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课《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课《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9 19:5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课《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记事,同时也是为了传达感情、感染别人。要写出真情实感,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深切的事情,说发自内心的话
教学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学会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体验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的必要性。
3.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学会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
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导学案
教学方法:
游戏法、讲授法、谈话法、分解练习法、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评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写作文中的一项——学会记事。其实,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中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很多事,这里面一定有一些留在了我们心上。我们如何用笔把它写下来,或者说转述给别人听的时候,如何让别人听明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游戏——豆子接龙
游戏规则:
2、4 组同时开始,第一桌的同学夹起豆子,传给后桌,依次传至最后一桌。最后一位同学分别将豆子传给 1、5 组最后一位同学,传给前桌,依次传至第一桌。速度较快的获胜!
注:只能用筷子接触豆子,3 组同学为监督员并及时提供备用豆子。
游戏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节写作课提供原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合作共赢感。
三、写作训练
1. 抓住要素写清楚
(1)记叙文六要素要写全。
(2)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接豆前、夹豆中、传豆后)依次叙述,防止混乱或遗漏。
(3)重点描述事件经过(“夹”的过程)。
小支架:《散步》一文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起因:一家人在田野散步。
经过:出现矛盾,解决矛盾。
结果:一家人向小路进发。
设计意图:课内带动课外,学生更熟悉,模仿起来较为容易。
三分钟写作,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观察组和比赛组各选一位同学展示写作成果。
2.真实经历写真情
(1)初级讨论:一年级小学生国旗下的演讲,流露的情感“真”还是“不真”?是否符合一年级的身份?请一位同学读,之后各抒己见,讨论一下。最后教师根据《教师博览》的一篇评论性文章做总结。
亲爱的老师、哥哥姐姐,你们好!我是一年级×班的×× 。金秋九月,五谷芳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迈入了向往已久的小学生活。这是一所历史名校,这里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老师和蔼可亲,同学们充满活力。我为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感到骄傲和自豪。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让我们昂首阔步开辟新的征程。我们一定会像小蜜蜂一样,爱学习;像啄木鸟一样,啄掉身上的坏习惯,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总的来说,大部分人不喜欢这个孩子的发言。《教师博览》针对这个演讲发表了一篇文章《如此油腻的儿童,是整个社会的痛》。这个孩子还是孩子吗 他的那种镇定自若、娓娓道来,让人只觉得要起鸡皮疙瘩。他的语言中以及浑身上下透出的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世故,让人觉得油腻不堪……
(2)经典重现(圈画仍可以打动你的地方):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随机选一列同学用谈话法师生共同分析这段话。教师最后总结。
3.添加细节写具体
(1)例子前后对比。
原句:我走过去,猛地捉住了那条鱼。
添加后:我俯下身子,走向停在河底的石头旁的那条小鱼,一步步,慢慢靠近。我挪到它的后面,停了一下,屏住呼吸,凝视着它,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滞了。我伸出双手,伸到它的侧下方,那条鱼突然一摆尾,像即将离弦的箭。我双手猛地聚拢,迅速抬出水面。虽然它小小的,但我欣喜若狂。
请一位学生读,随后师生共同分析。
前面一部分是准备动作,通过“俯下、走、靠近、挪、停、屏住、凝视、伸、”,让这个动作进行的非常慢。当你的讲述变慢了,你就写具体了。这就需要把动作过程分成几个连续的阶段,每一个阶段用适当的动词描述。
(2)小支架
我们可以把“夹”这个核心过程,再次的展开。当然我们还需要分解。分解成接豆前、夹豆中、传豆后。四分钟写作,两个比赛组各选一位同学展示写作成果。学生点评,教师总结扩充。
四、小结
(1)清楚:文中涉及的记叙文六要素必须是准确的,而且叙述逻辑要清晰。
(2)真情:避免写作当中的不真实的话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具体:所述事件的过程性动作要尽量回忆并准确的写出来,运用恰当的修辞或人物描写方法让细节更突出。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写作实践第二题。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 5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