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力量《学习演讲词》第四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学习演讲词”选取了四篇各有特点的演讲词。《最后一次讲演》民主战士闻一多面对特务拍案而起,即兴发挥,慷慨激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科学家丁肇中在颁奖大会上恳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科学”,条分缕析,严谨求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计算机专家王选解剖自我,坦诚率真,幽默风趣。《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高瞻远瞩,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本套教材的第二个活动探究单元,学生已对活动探究的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可安排学生自学四篇演讲词,再用“群文阅读”的形式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将单元主题进一步聚焦和拓展。
核心素养目标:
低阶目标:
1.能正确区分演讲和朗诵的不同。理解演讲者的观点。
2.能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
3.能通过赏析语言感受演讲词的不同风格。
高阶目标:
4.能学以致用,撰写演讲稿,并学会即使演讲。
教学重点:
学习四篇演讲词,理解其观点,感受其风格,获取有益的启示,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分析、鉴赏,比较四篇演讲词的不同风格,把握演讲词这一体裁的普遍特点。
活动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近几年《超级演说家》、《奇葩说》《开讲啦》等节目日益火爆,让更多的人站在了演讲的舞台上。观众因此领略了演讲者的风采,感受到演讲的魅力。本单元主题——以演讲的方式学习演讲,如何才能讲得鲜明 讲得清晰 讲得漂亮 为了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风采,开学初学校将要举办开学典礼演讲比赛,咱班有幸被邀参加,今天将从班中选择优秀代表去参加演讲比赛,请同学们积极参与。
二、“讲”得鲜明
活动:跳读,抓住演讲的观点
师:同学们已经自主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演讲词,演讲最重要的特点是针对性。所谓针对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听众所关心的问题,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其次是要懂得听众有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层次,为听众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
任务一、四篇演讲词是在什么场合下讲的,针对的对象是谁
示例:【链接材料】7 月 15 日,各界人士在云南大学礼堂召开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有特务分子捣乱,闻一多先生抑制不住满腔怒火,拍案而起,即兴演讲。《最后一次讲演》: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 针对群众、特务分子学生查找另三篇演讲稿的背景资料,概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在“情系中华”征文活动的颁奖典礼上 针对现场嘉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在北大礼堂 针对青年学子《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在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上 针对奥委会成员
任务二、演讲者各自围绕什么话题进行演说的 请快速浏览,找出演讲内容中的主要观点。
示例:《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围绕什么中心来展开的 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中心观点:大力扶植年轻人。因为本文是作者 198 年 10 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作者面对的是北大的学生们,演讲的目的是鼓励最富创造力的年轻人努力奋斗,早出成果。
指导学生在另三篇演讲词中找关键句或归纳段意,概述:《最后一次讲演》:痛斥反动派的卑劣无耻,表达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念。《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倡导全民参与奥林匹克运动。
篇目 讲了什么 讲给谁听 为什么要讲
《最后一次讲演》 对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行为的谴责,指出他们的虚弱本质;赞扬了李公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希望昆明市民能团结起来,向李公朴和“一二·一”事件中的昆明学生 学习,争取革命的胜利;最后表明自己愿为正义牺牲的决心。 国民党反动派、 昆明市民、青 年学生 国民党特务暗杀了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并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捣乱。
其它三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篇目 讲了什么 讲给谁听 为什么要讲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向青年学生阐明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以及“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 中国学生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所以演讲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教训,联系 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阐明了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我一生中的重 要抉择》 明确大力扶植轻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扶植年轻人的一些具体做法,并向年轻人解释研究和创造的真谛。 青年学生 本文是1998年10月北大方正创始人、61岁的王选先生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此次演讲,给青年学生树立了信心,并为其人生选择提供了指导。
《庆祝奥林匹克运 动复25周年》 阐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自信平和、愉悦与美,并指出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意 义和另一特点——大众参与,呼吁分崩离析的世界要继承和发扬奥林匹克精神。 国际奥委会 全体委员 现代奥委会计划每四年举办一届,1916年本应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六届奥运会,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办。1919年4月,一战结束仅5个月,顾拜旦出席了瑞士 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发表了此次演讲,希望借此机会再次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怎样准备演讲词
锦囊 1:演讲词讲究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场合、听众的身份、年龄、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此定演讲的内容和语言风格。观点鲜明,便于听众迅速抓住观点,进入情境。
三、“讲”得清晰
活动:图表,梳理演讲的思路
师:讲演者不仅要明确“讲什么”,还要对“怎么讲”了然于胸,在讲演时做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我们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为例,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演讲的思路。这篇演讲的主体部分首先提出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之后从中国传统教育引出“格物致知”,并与现代学术关联起来。在具体分析中,演讲者先讲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并举了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的例子;再讲现代观念中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内涵和重要性。谈完“格物致知”的精神后,演讲者再将目光放到中国学生身上,并以自己在国内和国外的求学科研经历,特别是受挫的经历,告诫大家要摆脱传统教育偏理论轻实验的缺点,最后,他又从学术研究话题,扩大到如何应对当下的世界环境,提升了演讲的现实意义。
出示思维导图
学生小组合作,用思维导图明确三篇演讲词的思路。全班交流。
怎样准备演讲词
锦囊 2:演讲词讲究条理性,怎样才能使演讲稿层次清晰 ①反复设问,并根据设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结构上环环相扣,层层深入。②用过渡句,或用“首先”、“其次”、“然后”等语词来区别层次。
四、“讲”得漂亮
活动:旁批,体会演讲的风格
师:为了达到演讲的效果,演讲者还要注意与现场听众的互动,这四篇演讲词中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人心 为什么 请你自选几处,用旁批的方式来赏析其“动心”之处,体会演讲的风格。示例:《最后一次讲演》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极强的战斗力和感染力。本文取得这种表达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语句: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 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明确:运用反问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使感情表达更强烈、更震撼人心。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 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明确: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并以感叹句式,表达了足总和对敌人强烈的谴责和不满。生讨论交流,明确:在讲演中,作者使用了较多的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运用了对比、反复等修辞,在讲演中不断变换人称,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生独立完成旁批,交流明确:丁肇中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具备“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发现事实的真相。语言简洁、思维严密,体现了一位科学家严谨求实的风格。
学生自主探究《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学生独立完成旁批,交流明确:王选的演讲非常幽默,轻松有趣。因为他在演讲中列举了大量事实,解说自己的儿次重大抉择,精彩纷呈,深深吸引着广大听众,所以博得了阵阵笑声和掌声。
学生自主探究《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
学生独立完成旁批,交流明确:演讲者的精神境界与自我状态格外重要。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理想,震撼着听众的心灵,这是获取演讲成功的前提。
怎样准备演讲词
锦囊 3:演讲稿的要求是“上口入耳”,把长句改成适听的短句;把倒装句改为常规句;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加以改换或删去;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把生僻的词换成常用的词;把容易误听的词换成不易误听的词。
五、分析文章特色
四篇演讲词各具特色:《最后一次讲演》的慷慨激昂、爱憎分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客观理性、严谨求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的亲切自然、风趣幽默,《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的高屋建瓴、庄重典雅。这与演讲者的身份职业、性格有关,也与现场观众的需求相关。
六、撰写演讲词,模拟演讲
阅读本单元四篇演讲词,使用搜索引擎搜集资料,了解本单元所有演讲词的演讲语境、演讲对象、演讲目的和演讲特点,填好“演讲基本信息”.
七、举办演讲比赛
撰写演讲稿的基础上,举办一次班内演讲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