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文献描述的发明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2.宋朝政府大量颁行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各类书籍,满足各级学校的教学需要,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这反映了( )
A.科举制的创立 B.造纸术的发明 C.八股文的推行 D.印刷术的发展
3.唐朝已有固定的航线绕过印度到达波斯湾,宋元时期航海范围从波斯湾一带又延伸到亚丁湾和东非。这主要是由于( )
A.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B.国家版图空前辽阔
C.天文历法已趋完善 D.火器制造取得突破
4.唐中期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唐末运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印刷术方面,毕昇在唐代雕版印刷成熟的基础上,用胶泥刻字,再用火烧制字模排版,印完之后,松脂熔化,泥字拆开,可再次排版。上述材料说明宋代科技( )
A.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B.与工业生产相结合
C.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在应用中改进创新
5.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下列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
A.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B.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6.北宋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以立春为元旦,按节气来定月份;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的取名源自“敬授民时”,指历法付与百姓,使之知时令变化,这表明中国古代历法的制定目的在于( )
A.理论创新 B.服务生产 C.巩固统治 D.方便祭祀
7.为了编修历法,元朝郭守敬创制和改进了多种天文仪器仪表;在全国各地设立27个观测站,开展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活动,并对实测结果进行精密计算和综合研究。这体现,郭守敬( )
A.注重国计民生 B.具备科学实证精神
C.总结传统经验 D.借鉴国外先进成果
8.宋代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涌现出许多理学大家,其中思想还传到朝鲜半岛、日本乃至欧洲的思想界是( )
A.朱熹 B.程颐
C.程颢 D.周敦颐
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是辛弃疾的词句,描写的是( )
A.平定安史之乱的场景 B.岳飞郾城大捷的盛况
C.南宋抗金军队的情景 D.南宋抗元斗争的激烈
10.下图为元代墓葬出土的杂剧陶俑。这些陶俑能够体现出( )
A.杂剧形成于元朝
B.京剧深受清朝广大群众喜爱
C.清代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现实社会
D.杂剧是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
11.这是北宋时期的一部著名史书,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作者称写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净恶,取是舍非”,此后历代帝王以此书为“历史教科书”。该书是( )
A.司马迁的《史记》 B.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C.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D.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2.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中外交流频繁 C.科技文化高度发达 D.国家空前统一
二、材料解析题
13.阅读下列图片资料,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所学把以上四幅图片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
(2)图片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
(3)根据所学,说一说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向外传播的历程。
(4)中国发明的火器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的变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4.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一定的历史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材料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功秋点兵”
材料五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窦娥冤》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的诗句?他的诗有何特点?
(2)材料二的作者是谁?他被誉为什么?
(3)材料二中诗句描写了唐朝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该盛世局面称为什么?
(4)材料三、四的作者分别是谁?他们的词风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5)《窦娥冤》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D 6.B 7.B 8.A 9.C 10.D 11.C 12.C
13.(1)图A和图C为一类,都是印刷术的成就;图B和图D为一类,都是火药武器。
(2)发明者:毕昇。
(3)历程: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又经蒙古人的西征传入欧洲。
(4)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14.(1)人物:李白;特点: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2)作者:杜甫;誉为:诗圣。
(3)统治者:唐玄宗;盛世:开元盛世。
(4)作者:材料三:苏轼;材料四:辛弃疾;相似:豪放。
(5)艺术表现形式:元曲;作者:关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