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2025年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下 期中测试卷2(学生版+教师版+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测评】2025年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下 期中测试卷2(学生版+教师版+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8 10:44:1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素养测评】2025年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下 期中测试卷2
语 文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5题;共10分)
1.(2分)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答案】C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天,他亲自带队出击,碾碎了敌军的防御阵地并迫使其向后溃退。
B.早在公元前一千三百五十年,玻璃制造业已十分发达。
C.由于店家们为赢得市场份额宁肯牺牲利润,《哈利 波特与混血王子》现已展开一场摧枯拉朽的价格战。
D.人工智能的发展,如同一股锐不可当的巨潮,席卷世界,波及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答案】C
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日的贵州印象正被“高速平原”有力改写,坦荡如砥的高速公路网彻底压缩“千山万壑”。
B.在鹿角峰虎脚爪公路边,三株苍劲的红军树如擎天巨伞般傲然挺立在依山而建的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中。
C.掀起车窗的帘子,看到小巷在飞速倒退,老人和孩子们的身影一闪即逝,笼着层极淡却极圣洁的光晕,恹恹欲睡般遥不可及。
D.一个团队若能拧成一股绳,一起攻坚克难,这个团队将纵横决荡,所向披靡。
【答案】C
4.(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g) 锐不可当(dǎng)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凌波(lín) 镌刻(juān)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
【答案】B
5.(2分)将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句意连贯的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
②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
③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④什么样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么呢?
⑤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
A.④⑤③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④⑤②①③ D.⑤④③②①
【答案】C
【解析】A. ④句以 “什么样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么呢?” 提出问题,引出关于 “低碳” 的话题,应排在首位;⑤句 “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 对 “低碳” 进行解释说明,排在④句后;②句 “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承接⑤句中 “是一种生活习惯”,进一步说明只要有这种习惯就可以成为 “低碳族”;①句 “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 对 “低碳” 的理解进行补充说明,指出不是刻意的行为;③句 “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总结强调如何做到 “低碳生活”。所以 A 选项顺序错误,A 错误。
B. ⑤句直接解释 “低碳”,缺少引出话题的内容,不适合放在首位,应先由④句提出问题引出话题,B 错误。
C. ④句引出话题,⑤句解释 “低碳”,②句说明加入 “低碳族” 的条件,①句补充对 “低碳” 的理解,③句总结如何做到 “低碳生活”,顺序正确,C 正确。
D. 同 B 选项,⑤句不适合放在首位,且③句 “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更适合在结尾总结,而不是在②句 “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 之前,D 错误。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二、默写(共6题;共8分)
古诗词填空。
6.(1分)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7.(1分)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8.(1分)微君之躬,   ?(《诗经·式微》)
9.(1分)青青子衿,   。(《诗经·子衿》)
10.(2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诗句是:   ,   。
11.(2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是:   ,   。
【答案】6.窈窕淑女
7.白露未晞
8.胡为乎泥中
9.悠悠我心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三、诗歌鉴赏(共2题;共6分)
古诗词赏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3分)任选一个角度欣赏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3.(3分)尾联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2.示例一:炼字角度:①“压”字本义为“逼近”“压迫”,这里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衬托守军将士士气高昂,严阵以待。(示例二:修辞角度:运用比喻和夸张修辞,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13.赞扬了将士们为为报效国家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12.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题目要求从修辞手法或炼字角度入手进行分析鉴赏。炼字方面,“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把敌兵比作黑云,把阳光照耀下的铠甲比作鱼鳞,金光闪闪,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城欲摧”,运用夸张修辞方法,突出了敌军来势凶猛,情势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语言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 示例一:炼字角度:①“压”字本义为“逼近”“压迫”,这里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衬托守军将士士气高昂,严阵以待。(示例二:修辞角度:运用比喻和夸张修辞,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13.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意象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依据文学常识积累解释“黄金台”的含义,“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玉龙”是宝剑的名字,代指宝剑。依据“提携玉龙为君死”可知,诗人借此诗句赞扬了将士们为报效国家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的报国之志。
故答案为: 赞扬了将士们为为报效国家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
四、文言文阅读(共4题;共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妻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何易于为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①,诏下,所在②毋敢隐。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且厚③“赋毒之乎?”命吏阁诏④,吏曰:“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⑤邪?”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⑥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
节选自《新唐书何易于传》
注:①榷取茶利: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榷(què),专卖。②所在:指盛产茶叶的地方。③厚:增加。④阁诏:搁置诏书。⑤窜:被流放。⑥尔曹:你们。
14.(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观察使素贤之(平时) B.且厚赋毒之乎(况且,何况)
C.往之女家(同“汝”,你) D.与民由之(由此)
15.(3分)下面对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
B.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
C.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
D.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
16.(4分)下列有关选文内容与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用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指出公张两人一味顺从君王,没有独立人格。
B.甲文先使用反问句,否定景春的观点;再使用排比句,阐明大丈夫的实质。
C.乙文何易于敢于焚烧皇帝之令,不惧权势,体现了甲文的“贫贱不能移”。
D.乙文采用对比手法,记叙何易于烧诏爱民而不顾其身的大丈夫的行为。
17.(4分)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
【答案】14.D
15.A
16.C
17.①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②天子的诏书谁敢拒绝?我们这些下属同僚会因此获死罪,而大人您难道能免于流放吗?
五、现代文阅读(共8题;共32分)
现代文阅读
本报记者田利平报道 记者在阜外北大街一幢居民楼的地下室内见到了王小草。除了11岁过春节时穿过一次新衣外,至今17岁的她穿的还是别人送的旧衣服。小草现在在某出租汽车站打工,每天干些擦桌子的杂活儿,一个月能挣400元钱。
这是她自13岁来京打工以来拿到的最高工资,两个前她每月只挣300元。再往前,她在餐馆里刷碗,端盘子,挣钱就更少了。
但是一个月前她刚给家里寄了600元。她上初一的大弟弟刚刚辍学务农,此外母亲身体也不好,家里的重担一直由她弱小的肩膀承担着。
在她记忆中,父亲一直很陌生,十天半月见不着一次面。据妈妈说他们结婚时父亲已开始赌博成瘾,为此夫妻俩不是打就是吵。小草的父亲也曾去陕西的小煤窑里打过工,但每次都是借钱买车票去,借钱买车票回。
小草13岁时,得食道癌的爷爷住到她家。那年夏天爷爷一个多月吃不下去饭,劝父亲戒赌也不起作用。有一天下雨,家里屋顶哗哗地往下流水,爷爷拉着小草的手说:“出去打工吧,这个家只能靠你了,弟弟上学得靠你,你妈身体不好也得靠你,将来挣了钱,盖间好房。”
13岁的小草找到北京一家小餐馆干些刷碗之类的零活儿。半年过后,居然攒了1000元。
带着这1000元她回到家乡,她跟母亲说,她要用自己挣的钱交学费读书。于是她又接着上了5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居然 考上了初中。当时升初中要考试
初中上了一个学期之后,她交给妈妈的1000元用完了,不得已再次被迫离乡进京打工。在这一个学期中,她在河南岳城中学初一年级200多名学生中,考试成绩一直是第二或第三,还拿过4个奖状。
1997年春节她第二次来京时继续在餐馆里做勤杂工,后来当了服务员。餐馆一年之后拆迁,老板娘看她可怜,就把她介绍到丈夫所在的单位某出租汽车站工作。
打工期间她继续地给家里寄点儿钱。今年4月份她回家收割麦子时,从邻居口中得知,钱被父亲从邮局取走后赌了个精光。
家徒四壁,上初一的弟弟不得不辍学,这让小草很伤心。她看“实话实说”征集节目话题,就写信建议做一个关于赌博的节目,前天她成为这个节目的现场观众。
在节目嘉宾中两位戒赌者致了富,小草说:“我不羡慕他们致富,我只想有个安宁祥和的家庭,穷点儿没关系,父亲能戒了赌,回家过正常生活就行。”
她说自己特想用自己挣的钱继续上学。不久前她刚从一个电脑培训班结业,现在她还想学英语。白天干完活儿后,小草便回到宿舍读书看报。令记者惊讶的是,她写了很多记录自己经历的文章和上千首歌谣。在一首《爸爸你别赌了》中,她写道:“爸爸,是你赌博害了这个家,让它一直在风雨里挣扎。我多么希望你不再赌了,让可怜的妈妈享一天福吧。答应我好吗,爸爸,回到这个社会回到这个家,在我心中你将仍然是一个好爸爸。”
18.(4分)找出对这篇新闻的内容概括不当的一项
A.叙述了王小草的现状。
B.叙述了王小草的家庭状况。
C.叙述了王小草打工奋斗的经历。
D.叙述了社会各界对王小草的关心,援助。
19.(4分)第7段中“居然”一词用得恰当吗?为什么?
20.(4分)从最后两段看,王小草目前有两个强烈的愿望,这两个愿望是什么?
21.(4分)你觉得王小草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答案】18.D
19.恰当。“居然”是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王小草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却背上了沉重的家庭负担。她是靠自己打工赚来的钱断断续续地学习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还能考上初中,这是多么不容易呀。作者用“居然”一词,突出了小草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她优异的成绩。
20.①爸爸不再赌博,有一个安宁祥和的家;②用自己挣来的钱继续学习。
21.示例:我觉得最让我感动的是王小草的难能可贵的学习之心,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各方面条件都要比王小草好上不少,可是自己还是不能全身心地把心思放在学习之上,看了王小草的故事,我决定从今往后一定要做一个努力学习的人,争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下题。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牦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22.(4分)“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神奇的土地”怎样理解?
23.(4分)文中的“他”是谁?从哪几件事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士?
24.(4分)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①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②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25.(4分)“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案】22.迷蒙的草地,寒雾笼罩,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根本无路可走。写出了红军行进中难以生存的恶劣环境。
23.主席。①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平时攒下的青稞饼;②宿营时,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③他的马让腿伤化脓的同志骑,自己艰难地走着;④见两名战士倒下,他奔过去,掏出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
24.①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②心理、动作描写。
25.中国革命在艰难行进,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们为解放事业而流血牺牲,但他们的精神不朽,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永放光辉,抒发了作者对革命战士无比崇敬的感情。
六、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26.(50分)“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词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本,一人一戛,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
请以“读懂”为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素养测评】2025年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下 答题卡
试卷类型:期中测试卷2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2 3 4 5 14 15 16 18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6.答:
7.答:
8.答:
9.答:
10.答:
11.答:
12.答:
13.答:
17.答:
19.答:
20.答:
21.答:
22.答:
23.答:
24.答:
25.答:
26.答: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素养测评】2025年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下 期中测试卷2
语 文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5题;共10分)
1.(2分)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天,他亲自带队出击,碾碎了敌军的防御阵地并迫使其向后溃退。
B.早在公元前一千三百五十年,玻璃制造业已十分发达。
C.由于店家们为赢得市场份额宁肯牺牲利润,《哈利 波特与混血王子》现已展开一场摧枯拉朽的价格战。
D.人工智能的发展,如同一股锐不可当的巨潮,席卷世界,波及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日的贵州印象正被“高速平原”有力改写,坦荡如砥的高速公路网彻底压缩“千山万壑”。
B.在鹿角峰虎脚爪公路边,三株苍劲的红军树如擎天巨伞般傲然挺立在依山而建的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中。
C.掀起车窗的帘子,看到小巷在飞速倒退,老人和孩子们的身影一闪即逝,笼着层极淡却极圣洁的光晕,恹恹欲睡般遥不可及。
D.一个团队若能拧成一股绳,一起攻坚克难,这个团队将纵横决荡,所向披靡。
4.(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g) 锐不可当(dǎng)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凌波(lín) 镌刻(juān)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
5.(2分)将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句意连贯的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
②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
③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④什么样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么呢?
⑤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
A.④⑤③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④⑤②①③ D.⑤④③②①
二、默写(共6题;共8分)
古诗词填空。
6.(1分)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7.(1分)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8.(1分)微君之躬,   ?(《诗经·式微》)
9.(1分)青青子衿,   。(《诗经·子衿》)
10.(2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诗句是:   ,   。
11.(2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是:   ,   。
三、诗歌鉴赏(共2题;共6分)
古诗词赏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3分)任选一个角度欣赏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3.(3分)尾联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文言文阅读(共4题;共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妻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何易于为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①,诏下,所在②毋敢隐。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且厚③“赋毒之乎?”命吏阁诏④,吏曰:“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⑤邪?”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⑥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
节选自《新唐书何易于传》
注:①榷取茶利: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榷(què),专卖。②所在:指盛产茶叶的地方。③厚:增加。④阁诏:搁置诏书。⑤窜:被流放。⑥尔曹:你们。
14.(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观察使素贤之(平时) B.且厚赋毒之乎(况且,何况)
C.往之女家(同“汝”,你) D.与民由之(由此)
15.(3分)下面对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
B.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
C.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
D.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
16.(4分)下列有关选文内容与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用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指出公张两人一味顺从君王,没有独立人格。
B.甲文先使用反问句,否定景春的观点;再使用排比句,阐明大丈夫的实质。
C.乙文何易于敢于焚烧皇帝之令,不惧权势,体现了甲文的“贫贱不能移”。
D.乙文采用对比手法,记叙何易于烧诏爱民而不顾其身的大丈夫的行为。
17.(4分)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
五、现代文阅读(共8题;共32分)
本报记者田利平报道 记者在阜外北大街一幢居民楼的地下室内见到了王小草。除了11岁过春节时穿过一次新衣外,至今17岁的她穿的还是别人送的旧衣服。小草现在在某出租汽车站打工,每天干些擦桌子的杂活儿,一个月能挣400元钱。
这是她自13岁来京打工以来拿到的最高工资,两个前她每月只挣300元。再往前,她在餐馆里刷碗,端盘子,挣钱就更少了。
但是一个月前她刚给家里寄了600元。她上初一的大弟弟刚刚辍学务农,此外母亲身体也不好,家里的重担一直由她弱小的肩膀承担着。
在她记忆中,父亲一直很陌生,十天半月见不着一次面。据妈妈说他们结婚时父亲已开始赌博成瘾,为此夫妻俩不是打就是吵。小草的父亲也曾去陕西的小煤窑里打过工,但每次都是借钱买车票去,借钱买车票回。
小草13岁时,得食道癌的爷爷住到她家。那年夏天爷爷一个多月吃不下去饭,劝父亲戒赌也不起作用。有一天下雨,家里屋顶哗哗地往下流水,爷爷拉着小草的手说:“出去打工吧,这个家只能靠你了,弟弟上学得靠你,你妈身体不好也得靠你,将来挣了钱,盖间好房。”
13岁的小草找到北京一家小餐馆干些刷碗之类的零活儿。半年过后,居然攒了1000元。
带着这1000元她回到家乡,她跟母亲说,她要用自己挣的钱交学费读书。于是她又接着上了5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居然 考上了初中。当时升初中要考试
初中上了一个学期之后,她交给妈妈的1000元用完了,不得已再次被迫离乡进京打工。在这一个学期中,她在河南岳城中学初一年级200多名学生中,考试成绩一直是第二或第三,还拿过4个奖状。
1997年春节她第二次来京时继续在餐馆里做勤杂工,后来当了服务员。餐馆一年之后拆迁,老板娘看她可怜,就把她介绍到丈夫所在的单位某出租汽车站工作。
打工期间她继续地给家里寄点儿钱。今年4月份她回家收割麦子时,从邻居口中得知,钱被父亲从邮局取走后赌了个精光。
家徒四壁,上初一的弟弟不得不辍学,这让小草很伤心。她看“实话实说”征集节目话题,就写信建议做一个关于赌博的节目,前天她成为这个节目的现场观众。
在节目嘉宾中两位戒赌者致了富,小草说:“我不羡慕他们致富,我只想有个安宁祥和的家庭,穷点儿没关系,父亲能戒了赌,回家过正常生活就行。”
她说自己特想用自己挣的钱继续上学。不久前她刚从一个电脑培训班结业,现在她还想学英语。白天干完活儿后,小草便回到宿舍读书看报。令记者惊讶的是,她写了很多记录自己经历的文章和上千首歌谣。在一首《爸爸你别赌了》中,她写道:“爸爸,是你赌博害了这个家,让它一直在风雨里挣扎。我多么希望你不再赌了,让可怜的妈妈享一天福吧。答应我好吗,爸爸,回到这个社会回到这个家,在我心中你将仍然是一个好爸爸。”
18.(4分)找出对这篇新闻的内容概括不当的一项
A.叙述了王小草的现状。
B.叙述了王小草的家庭状况。
C.叙述了王小草打工奋斗的经历。
D.叙述了社会各界对王小草的关心,援助。
19.(4分)第7段中“居然”一词用得恰当吗?为什么?
20.(4分)从最后两段看,王小草目前有两个强烈的愿望,这两个愿望是什么?
21.(4分)你觉得王小草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牦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22.(4分)“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神奇的土地”怎样理解?
23.(4分)文中的“他”是谁?从哪几件事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士?
24.(4分)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①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②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25.(4分)“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六、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26.(50分)“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词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本,一人一戛,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
请以“读懂”为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