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爱——立象尽意
——九上第一单元学习鉴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通常设计为“活动探究”单元,以现代诗歌为主要教学内容。教材选编的六首新诗,均以描写自然之景或特定物象为主,来抒发作者对家国、对人物、对自然、对生命的“爱恋”情怀等。教材编排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通过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该单元一般包括多首经典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雪》、《周总理,你在哪里》、《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我看》等,这些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这些作品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能够帮助学生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语文基础,能够阅读并理解较为复杂的文学作品。在诗歌鉴赏方面,他们通常能够识别诗歌的基本元素,如标题、作者、诗句等,并对诗歌的主题、意象和情感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在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方面通常没有太大问题,但在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情感和主题方面可能存在困难。他们可能难以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也无法全面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通过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情感和主题。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练习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可以教授学生一些鉴赏技巧和方法,如比较阅读、联想想象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诗歌鉴赏。
核心素养目标
1. 自主朗读诗歌,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2.涵泳品味,找出每首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把握诗歌意蕴,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3.掌握诗歌赏析方法,能运用所学进行诗歌鉴赏
重难点:
1、涵泳品味,找出每首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把握诗歌意蕴,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2、掌握诗歌赏析方法,能运用所学进行诗歌鉴赏
教法设计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通过大家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我们已初步领略了诗歌的意蕴之美,这节课让我们撑一支长篙,向诗海更深处漫溯!出示目标
1、畅游诗海 体悟感情基调
独立阅读六首诗,不要参考任何资料,用某个词语概括诗歌的感情基调,表达你的初读感受。
《沁园春·雪》: 豪迈、雄壮、奔放、激情、昂扬
《周总理,你在哪里》: 深沉、 思念、崇敬、爱戴
《我爱这土地》: 深沉、 沉郁、厚重、悲壮
《乡愁》: 怅惘、伤感、情意绵长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爱意融融、温暖、温馨、喜悦、充满希望
《我看》: 欢快、礼赞
诗人的情感抒发是需要一定的依托的,这种依托就是意象,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文本,看看作者借助哪些意象来抒发情感的
二、捕捉诗歌意象,领悟诗歌意蕴
1、知识点补充 意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象是饱含诗人感情的人、事、景、物。
意境: 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简单点理解就是诗歌通过意象所营造出来的氛围、情境。
2、再读诗歌 找出每首诗歌的意象,并说出他们的特点,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自
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课题 意象 意象特点 传达的感情
《沁园春 雪》
《周总理,你在哪里》
《我爱这土地》
《乡愁》
《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看》
提示:可以从意象本身的特点去理解,也可以借助意象前边的修饰语去理解。那么,如何正确选择意象呢?
艾青能不能选用《你是人间的四月 天》 的意象来抒发对祖国深沉的挚爱
示例: 《我爱这土地》 用阔大的群像来象征受苦受难中的祖国, 表达对祖国挚痛的热爱;《你是人间的四月 天》 用柔美的、 明亮的、 色彩鲜艳的事物来抒发对生命的爱和赞颂, 诗中意象太柔美细腻, 不适合表达艾青宏大的强烈的情感。
小结:选用的意象要和抒发的感情一致。
抒发情感借助的具体物象在感彩和意义指向上,要与情感之间有联结点、相似点,二者之间的情味和色彩要协调。 这些意象有各自的特点和内涵, 包含着诗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寄托。
三、入情入味读诗歌,体会语言之妙
有人说: “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 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 最完美的一种。“完美的诗歌” 离不开“完美的语言”,遨游诗海找出你认为写得最妙的诗句, 有感情的读一读,再说一说该诗句妙在何处。
示例:
我认为写得最妙的诗句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妙在诗人仅用简简 单单的 8个字, 就赋予了 “山川”和“原野”以动态, 使全诗洋溢着昂扬奋发的气势, 同 时还给读者留 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
四、慧眼看诗歌,赏诗歌形式之美
刚才我们感受了诗歌的意蕴美,我们也不要忽视了它的形式美。
1、分行建构是现代诗歌最显著的形式特征,从中可以感受诗的意味、韵致、节律。把选段改成一首现代诗,并拟一个题目。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 ;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散步》 莫怀戚
2、诗歌换行还有一种独特的形态——跨行,从《你是人间的四月 天》
找一个例句进行赏析品味。
那轻, 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赏析示例:
将“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分行,凸显诗人的表达,强化“冠冕”的特点,进而增强、读者对四月天的美的感受。
五、诗歌鉴赏知多少
通过这节课,你了解到哪些鉴赏诗歌的方法?
A. 读出节奏 韵律
B. 把握感情基调
C. 分析意象
D. 揣摩语言
E 发现形式里的意味
F. 想象画面
G. 联系创作背景
六、课外拓展 诗词欣赏
《雨巷的独白》
细雨轻织着暮色的网,
巷深处,一盏孤灯摇曳黄。
石板路,泛着岁月的凉,
每一步回响,是寂寞在轻轻唱。
油纸伞下,谁的影子拉长,
寻觅着,那遗失在雨中的香。
梦回时,花瓣轻触心房,
却化作一缕,消散在风的方向。
诗中的“寻觅”行为,通过哪些具体意象得以体现?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寻觅行为通过雨、巷、灯、影等多个意象得以体现,共同指向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结语
希望同学们不仅学会欣赏诗歌,也要学会欣赏这个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如诗如画!
七、作业设计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思考
在城市的缝隙中,
我寻找那一抹绿意,
高楼间,仅存的天空,
蓝得让人心碎。
问题:1、这首诗歌的主要主题是什么?2、诗人通过哪些具体意象来表达这一主题?
(二)诗歌原文(节选):
孤独的夜行者 ,
踏着月光编织的路,
心中藏着未完的梦,
与影子共舞。
问题:这首诗歌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状态?
请分析“踏着月光编织的路”这一表述的意象与情感联系。
(三)诗歌原文(节选):
风,是时间的低语,
穿过岁月的长廊,
在耳边轻轻诉说,
那些被遗忘的故事。
问题:1、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包括修辞手法。2、“风,是时间的低语”这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