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信息推断题
目 录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
核心精讲·题型突破 3
真题研析 3
★原题重现 3
★题型特点 5
★解题图谱 5
题型分类 6
★类型一:关系推断 6
★类型二:延伸推断 8
★类型三:图表推断 8
命题预测 10
★高频考法 10
★未来趋势 12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信息推断题 题量与分值 题量:2021年到2024年,全国卷、新高考卷(新课标卷)均有信息推断题出现。 分值:3分。 信息推断题是考查考生能否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综合利用信息进行实证、归纳、推理,以及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推断的能力。
题型与题干 题型:选择题 题干:根据材料(或原文)内容,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原题重现
(2024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 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 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实证、 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判断A项表述需要综合两则材料,材料一提到"如果中国人的大多 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 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 不是优势",这与A项的表述很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的表述是 一个假设句,有其必要的前提条件,而且"是优势"和"占优势"的语 义也不是对等的。此处,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了日本军力和经济力的强大是客观事实,材料二还着意提到中日双方四个"互相反对"的特 点,其中之一就是在军力和经济力上日本强而我方弱,因此说"不占优 势"是不正确的。B项相关内容主要见于材料二的第四段,本段谈到"中国大而弱、 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 方",紧接着就说"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 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二者因果关系清楚,可判断B项是 正确的。C项来自材料二的最后一段,此段谈到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 想"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 整的科学分析",这里的"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为该项作答提 供了关键信息,再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到的,思考要避免机械论,避 免"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可知该项表述是正确的。结合材料一"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 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 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和材料二"除战争的正义、非 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等信息综合推断,D项的表 述是正确的。
★题型特点
信息推断题实质是观点推断题。考题是考查学生对“信息推断”的正误进行辩别,对题项中的推出来的观点进行评析。题型特点见下表:
信息推断题特征
命题特点 信息“前提”(推理依据)在文本之中,推断“结论”则在文本之外。
设问方式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这里的“说法”其实是从文本产生的新观点。
选项特点 选项语句中通常包含:前提条件/体现逻辑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因而、所以)。
设错陷阱 以文本重要信息为依据进行推理而得出的新结论,设置错误点,主要包括无中生有、推断过度、因果倒置、强加关系等。
★解题图谱
信息推断题主要是审查信息与观点的推断是否正确。因此,其解题方略有三步:
第一步:明确选项中的信息与观点。这一步主要是将选项内容进行分解,哪些是信息,哪些是观点。其中,要特别注意对于一些信息简略的选项,要到文本中去寻找信息。
第二步:确定选项推断的逻辑关系。这一步主要是将信息与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理顺,如条件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三段论等。要特别注意一些关于逻辑关系词语。
第三步:判定推断逻辑是否混乱。这一步主要是根据文本内容对其中推断逻辑进行事理上判定,看看这种推断是否符合理,是否有逻辑错误。 特别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混乱。
★类型一:关系推断
关系推断是材料内信息推断,是指综合利用材料内的信息,进行归纳、梳理、推理,进而得出某种结论。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各个选项的推断结论及推断逻辑进行正误辨析。
关系推断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假设关系。选项用假设关系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阐明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会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是否符合原文,一要分析与选项对应的文本的具体内容,二要分析选项的假设关系是否成立。
[原文]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选项]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2018·全国Ⅱ卷第三题A项)
解析:原文强调“被遗忘权”的主动性,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权利主体可以享有“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换言之,从反面来看,如果权利主体没有主动权,个人的隐私就难以保护了。由此可见选项的假设关系表述是成立的。
②条件关系。选项用条件关系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要从复句关系和文本内容的角度分析。“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一条件就不可能出现后面的结果;“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不排除具有其他条件也能出现同样的结果的情况;“无论……都……”,表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原文]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选项] 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2017·全国Ⅰ卷第三题C项)
解析:选项有两层意思,“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可实现“代际共享”,实现“代际共享”是“避免‘生态赤字’”的必要条件。原文说的是,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是就代际公平而言的,而实现代际公平则“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由此可知该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③目的关系。选项用目的关系复句(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述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见的词语:为了、以便、以、用以、为的是、以免等)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一要分析选项对应的原文内容,二要分析选项的目的关系是否成立。
[原文]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选项]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2017·全国Ⅲ卷第三题C项)
解析:选项说的是要考虑“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这样做是“为了保护乡村记忆”,结合原文内容可知,选项的目的关系表述是成立的。
④因果关系。选项用因果关系复句(一个分句表述某种情况,一个分句表述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常见的词语:因为、是因为、由于、因此、所以)表述文本内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颠倒。
[原文]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选项]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解析:根据原文可知,“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是导致“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的原因,选项表述因果颠倒。
★类型二:延伸推断
延伸推断是材料外信息推断题,是指利用的材料内的观点,对材料外的信息进行评析与论定。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学以致用、迁移运用能力。
[原文] 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选项]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解析:根据原文“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可知,因为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客观中立的,有特定的目的,所以将会影响数据的客观性;选项中“使用时应有所辨析”是对原文“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的合理的推断。
★类型三:图表推断
图表推断题也以选择题为主。图表推断分为两种:一是材料是图表,选项对图表信息进行梳理、归纳,并由此得出相应的结论;二是材料是文字,选项以图表的形式对材料信息进行了梳理与推定。无论是选项图表还是材料图表,其图表样式与解题方略如下:
图表推断题
图表样式 表格:这类图表将相关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
曲线图:一般以横、纵两个坐标为主轴,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变化来反映某种情况。
饼状图:用切饼的方法将几个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形象地展示出来。
柱状图:以直观的柱状图或直方图呈现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来向读者介绍或展示某种情况。
解题方略 看清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提供的有效信息往往是图表的中心内容。有的标题直接反映了或核心,或实质,或主要的问题。
看清比例。比例是坐标轴横向、纵向刻度尺比例。
看清数据。数据是图表的主干,看数据时不仅要纵看还要横看。通过对图表中数据的横向、纵向比较,发现其变化的规律,把握其内在联系。
看清附注。附注是对图表不能直接体现的内容所做的补充说明,是图表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原文] 当地球被甩到身后,就是船箭分离的时候: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鹰号(登月舱)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哥伦比亚号的驾驶员柯林斯,让飞船慢慢转身。“哥伦比亚”与“鹰”对接成功。宇航员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2024年新高考Ⅱ卷)
[选项] 下列对材料的图解,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⑥②④①⑤③ B. ②④①⑥③⑤ C. ⑥④①②⑤③ D. ②⑥①④③⑤
【答案】B
【解析】材料主要讲述了船箭分离以及"哥伦比亚"与 "鹰"对接的过程。土星5号第三级火箭再次点火,把阿波罗11号飞船 推向月球。不久后,哥伦比亚号先脱离第三级火箭,水平旋转180度, 调整飞船后与鹰号成功对接。随着哥伦比亚号向外的拉力,像一只蜷缩 着的蜘蛛的登月舱露出了全貌。随后,两艘小飞船的组合体与土星5号 的第三级火箭分离,沿着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考生依据材料﹣文末 的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的示意图,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材料的文字表 述,然后再根据试题中分解步骤的图片,即可完成正确的排序。
★高频考法
从近年高考命题看,以关系推断为主,延伸推断为辅,将是信息推断题的高频考法。
例: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为了亚洲人民的团结和友谊
——习近平主席为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侧记
秋分时节,之江大地丹桂飘香;雷峰塔下,西子湖畔烟雨蒙蒙。
“很高兴同各位新老朋友相聚美丽的西子湖畔,共同迎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
9月23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子宾馆漪园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
11时45分,巨幅山水画《水光潋滟晴方好》前,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热情欢迎各国贵宾,同他们一一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并合影留念。
在《和平——命运共同体》乐曲声中,习近平主席健步走上讲台,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
“今天是中国农历的秋分节气。在这个寓意丰收和团圆的日子,亚运会圣火将再次在中国点燃。”
回顾筹办亚运历程,讲述中国办赛理念,习近平主席以“亚洲运动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阐释杭州亚运会之于亚洲、之于世界的时代价值,彰显以体育为煤促进人类进步的深邃思考。
“以体育促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诞生的亚运会,因和平而生、因和平而兴。几十年来,亚运会在总体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中见证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亚洲奇迹,也记录下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与亚洲、与世界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坚实步伐。
宴会上,承载着中国人民集体记忆的北京亚运会歌曲《亚洲雄风》和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传递着中国推动亚洲各国团结自强、命运与共的不变初心。
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亚洲和平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作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将亚洲打造成世界和平的稳定锚。”习近平主席的坚定宣示,寄托着中国人民同亚洲各国人民共同守护和平家园的殷殷期待。
“以体育促团结”——
杭州亚远会吸引了亚洲各国各地区运动员踊跃热情参与,参赛人数、项目设置、总体规模均创历史新高,不少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将其列为今年最重要的赛事。本届亚运会,亚奥理事会45个成员实现“大团圆”。
“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长”,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这些亚洲谚语讲述团结合作的亚洲价值理念。杭州亚运会的盛况向世人昭示:纵使国际和地区形势变乱交织,亚洲人民对友谊的珍视、对团结的向往不可阻挡。
开幕前一天,习近平主席会见了老朋友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巴赫高度评价中国政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重要贡献,表示“当前世界面临地缘冲突等各种困难,国际奥委会致力于捍卫多边主义,反对体育政治化,赞赏中方为此采取的正确立场”。
宴会致辞中,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我们要以体育促团结,把握历史机遇,合作应对挑战,践行‘永远向前’的亚奥理事会格言,把共同发展、开放融通的亚洲之路越走越宽。”
“以体育促包容”——
宴会上,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浙江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演奏了《采茶舞曲》《东帝汶欢迎你》等富有各国特色的乐曲,汇聚成亚洲不同文明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和谐交响。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杭州亚运会上,一个个富有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特色的项目,展现着亚洲文明的自信、包容与开放。
“我们要以体育促包容,增强文明自信,坚持交流互鉴,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习近平主席道出体育与文明的深刻关联。
杭州,自古就是人文鼎盛、文明交融之地,既被宋代欧阳修称赞“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也被马可·波罗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致辞中,习近平主席向国际贵宾盛情介绍本届亚运会主办城市所在的浙江省:“浙江坚持改革开放,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
今日之江,照鉴中国发展不凡历程。习近平主席曾在浙江工作多年。在习近平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浙江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开拓精神和奋进实践,书写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故事,为亚洲和世界打开观察当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一扇窗。
“祝愿大家在诗画浙江度过难忘的时光,在亚运会圣火下留下美好的记忆。”习近平主席真诚的话语打动人心。在这个丰收和团圆的时节,习近平主席和国际贵宾共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杭州亚运盛会,续写新时代中国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新华社杭州9月23日电(记者刘华、杨依军、王宾、殷晓圣)(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亚运会是因和平而生、因和平而兴的。亚运会能见证“风景这边独好”的亚洲奇迹,说明亚洲几十年以来一直是和平稳定的。
B.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捍卫多边主义、反对体育政治化、支持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上的巨大贡献。
C.体育与文明有着深刻关联,亚运会上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特色的项目,既能展现出亚洲文明的特点,也要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D.浙江被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成果,它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也建设出了共同富裕示范区。
【答案】 C
【解析】A偷换概念,原文是“几十年来,亚运会在总体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中见证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亚洲奇迹”,总体和平稳定,并非一直和平稳定。B 无中生有,原文是“中国政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重要贡献”“赞赏中方为此采取的正确立场”,不能说明中国在这三方面都有巨大贡献。D 混淆未然与已然,原文是“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属于未然。)
下列选项,不适合放在原文用来介绍杭州的一项是
A.《望海潮》柳永(北宋):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B.《石头城》刘禹锡(唐):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C.《忆江南》白居易(唐):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D.《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北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信息延伸推断题,重点在诗句理解。B项中诗句描绘的是南京,“石头城”是南京的别称。
★未来趋势
从2024年九省联考及新高考Ⅱ卷命题看,图表信息推断题,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命题的趋势,应引起高度关注。
[例1] (2024九省联考适应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试题。
材料二:
马的驯化赋予人们从不曾拥有的流动能力,人们利用资源的范围一下子扩大了许多,狩猎采集者步行的活动范围大多在两小时步行圈内,一旦人群的规模超过了这个范围内资源的承载力,就会导致饥荒,这也是为什么依赖步行的狩猎采集者很难形成大的社会群体。不过,海岸地带则拥有季节规律不同于陆生资源的水生资源,且有舟楫之便,有条件聚集大量人口,能够形成如北美西北海岸印第安人那样的复杂社会。
马的驯化还让人类第一次真正有可能全面利用草原环境,此前草原因为单位面积的初级生产力(植物生长)比较低,所能支持的次级生产力(动物生长)也比较低,和沙漠、高原、极地等并列为狩猎采集的边缘环境。这个地带的资源密度小,动物群的流动性非常大,狩猎采集者依赖步行是很难维持生计的,这是草原地区石器时代遗存较少的原因之一。马的驯化可以让人类拥有更大的生态空间,这也是草原地带青铜文化在马驯化后兴盛的主要原因。
游牧业的建立意味着人们进一步依赖驯化动物。牛羊的驯化本来就是游牧业的必要基础。牛一般只吃嫩草,而羊则什么都吃,它们之间构成很好的共生关系。牛羊除提供肉食之外,还能提供大量的奶制品,仅仅依赖肉食,游牧是不能满足生计需要的。马与很早就驯化的狗则为大范围流动放牧提供了条件。
畜牧意味着社会中进行农耕和负责放牧的劳动力的分化,游牧则意味着人们彻底放弃了农耕,但游牧并不是一种完全自给自足的生计方式,而是需要通过交换从农耕者那里获得金属工具、纺织品、粮食等必需生活资料。燕山-长城南北地区生计方式的分化不仅表现为农牧并重的经济与游牧业的产生,还表现为旱作农业系统的真正建立。这一地区种植的作物以黍、粟为主,尤以黍为重,因为黍比粟更适应干旱与寒冷的环境。构成旱作农业系统的另一种农作物是大豆,它是蛋白质和脂肪的重要来源,而且种植大豆与其他豆类都有养地的作用。有研究认为,大豆的驯化始于公元前1100年左右,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则可能是最早驯化、种植大豆的地区之一。正因为有大豆的种植,传统的旱作农业系统得以完成。
(摘编自陈胜前《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史前文化的适应变迁》)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气温条件 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史前文化及存续期 生计方式
农牧并重
农耕
A. 文化I存续期内大部分时间里气温偏暖。 B. 文化I存续期内传统的旱作农业系统尚未完成。
C. 文化II存续期内存在着劳动力的分化。 D. 文化Ⅱ存续期内人们主要利用草原环境维持生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表信息推断的能力。D项,根据图表信息可知,文化Ⅱ存续期内气温偏冷,而从时间上看,此时是公元前1000年以内,材料二“大豆的驯化始于公元前1100年左右,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则可能是最早驯化、种植大豆的地区之一。正因为有大豆的种植,传统的旱作农业系统得以完成”,可见此时旱作农业系统已经完成,因此人们维持生计的方式应该是农牧兼有,选项所说“主要利用草原环境维持生计”说法错误。故选D。
[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电竞圈的新闻不断刷屏社交网络,让曾经小众的电子竞技走进更多人的视野。11月5日,杭州亚组委宣布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8个项目入选杭州2022年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而在此之前,电竞项目一直以表演项目的身份出现在亚运会舞台上。11月7日,EDG战队战胜韩国的DK战队获得2021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的新闻,刷屏各大社交网络,在新浪微博,央视新闻发布的EDG夺冠话题阅读量约38亿。
电子竞技“火出圈”,各类赛事和行业新闻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让主流社会逐渐了解并开始重新审视这项年轻人热烈追捧的新行业,从饱受“不务正业”的偏见,到登上国际舞台争得荣誉,中国电竞一路艰难成长。庞大的受众群体,陆续出台的扶植政策,不断扩展边界的产业文化,让电竞行业成为蕴含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同时,如何面对专业人才稀缺、社会认可度低、组织管理体系不成熟等难题,仍是未来电竞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鲁元珍《电竞产业崛起新赛道发展何处去》)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2年杭州亚运会,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8个电竞项目将以正式竞赛项目的身份出现在亚运会舞台上。
B.电竞行业是蕴藏着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它有庞大的受众群体,所以国家陆续出台扶植政策,其产业文化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大。
C.2018年—2020年国内电竞整体市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增长动能来源于移动电竞游戏市场和电竞生态市场。
D.2021年中国电竞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接近七成,整体用户呈现年轻化特征,19-24岁的电竞用户占比超过50%。
【答案】B
【解析】“所以国家陆续出台扶植政策,其产业文化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大”错误,因果混乱。由原文“庞大的受众群体,陆续出台的扶植政策,不断扩展边界的产业文化,让电竞行业成为蕴含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可知,“庞大的受众群体,陆续出台的扶植政策,不断扩展边界的产业文化”是原因,“电竞行业成为蕴含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是结果,因果混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01 信息推断题
目 录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
核心精讲·题型突破 3
真题研析 3
★原题重现 3
★题型特点 5
★解题图谱 5
题型分类 6
★类型一:关系推断 6
★类型二:延伸推断 8
★类型三:图表推断 8
命题预测 10
★高频考法 10
★未来趋势 12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信息推断题 题量与分值 题量:2021年到2024年,全国卷、新高考卷(新课标卷)均有信息推断题出现。 分值:3分。 信息推断题是考查考生能否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综合利用信息进行实证、归纳、推理,以及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推断的能力。
题型与题干 题型:选择题 题干:根据材料(或原文)内容,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原题重现
(2024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 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 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实证、 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判断A项表述需要综合两则材料,材料一提到"如果中国人的大多 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 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 不是优势",这与A项的表述很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的表述是 一个假设句,有其必要的前提条件,而且"是优势"和"占优势"的语 义也不是对等的。此处,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了日本军力和经济力的强大是客观事实,材料二还着意提到中日双方四个"互相反对"的特 点,其中之一就是在军力和经济力上日本强而我方弱,因此说"不占优 势"是不正确的。B项相关内容主要见于材料二的第四段,本段谈到"中国大而弱、 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 方",紧接着就说"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 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二者因果关系清楚,可判断B项是 正确的。C项来自材料二的最后一段,此段谈到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 想"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 整的科学分析",这里的"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为该项作答提 供了关键信息,再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到的,思考要避免机械论,避 免"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可知该项表述是正确的。结合材料一"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 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 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和材料二"除战争的正义、非 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等信息综合推断,D项的表 述是正确的。
★题型特点
信息推断题实质是观点推断题。考题是考查学生对“信息推断”的正误进行辩别,对题项中的推出来的观点进行评析。题型特点见下表:
信息推断题特征
命题特点 信息“前提”(推理依据)在文本之中,推断“结论”则在文本之外。
设问方式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这里的“说法”其实是从文本产生的新观点。
选项特点 选项语句中通常包含:前提条件/体现逻辑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因而、所以)。
设错陷阱 以文本重要信息为依据进行推理而得出的新结论,设置错误点,主要包括无中生有、推断过度、因果倒置、强加关系等。
★解题图谱
信息推断题主要是审查信息与观点的推断是否正确。因此,其解题方略有三步:
第一步:明确选项中的信息与观点。这一步主要是将选项内容进行分解,哪些是信息,哪些是观点。其中,要特别注意对于一些信息简略的选项,要到文本中去寻找信息。
第二步:确定选项推断的逻辑关系。这一步主要是将信息与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理顺,如条件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三段论等。要特别注意一些关于逻辑关系词语。
第三步:判定推断逻辑是否混乱。这一步主要是根据文本内容对其中推断逻辑进行事理上判定,看看这种推断是否符合理,是否有逻辑错误。 特别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混乱。
★类型一:关系推断
关系推断是材料内信息推断,是指综合利用材料内的信息,进行归纳、梳理、推理,进而得出某种结论。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各个选项的推断结论及推断逻辑进行正误辨析。
关系推断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假设关系。选项用假设关系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阐明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会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是否符合原文,一要分析与选项对应的文本的具体内容,二要分析选项的假设关系是否成立。
[原文]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选项]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2018·全国Ⅱ卷第三题A项)
解析:原文强调“被遗忘权”的主动性,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权利主体可以享有“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换言之,从反面来看,如果权利主体没有主动权,个人的隐私就难以保护了。由此可见选项的假设关系表述是成立的。
②条件关系。选项用条件关系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要从复句关系和文本内容的角度分析。“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一条件就不可能出现后面的结果;“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不排除具有其他条件也能出现同样的结果的情况;“无论……都……”,表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原文]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选项] 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2017·全国Ⅰ卷第三题C项)
解析:选项有两层意思,“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可实现“代际共享”,实现“代际共享”是“避免‘生态赤字’”的必要条件。原文说的是,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是就代际公平而言的,而实现代际公平则“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由此可知该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③目的关系。选项用目的关系复句(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述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见的词语:为了、以便、以、用以、为的是、以免等)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一要分析选项对应的原文内容,二要分析选项的目的关系是否成立。
[原文]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选项]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2017·全国Ⅲ卷第三题C项)
解析:选项说的是要考虑“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这样做是“为了保护乡村记忆”,结合原文内容可知,选项的目的关系表述是成立的。
④因果关系。选项用因果关系复句(一个分句表述某种情况,一个分句表述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常见的词语:因为、是因为、由于、因此、所以)表述文本内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颠倒。
[原文]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选项]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解析:根据原文可知,“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是导致“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的原因,选项表述因果颠倒。
★类型二:延伸推断
延伸推断是材料外信息推断题,是指利用的材料内的观点,对材料外的信息进行评析与论定。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学以致用、迁移运用能力。
[原文] 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选项]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解析:根据原文“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可知,因为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客观中立的,有特定的目的,所以将会影响数据的客观性;选项中“使用时应有所辨析”是对原文“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的合理的推断。
★类型三:图表推断
图表推断题也以选择题为主。图表推断分为两种:一是材料是图表,选项对图表信息进行梳理、归纳,并由此得出相应的结论;二是材料是文字,选项以图表的形式对材料信息进行了梳理与推定。无论是选项图表还是材料图表,其图表样式与解题方略如下:
图表推断题
图表样式 表格:这类图表将相关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
曲线图:一般以横、纵两个坐标为主轴,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变化来反映某种情况。
饼状图:用切饼的方法将几个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形象地展示出来。
柱状图:以直观的柱状图或直方图呈现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来向读者介绍或展示某种情况。
解题方略 看清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提供的有效信息往往是图表的中心内容。有的标题直接反映了或核心,或实质,或主要的问题。
看清比例。比例是坐标轴横向、纵向刻度尺比例。
看清数据。数据是图表的主干,看数据时不仅要纵看还要横看。通过对图表中数据的横向、纵向比较,发现其变化的规律,把握其内在联系。
看清附注。附注是对图表不能直接体现的内容所做的补充说明,是图表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原文] 当地球被甩到身后,就是船箭分离的时候: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鹰号(登月舱)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哥伦比亚号的驾驶员柯林斯,让飞船慢慢转身。“哥伦比亚”与“鹰”对接成功。宇航员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2024年新高考Ⅱ卷)
[选项] 下列对材料的图解,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⑥②④①⑤③ B. ②④①⑥③⑤ C. ⑥④①②⑤③ D. ②⑥①④③⑤
【答案】B
【解析】材料主要讲述了船箭分离以及"哥伦比亚"与 "鹰"对接的过程。土星5号第三级火箭再次点火,把阿波罗11号飞船 推向月球。不久后,哥伦比亚号先脱离第三级火箭,水平旋转180度, 调整飞船后与鹰号成功对接。随着哥伦比亚号向外的拉力,像一只蜷缩 着的蜘蛛的登月舱露出了全貌。随后,两艘小飞船的组合体与土星5号 的第三级火箭分离,沿着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考生依据材料﹣文末 的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的示意图,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材料的文字表 述,然后再根据试题中分解步骤的图片,即可完成正确的排序。
★高频考法
从近年高考命题看,以关系推断为主,延伸推断为辅,将是信息推断题的高频考法。
例: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为了亚洲人民的团结和友谊
——习近平主席为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侧记
秋分时节,之江大地丹桂飘香;雷峰塔下,西子湖畔烟雨蒙蒙。
“很高兴同各位新老朋友相聚美丽的西子湖畔,共同迎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
9月23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子宾馆漪园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
11时45分,巨幅山水画《水光潋滟晴方好》前,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热情欢迎各国贵宾,同他们一一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并合影留念。
在《和平——命运共同体》乐曲声中,习近平主席健步走上讲台,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
“今天是中国农历的秋分节气。在这个寓意丰收和团圆的日子,亚运会圣火将再次在中国点燃。”
回顾筹办亚运历程,讲述中国办赛理念,习近平主席以“亚洲运动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阐释杭州亚运会之于亚洲、之于世界的时代价值,彰显以体育为煤促进人类进步的深邃思考。
“以体育促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诞生的亚运会,因和平而生、因和平而兴。几十年来,亚运会在总体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中见证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亚洲奇迹,也记录下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与亚洲、与世界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坚实步伐。
宴会上,承载着中国人民集体记忆的北京亚运会歌曲《亚洲雄风》和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传递着中国推动亚洲各国团结自强、命运与共的不变初心。
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亚洲和平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作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将亚洲打造成世界和平的稳定锚。”习近平主席的坚定宣示,寄托着中国人民同亚洲各国人民共同守护和平家园的殷殷期待。
“以体育促团结”——
杭州亚远会吸引了亚洲各国各地区运动员踊跃热情参与,参赛人数、项目设置、总体规模均创历史新高,不少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将其列为今年最重要的赛事。本届亚运会,亚奥理事会45个成员实现“大团圆”。
“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长”,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这些亚洲谚语讲述团结合作的亚洲价值理念。杭州亚运会的盛况向世人昭示:纵使国际和地区形势变乱交织,亚洲人民对友谊的珍视、对团结的向往不可阻挡。
开幕前一天,习近平主席会见了老朋友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巴赫高度评价中国政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重要贡献,表示“当前世界面临地缘冲突等各种困难,国际奥委会致力于捍卫多边主义,反对体育政治化,赞赏中方为此采取的正确立场”。
宴会致辞中,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我们要以体育促团结,把握历史机遇,合作应对挑战,践行‘永远向前’的亚奥理事会格言,把共同发展、开放融通的亚洲之路越走越宽。”
“以体育促包容”——
宴会上,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浙江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演奏了《采茶舞曲》《东帝汶欢迎你》等富有各国特色的乐曲,汇聚成亚洲不同文明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和谐交响。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杭州亚运会上,一个个富有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特色的项目,展现着亚洲文明的自信、包容与开放。
“我们要以体育促包容,增强文明自信,坚持交流互鉴,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习近平主席道出体育与文明的深刻关联。
杭州,自古就是人文鼎盛、文明交融之地,既被宋代欧阳修称赞“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也被马可·波罗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致辞中,习近平主席向国际贵宾盛情介绍本届亚运会主办城市所在的浙江省:“浙江坚持改革开放,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
今日之江,照鉴中国发展不凡历程。习近平主席曾在浙江工作多年。在习近平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浙江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开拓精神和奋进实践,书写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故事,为亚洲和世界打开观察当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一扇窗。
“祝愿大家在诗画浙江度过难忘的时光,在亚运会圣火下留下美好的记忆。”习近平主席真诚的话语打动人心。在这个丰收和团圆的时节,习近平主席和国际贵宾共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杭州亚运盛会,续写新时代中国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新华社杭州9月23日电(记者刘华、杨依军、王宾、殷晓圣)(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亚运会是因和平而生、因和平而兴的。亚运会能见证“风景这边独好”的亚洲奇迹,说明亚洲几十年以来一直是和平稳定的。
B.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捍卫多边主义、反对体育政治化、支持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上的巨大贡献。
C.体育与文明有着深刻关联,亚运会上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特色的项目,既能展现出亚洲文明的特点,也要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D.浙江被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成果,它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也建设出了共同富裕示范区。
下列选项,不适合放在原文用来介绍杭州的一项是
A.《望海潮》柳永(北宋):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B.《石头城》刘禹锡(唐):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C.《忆江南》白居易(唐):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D.《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北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未来趋势
从2024年九省联考及新高考Ⅱ卷命题看,图表信息推断题,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命题的趋势,应引起高度关注。
[例1] (2024九省联考适应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试题。
材料二:
马的驯化赋予人们从不曾拥有的流动能力,人们利用资源的范围一下子扩大了许多,狩猎采集者步行的活动范围大多在两小时步行圈内,一旦人群的规模超过了这个范围内资源的承载力,就会导致饥荒,这也是为什么依赖步行的狩猎采集者很难形成大的社会群体。不过,海岸地带则拥有季节规律不同于陆生资源的水生资源,且有舟楫之便,有条件聚集大量人口,能够形成如北美西北海岸印第安人那样的复杂社会。
马的驯化还让人类第一次真正有可能全面利用草原环境,此前草原因为单位面积的初级生产力(植物生长)比较低,所能支持的次级生产力(动物生长)也比较低,和沙漠、高原、极地等并列为狩猎采集的边缘环境。这个地带的资源密度小,动物群的流动性非常大,狩猎采集者依赖步行是很难维持生计的,这是草原地区石器时代遗存较少的原因之一。马的驯化可以让人类拥有更大的生态空间,这也是草原地带青铜文化在马驯化后兴盛的主要原因。
游牧业的建立意味着人们进一步依赖驯化动物。牛羊的驯化本来就是游牧业的必要基础。牛一般只吃嫩草,而羊则什么都吃,它们之间构成很好的共生关系。牛羊除提供肉食之外,还能提供大量的奶制品,仅仅依赖肉食,游牧是不能满足生计需要的。马与很早就驯化的狗则为大范围流动放牧提供了条件。
畜牧意味着社会中进行农耕和负责放牧的劳动力的分化,游牧则意味着人们彻底放弃了农耕,但游牧并不是一种完全自给自足的生计方式,而是需要通过交换从农耕者那里获得金属工具、纺织品、粮食等必需生活资料。燕山-长城南北地区生计方式的分化不仅表现为农牧并重的经济与游牧业的产生,还表现为旱作农业系统的真正建立。这一地区种植的作物以黍、粟为主,尤以黍为重,因为黍比粟更适应干旱与寒冷的环境。构成旱作农业系统的另一种农作物是大豆,它是蛋白质和脂肪的重要来源,而且种植大豆与其他豆类都有养地的作用。有研究认为,大豆的驯化始于公元前1100年左右,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则可能是最早驯化、种植大豆的地区之一。正因为有大豆的种植,传统的旱作农业系统得以完成。
(摘编自陈胜前《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史前文化的适应变迁》)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气温条件 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史前文化及存续期 生计方式
农牧并重
农耕
A. 文化I存续期内大部分时间里气温偏暖。 B. 文化I存续期内传统的旱作农业系统尚未完成。
C. 文化II存续期内存在着劳动力的分化。 D. 文化Ⅱ存续期内人们主要利用草原环境维持生计。
[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电竞圈的新闻不断刷屏社交网络,让曾经小众的电子竞技走进更多人的视野。11月5日,杭州亚组委宣布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8个项目入选杭州2022年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而在此之前,电竞项目一直以表演项目的身份出现在亚运会舞台上。11月7日,EDG战队战胜韩国的DK战队获得2021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的新闻,刷屏各大社交网络,在新浪微博,央视新闻发布的EDG夺冠话题阅读量约38亿。
电子竞技“火出圈”,各类赛事和行业新闻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让主流社会逐渐了解并开始重新审视这项年轻人热烈追捧的新行业,从饱受“不务正业”的偏见,到登上国际舞台争得荣誉,中国电竞一路艰难成长。庞大的受众群体,陆续出台的扶植政策,不断扩展边界的产业文化,让电竞行业成为蕴含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同时,如何面对专业人才稀缺、社会认可度低、组织管理体系不成熟等难题,仍是未来电竞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鲁元珍《电竞产业崛起新赛道发展何处去》)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2年杭州亚运会,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8个电竞项目将以正式竞赛项目的身份出现在亚运会舞台上。
B.电竞行业是蕴藏着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它有庞大的受众群体,所以国家陆续出台扶植政策,其产业文化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大。
C.2018年—2020年国内电竞整体市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增长动能来源于移动电竞游戏市场和电竞生态市场。
D.2021年中国电竞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接近七成,整体用户呈现年轻化特征,19-24岁的电竞用户占比超过50%。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