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河流流向为( )
A.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 B.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
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 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
2.图中陡崖顶部P点( )
A.海拔高度可能为450米 B.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400米
C.可直视丙村 D.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
绿色发展情景是指采用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双碳”为最终目的设定的能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技术突破情景是指在绿色发展情景设定基础上,能源技术得到重要突破时的可能情景。下图示意绿色发展情景和技术突破情景下我国各省区碳达峰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我国各省级行政区( )
A.北京市和上海市将率先实现碳达峰
B.技术突破情景早于绿色发展情景达峰
C.贵州、宁夏和新疆更适合技术突破路径
D.在绿色发展情景下将集中于2027年达峰
4. 有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的措施是( )
①提高城镇化水平②加快经济增长速度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④加大环保技术投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碳排放达到峰值后降低,其根本原因是( )
A.环保意识增强 B.森林面积增加
C.科技水平进步 D.经济发展趋缓
钾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我国钾盐资源短缺,约50%的钾肥长期依赖进口。2016年,钾盐被国家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我国钾盐矿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地区,目前青海省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但在开发利用钾盐矿过程中受到一系列限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长期使用钾肥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安全 B.使种植业生产成本降低
C.降低钾矿的对外依存度 D.导致农业土地质量下降
7.推测制约青海省钾肥生产基地开发利用钾盐矿的主要因素是( )
A.生态环境 B.劳动力资源 C.国家政策 D.技术水平
8.保障我国钾矿资源战略供给的合理措施是( )
A.提升矿产资源冶炼技术,加大矿产资源出口力度
B.提升高铁的运输能力,合理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
C.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禁止国内矿产资源的开发
D.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基地,拓宽矿产资源进口渠道
“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蒙蒙细雨的天气,这种天气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现的几率更大。下图示意克拉香天气出现时段的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越南北部沿海出现克拉香天气的几率更大,主要因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 )
①风速小②地面温度低③地势低④空气湿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图示区域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11.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低
蒙古气旋是发源于蒙古国的温带气旋。下图为“某年4月9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蒙古气旋总体上( )
A.气压梯度小,冷锋活动弱 B.气压梯度大,冷锋活动强
C.气压梯度小,暖锋活动弱 D.气压梯度大,暖锋活动强
13.此刻影响西乌尔特地区的气团性质是( )
A.冷干 B.冷湿 C.暖干 D.暖湿
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 )
A.落叶林火 B.针叶林火 C.草原火 D.荒漠草原火
15.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
A.东方省 B.中央省 C.南戈壁省 D.色楞格省
16.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其最为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气温变化 B.降水变化 C.植被生物量 D.游牧活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 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
材料三 甲地所在岛屿旅游业具有冬、夏双旺季的特点。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并简述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
(3)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甲地所在岛屿旅游形成双旺季的自然资源条件。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右图为左图中拉合尔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 巴基斯坦是世界重要的灌溉农业国家,乙地是该国重要农业区。目前,乙地正推广“水肥药一体”的喷滴灌技术(在灌溉水源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取代大水漫灌。
(1)甲处河流径流全年有春季和夏季两个峰值,分别说出其主要补给类型。
(2)说明乙地多旱灾的自然原因。
(3)简述乙地推广“水肥药一体”喷滴灌技术的环境效益。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哈萨克斯坦略图。
材料二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下,哈萨克斯坦吸引大量外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该国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采矿、石化、冶金和能源等,其中采矿业是支柱产业。该国以矿产品出口为主,市场主要集中于周边国家。
材料三 乙地为所在国棉花主产区,棉花播种面积约占该地种植总面积的40%,所产棉花大部分出口到俄罗斯、中国,已发展成为重要棉花输出基地。下图为中亚地区略图。
(1)从运输成本角度,简析哈萨克斯坦出口市场集中于周边国家的主要原因。
(2)有观点认为,哈萨克斯坦工业化对推动城市化作用有限,从工业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
(3)说明乙地是重要棉花输出基地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答案】1.B 2.D
【解析】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河流在山谷中从高向低流动,再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看出,河流流向为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P为陡崖顶部,海拔范围是500~600米,A错误;借助比例尺量算得出,距丁村的水平距离大约700米,B错误;与丙村之间有山脊阻挡,不能直视,C错误;陡崖相对高度可以用(n±1)×d算,也可用顶部和底部高度范围相减计算,即(500~600)-(200~300)=(200~400),陡崖相对高度范围是200~400米,能取到200米,取不到400米可能为398米,D正确。故选D。
【知识归纳】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相对高度时,可以用(n±1)×d算;也可用顶部和底部高度范围相减计算。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
【答案】
3. A
4. D
5. C
【详解】
3. 结合图片可知,北京市和上海市无论是在绿色发展情景还是在技术突破情景都是最先实现碳达峰,A正确;结合图片可知,贵州、宁夏和新疆是绿色发展情景达峰早于技术突破情景,B错误;贵州、宁夏和新疆技术突破时间较晚,因此不适合技术突破路径,C错误;结合图片可知,在绿色发展情景下将集中于2029年达峰,D错误。故选A。
4. 提高城镇化会增加碳排放量,不利于实现碳达峰,①错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也有可能会增加碳排放,不利于实现碳达峰,②错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从而减少碳排放,有助于实现碳达峰,③正确;加大环保技术投入有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碳达峰的实现,④正确。故选D。
5. 结合所学可知,科技水平提高可以改进经济的发展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碳排放的峰值,C正确;环保意识增强对于碳排放的降低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A错误;森林面积增加不会影响碳排放的数量,B错误;经济发展未来不会趋缓,且材料并未体现,D错误。故选C。
【答案】6.D 7.A 8.D
【解析】6.长期使用钾肥会使土壤中的钾元素大量累积,导致农业土地质量降低,进而威胁我国土地资源安全,D正确,A错误;钾肥的生产、运输等都需要成本,长期使用钾肥会增加种植业生产成本,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我国约50%的钾肥长期依赖进口,长期使用钾肥可能使我国钾矿的对外依存度进一步升高,C错误。故选D。
7.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由于气候高寒生态环境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限制人类活动的开展,是制约青海省钾肥生产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A正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提炼技术水平的提高,都对青海省钾肥生产基地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BCD错误。故选A。
8.我国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主要包括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加强战略资源的储备、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D正确,C错误;加大矿产资源出口力度会减少我国资源储备,不利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A错误;目前我国高铁以客运为主,在资源运输方面的作用有限,B错误。故选D。
【知识归纳】施用钾肥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结果和提高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从而提高农业产量。钾元素在植物体内以游离钾离子形式存在,它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和氮的代谢;控制和调节各种矿物营养元素的活性;活化各种酶的活动;控制养分和水的输送;保持细胞的内压,从而防止植物枯萎。
【答案】9.A 10.D 11.B
【解析】9.“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蒙蒙细雨的天气”,雾存在的时间较长,应该考虑风力较小,雾不易消散,越南北部沿海东部有海南岛阻挡东风,且海域面积狭窄,风力小于南部沿海,①正确。雾的形成需要水汽凝结,图中风由海吹向陆地,带来水汽,水汽遇到冷的下垫面凝结形成雾,②正确。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势都比较低,③错误。北部沿海、南部沿海沿海空气湿度都大,④错误。故选A。
10.从图中的经纬度或者海陆轮廓、特殊地理事物(安达曼海、泰国湾等)可以判断该区域为东南亚地区。该区域西部濒临印度洋,沿海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是夏季受来自于印度洋上西南季风的影响,带来丰沛水汽,D正确;反气旋控制下以晴朗天气为主,降水较少,A错误;该地没有寒流流经,B错误;东北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C错误。故选D。
11.该区域水热丰沛,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或者为季风水田作业,该题考查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农田地块小,机械化水平低,A错误;季风不稳定,水利工程量大,B正确;需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所谓的精耕细作,为劳动密集型农业,C错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靠传统经验种植,科技水平低等,D错误。故选B。
【知识归纳】克拉香天气与东北风的减弱以及发生在一月底的东北风转为东风有关系。因为这种风的变化导致温暖潮湿的海洋气流随低速的风流入有关陆域。雾幕一经形成,它的上部表面反射作用的增强往往使雾继续存在。但白天太阳的加热作用会暂时驱散雾层。
【答案】12.B 13.C
【解析】1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蒙古气旋与周围地区之间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且冷锋所处位置等压线比暖锋更密集,说明冷锋活动强于暖锋,B对,ACD错。故选B。
1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西乌尔特地区位于冷锋锋前、暖锋锋后,受暖气团控制,此时为4月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的西乌尔特地区气候干旱,所以该地气团性质为暖干,C对,ABD错。故选C。
【知识归纳】温带气旋,又称为“温带低气压”或“锋面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高纬度地区的一种近似椭圆型的斜压性气旋。温带气旋活动时常伴有冷空气的侵袭,降温、风沙、雪、霜冻、大风和暴雨等天气现象随之而来。从结构上讲,温带气旋是一种冷心系统,即温带气旋的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且具有冷中心性质。从尺度上讲,温带气旋的尺度一般较热带气旋大,直径从几百公里到3000公里不等,平均直径为1000公里。
【答案】14.C 15.A 16.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内植被特点以及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14.根据题意,蒙古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为草原和荒漠草原,草原的可燃物较多,容易发生野火,因此该地区主要的野火类型为草原火,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根据题意,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来看,东方省河流较多,纬度较高,蒸发较弱,表明当地水分条件较好,植物量更丰富,可燃物多,并且远离首都乌兰巴托,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野火发生频率最高,A正确。中央省和色楞格地区靠近首都乌兰巴托,管理能力相对较强,野火发生频率相对较低,B、D错误。而南戈壁省深居内陆,河流少,表明气候干旱,植被量较少,可燃物少,野火发生频率较低,C错误。故选A。
16.从前面分析可知,该地区发生野火频率与植被生物量有密切关系,该地区整体上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生物量不大,经过一次野火后,往往需要3~4年积累植被生物量,即可燃物,因此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植被生物量,C符合题意;气温变化、降水变化没有明显的3~4年的周期,游牧活动也没有明显年际周期,因此这些因素不可能导致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A、B、D项错误。故选C。
【知识归纳】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对蒙古地区的区域认知能力,能够较为清晰的知道蒙古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17.【答案】(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优势:地热资源丰富,为大棚提供热量;冬季降雪多,提供灌溉水源。
意义: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产品供给;品质好,错峰上市,经济效益高。
(3)该岛屿纬度较高且海洋性强,夏季较为凉爽,适宜避暑;冬季降雪丰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宜山地冰雪旅游业的发展。
【详解】(1)本题考查地形特征描述。地形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起伏、海岸线特征、特殊地貌等角度描述。从图的海拔高度可以知道,日本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总体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材料可知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是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实现的,而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温泉众多,这是主要的自然优势;另外当地为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降雪多,利用地热融化积雪可为其提供水源。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可从就业、农业结构、农民收入等角度分析。新型温室大棚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和经济优势;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新型大棚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
(3)读图可知,甲岛屿为日本的北海道岛,该岛屿纬度较高,且日本属于岛国,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海洋性强,夏季较为凉爽,适宜避暑,夏季形成旅游旺季;冬季受西北季风吹过日本海携带的水汽影响,降雪丰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宜山地冰雪旅游业的发展,形成冬季的旅游旺季。
18.【答案】(1)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夏季,雨水、冰川融水。
(2)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印度河径流季节变化大;印度河中下游下渗量大;灌溉水源不足。
(3)节约水资源;减轻土壤盐碱化;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改善土质和农产品品质。
【详解】(1)从拉合尔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夏季降水较多,甲处河流应该有一个夏汛,对应的补给类型是雨水补给。看区域略图可知,甲地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春季气温回升,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
(2)乙地多旱灾的自然原因可从水循环的环节分析,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下渗强烈;地表径流不稳定;且乙地是该国重要农业区,对灌溉水源需求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旱灾多发。
(3)设问明确要求分析“环境效益”,也就是对当地环境问题的改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乙地推广“水肥药一体”喷滴灌技术可以减少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带来的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也可以减轻因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改善土质;滴灌技术可以避免因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盐碱化;还可以节约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
19.【答案】(1)矿产品体积、重量大,附加值低;内陆国,无海运;距离短,陆路运输成本较低。
(2)重工业为主;属资金密集型,劳动力需求量较少;采矿业占比大,矿区分散,不利于大中城市发展。
(3)有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棉花优质;棉花产量大,供过于求;棉花宜采用铁路运输,运输便利。
【详解】(1)该国以矿产品出口为主,市场主要集中于周边国家,就矿产本身来说,体积大、重量大,不易运输,哈萨克斯坦又是内陆国,没有海运,运输方式选择受限。陆路的运输成本较低,距离较短,所以使用陆路运输优势较大。
(2)根据图例可知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且采矿业是支柱产业,资金密集型企业多,劳动力需求少,导致从乡村进入城市就业的人口少,对城市化的影响小;矿产资源主富,采矿业较多,从图中判断矿区比较分散,不利于城市规模的扩大,不利于大中城市发展。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地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该地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以晴朗天气维护,光照充足,棉花的品质优良;棉花的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供过于求,能够大量出口;棉花体积较大,宜采用铁路运输,该地有铁路通过,交通运输条件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