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练习) 目录
模拟基础练 1
重难创新练 2
真题实战练 3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情境式默写题)(1)同为月下泛舟,苏轼和张孝祥都留下了千古名句。《赤壁赋》中“ , ”与《念奴娇·过洞庭》中“ , ”几句,都以水面的宽广衬托出了船的渺小。
★(情境式默写题)(2)《琵琶行(并序)》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 ”,这与她出场后“ ”的情态一起,十分传神地表现了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
★(开放式默写题)(3)古代诗词中常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冷落,以此抒发某种情感,如“ , ”。
【答案】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琵琶声停欲语迟 犹抱琵琶半遮面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顷、鉴、着、鹂、荠。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情境式默写题)(1)《阿房宫赋》在运用六组排比全面揭露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后,笔锋一转,让“ ”的“天下之人”同“ ”的“独夫”进行比较,结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情境式默写题)(2)古人常发生命之思:有感叹生命短暂的,如《赤壁赋》中的“ ”,有的则表示虽然个人的生命短暂易逝,但人类存在则是绵延长久的,如《春江花月夜》中的“ ”。
★(开放式默写题)(3)小明同学在他的小论文《中国鹿文化探究》中写道,鹿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古代文人常常引“鹿”入诗文,如“ , ”。
【答案】 不敢言而敢怒 日益骄固 哀吾生之须臾 人生代代无穷已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益、骄、须臾、呦呦、苹、渔樵、麋。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情境式默写题)(1)黄庭坚的《登快阁》善于运用典故表达情感,其中“ ”一句用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隐喻世上已无知音,同时,“ ”又引用了晋代阮籍的典故来形容自己目光挑剔且孤独的心境。
★(情境式默写题)(2)《种树郭橐驼传》中一些所谓的爱树忧树者,他们的种树方法与郭橐驼不同,甚至做出了“ , ”这些看似爱树实则伤树的举动。
★(开放式默写题)(3)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 ”。
【答案】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弦、聊、爪、薄、憔悴。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情境式默写题)(1)《登岳阳楼》中“ , ”两句不著一个“水”字,却写出了洞庭湖水境界之宏阔,力量之磅礴。
★(情境式默写题)(2)老师计划在班级张贴名人名言,以激励同学们互相学习借鉴、汲取优点、反省缺点,你可以向老师建议《论语十二章》中的“ , ”两句。
★(开放式默写题)(3)宋玉《九辩》有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古诗词中常借秋日草木的凋零抒发感伤的情绪,例如:“ , 。”
【答案】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坼”“腓”“萧”。
5.默写。
★(情境式默写题)(1)古人常以侧面描写的手法,想象无感情的动物竟能闻乐起舞来突出音乐的感染力,如苏轼的《赤壁赋》中洞箫声可以“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箜篌声能使“ ”。
★(情境式默写题)(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 ”道出了六朝更替的原因,“ ”嗟叹统治阶级不以史为鉴,仍挥霍无度,沉溺酒色,以致相继覆亡。
★(开放式默写题)(3)《红楼梦》描写大观园美景时,有“清溪泻雪”之句,写出了水的清澈洁净。以雪喻水,此写法在诗词中较为常见,如“ , ”。
【答案】 舞幽壑之潜蛟 老鱼跳波瘦蛟舞 繁华竞逐 悲恨相续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幽壑、蛟、竞、涛。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情境式默写题)(1)在清明来临之际,小强准备写一篇回忆祖父的文章,他想用苏洵《六国论》中的“ , ”两句,来表明祖父早年创业的艰辛。
★(情境式默写题)(2)昨天,李老师应约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名人画展,其中有一幅山水之作,令人震撼,其山峰之高与绝壁之险,不由让她想起李白《蜀道难》中的“ , ”。
★(开放式默写题)(3)古代文人常用“泪”这一意象来表达情感,直击人心。比如唐诗宋词中的“ , ”。
【答案】 暴霜露 斩荆棘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暴、棘、峰、壁、捷、襟、惟、溅。
7.(2024·新课标Ⅰ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答案】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写错的字有:称、指、迩、见、荫。
8.(2023·新课标Ⅰ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
【答案】 草创未就 就极刑而无愠色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言名篇的能力。
考生需要注意如下字词的书写:“创”“愠”“融”“捷”“长”“襟”“堪”。
9.(2023·新课标Ⅱ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 , ”,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 ”。
【答案】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遣”“巷”“垂”“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练习) 目录
模拟基础练 1
重难创新练 2
真题实战练 3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情境式默写题)(1)同为月下泛舟,苏轼和张孝祥都留下了千古名句。《赤壁赋》中“ , ”与《念奴娇·过洞庭》中“ , ”几句,都以水面的宽广衬托出了船的渺小。
★(情境式默写题)(2)《琵琶行(并序)》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 ”,这与她出场后“ ”的情态一起,十分传神地表现了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
★(开放式默写题)(3)古代诗词中常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冷落,以此抒发某种情感,如“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情境式默写题)(1)《阿房宫赋》在运用六组排比全面揭露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后,笔锋一转,让“ ”的“天下之人”同“ ”的“独夫”进行比较,结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情境式默写题)(2)古人常发生命之思:有感叹生命短暂的,如《赤壁赋》中的“ ”,有的则表示虽然个人的生命短暂易逝,但人类存在则是绵延长久的,如《春江花月夜》中的“ ”。
★(开放式默写题)(3)小明同学在他的小论文《中国鹿文化探究》中写道,鹿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古代文人常常引“鹿”入诗文,如“ ,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情境式默写题)(1)黄庭坚的《登快阁》善于运用典故表达情感,其中“ ”一句用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隐喻世上已无知音,同时,“ ”又引用了晋代阮籍的典故来形容自己目光挑剔且孤独的心境。
★(情境式默写题)(2)《种树郭橐驼传》中一些所谓的爱树忧树者,他们的种树方法与郭橐驼不同,甚至做出了“ , ”这些看似爱树实则伤树的举动。
★(开放式默写题)(3)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情境式默写题)(1)《登岳阳楼》中“ , ”两句不著一个“水”字,却写出了洞庭湖水境界之宏阔,力量之磅礴。
★(情境式默写题)(2)老师计划在班级张贴名人名言,以激励同学们互相学习借鉴、汲取优点、反省缺点,你可以向老师建议《论语十二章》中的“ , ”两句。
★(开放式默写题)(3)宋玉《九辩》有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古诗词中常借秋日草木的凋零抒发感伤的情绪,例如:“ , 。”
5.默写。
★(情境式默写题)(1)古人常以侧面描写的手法,想象无感情的动物竟能闻乐起舞来突出音乐的感染力,如苏轼的《赤壁赋》中洞箫声可以“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箜篌声能使“ ”。
★(情境式默写题)(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 ”道出了六朝更替的原因,“ ”嗟叹统治阶级不以史为鉴,仍挥霍无度,沉溺酒色,以致相继覆亡。
★(开放式默写题)(3)《红楼梦》描写大观园美景时,有“清溪泻雪”之句,写出了水的清澈洁净。以雪喻水,此写法在诗词中较为常见,如“ ,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情境式默写题)(1)在清明来临之际,小强准备写一篇回忆祖父的文章,他想用苏洵《六国论》中的“ , ”两句,来表明祖父早年创业的艰辛。
★(情境式默写题)(2)昨天,李老师应约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名人画展,其中有一幅山水之作,令人震撼,其山峰之高与绝壁之险,不由让她想起李白《蜀道难》中的“ , ”。
★(开放式默写题)(3)古代文人常用“泪”这一意象来表达情感,直击人心。比如唐诗宋词中的“ , ”。
7.(2024·新课标Ⅰ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8.(2023·新课标Ⅰ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
9.(2023·新课标Ⅱ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 , ”,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