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紫藤萝瀑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 pù )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èng( 迸 )溅的水花。仔细看时, 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 在和阳光互相挑dòu( 逗 )。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终极”在文中的意思是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有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②它们 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 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③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3.从短语结构类型来看,语段中画线的部分属于并列短语的是 。
4.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5.请在第②句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7.将下面的四句话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了达到最佳的言语交际效果,大师往往不动声色,没有任何直接的揭露, ; ; 。体悟出其中的奥妙,你就走近了大师,和他心照不宣地交流了,享受到和大师心灵沟通的幸福。 。
①最聪明的读者还要进一步联想其他类似作品的情况,体悟其奥秘②一般的读者觉得有意思,但是没有动脑筋③粗心的读者迷迷糊糊地放过去了④真正细心的读者却感到了这里有名堂
A.③④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8.结合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在这离别之际,我们别情依依,走一回校园的小路,说一些同窗的趣事, , ,心中荡起往昔甜蜜的回忆。
9.《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 于2022 年秋季
开始执行。劳动课程将从综合实 践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为此,学校要多措并举,春风化雨,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
(1)学校将要布置一面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
宣传墙,请你为宣传墙设计两个栏目。
(2)学校准备在校内开展“关于劳动课程内 容设置”的调研。如果你是学生代表,请你推荐两项具体的劳动课程内容。
(3)小林的妈妈担心劳动课影响小林的学习, 想让他在上劳动课的时候向老师请假。如果你是小林,你会怎样劝说妈妈?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bèng)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qióng)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zhù)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líng)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qiú)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10、作者不仅描写了眼前的紫藤萝,还回忆起过去的紫藤萝。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11.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作者由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了什么?请谈谈你的认识。
12、作者在第八段写到了十多年前“我”家门外的紫藤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13、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本文以什么为写作线索?又是如何安排情节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秋虫为伴
薛涛
①假如没有虫子,园子就显得太寂寞了。风滑过枝叶的声音,起初是动听的,像流行音乐,听久了就有点腻烦了。虫子的藏身处我永远也找不到,它们悄没声儿地在花草灌木之间飞过来爬过去,不时地制造一点声响,这园子里就隐藏了另外的生机。
②蝉的合唱收场最早。夏天它们累坏了,只要天气晴好,它们午间的大合唱好像就没有停播过。演出结束以后它们集体消失了,经过那棵紫槐,我仔细寻找它们的踪迹——它们确实已经离开了。
③蟋蟀是独奏演员,演出大概在花草下面进行。秋天的傍晚,坐在花圃旁边细致地听,灵魂随着花草的气息游离出去,世界就被它们无限地简化,栅栏消失,花草不见了,一切景物都虚了、化了……想想,曲子近乎天籁,它们确实与我同在一个纷乱的世界吗?或许它们的隐身处是恰如其分的盲点,便超脱了凡俗。我揣度着曲调传来的方位,轻轻拨开一簇满天星,用手电照来照去,就是找不到那个演员。
④那时演奏近在耳畔,照常进行。它是过于投入其中了,外来的干扰丝毫没有影响它的工作。要么就是我认定的方位谬之千里。这样的话,我的行径在人家看来就非常可爱了。
⑤我听出,曲子里似乎多了一份得意和狡黠。
⑥蚂蚁是沉默的,它们轻快的脚步也给其他声响淹没了。
⑦我蹲在一块方整的菊花圃旁边观看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有一只正急匆匆地在高大的菊树之间奔跑,一块巨石从天而降拦住去路。它惊呆了,停了片刻。我以为它会绕开走甚至退回去,实际上它很快就开始攀登这块巨石,它花费了很长时间,因为有一段石头的外表光滑如镜,它几次失败。它哪里知道,这不过是花圃旁边有个无聊的巨人跟它开的一个没有恶意的玩笑。它只记得那件着急的事情要办:在花圃的那边发现了一块大大的面包屑,足够五十个家人吃上一天的;或者一个伙伴被滚过的轮子轧伤了,要找帮手来抬它回家养身体……现在这个随意的玩笑却给它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⑧要误了人家的大事了!我惶恐了,赶紧把它从光滑的石块上面轻轻捏下来,尽量远地放在它要去的方向,以便让它赶回刚才耽误的路程。它一着陆连头也没抬就飞奔而去了。是的,对于刚才从天而降的艰难和迎刃而解,它实在无法表示什么,是怨怒还是感恩呢?或许,它只当作这段旅程必须攀登的一个险峰吧——没什么,爬过去就是了。
⑨蚂蚁在一棵菊下面一闪,就不见了。不知道前面还有什么在等着它——天敌的窥视、无处不在的陷阱、头顶的大鞋子……它只懂得往前走,根本不去想前面有什么等待它。
⑩我抬起头,下意识寻找蹲在我旁边的巨人。他也许隐藏在西边那片薄云的后面吧?这样想了,精神上便又输给了远去的蚂蚁。它根本不会花心思去想“主宰命运的家伙”究竟在哪里。如果命运的捉弄迟早临头,那么就随便吧,那是别人的事情。
生命与生命,不管是卑微还是高贵,原是可以互相提示的,当它让你看见它的颜色和姿态,或者释放出一缕味道出来,就是暗示你了,你的心思它知道了。
那么就可以互相慰藉了。
15.文章描写了哪些虫子制造了什么样的声响?
16.文章主要写虫子的声响,为什么第①段要写风滑过枝叶的声音呢?
17.细读第⑥~⑩段,说说蚂蚁的哪些精神品质触动了你,并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泥土哪去了
南 帆
①屋前的墙根下整理出一片巴掌大的空地,想到要种几株花,突然发现无处取土。邻居踅了过来笑了笑:可以打电话订购,但是价钱很贵。泥土也得花钱了吗?我不禁愕然。
②花草的根系可怜的裸露着,四处找不到泥土。泥土和大地渐渐的撤出了我们的生活。出入于泥土的许多小动物也不见了。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慵懒的蚯蚓,神经质的蚂蚱,鬼鬼祟祟的四脚蛇,纹丝不乱的蜗牛,浩浩荡荡的蚂蚁队列,还有拳头大的蛤蟆笨拙地跳过田埂。
③烙印在记忆屏幕的第一个小动物大约是一只螳螂。那时我似乎四岁左右,居住在一个大杂院里。父亲从乡下回来,逮回一只绿色的螳螂。螳螂夸张地掀动两个大刀一般的前臂,雄视左右。父亲用一根细线拴住螳螂的肚子,细线的另一端捆在插入泥土的小竹竿。阳光透过丝瓜的藤蔓照射下来,碧绿的螳螂通体透明。我想起来了,少年时代我和一批小伙伴还迷恋过寻找蜗牛。我们翻检所有的草丛、墙根、瓦砾堆、石缝,所有的蜗牛被搜索一空。有那么一天,我们突然觉得这些游戏既幼稚又不卫生,于是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开始忙碌一些另外的事情。
④起身拍了拍身上,数十年的时光仿佛一下子消散在尘埃里。那些小动物只能活在弥漫着泥土气息的回忆里,如同一部黑白的老电影。现在我们的身边只剩下各种人工合成材料,无论是墙壁、地板、各种管道和导线,还是手机、电脑、汽车和飞机。我的寓所里现在只养一只狗。它的大部分时间都关在阳台的玻璃门背后,每一天眼巴巴地望着栅栏外面的陌生世界;它的四个爪子几乎没有机会触碰到真正的泥土。
⑤“大地”是一个沉稳的词,“大地”隐喻的是宽厚、阔大、质朴和不尽的生机。山脉起伏,河流蜿蜒,树木葱茏,湖泊的水面映照出闪亮的落日余晖。我突然想到,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到所谓的“大地”了——这一幅景象多半是从飞机的舷窗上看到的。
⑥栖身于天地之间,古人不时以植物自况,伸出根系扎入泥土,牢牢地抓住大地是立身之本。汉语之中,“根本”是一个重要的词汇。众多带“根”的成语表明了古人对于大地的敬畏,例如“根深蒂固”、“落地生根”、“寻根究底”、“游谈无根”,如此等等。可是,现在还有多少人匀出心情想到泥土和大地?我们要么上电影院,逛服装店,寻觅佳肴美味,要么坐在玻璃幕墙背后的办公室里,精心地算计某一个官职或者某一笔款项……闲常的日子里,我们对于大地仅仅剩下象征性的牵挂:庭院的角落摆两个盆景,阳台的栅栏上种几簇花——遥远的大地仅仅是花盆里的一小撮泥土。
⑦那一天我路过一个修建之中的公园,突然嗅到了浓郁的青草气息。一些工人正蹲在一块坡地旁边铺草皮。浓郁的青草气息有些呛鼻,我想起了夏日曝晒之下潮湿的田园或者树林间腐殖层蒸发出的气味。这时,青草气息是粗鄙的乡野,混杂了泥土和粪便的味道。久违的气息令人想到了各种遥远的故事。
⑧太太没有正式侍弄过庄稼,长年累月的公寓生活让她觉得,如果有一个庭院种些什么,真是莫大的奢侈,她在墙根的一个小土坑里种下一棵柠檬树苗,自豪得如同拥有一座果园,不少邻居都会踱过来看一看,夸奖几声。太太乐观的推算这棵柠檬树苗何时发育成熟,何时可以结出多少果实,絮絮叨叨的如同农妇,于是,丰收的气氛突如其来的弥漫开来。
⑨泥土无声无息地消失,古老的农耕文明如同一个遭受遗弃的废墟深深地埋葬在水泥路面之下。什么时候还能返回大地的正常节奏——返回腰圆膀阔,心思简朴的日子?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老话:晴耕雨读。古人心目中,书本与泥土共同守候在我们的日子里。文章的气韵交织于阳光、风雨、泥土和各种植物之中,读起来才会有悠然心会之感。现在我们的阅读大部分都发生在电脑或者手机屏幕上,囫囵吞枣,一目十行。
⑩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景:一堵土黄色的围墙,墙上挂下几丛茂盛的藤蔓和绿叶,上面点缀一些紫色的花朵。天气微寒、细雨,围墙之内的屋子没有关门,透过栅栏可以看到屋子中央的一张长桌和靠墙的一架书,咖啡的香味隐约拂过……
(有删改)
18.第②段画线句对小动物的描写生动而鲜活,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19.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且生动,请对此加以分析。
20.第⑥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21.阅读第⑧段,简析写太太种柠檬树苗有何作用。
22.下列对第⑨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泥土深埋于水泥路面之下,致使我们与泥土的联系被迫中断。
B.我们已经无法返回腰圆庞阔、心思简朴与晴耕雨读的日子。
C.在书本与泥土的共同守候中,我们收获悠然心会的阅读感受。
D.本段以晴耕雨读、电脑及手机阅读等阐述泥土与阅读的关系。
23.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最后一段进行赏析。
答案
1、pù 迸 逗 2.终点 3.娇艳灿烂 4.将“草地上”后的顿号改为逗号。5.既 也
6.A 7.B 8.看一眼班级的板报 听一次校园的广播 9.(1)示例:①劳动掠影 ②劳动趣事 (2)示例:开垦农业试验田、包饺子、剪纸、泥塑、刺绣等。(任选两个即可)
(3)示例:妈妈,上劳动课是不会影响我的学习的,学校开设劳动课,既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我们的劳动兴趣,提升劳动技能,又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缓解学习压力。请您允许我上劳动课,好吗?
10、眼前的紫藤萝,花朵繁盛、美丽,生机盎然,“尽情”开放;过去的紫藤萝,花朵稀落、伶仃,小心试探,“谨慎”开放。
11、托物言志。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花儿曾因人世的灾难横遭株连,但此时却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人更不能深陷在伤痛与焦虑中,停下前进的脚步。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12、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将十多年前门外紫藤萝的稀落与眼前紫藤萝的繁茂作对比,为下面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做铺垫。
1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总结全文,升华主旨。
14、.以紫藤萝花为线索。以“赏花——忆花——悟花”安排情节。
15.蝉的合唱,蟋蟀的独奏,蚂蚁的沉默。 16.作者把风滑过枝叶的声音比作流行音乐,听久了就会腻烦,体现了只听一种声音的单调感,为下文写虫子们的不同声响作铺垫,衬托(对比)出虫子们声响的多样性、丰富性。 17.示例:①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从“蚂蚁是沉默的,它们轻快的脚步也被其他声响淹没了”可以看出它的默默无闻;②目标专一(不瞻前顾后)且责任心强(忠于职守):从“它只记得那件着急的事情要办”或“它一着陆连头也没回就飞奔而去了”可以看出它目标专一且责任心强;③乐观向上(不惧困难、无畏挫折):从“它只把这当作这段旅行必须攀登的一个险峰吧——没什么,爬过去就是了”或“它只懂得往前走在,根本不去想前面有什么等待它”可以看出它乐观向上,不怕困难;④顽强执着(知难而进):从巨石挡路,蚂蚁没有绕走或退回去,而是直面困难,不断尝试可以看出它顽强执着;⑤团结协作:从“在花圃的那边发现了一块大大的面包屑,足够五十个家人吃上一天的;或者一个伙伴被滚过的轮子轧伤了,要找帮手来抬它回家养身体”可以看出它们团结协作。
18、通过对记忆中泥土里小动物的真切描写,表达出自己对泥土的特殊感情。
19.该句将在弥漫着泥土气息的小动物的回忆比作黑白老电影,通过黑白老电影的年代久远来写对小动物的记忆时间久远,把抽象的记忆转换为人们熟知的事物,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的人无法亲近泥土和动物的无奈之情。
20、作者运用十对比的写作手法,把古人对土地的敬畏和今人对土地的疏远进行对比,对人们远离泥土的表现进行了委婉地批评。
21、太太的快乐说明人们需要联系泥土,泥土也能够给人带来快乐,为下文情感的进 一步发展作铺垫。
22、C
23、在内容上,作者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带有泥土气息的图景,抒发了对充满泥土气息的生活的渴望之情,也委婉地表达了对人们远离泥土的批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在结构上,结束全文,再次点题,照应开头,使得文章的结构更为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