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瑞安市市小升初语文押题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关于为人处世的智慧,古人这样指点:上善若水,智圆行方,厚德载物,曲中求直。照样子,根据书写提示将这段话抄写下来。
2.读拼音,在田字格里工整美观地书写词语或生字。
qǐ dí qǐ dí huī huáng
金碧
fēn fù dīng zhǔ jiē xiá
应不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应和(hé) 效率(lǜ)
B.音调(diào) 屏息(bǐng)
C.厌恶(è) 挣扎(zhá)
D.着陆(zhuó) 折本(zhé)
4.下列词语的书写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留神 B.称呼 C.苍耳 D.地道
5.小语参加了“民俗风采主持人”活动,她想在主持稿中写“南方的风湿热,北方的风干冷,南北真有xiāo壤之别”,但不会写“xiāo”字。查字典后,她应该选哪一个?( )
A.
B.
C.
D.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热情的法国人民摩拳擦掌,热烈欢迎各国运动员的到来。
B.巴黎奥运会赛场上,选手们都跃跃欲试,真想立刻冲上赛场大展身手。
C.面对其他选手的出色表现,她不动声色,专心完成自己的既定动作,最终高分夺冠。
D.我国网友们在各大网络平台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我们获得的首枚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
7.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结束了一件又来。
B.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个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
C.马宝玉用尽全身力气扔向敌人,拧开盖子,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
D.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8.读一读,找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
A.写清楚推荐的是什么地方。 B.写清楚这个地方在哪里。
C.写清楚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D.推荐理由不用写充分。
9.你想通过书信向科研人员分享游园体验,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称呼空两格写起,后面加上冒号和问候语。
B.在信中分享自己在游园中的所见所闻,不用表达感受。
C.写信时字距差不多,通过正确运笔、匀速书写提高书写速度。
10.积累园地。(错一个字则该空不得分)
(1)通过学习,我们感悟到了清少纳言笔下的自然之美,她说:明亮的月夜固然美, ,也有无数的 。
(2)思乡是张继笔下那夜半到客船的钟声,是纳兰性德笔下的“风一更,雪一更, , ”。
(3)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有丰富的知识,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得来的句子是:“我非生而知之者, ,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道:“ 。”意思是我们要认真读书,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
(4)班里的小明同学不爱学习,整天就是玩,我想用葛洪的“ , ”来劝告他。
(5)朱用纯告诫我们:“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 。”确实,今天的我们也要珍惜资源,不能浪费。
(6)林升在《题临安邸》中运用一语双关,讽刺达官贵人醉生梦死的句子是:“ ,直把杭州作汴州。”
(7)林杰的《乞巧》中描写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诗句是:“七夕今宵看碧霄, 。”
11.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这学期,我们围绕“汉字真有趣”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解汉字文化,同学们找到了以下材料:
名称 内容
材料一 “山”字的象形文字很像山峰并立的形状。
材料二 汉字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三个一样的字可以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汉字,如:众,三人为众,意为人多;焱,三火为焱(yàn),火焰;磊,三石为磊,石多;矗,三直为益(chù),直立高耸;森,三木为森,树木多;鑫,三金为鑫,财富兴旺。
材料三 与马有关的字谜:一匹怪马两张嘴;一马饮尽池中水;门内有匹高头马;主人找来一匹马;偏偏人走马就来;有匹马儿石头做。你猜到谜底了吗?
(1)从上表中,你知道同学们是从哪几方面整理材料的?照样子概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材料一:汉字的字形演变 材料二:
材料三:
(2)请你写出“材料三”中任意四个字谜的谜底: 、 、 、 。
(3)当今社会一直强调要规范语言,但现实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还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有木有”等,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写出你的看法30字左右。
二、阅读理解(35分)
奇奇和妙妙学习了民间故事单元后,学校文学社让他们做一期专刊。下面是准备的材料,请你赶快来帮忙,完成问题。
【材料一】民间故事是动态的民间文学,是当地百姓向社会表达情感愿望的重要渠道,主要特征有:时代久远,口头传播,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多采用象征手法。由于故事口耳相传,为百姓所承认和保存,所以地方方言是主要的表达方式,一个故事常有多个版本。
民间故事内容丰富,情节完整,语言生动,深受群众喜爱。它们既保留了当地民间故事资料,传承了历史文化典故,同时也丰富了旅游文化资源。
【材料二】《××民间故事集》部分目录
第一章( ) 十二生肖的故事…………3 鲤鱼跳龙门………………6 义犬救主…………………8 幸福鸟……………………10 年兽………………………13 第二章 幻想故事 宝草帽…………………20 夜明珠…………………23 飞来峰…………………26 湘妃竹…………………30 神奇的红石榴…………36 第三章( ) 巧媳妇…………………52 徐文长难倒窦太师……57 三个和尚………………62 阿诗玛的故事…………68 阿凡提斗国王…………74
【材料三】
顾况钉鞋
顾况自幼聪明,得到周围人夸奖后,便有些骄傲。一天,顾况从学堂里溜出来玩,鞋钉掉了好几颗,便到鞋铺去修。修鞋师傅见他是个少年书生,有心考考他,就对顾况说:“我有一联,你要是能对出下联,修鞋的钱我就不要啦。要是对不出来,可得给我双倍钱!”顾况满不在乎地答应了。修鞋师傅说道:“铁钉钉钉鞋,钉钉停停,停停钉钉,牢。”顾况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好的下联,急得头上冒出了汗。这时,隔壁油漆店里走过来一个伙计。他一手拿刷,一手拿盘,边走边说道:“树漆漆漆盘,漆漆歇歇,歇歇漆漆,亮。”顾况听了,禁不住拍手叫好:“真是一个好下联,以俗对俗啊!”从这以后,顾况发奋读书,终于成为唐朝有名的大诗人。
(改编自民间故事)
12.根据材料判断对错,用正确或错误表示。
①奇奇听奶奶讲《顾况钉鞋》时发现和材料三情节不同,肯定是他奶奶说错了。
②《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人公化为蝴蝶是民间故事时代久远的体现。
③民间故事口耳相传,往往寄托了当地百姓的美好情感与愿望。
13.为宣传家乡民间故事,学校文学社正在编写一本《××民间故事集》。
①妙妙应选择 作为第一章目录的标题,选择 作为第三章目录的标题。
A.生活故事
B.民间寓言
C.动物故事
②材料三也被选入了《××民间故事集》,奇奇应该把它收录在 更合适。
A.第一章
B.第二章
C.第三章
14.奇奇读完《中国民间故事》后,特别想和大家分享,请你完成下面两题。
①用斜线给对联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铁钉钉钉鞋,钉钉停停,停停钉钉,牢。”
②请你根据读书卡中奇奇的阅读感受,把推测的民间故事名称填在下面书名号中。
非连续文本阅读
《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有没有想过:人有可能赤手空拳把老虎打死吗?很多时候,一些看似较真的问题能让我们产生重读经典的兴趣,让我们获得新的阅读视角。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读下面一组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吧!
材料一:
材料二:
老虎与人的数据对比
老虎 人
体重 100-350kg 50-100kg
百米跑时间 4秒43 9秒69 (博尔特创造的世界纪录)
拍力 1200磅 (随便挥动爪子就能达到) 600磅 (拳王泰森最鼎盛时间直拳最大力量)
犬齿咬力 1200磅以上 200磅以下
立定跳高 3.5米 1.9米 (跳高世界纪录)
爆发力 一般老虎瞬间最大时速可达100千米/时 博尔特瞬间最大时速大约是42千米/时
材料三:
卞元亨——武松原型
①据考证,武松的原型是卞元亨,这个人是施耐庵的表弟,曾是武举人。
②在古代,要成为武举人,非常难。
③首先要考“力量”。例如用手把180千克的方形石头抱起来,然后用腰腹的力量把石头的底部,朝前、左、右各翻一次。要完成这个任务,对腰腹和手臂的爆发力有很高的要求。再如舞动70多千克的关公刀,完成各种动作,放到现在,等于是拿着72千克的杠铃做花式表演。这对一个人的绝对力量、爆发力都是一个考验。
④其次要考“格斗技术”。那时的拳脚考核可不是现在的“武术”。现在的武术是用来练功的,表演性强点,但即使今天花拳绣腿的武术,对所需的敏捷度、速度、柔韧度要求也都是很高的。那时的拳脚考核,接近于现在的散打,是真实格斗,杀伤力很强。
⑤因此,古代武举人,放到现在,既有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还有武术运动员的敏捷度、柔韧度。一个很能打的力气很大的人,干掉一只100多千克的华南虎还是有可能的。
15.材料一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老虎和人的体型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 。
16.材料二以表格的方式呈现了老虎和人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 。
17.材料三通过文本告诉我们武松的原型是 ,他曾是一位 。
18.如果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真实发生过,你觉得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条件1:(从人的角度思考)
条件2:(从老虎的角度思考)
条件3:(从环境的角度思考)
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致颜黎民(节选)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你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得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作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进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流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我调查一下再说罢。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
鲁迅
四月十五夜
19.解释词语。
①缘故:
②无足轻重:
20.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是 写给 的信中的几段文字,主要讲 。
21.鲁迅就读书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请加以总结概括。
①
②
③
22.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这句话说明只有 ,才能 。“许多花”比喻 ,“蜜”比喻 。
三、习作(30分)
23.写作
成长路上,有许多印象深刻的记忆:有书香的熏陶,有亲人的呵护,有老师的教诲,有朋友的帮助,有成功相伴,偶尔也有失败相随……请选择一个话题,以“成长路上有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与题目有关的合适事例。③叙事中借助细节描写,让真情自然流露。④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方圆
上善若水,
智圆行方,
厚德载物,
曲中求直。
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一遍,要求正确、美观。注意书写格式。
汉字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之基础,在平时就要注意了解汉字的构成以及书写规律,掌握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启迪、玲珑、辉煌、吩咐、叮嘱、接、暇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玲珑”的“珑”不要写成同音字“笼”;“辉煌”的“辉”不要写成形近字“挥”;“叮嘱”的“嘱”不要写成形近字“属”;“暇”不要写成形近字“假”。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 启迪;玲珑;辉煌;吩咐;叮嘱;接;暇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B
A.“应和” 的 “和” 应为 “hè”;
B.“屏息” 的 “屏” 应为 “bǐng”;
C.“厌恶” 的 “恶” 应为 “wù”;
D.“折本” 的 “折” 应为 “shé”。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的掌握,重点考查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正确读音。通过对常见多音字的考查,旨在检验对字音的准确辨析能力,以及对不同语境下多音字读音规律的把握程度。同时,也考查对一些易错读音的识别能力,避免因习惯性误读或对字音的混淆而出现错误。
4.A
5.D
首先,根据题目中的语境“南方的风湿热,北方的风干冷,南北真有xiao壤之别”,可以推断出“xiao”应该与“壤”搭配,形成表示差别极大的词语。然后,通过查字典,找到与“xiao”对应的汉字“霄”,并确定它与“壤”组成的词语“霄壤之别”的意思是形容相去极远或差别极大。最后,对照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的是查字典的能力,需要根据拼音和语境选出正确的汉字,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6.A
A选项中,“摩拳擦掌”原意是形容战斗或劳动前精神振奋的样子,但在这里用于描述“热情的法国人民“欢迎各国运动员的到来,显然不太恰当,因为“摩拳擦掌"更多用于形容人们急切地想要投入战斗或劳动,而不是欢迎他人的到来。
B选项“跃跃欲试”形容急切地想试试,用于描述选手们想要立刻冲上赛场大展身手,是恰当的。
C选项“不动声色”形容态度镇静,不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变化,用于描述选手面对其他选手的出色表现而保持冷静,也是恰当的。
D选项“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涨的样子,用于描述我国网友们热烈讨论获得金牌的情况,同样是恰当的。综上所述,A选项中的“摩拳擦掌”运用是不恰当的。
故答案为:A
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7.C
A、B、D正确。
C、有误,语序不当。使用手榴弹时,要先拿出手榴弹,再拔出盖子或其他方式触发引爆装置,最后向着目标投郑。
故答案为:C
考查了病句的辨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8.D
结合材料内容,推荐一个地方应该把这个地方的特点、名称以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阅读各项,D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D
题目考查对推荐一个地方的相关写作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写作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9.C
A.有误,称呼空顶格写起,后面加上冒号和问候语。B.有误,在信中分享自己在游园中的所见所闻,还要表达感受。C.正确。
故答案为:C
考查了书信及汉字书写。书信是写给具体收信人的私人通信,书信格式由开头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组成。
10.(1)漆黑漆黑的暗夜;萤火虫翩翩起舞
(2)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5)当思来处不易;恒念物力维艰
(6)暖风熏得游人醉
(7)牵牛织女渡河桥
(1)结合课文《四季之美》,“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书写时“漆黑”的“漆”是三点水,左右结构;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意思是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出自《论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4)“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意思是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读书用功时不要放弃任何可利用的时间。
(5)“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思是一粥一饭,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一丝一线,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 意指衣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
(6)“暖风熏得有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意思是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7)“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意思是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故答案为:(1)漆黑漆黑的暗夜;萤火虫翩翩起舞(2)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3)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5)当思来处不易;恒念物力维艰(6)暖风熏得游人醉(7)牵牛织女渡河桥
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11.(1)汉字的字形组合;汉字的字谜游戏
(2)骂;驰;闯;驻
(3)我认为网络用语虽然流行,但不应替代规范语言。网络用语虽能表达特定情绪,但缺乏文化底蕴,过度使用会影响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我们应该在适当场合使用网络用语,同时加强规范语言的学习和使用。
(1)结合材料内容,材料二描写了汉字的字形组合;材料三描写了汉字的字谜游戏;结合材料内容,进行作答。
(2)结合材料三,“一匹怪马两张嘴”描述的是汉字“骂”;一马饮尽池中水”描述的是“驰”;“门内有匹高头马”描述的是“闯”;“主人找来一匹马”描述的是汉字“驻”;结合谜面,做出正确作答。
(3)结合对网络流行语的理解和运用,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故答案为:(1)汉字的字形组合;汉字的字谜游戏(2)骂;驰;闯;驻(3)我认为网络用语虽然流行,但不应替代规范语言。网络用语虽能表达特定情绪,但缺乏文化底蕴,过度使用会影响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我们应该在适当场合使用网络用语,同时加强规范语言的学习和使用。
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2.错误;正确;正确
13.C;A;A
14.①铁钉/钉/钉鞋;②田螺姑娘
学习理解材料内容,了解材料的主旨,认真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1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①说法错误。根据“由于故事口耳相传,为百姓所承认和保存,所以地方方言是主要的表达方式,一个故事常有多个版本”可知题干“奇奇听奶奶讲《顾况钉鞋》时发现和材料三情节不同,肯定是他奶奶说错了”有误。②《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人公化为蝴蝶是民间故事时代久远的体现。说法有误,因为《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人公化为蝴蝶是民间故事情节夸张,充满幻想的体现。故此说法错误;③民间故事以多种方式流传,往往寄托了当地百姓的美好情感与愿望。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正确、正确
13.①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民间故事集》部分目录,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可知,①妙妙应选择动物故事作为第一章目录的标题,选择生活故事作为第三章目录的标题。故可依次填写序号:C、A。
②考查实践作业。根据《××民间故事集》部分目录,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可知,②材料三也被选入了《××民间故事集》,奇奇应该把它收录在第三章。故填序号:C。
故答案为:C、A、A
14.①考查文言断句。“铁钉钉钉鞋”中“铁钉”是名词,用作钉鞋的工具,“钉”用作动词。“钉鞋”是名词,表明鞋的种类,所以断句是铁钉/钉/钉鞋。
②考查实践作业。根据“年轻人非常勤劳,在田里耕作,捡回来了一个大田螺,神奇的故事就发生了”可知故事的名称是《田螺姑娘》。
故答案为:①铁钉/钉/钉鞋;②田螺姑娘。
15.老虎比人的体型要大得多
16.与人相比,老虎在体重、奔跑的速度、拍力、犬齿咬力、跳高、爆发力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17.卞元亨;武举人
18.力气很大、机智敏捷、喝酒壮胆……;老虎饿得没有了力气、受过伤、病得很严重、被人抓住弱点……;天色太暗、天气太热、乱树丛中适合躲避老虎的攻击……
本题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本形式丰富,选择多样,多涉及社会热点话题,实用性和理论性强,重点考查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内容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要看清题目要求,根据要求筛选、整合、运用信息,特别关注标题、中心句、文本的结构等。
15.从材料一图片中可以看到,老虎身躯庞大,四肢粗壮,站立起来比人高大许多,人在老虎面前显得相对较小,明显体现出老虎和人在体型上的巨大差异。我们可以发现:老虎体型比人大很多。
故答案为:老虎比人的体型要大得多
16.从材料二表格数据对比可知,在体重、百米跑时间、拍力、犬齿咬力、立定跳高、爆发力等方面,老虎均远超人类。具体来看,体重上老虎1 00-35 0kg,远大于人类的50-100kg;百米跑时间老虎4秒43,人类博尔特创造的世界纪录是秒69;拍力老虎随便挥动爪子就能达1200磅,拳王泰森最鼎盛时直拳最大力量才600磅;犬齿咬力老虎1200磅以上,人类在200磅以下;立定跳高老虎3.5米,人类跳高世界纪录是1.9米;爆发力上一般老虎瞬间最大时速可达100千米时,博尔特瞬间最大时速大约是42千米时。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老虎在身体素质各方面性能上都全面超越人类。
故答案为:与人相比,老虎在体重、奔跑的速度、拍力、犬齿咬力、跳高、爆发力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17.结合材料三第1段“据考证,武松的原型是卞元亨,这个人是施耐庵的表弟,曾是武举人”这句话可知,们武松的原型是卞元亨,他曾是一位武举人。
故答案为:卞元亨、武举人
18.从人的角度思考:身体素质:人需要具备超强的身体素质,如材料三中提到的武举人卞元亨,既有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能抱起180千克的方形石头并翻转,还能舞动70多千克的关公刀,又有武术运动员的敏捷度、柔韧度,这样才能在与老虎的对抗中承受住冲击并做出有效反击。 格斗技能:要有丰富且实用的格斗技能,像古代武举人考核的接近于现在散打的真实格斗技术,具备很强的杀伤力,能够准确地攻击老虎的要害部位,以增加战胜老虎的可能性。 心理素质: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在面对老虎时不慌乱、不恐惧,能够冷静地应对老虎的攻击,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从老虎的角度思考:
健康状况:老虎可能并非处于健康状态,比如可能受伤、生病,导致其体力、速度、攻击力等方面有所下降,从而降低了它的战斗力。 年龄因素:老虎或许是幼虎或年龄较大的老虎,幼虎力量和战斗经验不足,年老的老虎身体机能衰退,这些都会使老虎的威胁性相对减小。
从环境的角度思考:
地形因素:环境可能对人有利,比如有狭窄的地形限制老虎的行动,使其无法充分发挥速度和力量优势,而人可以利用地形进行躲避和反击。 周围物体:周围有可以利用的物体,例如树枝、石块等,人可以将其作为临时武器,增加自身的攻击手段和防御能力。
故答案为:力气很大、机智敏捷、喝酒壮胆……、老虎饿得没有了力气、受过伤、病得很严重、被人抓住弱点……、天色太暗、天气太热、乱树丛中适合躲避老虎的攻击……
19.原因;不重要
20.鲁迅;颜黎民;读书的方法和建议
21.广泛阅读不同作者的作品。;不要忽视科学知识的学习。;适当阅读世界旅行记等书籍。
22.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获得全面的理解和丰富的成果;各种不同的知识来源;综合的知识和智慧
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了解短文后,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深入了解主题,完成拓展。
19.考查了词语理解。缘故:原因。无足轻重:形容不重要。
故答案为:原因 ; 不重要
20.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开头称呼是收信人,后面署名是写信人。因此这是鲁迅写给颜黎民的信,主要讲了看书,从中可以看出鲁迅谦虚、严谨和对文学青年的爱护。
故答案为:鲁迅、颜黎民、读书的方法和建议
2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从“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这句话可知。鲁迅提出了建议,不能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从“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这句话可知,鲁迅的建议是不专看文学书。从“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这句话可知,鲁迅对于读书的建议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
故答案为:广泛阅读不同作者的作品。不要忽视科学知识的学习。适当阅读世界旅行记等书籍。
2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比喻句的理解。结合句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个句子以蜜蜂采蜜来打比方,说明只有广泛涉猎,才能有所收获。“许多花”比喻“各个方面的书”,“蜜”比喻“得到的精华”。
故答案为: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获得全面的理解和丰富的成果、各种不同的知识来源、综合的知识和智慧
23.成长路上有烦恼
在成长中,总有些挥之不去的烦恼。就如古人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的一辈子为什么不会一帆风顺呢?我也不例外啊!成长给了我无穷的快乐,但也给我带来不少的烦恼:对于成长,我带着一种渴望的心情,但又有些厌烦。
第一:作业多了。虽然老师布置得很少,但妈妈却布置了3倍的作业,让我每天都啃书山。晚上回家,第一件事是做作业,接着就是啃我的书山了。
第二:时间少了。在学校里还可以玩,到了家,除了吃饭时就没时间玩了,其他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第三:朋友少了。长大了,男生跟男生玩,女生就跟女生玩,要是男生跟女生玩就会被人议论,所以好朋友少了,“仇人”却多了。
第四:要求高了。当我还是小孩时,生活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可现在,身为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了,做起事来要小心翼翼,思前想后,毕竟我已经长大了。无忧无虑的日子已经远了…… 成长,虽然给了我不少烦恼,但也为我带来了不少快乐。同时,也因为这些成长的烦恼,令我懂得了许多,也意识到了许多许多……
快乐与烦恼就像一块一块的铺路石,它们毫无漏缝地连接着,通向成功的路!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中心话题围绕成长路上的经历与感悟展开,体裁为记叙文,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通过具体事例展现成长路上的某一元素对自己的影响。
【题干分析】具体分析材料意义:“成长路上” 限定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范畴,是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有_____” 则需要学生补充成长路上的具体内容,如书香、亲人、老师、成功、失败等,这些元素是文章重点描述和围绕展开的核心。关键词 “成长” 意味着所写内容要体现自身随着时间推移在思想、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例如 “成长路上有书香”,重点在于描述阅读书籍如何陪伴自己成长,对自己的认知、价值观等产生怎样的影响;“成长路上有亲人的呵护”,则需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亲人在生活、学习、精神等方面给予的关爱和支持,以及这些呵护如何助力自己成长。阐述写作思路:“是什么” 角度:要明确写出成长路上补充的具体事物是什么,如范文中确定为 “烦恼”,并在文中清晰阐述了这些烦恼具体表现为作业多、时间少、朋友少、要求高。“为什么” 角度:解释该事物为何会出现在成长路上,以及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范文中阐述了随着年级升高,学业压力增大导致作业增多;因为学习任务重所以自由时间减少;随着年龄增长社交规则变化使得朋友变少;家长和社会对自己的期望随着成长而提高等原因,说明了烦恼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怎么做” 角度:写作时应将重点放在描述成长路上与该事物相关的具体事例上,通过细节描写增强文章感染力。开头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点明成长路上的事物,如 “成长路上有挫折,如影随形”,也可通过回忆、感慨等方式引出。事例素材选取自身真实经历,如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与朋友发生矛盾等。结尾可以总结成长路上该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如 “这些挫折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在成长路上不断奋进”,也可表达对未来成长的期待。学生容易出现的误区有内容空洞,缺乏具体事例支撑;详略不当,对成长路上事物的影响阐述过多,而具体事例描述简略;情感表达不真实,无法引起读者共鸣。
【立意提取】1.成长路上有梦想:围绕成长过程中梦想如何激励自己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实现自我价值。
2.成长路上有挫折:通过描述成长中遇到的挫折,如考试失利、比赛失败等,展现自己如何在挫折中汲取经验,获得成长。
内容方面:文章紧扣 “成长路上有烦恼” 这一主题,详细列举了作业多、时间少、朋友少、要求高四个方面的烦恼,每个方面都有简要说明,内容较为具体。例如,提到作业多是因为妈妈布置了三倍作业;时间少体现在除吃饭外都花在学习上;朋友少是因长大后男女交往受议论;要求高是因为长大做事要小心翼翼。结构方面: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点明成长有烦恼,引出下文对烦恼的具体阐述;中间分点叙述四种烦恼;结尾总结成长中烦恼与快乐并存,如同铺路石通向成功,升华了主题。语言方面:语言较为平实、简洁,以直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如 “第一:作业多了。虽然老师布置得很少,但妈妈却布置了 3 倍的作业,让我每天都啃书山”,通俗易懂,能让读者清晰了解作者的烦恼。立意方面:立意明确,通过描述成长中的烦恼,展现了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既有烦恼也有收获,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成长的真实感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