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小升初语文押题试卷
一、积累运用(40分)
1.将下面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2.读语段,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字词,并完成练习。
qín 朝时,匈奴进犯北方地区,biān sài 告急。秦始皇派 jié chū 将领蒙恬率军出 zhēng 。他击向奴,收复失地,成为百姓心中的英雄。语段中加点字“将”是多音字,在“将领”一词中读 ,在"将军”一词中读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承认(chéng) 外婆(pó) 泄气(xiè) 橱窗(chú)
B.古董(dǒng) 脊背(jí) 谣言(yáo) 颠倒(diān)
C.旋风(xuàn) 纵身(zòng) 夫妻(qī) 罢休(bà)
D.咳嗽(ké) 呕吐(ǒu) 嘀咕(dí) 告诫(jiè)
4.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雨毛 嘴巴 喊叫 钓鱼 B.手掌 喜欢 察觉 邮票
C.亲人 趣味 玩要 蒲公英 D.旋行 拼命 暴雨 满载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小女孩伶伶俐俐的,很讨人喜欢。
B.小明在家翻箱倒柜地找爸爸买给他的乐高玩具。
C.奶奶不停地念念叨叨:“你爷爷买菜怎么还没回来?”
D.朱自清是鲜为人知的散文家,他的散文非常有名,仰慕他的人特别多。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旅行,使尼尔斯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7.判断正误。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书戴嵩画牛》都是宋朝苏轼的作品。 ( )
(2)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也有生活的影子。《桥》《好的故事》都是小说。 ( )
(3)当我们意见不同时,我们应该尽量协商、换位思考,还要尊重他人的想法。 ( )
(4)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指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两家书法的风格,《玄秘塔碑》是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 )
(5)《小英雄雨来》这本书写了雨来给八路军送鸡毛信,和小伙伴造假地雷迷惑敌人……最后雨来为了革命事业光荣牺牲了。 ( )
合编现代诗集。
8.我们可以通过书籍、 、 等途径收集诗歌,然后按诗人、 等角度给诗歌分类。
9.在编写目录时,可以分类整理诗歌,请你选择合适的现代诗歌将目录补充完整。(填序号)
目录 自然之声 1.花朵开放的声音(金波) 2.微绿的芽儿(冰心) 3. 异国诗语 1.首湖岛(【爱尔兰】叶芝) 2. 3.用生命影响生命(【印度】泰戈尔)
A.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国】普希金)
C.心灯(郭沫若)
D.春的消息(金波)
10.同学们在整理诗集时,不小心打翻墨水瓶弄脏了《嫩绿的芽儿》这首诗,请你帮忙恢复诗歌本来的面目,选择相应序号填在横线上。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
A.淡白的花儿 B.嫩绿的草儿 C.牺牲你自己 D.展示你自己
11.诗集的封面上需要宣传语,请你根据所学内容将宣传语补充完整。
①诗和音乐一样, 。
②诗是人类向 ,诗给人类以 。
12.“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描写的事物是( )。
A.风 B.竹 C.叶
将下列古诗文补充完整。
1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范成大用“ , ”写出了农村孩子的天真可爱以及热爱劳动的品格;我还能写出两句本学期学过的有关儿童的诗“ , ”。
14.陆游的“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王之涣的“ , ”(《凉州词》)写出了边塞的壮阔、荒凉。
15.诸葛亮智慧过人,杜甫的“ ,名成八阵图”是对其丰功伟绩的赞颂; “千里之行, ”(《道德经》)告诫我们要从现在做起,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韩愈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马说》)写出了伯乐与千里马的辩证关系,发人深思。
16.此夜曲中闻折柳, 。
17. ,铜雀春深锁二乔。
1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鲁滨逊是个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人。
(2)《骑鹅旅行记》中的小男孩尼尔斯变成了小狐仙,他不顾父母的反对,跟随大雄鹅飞到了空中去旅行。
(3)在说明观点时,我们可以引用原文,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4)《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课文主要讲述了汤姆和贝琪探险归来的故事。
(5)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爱丽丝漫游奇境》情节奇异,隐藏着严密的逻辑。
二、阅读理解(30分)
课内阅读。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诃水也相当滑澈。随着她儿女的增多,周围的森林面积一天天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河底泥沙越来越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河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却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及生活污水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并非不受其害,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又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19.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由于黄河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所以它周围的森林面积一天比一天减少。
②据专家统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4100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最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
③宁夏南部山区的人民只要不真接饮用黄河水是不受危害的。
20.阅读短文,说说黄河“旧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分别指 。
21.“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这句话中“大约”能否删掉,为什么?
22.为了减少黄河问题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你有什么好建议?(至少写两条)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毛泽东看戏
1958年的一天,毛泽东同志来到上海。晚上,我随毛主席来到干部俱乐部礼堂,准备观看京剧《白蛇传》。观众都已坐好,大家一见毛主席走入,都起立鼓掌。毛主席一边打招呼,一边由工作人员引导走向前排坐下。锣鼓敲响了,毛主席稳稳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演员,全身一动也不动,只有脸上的表情在不断变化。
当金山寺那个老和尚法海一出场,毛主席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甚至浮现出一种紧张的恐慌。他嘴唇微微张开,下唇时而轻轻抽动一下,齿间磨响几声,似乎要将那老和尚咬两口。
终于,许仙与白娘子开始了曲折痛苦的生离死别。我有经验,忙轻轻咳两声,想提醒毛主席这是演戏。可是,这个时候提醒已失去意义,毛主席完全进入了那个古老感人的民间故事中。他的鼻翼开始翕动,泪水在眼眶里积累凝聚,变成大颗大颗的泪珠,转啊转,顺脸颊扑簌簌地滚落在胸襟上。糟了,今天观众不少啊。我忧心地用目光朝两边看,身体却不敢有大动作,怕吸引别人更注意这里。还好,观众似乎都被戏吸引了,没有什么人注意台下的“戏”。
可是,毛主席的动静越来越大,泪水已经不是一颗一颗往下落,而是一道一道往下直淌。鼻子堵塞了,呼吸受阻,嘶嘶有声。我有责任保护主席的“领袖风度”。我又轻咳一声。这下子更糟糕,咳声没唤醒毛主席,却招惹来几道目光。我不敢作声了。
毛主席终于哭出了声————那是一种颤抖的抽泣声,并且毫无顾忌地擦泪水,擤鼻涕。到了这步田地,我也只好任其自然。我只盼戏快些完,事实上快完了,法海开始将白娘子镇压到雷峰塔下……
就在镇压的那一刻,惊人之举发生了。毛主席突然愤怒地拍“案”而起,他的大手拍在沙发扶手上,一下子立起身:“不革命行吗?”他沉浸在剧情中,大踏步向舞台走去。全场的鼓掌声终于将他唤醒。他稍一怔,也跟着鼓起了掌。我松了口气,主席回到现实中了。
在我的记忆中,他是用两只手同“青蛇”握手,用一只手同“许仙”和“白蛇”握手,始终没有理睬倒霉的“法海”。
23.阅读短文,补全思维导图。(框中填故事情节,括号中填主席哭的情景)
24.关注毛主席看戏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用波浪线画出一处,体会人物品质。
25.读了短文,慧慧和小博分别产生了以下疑问。为解决疑惑,慧慧阅读民间故事《白蛇传》,写故事梗概时,梳理了要点;小博查找了1921年至1949年革命进程中的大事。
为什么毛主席用两只手同“青蛇”握手,始终没有理睬“法海”? 毛主席拍“案”而起,说“不革命行吗 ”的原因是什么?
白青结拜,白娘子断桥寻夫欲报恩。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许仙中计,白娘子喝雄黄酒现蛇形。 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许仙吓死,白娘子盗灵芝草救丈夫。 1931年,中国人民进入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许仙被困,白青两蛇施法水漫金山。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
法海镇压,金钵收白娘子入雷峰塔。 1946年,无数战士投身于人民解放战争。
小青修炼,斗法海救出塔下白娘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读《白蛇传》故事要点,我能解决慧慧的疑惑:
26.读以上资料,我对毛主席说的“革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
A.联系《白蛇传》,“革命”指青蛇面对法海的镇压所采取的行动。
B.联系革命进程中的大事,“革命”指反抗内外敌人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C.法海对白娘子的镇压,让毛主席想到无数受压迫的百姓,所以他不禁落泪。
D.水漫金山、勇斗法海和长征、抗日都是为了谋求个人幸福。
27.文艺展区举办了“读经典名著,做有志少年”的主题图书展,你打算买本书送给好友。仿照下图的范例,结合所选书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在书上写赠言。
书:《 》 赠言: 鲁滨逊虽然落难孤鸟,但依旧顽强。愿你像他一样积极乐观,无畏生活的挑战。
品读小古文——猫斗
黄白二猫,斗①于②屋上,呼呼而鸣③,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④退缩,黄猫奋起逐⑤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⑥出。
【注释】①斗:打架。②于:在。③鸣:叫喊。④稍:稍微。⑤逐:追赶。⑥复:再。
28.文中写了两只猫在 上打斗,打斗的结果是 败了。
29.在文中找出描写两只猫打斗激烈的句子。
30.有一个小朋友想模仿短文写一篇《鸡斗》,你能帮他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吗?
黑白二鸡,斗于庭, ,伸头翘尾,四目相对,气势汹汹。久之,白鸡稍退缩,黑鸡 ,白鸡 ,不知所终。
A.奋起啄之 B.咕咕而鸣 C.逃之夭夭
三、习作运用(30分)
31.习作心声坊(任选一题)
①就像刘慈欣这样,我们每个人的童年经历会对我们日后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第一次收获掌声,成功挑战走夜路,就算是主动说一句“对不起”,也是在超越自己……请以《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为题写一件自己的难忘经历吧!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自己当时的感受,表达真情实感。
②仔细观察如图的漫画,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写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面,展开自己的想象,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能体会漫画的含义。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哟!题目自拟。
答案解析部分
1.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2.秦;边塞;杰出;征;jiàng;jiāng
“秦朝”的“秦”下面是“禾”;“边塞”的“塞”下面是“土”;“杰出”的“出”中竖一笔完成;“出征”的“征”是双人旁,右边是“正”;“将领”应读jiàng,是带兵打仗的人;“将军”应读jiāng,率领的意思;
故答案为:秦;边塞;杰出;征;jiàng;jiāng
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多音字的读音要结合词语的意思,进行运用作答。
3.B
4.B
A:“ 雨毛 ”的“ 雨”有误,应改为“ 羽”。
B:正确。
C:“ 玩要 ”的“要”有误,应改为“耍”。
D:“ 旋行 ”的“旋”有误,应改为“旅”。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5.D
阅读各项中句子,ABC三项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符合句子表达的意思;
D项中“鲜为人知”意思是知道的人很少,与句子中“他的散文非常有名,仰慕他的人特别多”表述矛盾,这句中词语运用错误;
故答案为:D
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
6.D
A选项:“通过这次旅行,使尼尔斯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这句话存在主语缺失的问题。由于“通过”和“使”两个词的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少了明确的主语。正确的表达应该是去掉“通过”或“使”,例如:“这次旅行使尼尔斯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或者“通过这次旅行,尼尔斯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B选项:“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这句话存在否定词误用的问题。“避免”已经是一个表示否定的词,再加上“不”就形成了双重否定,导致句意与预期相反。正确的表达应该是去掉“不”,即:“为了避免今后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选项:“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这句话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改进”通常用于描述方法、技术或制度等方面的变化,而“提高”则更常用于描述能力、水平或成绩等方面的提升。因此,这里用“提高”更为恰当,即:“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D选项:“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这句话表述清晰,逻辑合理,没有语病。它正确地使用了“是否”这一对关联词,使得前后两个分句在意义上保持一致,形成了完整的表述。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语病的辨析能力,要求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没有语病的句子。正确选项需逻辑清晰、表达准确,无语法错误或搭配不当等问题。本题旨在检验考生对汉语语法规则的掌握及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7.(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书戴嵩画牛》作者是苏轼,这项表述正确;
(2)这项中《好的故事》是一首散文诗,这项表述错误;
(3)结合语言交流的相关知识,这项表述正确;
(4)结合对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艺术和代表作的认知,这项表述正确;
(5)结合《小英雄雨来》原著的内容,这项表述正确,符合原著内容。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正确
题目考查对诗文作者、小说理解、书法作品、课文理解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8.报纸;网络;内容
9.D;B
10.A;C
11.生命全在节奏;未来所寄发的信息;朝向理想的勇气
题目考查对诗歌阅读相关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8.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和认知,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途径收集诗歌,然后按诗人、体裁、内容等角度给诗歌分类。
故答案为:报纸;网络;内容
9.结合对不同诗歌的积累,描写“自然之声”的诗歌如《春的消息》(金波)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国】普希金)属于外国的诗歌作品;
故答案为:DB
10.结合对诗歌的阅读和背诵积累,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故答案为:AC
11.结合有关诗歌的名言,“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这是朱光潜的名言。“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12.A
13.同岁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5.功盖三分国;始于足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6.何人不起故园情
17.东风不与周郎便
考查古诗文和名言警句默写。古诗文默写是指按照题目要求,将指定的古诗文内容在脑海里回想并默写出来。这个过程通常是在考试或自我检测中完成的。古诗文默写要求学生对古诗文的熟练掌握和对文字的正确理解。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来准确地表达出来。
1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是: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本学期学过的有关儿童的诗还有:“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故答案为:同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出自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意思是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出自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 , 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与苍凉的景色。
故答案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5.“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 出自唐杜甫的《八阵图》,干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干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的。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意思是千里马是有很多的,但认得千里马的人却很少。出自唐代韩愈的《马说》。
故答案为:功盖三分国、始于足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6.“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意思是: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出自唐朝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故答案为:何人不起故园情
17.“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 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出自杜牧的《赤壁》 。
故答案为:东风不与周郎便
18.(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误,《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了两个男孩汤姆和吉姆的冒险故事。
(5)正确。
故答案为:(1)正确;(2)正确;(3)正确;(4)错误;(5)正确。
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
19.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
20.黄河多次河水泛滥,造成洪涝灾害;黄河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
21.不能,“大约”表示大概,说明80%只是大概的估计,而不是确定的比例,词语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严谨。
22.在黄土高原及黄河两岸进行植树造林;减少农药使用以及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做好污水处理和净化。
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9.结合短文内容,①项中因为周围的森林面积一天天减少,所以黄河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床上升,这项表述错误。②结合第二自然段相关语句,这项表述是正确的。③结合第二自然段,因为“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因此,宁夏南部山区的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身体会受到危害。
故答案为: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
20.结合文中表述,“旧的问题”指历史上黄河多次河水泛滥,造成洪涝灾害;“新的问题”指黄河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结合文中语段内容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黄河多次河水泛滥,造成洪涝灾害;黄河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
21.“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这句中“大约”表示大概,说明80%只是大概的估计,而不是确定的比例,词语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严谨。这句中“大约”不能去掉。
故答案为:不能,“大约”表示大概,说明80%只是大概的估计,而不是确定的比例,词语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严谨。
22.结合短文内容,结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写出保护黄河的建议和措施,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在黄土高原及黄河两岸进行植树造林;减少农药使用以及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做好污水处理和净化。
23.(框中)法海镇压白娘子;(括号中)泪珠滚落;哭出了声
24.他嘴唇微微张开,下唇时而轻轻抽动一下,齿间磨响几声,似乎要将那老和尚咬两只。这句话是对毛主席的动作描写,“齿间磨响几声”写出了毛主席入了戏,对法海无比痛恨的样子,表现了毛主席疾恶如仇的品质。
25.示例:从水漫金山、修炼斗法海等情节中能看出小青富有反抗精神,毛主席十分欣赏、敬佩。而法海镇压白娘子,收白娘子入雷峰塔,是压迫者的形象,毛主席不喜欢他。
26.D
27.小王子;小王子独自游历多个星球,一路收获爱和责任。愿你如他一般,善良纯洁,走过千山万水,归来仍是少年。
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可知:讲的是白蛇白素贞与凡人许仙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白素贞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嫁与他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最后被救出,全家团聚。
故答案为:(框中)法海镇压白娘子;(括号中)泪珠滚落;哭出了声
24.考查句子的理解和赏析。任意选择一句即可。如:结合“他嘴唇微微张开,下唇时而轻轻抽动一下,齿间磨响几声,似乎要将那老和尚咬两只”可知,这句话是对毛主席的动作描写,“齿间磨响几声”写出了毛主席入了戏,对法海无比痛恨的样子,表现了毛主席疾恶如仇的品质。
故答案为:他嘴唇微微张开,下唇时而轻轻抽动一下,齿间磨响几声,似乎要将那老和尚咬两只。这句话是对毛主席的动作描写,“齿间磨响几声”写出了毛主席入了戏,对法海无比痛恨的样子,表现了毛主席疾恶如仇的品质。
2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联系《白蛇传》的故事情节,故事中的“青蛇”让毛主席想到无数受压迫的百姓,此时的毛主席已经和“青蛇”同呼吸,共命运。而由法海”想到了压迫迫害人民的国民党反动派。
故答案为:从水漫金山、修炼斗法海等情节中能看出小青富有反抗精神,毛主席十分欣赏、敬佩。而法海镇压白娘子,收白娘子入雷峰塔,是压迫者的形象,毛主席不喜欢他。
2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B、C正确;D.有误,“水漫金山、勇斗法海”是白蛇对封建礼教的反抗,“长征、抗日”的目的是为广大人谋幸福。故选D。
故答案为:D
27.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与评析。 需根据要求,选择一本让自己感受到胆识和力量的名著,分析作答。如阅读《小王子》,小王子独自游历多个星球,一路收获爱和责任。愿你如他一般,善良纯洁,走过千山万水,归来仍是少年。
故答案为:小王子;小王子独自游历多个星球,一路收获爱和责任。愿你如他一般,善良纯洁,走过千山万水,归来仍是少年。
28.屋顶;白猫
29.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
30.B;A;C
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28.结合短文内容,“黄白二猫,斗①于②屋上”可知文中描写两只猫在屋顶上打斗,结合“白猫稍④退缩,黄猫奋起逐⑤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⑥出。”结果白猫输了;
故答案为:屋顶;白猫
29.结合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呼呼而鸣③,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这句描写了两只猫打斗的激烈场面;
故答案为: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
30.结合短文中的句子,根据对“鸡斗”的描写,进行表述作答。结合“呼呼而鸣”可以用“唂咕而鸣”描述“鸡斗”的声音;结合短文中“黄猫奋起逐⑤之”,应该用“奋起啄之 ”描述黑鸡;用“逃之夭夭”描述“逃之夭夭”;
故答案为:B;A;C
31.那一刻,我超越了自己
虽然今天天气阴晴不定,但泉城公园里却喜气洋洋,人人脸上挂着笑容。在这么喜气的地方,大家能不笑吗?
在春天里的泉城公园,我与博雅作文班的伙伴们一起上作文课,伴随着欢乐的笑声,我们神气活现地走到了鸽子乐园,那里有数不清的鸽子,它们是纯洁的象征,可是没想到还有黑格子,真出乎我的意料。
我拿着鸽子食去喂它们,刚开始还信心满满,可后来却有点泄气,但是那一刻,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喂鸽子之前我心想:切!不就是喂鸽子吗?这有什么难的?于是拿了几粒鸽子食,一下子把手放在了鸽子们的眼前,可是我的手太不争气了,没过一会儿就抖了起来,这时恰好有一只鸽子飞来,我因害怕而闭着眼睛,没有什么感觉,鸽子就把食吃掉了,睁开眼睛才发现,手里已经空空如也。就这样,第一次尝试成功了。
之后,我照着这样又试了一次,当我刚伸出手时,立刻有一只鸽子飞来,可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它居然一只爪子在上,一只爪子在下,像老鹰那样降落!当它落在我手上时,一只爪子抓了我手一下,手背上立刻出现了一条红红地抓痕,我感到手背有点疼,一下子就将它甩了下来,受到惊吓的鸽子急忙飞起,又轻轻地落在了地上。后来,我又尝试了一次!两次!三次……直到把鸽子食喂完,才肯就此罢休。
今天我虽然被鸽子抓了一下,但是终于超越了自己。同时,我也真正懂得了“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这句话,收获真是不少呀!
题目一要求写一写自己一次难忘的经历,作答时要按时事情发展顺序,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题目二要求结合漫画的内容进行作文,写出自己对漫画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感悟。
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题目内容”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作文一讲述了自己在喂鸽子中突破自我的经历;作文二描写了漫画“困难中看到希望”给自己的鼓舞和力量,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