长江几乎绝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响应号召,治理长江,请你为政府提一条可操作建议来保护白豚: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法通则
(1)图形分解法:对于综合性图形,把图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生理过程,再结合每个生理过程的特点进行分析。
(2)按图索骥法:对于拼盘图形,识别图中的组成,推断其成分和参与的生理过程。
通法应用——按图索骥法
(1)依据箭头判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生理过程及ABCD代表的成分。
(2)依据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箭头的指向,由此判断:
①图形中间: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
②图形上方、下方和左侧: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进行的生理活动。
【题组过关】
1.(2024·达州学业考)达州市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森林覆盖率80%以上,是观景和避暑胜地。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图1为该景区内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图2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1中所示的生物部分外,还需要补充分解者和 。
(2)若图2对应的是图1中含食草昆虫的一条食物链,则图2中的甲对应的是图1中的 。
(3)在该食物网中猫头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 。
(4)若有毒物质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图2中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填图2中标号)
2.(2024·烟台学业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根基。烟台市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常年稳定在440万亩、170万吨以上,为全市人民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某校同学调查了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绘制了食物网(如图)。
(1)农田生态系统中,除图中组成部分外,还应该包括 。
(2)食物网中的动物直接或间接以农作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 ,其中脊椎动物有 ,这些脊椎动物可以依据 再分为两类。
(3)食物网中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若蛇的数量增加,则鼠的数量会 。
(4)疏于管理的麦田会很快长满杂草,小麦会大量减产。这说明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 弱,很容易演变成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保持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023·新疆学业考)胡杨树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都能生长,这体现了( )
A.环境能改变生物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会影响环境 D.环境会影响生物
2.(2024·云南学业考)稻螟虫是啃食水稻的害虫,青蛙是稻螟虫的天敌,稻田中放养适量青蛙,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青蛙在稻田中也会遭到蛇的捕食。如图表示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中各生物(用甲~丁表示)体内农药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②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青蛙→稻螟虫→蛇
③图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青蛙
④图中丁所代表的生物是水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江西学业考)为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草、虫、鸟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
B.鸟和虫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C.实例说明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
D.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2024·湖北学业考)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湿地资源丰富。2022年11月6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举行,正式通过了“武汉宣言”。湿地有着强大的固碳能力,在蓄洪防旱、净化水质等方面还有巨大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小军同学绘制的某湿地生态系统示意图。该湿地生产者体内的部分有机物会通过 关系转变为鱼体内的有机物。物质传递的同时也伴随着能量流动,鱼体内的有机物所含能量最终来源于 能。
(2)小军同学对图1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将鱼和鸟归为一类,螺归为另一类,小军的分类依据是 。绝大多数鸟类都善于飞行,其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 (答出1点即可)。
(3)重金属是湖泊湿地环境中的常见污染物。为寻找一种生态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方法,研究人员利用芦苇和睡莲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单独种植和混合种植对污染水体中重金属的去除率,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最合理的种植方案是 。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是有限度的,为最终实现对该水体的净化,种植一段时间后,应对水生植物采取的措施是 ,同时兼顾不污染其他生态系统的原则,需进一步对水生植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4)对该湿地治理前后的生物种类调查发现,浮游植物由65种增加至146种,鱼类由55种增加至68种,鸟类由153种增加至273种。由此推测,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 ,其原因是 。
5.如图是生物圈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E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某些成分,①②③④表示生物的生理活动。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碳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参与物质循环,通过A的 (填某种生理活动)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体。
(2)碳元素以 的形式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由B到C是通过 活动实现的。
(3)图中E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
(4)请写出图中完整的食物链 。(用字母表示)
(5)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量逐年增加,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加剧,导致 效应愈演愈烈。
6.(2024·成都学业考)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科学家在空间站搭建了一个含有斑马鱼、金鱼藻和微生物的密闭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空间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图甲是中央电视台相关报道的画面,图乙是地面模拟实验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斑马鱼、金鱼藻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以及它们生活的 共同构成生态系统。斑马鱼的生命活动会受到 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该水生生态系统中,斑马鱼呼吸作用产生的 可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斑马鱼的排泄物会被分解者分解成 ,被金鱼藻利用。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又可为斑马鱼提供 等物质。因此斑马鱼和金鱼藻在物质上可形成互相利用的循环。
(3)据报道,我国科学家未来将在空间站搭建成分更复杂、功能更完善的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含有的总能量一定比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少得多,原因是 。除能量流动外,生态系统还具有的重要功能是 。
(4)请简述在空间站内搭建并研究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 。专题突破案
热考专题一 生物与环境
答案:[1]营养 [2]废物 [3]遗传和变异 [4]适应并影响
[5]阳光 [6]腐生细菌、真菌 [7]自我调节 [8]岩石圈
热考角度一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命题形式: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常以谚语、诗句或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载体考查:(1)生物的特征;(2)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3)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典例悟道】
典例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通法通则
(1)通过现象看本质:生物的生命现象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根据所受生态因素的影响,推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顺藤摸瓜法:根据题干中的描述,依次推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通法应用——通过现象看本质
A项: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A正确。
B项: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指在四月份时百花都已凋谢,但深山古寺之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体现了温度对花开放的影响。B正确。
C项: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
D项: 生物生活的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它周围的各种因素,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具有片面性。D错误。
答案:D。
【题组过关】
1.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D)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下列诗句及俗语中,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B)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追肥在雨前,一夜长一拳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2024·烟台学业考)下列谚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B)
A.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
B.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C.肥是庄稼宝,施足又施巧
D.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热考角度二 生态系统
【考情导航】
1.常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以非选择题为主。
2.难度及常考形式:属于中等难度的综合题,各知识点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常以示意图信息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物质循环等相关知识。
【典例悟道】
典例 “一江清水,两岸葱茏”,污染防治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如图为某水体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__(填代号)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部分,它直接决定了流入本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少。
(2)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以__________的形式循环。
(3)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__________和物质循环。
(4)母亲河长江是一个生态系统。长江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功能日趋弱化,白豚在长江几乎绝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响应号召,治理长江,请你为政府提一条可操作建议来保护白豚: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法通则
(1)图形分解法:对于综合性图形,把图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生理过程,再结合每个生理过程的特点进行分析。
(2)按图索骥法:对于拼盘图形,识别图中的组成,推断其成分和参与的生理过程。
通法应用——按图索骥法
(1)依据箭头判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生理过程及ABCD代表的成分。
(2)依据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箭头的指向,由此判断:
①图形中间: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
②图形上方、下方和左侧: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进行的生理活动。
答案:(1)A
(2)二氧化碳(CO2)
(3)能量流动
(4)关停沿岸化工厂、惩治非法排污等
【题组过关】
1.(2024·达州学业考)达州市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森林覆盖率80%以上,是观景和避暑胜地。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图1为该景区内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图2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1中所示的生物部分外,还需要补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若图2对应的是图1中含食草昆虫的一条食物链,则图2中的甲对应的是图1中的食虫鸟。
(3)在该食物网中猫头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4)若有毒物质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图2中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丁。(填图2中标号)
2.(2024·烟台学业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根基。烟台市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常年稳定在440万亩、170万吨以上,为全市人民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某校同学调查了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绘制了食物网(如图)。
(1)农田生态系统中,除图中组成部分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2)食物网中的动物直接或间接以农作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其中脊椎动物有食虫鸟、蛇、鼠,这些脊椎动物可以依据体温是否恒定(或卵生与胎生)再分为两类。
(3)食物网中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农作物→鼠→蛇。若蛇的数量增加,则鼠的数量会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
(4)疏于管理的麦田会很快长满杂草,小麦会大量减产。这说明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自我调节能力弱,很容易演变成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023·新疆学业考)胡杨树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都能生长,这体现了(B)
A.环境能改变生物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会影响环境 D.环境会影响生物
2.(2024·云南学业考)稻螟虫是啃食水稻的害虫,青蛙是稻螟虫的天敌,稻田中放养适量青蛙,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青蛙在稻田中也会遭到蛇的捕食。如图表示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中各生物(用甲~丁表示)体内农药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②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青蛙→稻螟虫→蛇
③图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青蛙
④图中丁所代表的生物是水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江西学业考)为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A.草、虫、鸟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
B.鸟和虫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C.实例说明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
D.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2024·湖北学业考)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湿地资源丰富。2022年11月6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举行,正式通过了“武汉宣言”。湿地有着强大的固碳能力,在蓄洪防旱、净化水质等方面还有巨大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小军同学绘制的某湿地生态系统示意图。该湿地生产者体内的部分有机物会通过捕食关系转变为鱼体内的有机物。物质传递的同时也伴随着能量流动,鱼体内的有机物所含能量最终来源于 太阳能。
(2)小军同学对图1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将鱼和鸟归为一类,螺归为另一类,小军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是否有脊柱。绝大多数鸟类都善于飞行,其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 身体呈流线型(或长骨中空、前肢变成翼等)(答出1点即可)。
(3)重金属是湖泊湿地环境中的常见污染物。为寻找一种生态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方法,研究人员利用芦苇和睡莲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单独种植和混合种植对污染水体中重金属的去除率,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最合理的种植方案是睡莲+芦苇 (混合种植)。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是有限度的,为最终实现对该水体的净化,种植一段时间后,应对水生植物采取的措施是 移出水体、定期更换水生植物,同时兼顾不污染其他生态系统的原则,需进一步对水生植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4)对该湿地治理前后的生物种类调查发现,浮游植物由65种增加至146种,鱼类由55种增加至68种,鸟类由153种增加至273种。由此推测,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增强,其原因是生物数量和种类增多,生态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5.如图是生物圈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E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某些成分,①②③④表示生物的生理活动。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碳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参与物质循环,通过A的光合作用(填某种生理活动)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体。
(2)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由B到C是通过捕食活动实现的。
(3)图中E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
(4)请写出图中完整的食物链A→B→C→D。(用字母表示)
(5)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量逐年增加,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
6.(2024·成都学业考)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科学家在空间站搭建了一个含有斑马鱼、金鱼藻和微生物的密闭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空间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图甲是中央电视台相关报道的画面,图乙是地面模拟实验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斑马鱼、金鱼藻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以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斑马鱼的生命活动会受到水、温度、氧气 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该水生生态系统中,斑马鱼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斑马鱼的排泄物会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被金鱼藻利用。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又可为斑马鱼提供氧气、有机物等物质。因此斑马鱼和金鱼藻在物质上可形成互相利用的循环。
(3)据报道,我国科学家未来将在空间站搭建成分更复杂、功能更完善的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含有的总能量一定比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少得多,原因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除能量流动外,生态系统还具有的重要功能是物质循环。
(4)请简述在空间站内搭建并研究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研究空间环境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稳定性的影响,为未来建立更加完善的太空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空间环境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空间环境对动植物的影响,为人类深入探索并利用太空增加可能性;对人类实现地外长期生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