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同步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5-27 08:5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2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下面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
B、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C、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多
D、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稀疏
答案:D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大。
点评:该题考查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属于记忆性的基础知识。
2、哈尔滨到大连的铁路线称为( )
A、哈大线 B、滨洲线 C、滨绥线 D、京哈线
答案:A
解析:分析:哈尔滨到大连的铁路线称为哈大线。
点评:该题考查东北地区的铁路线,属于记忆性的基础知识。
3、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名胜古迹众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 )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大连
答案:C
解析:分析:沈阳是机械工业中心,有中国现存第二大古代宫殿等,所以是沈阳。
点评:该题考查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属于记忆性的基础知识。
4、下面关于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的地位
B、纵横交错的公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C、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
D、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答案: B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有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点评:该题考查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分布特点,属于记忆性的基础知识。
5、关于东北地区的人口和民族,不正确的是 ( )
A、人口分布不均匀 B、平原地区多,山区少 C、东部多,西部少 D、满族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答案:C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平原地区多,山区少,满族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点评:该题考查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属于记忆性的基础知识。
6、东北地区最大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 ( )
A、哈尔滨 B、长春 C、 沈阳 D、大连
答案:C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最大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沈阳。
点评:该题考查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属于记忆性的基础知识。
7、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集中在 ( )
A、河流沿岸 B、沿海地区 C、交通干线沿线 D、山麓地带
答案:C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像鞍山、大连、沈阳等。
点评:该题考查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属于记忆性的基础知识。
8、纵贯东北地区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 ( )
A、滨洲线 B、滨绥线 C、京哈线 D、哈大线
答案:D
解析:分析:哈大线纵贯全东北东起,穿越富饶的松辽平原,联结哈尔滨、长春、沈阳三省会和出海口大连港,长946千米.是整个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客货运输的主要通道,也是全国最繁忙的干线之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结合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解答.
9、东北地区也能种植水稻,主要原因是 ( )
A、平原广大 土壤肥沃 B、降水丰富 灌溉便利
C、人口众多 劳动力丰富 D、夏季雨热同期
答案:D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也能种植水稻,主要原因是该地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条件.
10、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 ( )
A、 冬小麦 B、大豆 C、 棉花 D、 甘蔗
答案:B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春小麦、大豆、甜菜等,所以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条件.
11、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满族 C、鄂温克族 D、鄂伦春族
答案:B
解析:分析:满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所以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少数民族的分布.
同步训练
12、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的交点是( )
A、哈尔滨 B、大连 C、满洲里 D、绥芬河
答案:A
解析:分析: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的交点是哈尔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北的交通干线的分布.
同步训练
13、中国著名的汽车工业基地是下列哪个城市( )
A、哈尔滨 B、大连 C、长春 D、沈阳
答案:A
解析:分析:中国著名的汽车工业基地是长春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北的工业的分布.
14、下面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 B.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C.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多 D.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稀疏
答案:D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相比之下,山区人口偏少,黑龙江省北部山区人口密度在10人/千米2以下,属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故选:D.
点评:考查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15、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是( )
A.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B.辽宁省中南部地区
C.黑龙江省北部山区 D.哈大线沿线地区
答案:C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相比之下,山区人口偏少,黑龙江省北部山区人口密度在10人/千米2以下,属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故选:C.
点评:考查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16、东北地区最大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 ( )
A 哈尔滨 B长春 C 沈阳 D 大连
答案:C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最大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沈阳。
点评:考查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要理解记忆。
17.在东北地区的的交通运输网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答案:A
解析:分析:在东北地区的的交通运输网中,占主要地位的是铁路运输。
点评:考查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要理解记忆。
18.哈大高速铁路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 )
A.大兴安岭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答案:B
解析:分析:2012年12月1日,世界第一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哈大高铁从哈尔滨到大连,途径东北平原.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哈大高铁经过的地形区,要理解记忆。
19.下列铁路干线中,经过东北地区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行政中心的是( )
A.滨洲线 B.哈大线 C.滨绥线 D.沈大线
答案:B
解析:分析:,经过东北地区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行政中心的是哈大线,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哈大高铁经过的地形区,要理解记忆。
20.下列边境口岸中,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绥芬河 B.黑河 C.满洲里 D.丹东
答案:B
解析:分析:满洲里不属于东北地区的边境口岸。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哈大高铁经过的地形区,要理解记忆。
21.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哈尔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B.长春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
C.沈阳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和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D.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答案:D
解析:分析: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故A错误;哈尔滨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故B错误;大连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和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故C错误;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故D叙述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要理解记忆。
22.位于东北地区的工业基地是 (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答案:A
解析:分析:位于东北地区的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北的工业分布,要记忆。
二、综合题
23. 2013年9月大连服装节要开幕,来自满洲里的李明要乘火车到大连观看开幕式,请你帮忙设计一条从满洲里到大连的行车路线,并写出沿途经过的省会城市。
答案:滨洲线——哈大线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解析:分析:位于东北地区的滨洲线——哈大线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北的工业分布交通运输线的分布,要记忆。
24、大农业战略,素有“中华大粮仓”美誉的黑龙江垦区今年粮食总产达363.6亿斤,粮食商品量339亿斤,播种面积、综合单产和总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回答问题.
(1)素有“中华大粮仓”美誉的黑龙江种植 、
答案:春小麦|玉米等
(2)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省是 。该地区人口稠密最主要的原因是 。
答案:辽宁省|冬季气温较高
(3)位于辽宁的 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 工业基地,区内 为该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答案:辽中南|重|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
解析:分析:(1)素有“中华大粮仓”美誉的黑龙江地处高纬,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热量不足,农业以旱作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玉米等,一年一熟(2)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黑龙江省的两大商品粮基地.从图中看出,所产粮食可以通过哈大铁路运往大连,再从大连用海洋运输送到世界各地.(3)该地区有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区内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交通为该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三省的概况.说出黑龙江省的油田名称.
25、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副主席陈秀榕说,在过去的10年中,流动人口增加了约1倍,目前已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10%,接近1.5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达0.5亿,在跨省流动人口中,九成以上为16岁及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具有较强劳动能力的青壮年人口是流动人口的主流。
材料二 2008年1月21日,在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经过无记名投票,胡小燕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是我国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坦言自己“使命光荣,但责任重大”。她要带两个建议与会:一是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二是关注农民工就业环境问题。
(1)下列省区中,属于跨省流动人口集中流入的省区有(多选)( )
A.广东省 B.上海省 C.四川省 D.河南省
E.浙江省 F.安徽省 G.北京市
答案:ABEG
(2)在我国庞大的跨省流动人口中,以农村人口为主还是以城市人口为主?为什么?
答案:以农村人口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效率迅速提高,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人口流动的强大推力;国家对户籍管理政策的调整,为流动人口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城市和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明显拉大,成为形成大量流动人口的巨大拉力。
(3)试分析农民工对城市的积极影响。
答案:进城农民大多数从事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工作,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弥补了脏、苦、累岗位劳动力的欠缺,活跃了城市的第三产业,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请为解决“民工潮”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答案: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②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科学种田,稳定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确保农民增产增收;③实行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广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④合理、有序地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大中城市或国外打工;⑤农民自己要努力提高素质,转变观念。
解析:分析:(1)属于跨省流动人口集中流入的省区有广东省、上海省、浙江省、北京市(2)以农村人口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效率迅速提高,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人口流动的强大推力;国家对户籍管理政策的调整,为流动人口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城市和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明显拉大,成为形成大量流动人口的巨大拉力。 (3)进城农民大多数从事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工作,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弥补了脏、苦、累岗位劳动力的欠缺,活跃了城市的第三产业,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4)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②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科学种田,稳定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确保农民增产增收;③实行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广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④合理、有序地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大中城市或国外打工;⑤农民自己要努力提高素质,转变观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三省的概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2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