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你们读过哪些登临诗?
第一首《登鹳雀楼》唐朝·王之涣
第二首《登幽州台歌》唐朝·陈子昂
第三首《登金陵凤凰台》唐朝·李白
第四首《登高》唐朝·杜甫
第五首《登飞来峰》宋朝·王安石
第六首《题西林壁》宋朝·苏轼
第一首《登鹳雀楼》
唐朝·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在白日归山,黄河入海,人生黯淡、前路迷茫之时,如何解困,寻找出路?那就再向上突破,那就还可以看到夕阳,看到大海的模样。
第二首《登幽州台歌》
唐朝·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投身幕府,但壮志难酬,虽登高,但找不到出路,贤君已没,圣君未出,何处垂钓文王?苍凉悲壮,千古难匹。
第三首《登金陵凤凰台》
唐朝·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已离开,盛世不再。只见历史辉煌如阿房一样不复存在,物是人非、朝代更迭,谁能永恒?大自然依然美丽如旧,山水炳焕,但一颗报君的心却无处安放,小人如浮云遮蔽了长安,真有陈子昂之悲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第四首《登高》
唐朝·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叶萧萧,江水滔滔,就是诗人不尽的哀愁。多年漂泊,一事无成,国家多难,生灵涂炭,孤寂登台,难遣悲伤。人生失意,本可借酒浇愁,只惜年老多病,不得不暂停杯酒。心中之苦,无处诉说,只能愁对秋风秋水。
第五首《登飞来峰》
宋朝·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天纵英才,志得意满,不惧小人,因我已在高层。年轻的才子,已成功预测自己的未来。凭借什么?一者藏器于身,二者贤君在位。
第六首《题西林壁》
宋朝·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几首诗中,标题没有写“登"的登临诗。苏轼不仅登高,而且还题诗于壁。世间真面目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为什么会如此?只因你没有跳出三界外,你还在五行中。但是何人可以跳出?
不得见用之愁;思乡怀人之情;
贬谪异乡之苦;忧国忧民之心;
吊古伤今之叹;功成身退之志;
知音难觅之憾;壮志难酬之忧。
黄庭坚
比肩苏轼
点 铁 成 金
作者简介
黄庭坚
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仕途坎坷,屡遭贬谪。
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之一,“苏门六君子”即苏门四学士和李方叔、陈师道的合称。
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
1045-1105
▲黄庭坚
作者简介
黄庭坚
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他开创了江西诗派(陈师道、陈与义、曾几、吕本中等) ,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词风流宕豪迈。 有《山谷集》。
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
1045-1105
▲黄庭坚
知人论世
《松风阁诗帖》后人称其为“天下第九行书”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的鼻祖: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祖:杜甫
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一祖三宗” (方回《瀛奎律髓》)
“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
“自成一家”——无斧凿痕
作者简介
黄庭坚诗歌创作
主张 “以俗为雅”、“以故吐新”,强调运用古人词句要“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用铁比喻被陶冶的万物即诗歌的素材,用金比喻点化后的成品即诗歌。
点 铁 成 金
作者简介
黄庭坚诗歌创作
要求诗人以“自成一家”为努力目标,强调诗人主观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
开创的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
江 西 诗 派
写作背景
黄庭坚被任命为吉州太和县知县后,于元丰四年(1081)到达任所。这是他入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处理公事十分认真负责。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甚至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元丰五年(1082)秋天的一个傍晚,他在处理公事之余,登上赣江边上的快阁,目有所见,心有所感,即将其所见所感写入了《登快阁》这首诗。
诵读感知
品读首联——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1 前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
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复为快耳!"意思是只会“了官事”的是痴子,非大器。颇有自我嘲笑的意味。
2 “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什么心情?
愉悦:精神上的放松与舒展。
3、倚”字含有什么意思,运化用哪些诗句?
“倚”字含有倚阁赏晚晴两重意思,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
品读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1.描绘这句诗所描绘的景色之美。
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
2.化用了谁的诗句?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
品读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
3、杜诗与黄诗意境有何不同?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快阁
北宋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
“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
“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
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写登快阁所见山水秋色实景。
山天远大,江月分明,生机勃勃。
不但顿然开拓了自己的心胸,
也屏去了许多尘俗之见。
杜诗与黄诗意境有何不同?
品读颔联——澄江一道月分明。
4、谢诗与黄诗意境有何不同?
谢诗表现晚霞夕照的江景,而黄诗则着重表现月影澄江的夜色,表现一种高远的思致,烘托出一种宁静、澄清、温馨的境界。
5、这两句诗的景色描写有何作用?
三、四两句描写从快阁看出去的景色。气象阔大,境界高远,秋高气爽,月映澄江。这样的意境映照出诗人清超旷远的胸襟气度。
品读颈联——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1.运用了什么典故?
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诗人此处不一定有所专指,只是慨叹自己的心怀志事,世无知者,所以如伯牙之绝弦不复鼓琴,借美酒以遣怀自娱而已。
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yì,喜悦)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jī]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显示了作者与现实的格格不入,以及其人格的兀傲不群。
2、这一联抒发诗人什么情感?
五、六两句写诗人独自登临的孤寂之感,叹世无知音,只能寄杯于酒。同时诗人在深感落寞孤独的处境中,又保持着自我人格的兀傲不群。
3."横"字有何妙处?
一个“横”字,用出新意,目光顾盼流动,只是为了一杯美酒。本是一个极平常的字,经过诗人的运化,即能点石成金,可见黄诗炼字之法。
品读尾联——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问: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弃官归隐
这两句似乎隐隐暗示诗人的人生追求,他将永远告别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向往一种纯朴的没有猜忌的归隐生活。同时,这也正透露出他对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的不满。
全诗结构: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记叙。照应题目,写登楼一事。
写景。描写登楼所见美景。
抒情。抒发登楼所生之感。
言志。弃官归隐,向往自由。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整首诗意蕴隽永,语势流贯,近代文人潘伯鹰评价此诗“一气盘旋而下”。
探究: 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
①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
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
③“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
④“弄长笛”、“与白鸥盟”指诗人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
诗歌小结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对世无知音,怀才不遇的苦闷
远离世俗,回归自然,追求自由的向往
艺 术 特 色
多处用典
善于炼字
意境新奇
背默检测
1.黄庭坚《登快阁》中运用浅近诙谐的通俗之语点题,渲染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的语句是: , 。
2.黄庭坚作诗善于锻炼熔造前人诗句,诗中化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 , ”。
3.《登快阁》中“ , ”两句写的意境辽远间大、空明澄澈。清代学者张宗泰评此二句道:“其意境天开,则实能劈古今未泄之奥妙。”
4.《登快阁》中,词人用映衬的表现手法描绘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 , ”两句展现诗人远望无数秋山,落叶飘零,浩渺的天空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明清澈的江水淙淙流驶,映照在江水中的明月,愈加空明澄澈。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5.古人常用鸥鸟、渔夫表隐居之意,黄庭坚《登快阁》中借类似意象表达归隐之意,相关语句是: , 。
6.《登快阁》中,表达作者辞官归乡,回归自然过自由自在生活愿望的两句是: , 。
7.《登快阁》中“ , ”道出了作者的希望,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
8.《登快阁》中,巧用典故,“ ”化用伯牙捧琴谢知音,“ ”化用阮籍青白眼事,表达自己抱负无法实现、自己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
9.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借用典故表达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的两个句子是: , 。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