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综合素养评估
六年级语文试卷(三)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白如素雪千枝玉,粉似红云万树霞”。前几日还“低调”的花骨朵,在春风柔和的亲吻 ,悄然绽放,红白粉紫笑闹于枝头。冰城花事好,只待君来赏。春花佳期短,赴约当及时。春暖花开之时,请你跟随学校文学社踏上寻美的旅程吧!
板块一 走进春天寻风俗(共21分)
一、小语带领“风俗小组”走进春天寻风俗,请你参加他们的活动。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的年、月、日的开始,此时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因此人们将其命名为“春节”,可以说,春节就是春天的节日。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独出xīn( )裁:a朝鲜族除夕全家守岁通xiāo( )达旦,耶琴和简箫乐曲将人们带入新的一年;b年三十早上,达斡尔族家家洒扫庭院,在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后,轻烟缭绕,到处笼zhào( )着节日的气氛;傈僳族在新年向天地神明和祖宗祈祷,祈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蒙古族除了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还要人着新装,马佩红缨和新鞍,处处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c真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d
1.根据语境和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生字。(3分)
2.小语介绍各地春节风俗时,对加点字的读音不能确定,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zhēng bāng gēng B.zhèng bàng gèng
C.zhèng bāng gèng D.zhēng bàng gēng
3.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时,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B.在拜年、敬神等活动中,使人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馨与祥和。
C.中国是一个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
D.很多传统风俗发扬和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4.小语对材料abcd处画线标点符号使用不确定,请你选出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独出xīn( )裁:
B.朝鲜族除夕全家守岁通xiāo( )达旦,耶琴和筒箫乐曲将人们带入新的一年;
C.蒙古族除了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还要人着新装,马佩红缨和新鞍,处处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D.真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5.春节期间,家里要装饰布置,妈妈让小语从下面三个备选物品中选择一个挂在墙上。请你帮助小语做出选择,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2分)
我选择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语想引用一些古诗,增加材料的诗情美。请你帮他把古诗补充完整。(7分)
传统节日充满浓厚的情感美。文人把浓郁的民俗风情与自然景物相融,寄寓情思:寒食节至,韩翃在《寒食》一诗中用“①_______、_______”来描绘春日里京城落花飞舞、斜柳依依的景象,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欢喜;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有关,《迢迢牵牛星》中“盈盈一水间,②_______”两句写出相爱之人虽一水间隔对视无言,却知彼此的深情;中秋佳节之时,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诗句“③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将望月怀远的情思表达得含蓄蕴藉。即便不是传统节日,借景抒情的诗歌也不胜枚举。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最是一年春好处,④_______”,杜甫的《春夜喜雨》中“⑤_______,花重锦官城”,《长歌行》中“阳春布德泽,⑥_______”……无不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二 走进名著看世界(共10分)
二、小文带领“名著小组”跟随外国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请你参加他们的活动。
7.请你将下面表格序号处内容补全。(4分)
名著 作者 故事情节 人物特点
① 笛福 整整一天,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 服,没有武器,没有获救的希望。夜幕来临 因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 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为了把独木舟引入半英里外的小河里,我挖 了一条运河。虽然造这条小舟花了将近两年 的时间,我却从未偷懒或厌烦。 ②
《汤姆·索亚历险记》 ③ 他要去当海盗!他将乘坐那条长长的黑色“风 暴神”号快艇,船头插上吓人的旗帜,披风 斩浪航行在浪花翻滚的大海上,这该有多么 威风!他决定这么办:从家里逃走,去过这 种生活,并打算第二天早晨就开始行动。 ④
8.小文在抄录名著时,有一个句子中的成语抄错了,请你找出来。(3分)
A.鲁滨逊觉得自己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B.随着一群一群的大雁飞过,家鹅越来越动心了,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蠢蠢欲动,后来,其中的雄鹅带着尼尔斯飞上了天空。
C.汤姆向法官和他的几个朋友滔滔不绝地讲他们在山洞历险的经过。
D.男孩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
9.小文喜欢“镇上的人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如雨下,洒了一地”这样的表达,他又积累了四句话,请你选出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一致的句子( )。(3分)
A.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北京的春节》)
B.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狼牙山五壮士》)
C.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 (《腊八粥》)
D.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金色的鱼钩》)
板块三 走进文章品童真(共39分)
三、请你阅读【甲】【乙】两文,在阅读中深思体悟,获得启示。
【析童话】
【甲】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选自《列子·汤问》)
【乙】
长安何如日远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元帝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①?”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②。”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③重④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汝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⑤?”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夙慧》)
【注释】
①意谓长安何如日远:心里认为长安和太阳哪个远?
②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
③更:再。
④重:重新。
⑤邪(yé):同“耶”,语气词。
10.参照提示,解释加点词语。(3分)
加点词语 方法 相关提示 写出词义
告以此意 查阅字典 ①心意、意图 ②料想、估计 ③情趣 ④意思 ①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关联成语 自以为是 ②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课内迁移 孰为妆多知乎 ③
11.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汝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12.这两则小故事都说明说话要有理有据。请你说说他们的依据是什么。(4分)
(1)一儿观点: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依据:
(2)一儿观点: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依据:
(3)明帝观点:太阳比长安远。依据:
(4)明帝观点:太阳比长安近。依据:
13.细读文本,选出对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两小儿辩日》以对话的方式,紧扣“辩”字,有理有据讲述各自观点。
B.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出儿童的聪明智慧。
C.“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有学间,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D.两则故事告诉我们相同的道理: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就会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
【童真探】
①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②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等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③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4.请细读选文后,把下面内容补充完整。(3分)
选文细致描写了“我”从_______到_______最后_______的心理变化过程。
15.选文中哪几件事具体表现出“这段时光不好挨”?(4分)
16.“答应”一词在第①自然段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写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17.说说选文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方法)(2分)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
(2)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 )
18.“我”为什么觉得“院子很大,空空落落”?(2分)
【悟童心】
春天的心
青秋
①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②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正在率先辉映着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炫耀着身姿,一 面吐放着鹅黄娇嫩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伸展,向春天的深处伸展。
③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这早春的时刻。
④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一样,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有的使劲嗅着花朵,有的把脸埋进了迎春花的枝条里面,他们完全陶醉了。
⑤冷不丁地,一个男孩子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看到他脸上花苞一样的期待,我点了点头,准备为他们录像。可就在这时,却见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是很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子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响应起来。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迅速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
⑥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就有些纳闷: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说摄像机里电不多 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就可以了,可为什么要并着双 脚跳呢?
⑦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像,并将录像带交给他们后,他们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里别的地方走去。可是,这个时候,我却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子走路竟然一跛一跛地。她,是个残疾孩子。
⑧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了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画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⑨那一刻,看着那些孩子离去的身影,我怦然心动:其实,这早春里最美的景色并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就是春天的心——就是那轮春天的太阳,明亮,温暖,向四周放射着光芒。
19.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向同学们推荐这篇文章。(3分)
20.文学社的成员纷纷发帖点评,请你参与讨论。(5分)
(1)小语:这篇文章的语言让我怦然心动,你看第②段写得多美!
我:是啊,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正在率先辉映着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炫耀着身姿,一面吐放着鹅黄娇嫩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伸展,向春天的深处伸展。”(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小文:语言美倒是美,可是我觉得开头两段对春天的描写没有必要。
我:我觉得开头两段在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21.该文入选后,文学社团的小记者采访了作者青秋。假如你是青秋,你将如何回答记者的提问?(5分)
(1)记者:您在文中写道:“却见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您想让女孩子说什么?男孩子又在想什么?
女孩子说:
男孩子想:
(2)记者:请您说说为什么以“春天的心”为题目?
我:
板块四 走进写作抒感怀(30分)
22.习作表达。(30分)
生活像一条奔涌向前的河流,那一朵朵的浪花绽放着细微之处的美。家中饭桌上飘香的一粥一菜,班里讲桌前和蔼的一言一语,街边马路上暖心的一扶一让……这些细微之处,无不饱含着浓浓的爱意。它洋溢着对自然、对家人、对集体、甚至对国家的真情,无论哪种爱,总能轻轻触动我们内心的柔软,给我们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请以“爱在细微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六年级语文试卷 第5页(共8页)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综合素养评估
六年级语文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分)独出心裁 通宵达旦 笼罩
2.(3分)D 3.(3分)A 4.(3分)C
5.(2分)“双鱼挂件”预示着连年有余;“蝙蝠结”预示着福气临门;“红灯笼”象征团圆、日子红红火火。
6.(7分)(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2)脉脉不得语。(3)今夜月明人尽望。(4)绝胜烟柳满皇都。(5)晓看红湿处。(6)万物生光辉。
7.(4分)①《鲁滨逊漂流记》 ②乐观、坚韧、意志顽强、坚持不懈
③马克·吐温 ④叛逆、勇敢、热爱自由、喜欢冒险
8.(3分)B 9.(3分C
10.(3分)①意思 ②认为 ③你
11.(4分)(1)这不是因为离得近让人感觉热,离得远让人感觉凉吗?
(2)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
12.(4分)(1)远者小而近者大 (2)近者热而远者凉
(3)不闻人丛日边来,居然可知 (4)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13.(2分)
14.(3分)期盼、兴奋 焦急 无奈、无聊
15.(4分)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电影回报
16.(2分)“答应”一词在第一自然段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这样写强调了母亲的答应对“我”的重要性,也突出了“我”对这承诺的期待。
17.(2分)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18.(2分)写出了“我”当时所处的环境冷清无趣、空无一人,又烘托了“我”当时内心的落寞孤寂、无聊无奈。
19.(3分)本文所写主要内容是,在公园里一群孩子为了维护一个残疾玩伴的自尊心,在作者为他们录像的时候,都采取双脚并拢的姿势,围着迎春花跳着跑的事情。
20.(2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春天迎春花绽放的美丽景象(开放时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21.(3分)内容上,写春天花园里的美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也从侧面衬托了孩子们的美好心灵;从结构上,为下文孩子们让“我”录像做铺垫的作用。
22.(2分)女孩子:摄像时不能伤了那个有残疾的女孩的心
男孩子:想让大家开心地玩,也想让残疾女孩留下春天的美好记忆。
23.(3分)“春天的心”这一标题富有诗意,引人遐想,引人入胜。在那美丽的春光中一群孩子给残疾伙伴留下了完美的记忆,那些拥有灿烂美好纯真心灵的孩子就是春天的心,他们像春天的太阳,明亮而温暖,向他人奉献着爱和温情,赞颂了孩子们纯真、仁爱之心。(评分标准:意思切近即可,摘抄结尾“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就是春天的心——就是那轮春天的太阳,明亮,温暖,向四周放射着光芒”给2分)
六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2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