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秋天的怀念》1+X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秋天的怀念》1+X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8 12:4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秋天的怀念》1+X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切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而伟大的母爱。
2、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方法。
3、理解菊花、合欢树、地坛等物象的含义及作用。
重点:深切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而伟大的母爱。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菊花、合欢树、地坛等物象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位残疾人,为何能洋溢着如此乐观的笑容,让我们走进他的世界,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寻找让他改变的精神源泉
出示一张图片,介绍图片上的人物以及代表作,既让学生了解作者,又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史铁生代表小说有《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散文有《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记忆与印象》等。
我设计的导语是:这就是《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1983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领奖典礼上,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的主人公史铁生。今天,我们一块儿阅读他写的三篇散文《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我与地坛》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深切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而伟大的母爱。
2、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方法。
3、理解菊花、合欢树、地坛等物象的含义及作用。
三、整体感知
1、《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我与地坛》都是史铁生的作品,这三篇文章分别写了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预设:
秋天的怀恋 合欢树 我与地坛
①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②母亲央求我去看菊花; ③母亲隐瞒病情; ④母亲临终嘱托 ①母亲给我寻各种偏方治病; ②母亲鼓励我写作; ③母亲到处给我借书; ④母亲冒雨或顶雪推我去看电影。 ①母亲目送我去地坛; ②母亲去地坛找我; ③母亲在家中担忧我
2、通过这三篇文章你感受到怎样的一位母亲?作者是采用哪些方式展现母亲的形象的?
预设:
母亲的形象:
示例一:这是一位宽容、慈爱、坚强、细心周到、无私、伟大的母亲。
示例二:只是一位聪明、美丽、心灵手巧、热爱生活、乐观、坚强、执着的母亲。
示例三:这是一位体贴关怀、隐忍宽容、顽强坚韧、聪慧过人的母亲。
表现母亲形象的方式:
预设一: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秋天的怀念》
“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悄悄地进”一系列的叠词和动词,写出母亲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自己却强忍着内心的悲伤。表现了细腻而深沉的母爱。
预设二: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秋天的怀念》
动作描写,“扑”“抓”生动准确地写出了母亲非常在意“我”内心的感受。“忍”字写出了母亲尽管自己十分悲痛,却抵制悲痛去鼓励、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语言描写和反复的手法,突出强调了母亲的复杂情感。一方面她自己正在不屈地与病魔抗争;另一方面她不希望看到儿子失去继续生活的勇气,她要努力给儿 子一份坚定的力量。
预设三:“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合欢树》
语言描写:“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儿子寻求精神的支柱,希望重新燃起儿子生活的信心。
预设四:《合欢树》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母亲的变化, 从一位"好看的母亲"变成早生华发的母亲,从一位能为自己作"蓝底白花的裙子的母亲"变成了生活中只有儿子的母亲,从一位争强好胜的母亲变成处处对儿子隐忍退让的母亲。表现出这是一位牺牲自我、无怨无私的母亲。
预设五: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
侧面烘托,文中反复抒写“我”对母亲的思念、痛悔之情难以遏制,从侧面烘托出母爱动人的力量。四、合作探究
菊花和合欢树在文章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预设:
菊花:
1、菊花的淡雅高洁,象征母亲高洁的品质;
2、菊花的热烈深沉,象征着深沉的母爱。
3、菊花也是全文的线索,母亲带“我”看菊花,是想激起我对生命的热爱, “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合欢树:
1、象征着作者,合欢树从弱小到枝繁叶茂,象征着作者从最初的瘫痪时的沮丧到后来的成长。
2、象征了母爱,它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希望,见证了母亲对儿子的无私付出。
3、合欢树也是全文的线索。合欢树是母爱树,是希望树,是相思树。(象征的手法)
相同点
1.都塑造了母亲这一形象。
2.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3.都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内疚和深切怀念之情。
五、小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了的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曲中音符如行云流水般演绎着,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款款文字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跳动着对母亲的真切怀念之心。
六、课下作业
用一段短文,抒写自己对母亲的爱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