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1.(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g) 锐不可当(dǎng)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凌波(lín) 镌刻(juān)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
2.(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惊心动魄 振耳欲聋 白手起家 无怨无悔
B.一丝不苟 屏息敛声 摧枯拉朽 殚经竭虑
C.如梦初醒 沉静自若 英勇善战 从容不迫
D.眼花瞭乱 空空荡荡 锐不可当 万众瞩目
3.(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B.学校近来发生了多种不文明现象,德育处认真思考并调查了其中的原因,并及时对违纪人员做出了教育和处罚。
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区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D.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空想。
4.(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日的贵州印象正被“高速平原”有力改写,坦荡如砥的高速公路网彻底压缩“千山万壑”。
B.在鹿角峰虎脚爪公路边,三株苍劲的红军树如擎天巨伞般傲然挺立在依山而建的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中。
C.掀起车窗的帘子,看到小巷在飞速倒退,老人和孩子们的身影一闪即逝,笼着层极淡却极圣洁的光晕,恹恹欲睡般遥不可及。
D.一个团队若能拧成一股绳,一起攻坚克难,这个团队将纵横决荡,所向披靡。
5.(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中“爱情和知识”这个短语是并列短语。
B.“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一句中“呼号”是名词。
C.“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一句中主语为“整个世界”。
D.“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这个句子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6.(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
近日,有网友爆料,国家文物局向日本横滨国际拍卖株式会社发函,要求停止拍卖中国流失文物。根据网友提供的图片,这封《关于停止拍卖中国流失文物的函》中提到,上述日本拍卖公司原计划于10月29日至31日在日本东京举办“横滨国际2016秋季五周年拍卖会”,拍卖一批从中国非法劫掠的文物。
国家文物局要求该拍卖公司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停止拍卖这些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并将对有关文物保留追索权利。此前,横滨国际拍卖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确实收到了相关文件,调查后最终决定撤拍,将拍品返还给了委托人。
7.(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阅读杜甫的《春望》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2)请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一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①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②车中,坐为计谋。……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①黥(qíng):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后涂上墨,又称“墨刑”。②辎(zī):有帷的车。
8.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齐 将 田 忌 善 而 客 待 之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人恒过:
③孙武既死:
④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11.太史公曾在评价孙膑时说:“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翻译:孙膑料算庞涓是相当机智的,却不能在被(庞涓)加害受刑前拯救自己的危难。)请你说说你从孙膑的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
12.(甲)(乙)两文中的历史人物在人生经历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13.(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
(1)《饮酒(其五)》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言是: , 。
(2)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春望》中曾用“ , 。”的诗句形容家书的珍贵。
(3)《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 , 。
(4)《赤壁》中表示议论的句子是: , 。
(5)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 , 。
(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花”式社区运动会 河南体育“趣”动贺新春
①“使把劲,加油!”“跳起来,坚持!”1月29日,在河南省新郑市李唐庄社区广场上,欢乐的笑声和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一场社区运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丰富有趣的展演和比赛项目,让参赛者和居民们尽情地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②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城乡居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欢乐祥和的新春氛围,以“全民健身喜迎新春佳节 踔厉奋发建设体育河南”为主题的2023年河南省社区运动会郑州赛区新郑站启动。
③来自街道、社区的参赛队伍共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比赛包括跳棋、跳绳、踢毽子、拔河、曲线托球跑、掷实心球、十字象限跳、立定跳远、1分钟俯卧撑以及正中靶心、三人四足等趣味项目。
④经过激烈的较量,赵庄社区的参赛选手们获得冠军。“这次比赛能取得冠军,让我深深地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多么强大。”队员刘明山表示,春节期间,社区有多项全民健身活动,能来参加体育活动有益身心健康,是一种全新的欢度春节方式。
⑤在文化广场上,身着喜庆服装的队员们为居民展示了轩辕大鼓、广场舞、健步走、太极拳、抖空竹等特色项目,体育交流增进了邻里感情,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⑥其实,2023年河南省社区运动会新郑站的现场只是河南春节期间500余项新春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缩影,社区运动会已成为广大居民欢聚的重要场所。接下来,河南省体育局还将在全省范围开展迎新春民俗专场活动。洛阳市将举办“贺新春”体育大拜年活动暨2022年社区运动会市级决赛,南阳市将举办首届全民健身系列大赛。三门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乡五陵村、红旗区洪门镇,安阳市文峰区、南阳市卧龙区等地将举办2023年新春社区运动会等,将赛事深入基层,让广大居民体验运动的乐趣。
(选自《中国体育报》2023年2月1日)
14.请把文章改写为一句话新闻。
15.文章以“使把劲,加油!”“跳起来,坚持!”等加油助威的声音开头有何作用?
16.用文中的语句诠释2023年河南省社区运动会的主题。
17.举例说明主体是怎样体现标题的关键词“花”与“趣”的?
18.第⑥段是新闻的结语,有人认为这部分内容可有可无,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仔细地给花坛松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薇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绿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的。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因为有太阳明亮的照耀,才有了花朵明艳的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阻挡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19.此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
20.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
21.赏析第⑧段中加横线的句子。
22.第⑩段中说:“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
23.(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承欢膝下,享受亲情:与书籍相伴的日子,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日子,学会关心,懂得感恩……
请以《与▲相伴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凛冽” 的 “凛” 应读 “lǐn”,“锐不可当” 的 “当” 应读 “dāng”。
B.正确。C.“悄然” 的 “悄” 应读 “qiǎo”,读音为 “qiāo” 时,一般组词为 “悄悄”“悄悄话” 等。D.“凌波” 的 “凌” 应读 “líng”。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2.【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
A.有误,“振耳欲聋”应为“震耳欲聋”;
B.有误,“殚经竭虑”应为“殚精竭虑”;
C.正确;
D.有误,“眼花瞭乱”应为“眼花缭乱”。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这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3.【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 A. 句子存在两面对一面的问题,“能否取得好成绩” 是两面,“平时的努力” 是一面,应在 “努力” 前加 “是否”,A 错误;
B. 语序不当,应先 “调查” 再 “思考”,B 错误;
C. 否定不当,“防止”“不再” 双重否定表肯定,应删去 “不再”,C 错误;
D. 句子表达准确,没有语病,D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4.【答案】C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 A. “坦荡如砥” 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这里用来形容高速公路网,恰当合理,A 正确。
B. “傲然挺立” 形容坚强不屈的直立着,用来形容苍劲的红军树,形象地表现出其挺拔的姿态,B 正确。
C. “恹恹欲睡” 形容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用在此处形容老人和孩子们的身影不合适,与语境不符,C 错误。
D. “纵横决荡” 形容英勇无畏地战斗,这里用来形容团队攻坚克难的精神,使用恰当,D 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5.【答案】B
【知识点】名词;主谓句;转折复句;并列短语
【解析】【分析】ACD正确。B“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一句中“呼号”是动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短语类型、词性、复句关系及提取句子主干的能力。词性包括实词和虚词,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解答此题,还要掌握句子成分及各个句子成分的特征,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6.【答案】国家文物局首次成功叫停海外中国流失文物拍卖
【知识点】新闻标题
【解析】【分析】这则新闻包含多个关键要素:行为主体为国家文物局,其针对日本横滨国际拍卖株式会社发起行动;事件是拍卖公司原计划拍卖中国流失文物,文物来源为非法劫掠;事件进展是国家文物局发函要求停止拍卖,拍卖公司最终撤拍并返还拍品给委托人。
故答案为:国家文物局首次成功叫停海外中国流失文物拍卖
【点评】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新闻标题拟写的要求:1、标题所提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一致。2、标题中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
7.【答案】(1)“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诗人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移情于物,写花、鸟的落泪、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优伤国事)的深沉感情。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深”字写出了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2)考查赏析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这是运用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故答案为:
(1) “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 诗人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移情于物,写花、鸟的落泪、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优伤国事)的深沉感情。
【点评】(1)本题考查了“炼字”。答题模式: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
【答案】8.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9.兴起,被任用;犯错误;已经;曾经
10.①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②齐使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地载着孙膑回到了齐国。
11.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②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我们需要坚强面对;
③面对曾经的伤害,我们也应该报有宽容的心;
④只有真才实学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12.①出生低微;②历经磨难;③都有坚强不屈的精神;④最后都有所成就。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5)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译文】
【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选拔,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起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登上相位。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
【乙】孙武死后,过了一百多年又出了个孙膑。孙膑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带,他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已经为魏国效力,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但是他自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中派人把孙膑召来。孙膑到了魏国之后,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动用刑法砍去了他的双脚,还在他脸上刺字,想让他埋没于世不被人知晓。齐国的使者到了大梁,孙膑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使者,游说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认为他是个奇才,就偷偷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认为他很有才能,并且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想让孙膑担任将领,孙膑辞谢说:“我是遭受刑罚后留下残疾的人,不适合担任主帅。” 于是,齐威王就任命田忌为主将,而让孙膑担任军师,坐在带帷幕的车中,为军队出谋划策。…… 齐军在桂陵和魏军交战,把魏军打得大败。孙膑因此名扬天下,后世流传着他的兵法。
8.本题考查断句。句意:齐国将军田忌认为他很有才能,并且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齐将田忌” 是句子的主语,表示人物身份,“善而客待之” 是谓语部分,表示田忌对孙膑的态度和做法,主谓之间应断开。
故答案为: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9.本题考查字词意思。(1)原句句意: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发:兴起,被任用;(2)原句句意:人常常犯错误。过:犯错误;(3)原句句意:孙武已经死去。既:已经;(4)原句句意: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尝:曾经
故答案为:兴起,被任用;犯错误;已经;曾经
10.本题考查语句翻译。①重点词:“困” 意为 “忧困”;“衡” 同 “横”,梗塞、不顺;“作” 译为 “有所作为”。②重点词:“以为” 即 “认为”;“奇” 表示 “奇异,不寻常”;“窃” 是 “偷偷地”;“之” 为动词,“到”。
故答案为:①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②齐使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地载着孙膑回到了齐国。
11.孙膑与庞涓同窗学兵法,庞涓出于嫉妒,对孙膑施以刑罚,这警示我们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与人相处时,要时刻保持一定的警惕,避免遭受他人无端的伤害。孙膑虽遭受了残酷的刑罚,但他并未一蹶不振,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帮助齐国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并让自己名显天下。这启示我们,生活中会遭遇诸多挫折与困难,应当像孙膑一样,勇敢、坚强地面对,永不言弃。庞涓对孙膑做出了伤害之事,而孙膑并未因此放弃为魏国效力,间接帮助魏国取得战果。这表明,即使曾经遭受伤害,我们也应拥有宽容之心,放下过往的恩怨。孙膑在困境中,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不仅赢得战争,还让自己的兵法得以传世。这说明,在任何时候,真才实学都是一个人立足于世、施展抱负的关键。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能力,才能在机会来临时,展现自身价值。故答案为: 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②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我们需要坚强面对;③面对曾经的伤害,我们也应该报有宽容的心;④只有真才实学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12.甲文中的舜 “发于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 等,他们都出身平凡甚至低微,从事着艰苦的劳作或处于社会底层。乙文中的孙膑出生在 “阿、鄄之间”,并没有提及他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从侧面可推测出他出身也并非富贵之家,也是从平凡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甲文中提到这些历史人物都经历了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等种种磨难,在精神和身体上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压力。乙文中的孙膑 “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遭受了残酷的刑罚,身体残疾,陷入困境,这也是一种巨大的磨难。甲文中的人物在面对磨难时,内心坚定,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通过磨砺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乙文中孙膑在遭受刑罚后,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抓住机会,以刑徒身份见到齐使,并凭借自己的才能获得认可,之后在战争中出谋划策,名显天下,体现出他坚强不屈、积极进取的精神。甲文中的舜成为古代圣明的君主,傅说、胶鬲等也都在各自的领域有所建树,辅佐君主成就大业。乙文中的孙膑 “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在军事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兵法流传后世,对后世军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故答案为: ①出生低微;②历经磨难;③都有坚强不屈的精神;④最后都有所成就。
13.【答案】(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篱,凝。
故答案为:(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
【答案】14.示例:2023年河南省各地开展丰富有趣的社区运动会,不仅让参赛者和居民们尽情地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而且增进了邻里感情,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15.示例:表现了社区运动会的热闹景象,突出了展演和比赛项目的丰富有趣,体现了参赛者和居民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在表达效果上,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感染力。
16.全民健身喜迎新春佳节 踔厉奋发建设体育河南
17.【答案】示例:“来自街道、社区的参赛队伍共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比赛包括跳棋、跳绳、踢毽子、拔河、曲线托球跑、掷实心球、十字象限跳、立定跳远、1分钟俯卧撑以及正中靶心、三人四足等趣味项目”可知,本文主体部分通过列举比赛项目名称体现了“花”与“趣”。
18.结语部分点明介绍了2023年河南省社区运动会新郑站的现场只是河南春节期间500余项新春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缩影,河南省体育局还将在全省范围开展迎新春民俗专场活动的情况,揭示了这则新闻报道的意义,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深度。
【知识点】新闻、材料类文本;文章开头及其作用;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内容;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筛选新闻材料关键信息
【解析】【点评】(1)(3)(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5)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14.文章围绕 2023 年河南省开展的社区运动会展开,这是新闻的核心事件。在首段通过对新郑市李唐庄社区运动会现场的描述引入,接着介绍了郑州赛区新郑站的启动,以及来自街道、社区的众多参赛人员和丰富的比赛项目。文中提到社区运动会让参赛者和居民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还通过文化广场上的特色项目展示,指出体育交流增进了邻里感情,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这些是事件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意义,也是概括新闻时需要体现的关键内容。在整合信息时,要确保语言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不能过于冗长复杂。
故答案为: 示例:2023年河南省各地开展丰富有趣的社区运动会,不仅让参赛者和居民们尽情地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而且增进了邻里感情,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15.开篇引用 “使把劲,加油!”“跳起来,坚持!” 这类充满激情的加油助威声,将读者迅速带入到社区运动会现场,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直观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氛围,侧面展现出社区运动会热闹非凡的景象,让读者对运动会有更具象的认知。热闹的加油声暗示了运动会现场的激烈和精彩,表明运动会的展演和比赛项目极具吸引力,引发众人的关注与参与。参赛者在比赛中全力以赴,居民们热情地为其加油,充分体现出大家对运动会的积极参与态度。从新闻的特点来看,直接引用现场声音,能够还原新闻现场,极大地增强新闻的真实性。这些充满动感的语句相较于平铺直叙的文字,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新闻更具生动性,让读者在开篇就被吸引,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提升新闻的感染力,促使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了解关于社区运动会的详细内容 。
故答案为: 示例:表现了社区运动会的热闹景象,突出了展演和比赛项目的丰富有趣,体现了参赛者和居民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在表达效果上,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感染力。
16.文中描述了社区运动会现场,众多居民踊跃参与跳棋、跳绳、踢毽子等丰富有趣的比赛项目,文化广场上还有轩辕大鼓、广场舞等特色项目展示。春节期间开展此类活动,让广大居民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新春氛围,与 “全民健身喜迎新春佳节” 这一表述相契合。文中提到河南春节期间开展 500 余项新春全民健身活动,并且后续各地如洛阳、南阳等地将继续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推动赛事深入基层。这些行动表明河南致力于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积极践行建设体育河南的目标,与 “踔厉奋发建设体育河南” 相符。
故答案为: 全民健身喜迎新春佳节 踔厉奋发建设体育河南
17.“花” 在此处意味着种类丰富多样。文中提到 “比赛包括跳棋、跳绳、踢毽子、拔河…… 三人四足等趣味项目”,一口气罗列了十多种不同的比赛项目,涵盖棋类、运动类、竞技类等多个类别,这些丰富多元的项目,如同繁花盛开,从种类的丰富性上充分体现了 “花” 这一关键词,展示出社区运动会项目设置的多元特色。“趣” 代表有趣味性。诸如曲线托球跑、正中靶心、三人四足这类比赛项目,突破了传统运动项目的模式,充满新奇和挑战。参与这些项目,不仅是简单的体育竞技,更能在过程中获得别样的乐趣,生动体现标题中的 “趣”。
故答案为:【答案】示例:“来自街道、社区的参赛队伍共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比赛包括跳棋、跳绳、踢毽子、拔河、曲线托球跑、掷实心球、十字象限跳、立定跳远、1分钟俯卧撑以及正中靶心、三人四足等趣味项目”可知,本文主体部分通过列举比赛项目名称体现了“花”与“趣”。
18.第⑥段指出新郑站运动会现场仅仅是河南春节期间 500 余项新春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缩影,将新郑站这一单个事例,拓展到全省范围的大规模活动,让读者清晰认识到河南新春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广度,丰富了新闻内容,使读者对河南全民健身事业的推进有更全面的认知。文段提及河南省体育局后续将在全省范围开展迎新春民俗专场活动,各地也将举办各类社区运动会,这表明河南省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持续深入发展。这种对未来计划的阐述,揭示出新闻报道并非局限于一场运动会,而是反映河南省在全民健身领域的整体规划与积极行动,深化了新闻主题,让读者理解到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社区活动报道,更是对河南省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关注。通过对后续活动的介绍,使新闻摆脱了对单个事件的表面叙述,上升到对全省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趋势的报道。它引导读者思考全民健身事业在河南的发展前景,为读者呈现更宏观的视角,极大地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深度,让新闻更具价值和影响力。
故答案为: 结语部分点明介绍了2023年河南省社区运动会新郑站的现场只是河南春节期间500余项新春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缩影,河南省体育局还将在全省范围开展迎新春民俗专场活动的情况,揭示了这则新闻报道的意义,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深度。
【答案】19.意在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
20.“花朵选择了太阳”的意思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得花朵永远向往太阳,追求太阳,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太阳选择了花朵”的意思是太阳也喜欢这些明亮的花朵,这些花朵受到了太阳的青睐。
21.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玉簪花比喻成“古代仕女”,写出了玉簪花的庄重圣洁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玉簪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2.这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的路是宽广的,不论是生活是优越还是恶劣,只要我们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能成功开出灿烂的花朵。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态度;小说;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就可以。
19.作者描绘了楼前玫瑰与楼后白玉簪两种花,玫瑰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开出姹紫嫣红的花朵,备受人们喜爱;白玉簪生长在潮湿阴凉的楼后,依然开出洁白如雪的花朵 。通过对二者生长环境和花朵特点的鲜明对比,引发读者对生命与环境关系的思考。由花及人,文中 “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表明,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能绽放生命的光彩。这启示人们,不应因环境优劣而自暴自弃,而是要积极面对,正确认识生命价值。文章以 “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结尾,进一步深化主题,强调人在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时,应像玫瑰和白玉簪一样做出正确选择,实现生命价值。
故答案为: 意在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
20.前文描绘玫瑰在阳光照耀下,红的、黄的、粉的竞相绽放,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让生活增添色彩。由此可知,“花朵选择了太阳” 并非单纯指自然现象,而是一种象征。花朵代表具有积极心态的生命个体,它们主动追求阳光,意味着向往光明、美好的事物,努力让自身生命变得更加精彩,通过积极的行动与选择,来实现生命价值的提升。基于前文玫瑰在阳光照耀下明艳动人的描述,太阳代表外界的有利条件与美好环境。“太阳选择了花朵” 表明,当生命以积极的姿态展现自身价值时,会吸引外界的关注与支持,就如同充满活力与美感的花朵能够得到太阳的青睐一样。
故答案为:“花朵选择了太阳”的意思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得花朵永远向往太阳,追求太阳,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太阳选择了花朵”的意思是太阳也喜欢这些明亮的花朵,这些花朵受到了太阳的青睐。
21.“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 一句,将玉簪花比作古代仕女,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月光朦胧的楼后场景中,通过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出玉簪花的形态,让读者脑海中浮现出一位仪态端庄的古代女子形象,还原出玉簪花所处的独特意境。古代仕女往往给人以庄重、典雅的印象。把玉簪花比作古代仕女,不仅体现了玉簪花花朵和绿叶搭配呈现出的外在形态,更凸显出玉簪花庄重里透着羞怯的气质,突出了玉簪花的圣洁之美,使玉簪花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通过这样生动的比喻,将自己对玉簪花的喜爱与赞美融入其中。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下,玉簪花依然展现出独特的美,作者对其的描绘,也暗含对这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美好品质生命的歌颂,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
故答案为: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玉簪花比喻成“古代仕女”,写出了玉簪花的庄重圣洁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玉簪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2.文中 “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意味着当人们身处顺境,拥有良好的条件与机遇时,应当像玫瑰一样,积极展现自身价值,勇于追求卓越,不辜负优越的环境。“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则表明,即使处于逆境,缺乏有利条件,人们也不应抱怨,而是要像白玉簪花一样,在困境中依然绽放自己的光彩。这种面对不同境遇的态度,本质上体现了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面临各种不同的生活状况。拥有优越生活条件的人,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追求事业成功、实现人生理想;而身处困境的人,若能保持乐观,不被困难打倒,努力发掘自身潜力,同样可以收获成功与幸福。比如在艰苦的创业环境中,创业者们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这种态度引导人们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实现自我价值,就如同玫瑰和白玉簪花,在各自的环境中绽放出灿烂的花朵。
故答案为: 这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的路是宽广的,不论是生活是优越还是恶劣,只要我们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能成功开出灿烂的花朵。
23.【答案】例文:
与温暖相伴的日子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窗前的书桌上,在书本上洒下一片金黄。每当这时,那些与温暖相伴的日子,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沉浸在无尽的感动之中。
记得小时候,我最爱在周末的午后,与爷爷一同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爷爷就着这天然的背景音乐,给我讲那些古老而又神奇的故事。从嫦娥奔月到牛郎织女,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到白蛇传,每一个故事都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阳光洒在爷爷布满皱纹却又充满笑意的脸上,仿佛给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我靠在爷爷的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体温,听着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偶尔有几只蝴蝶飞来,在我们身边翩翩起舞,仿佛也被爷爷的故事所吸引。在那些与爷爷相伴的日子里,每一个午后都充满了温暖与欢乐,成为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后来,我上了小学,学业逐渐繁忙起来,与爷爷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然而,爷爷对我的关心却丝毫未减。每天放学回家,总能看到餐桌上摆满了我最爱吃的饭菜,那都是爷爷一大早去菜市场精心挑选食材,然后花费几个小时为我准备的。
一个冬日的傍晚,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我因为参加学校的活动,比平时晚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家。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打开家门时,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爷爷从厨房走出来,他的头发上落满了雪花,衣服上也沾着不少雪渍,显然是刚从外面回来。
“孩子,饿坏了吧?” 爷爷一边说着,一边赶紧接过我手中的书包,“今天下雪,路不好走,我怕你回来晚了饿肚子,就去学校接你了,没想到还是错过了。” 听着爷爷的话,我的眼眶湿润了。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温暖,更是心灵深处那份浓浓的爱。
如今,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但那些与他相伴的温暖日子,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那些温暖的画面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给我力量,让我勇敢地面对挑战。
与温暖相伴的日子,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懂得了爱与被爱,也让我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温暖,勇敢前行,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开篇围绕 “相伴” 列举了多种生活场景,包含与挚友、父母、书籍、爱相伴的不同经历,突出相伴过程中的收获,如共同成长、享受亲情、通晓世事、懂得感恩等。材料整体为记叙文性质的引导,通过列举生活片段,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与方向。
【题干分析】“与…… 相伴” 明确了文章要围绕陪伴自己的人、物、情感等展开,暗示文章需体现两者间的互动与联系。“日子” 表明写作内容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段时间内的经历,要展现相伴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写作要求:补充题目,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不少于 600 字,保证文章有足够的篇幅叙述经历、表达情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学生可选择擅长的记叙文、散文等文体写作。写作思路:是什么:明确与自己相伴的对象,阐述其具体特点。比如选择 “与梦想相伴的日子”,开篇可点明梦想是什么。为什么:讲述相伴的原因及意义。以 “与梦想相伴的日子” 为例,可论述梦想如何给自己指引方向、提供动力。怎么做:描述在相伴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如为实现梦想,如何努力克服困难。写作误区:详略不当:部分学生可能在描述相伴对象时花费大量笔墨,而对相伴过程及自身收获叙述简略。写作时应重点描绘相伴的经历及感悟。开头平淡:若开头直接点题,缺乏吸引力。可采用悬念式、情景式等新颖开头,如写 “与音乐相伴的日子”,开头描述一段令人陶醉的音乐场景,引出与音乐的相伴。素材陈旧:选取素材时,部分学生可能局限于常见事例,如写与书籍相伴,总是列举读《鲁滨逊漂流记》等。学生可挖掘新颖素材,如读小众但有深度的书籍。结尾仓促:结尾简单总结,不能升华主题。结尾应回扣主题,深化情感,如写 “与自然相伴的日子”,结尾可呼吁大家保护自然。
【立意提取】
1.与诗意相伴的日子:讲述在诗词的熏陶下,提升文学素养,丰富精神世界的经历。
2.与挫折相伴的日子:展现面对挫折,不气馁,在挫折中成长的历程。
3.与创新相伴的日子:描述在探索创新过程中,收获知识与乐趣的故事。
【点评】这篇《与温暖相伴的日子》紧扣主题,以回忆串联起与爷爷相处的温馨片段,借物抒情、以事传情。开篇通过阳光洒落书桌的场景描写,自然引出与温暖相伴的回忆,奠定温情基调。文中详细叙述了儿时午后在老槐树下听爷爷讲故事,以及小学冬日傍晚爷爷冒雪接 “我” 的事例,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刻画了爷爷慈祥、体贴的形象,让温暖具象化。结尾升华主题,将对爷爷的思念和温暖感受转化为前行力量,既呼应开头,又给读者留下情感余韵 。
1 / 1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1.(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g) 锐不可当(dǎng)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凌波(lín) 镌刻(juān)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凛冽” 的 “凛” 应读 “lǐn”,“锐不可当” 的 “当” 应读 “dāng”。
B.正确。C.“悄然” 的 “悄” 应读 “qiǎo”,读音为 “qiāo” 时,一般组词为 “悄悄”“悄悄话” 等。D.“凌波” 的 “凌” 应读 “líng”。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2.(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惊心动魄 振耳欲聋 白手起家 无怨无悔
B.一丝不苟 屏息敛声 摧枯拉朽 殚经竭虑
C.如梦初醒 沉静自若 英勇善战 从容不迫
D.眼花瞭乱 空空荡荡 锐不可当 万众瞩目
【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
A.有误,“振耳欲聋”应为“震耳欲聋”;
B.有误,“殚经竭虑”应为“殚精竭虑”;
C.正确;
D.有误,“眼花瞭乱”应为“眼花缭乱”。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这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3.(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B.学校近来发生了多种不文明现象,德育处认真思考并调查了其中的原因,并及时对违纪人员做出了教育和处罚。
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区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D.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空想。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 A. 句子存在两面对一面的问题,“能否取得好成绩” 是两面,“平时的努力” 是一面,应在 “努力” 前加 “是否”,A 错误;
B. 语序不当,应先 “调查” 再 “思考”,B 错误;
C. 否定不当,“防止”“不再” 双重否定表肯定,应删去 “不再”,C 错误;
D. 句子表达准确,没有语病,D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4.(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日的贵州印象正被“高速平原”有力改写,坦荡如砥的高速公路网彻底压缩“千山万壑”。
B.在鹿角峰虎脚爪公路边,三株苍劲的红军树如擎天巨伞般傲然挺立在依山而建的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中。
C.掀起车窗的帘子,看到小巷在飞速倒退,老人和孩子们的身影一闪即逝,笼着层极淡却极圣洁的光晕,恹恹欲睡般遥不可及。
D.一个团队若能拧成一股绳,一起攻坚克难,这个团队将纵横决荡,所向披靡。
【答案】C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 A. “坦荡如砥” 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这里用来形容高速公路网,恰当合理,A 正确。
B. “傲然挺立” 形容坚强不屈的直立着,用来形容苍劲的红军树,形象地表现出其挺拔的姿态,B 正确。
C. “恹恹欲睡” 形容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用在此处形容老人和孩子们的身影不合适,与语境不符,C 错误。
D. “纵横决荡” 形容英勇无畏地战斗,这里用来形容团队攻坚克难的精神,使用恰当,D 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5.(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中“爱情和知识”这个短语是并列短语。
B.“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一句中“呼号”是名词。
C.“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一句中主语为“整个世界”。
D.“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这个句子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答案】B
【知识点】名词;主谓句;转折复句;并列短语
【解析】【分析】ACD正确。B“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一句中“呼号”是动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短语类型、词性、复句关系及提取句子主干的能力。词性包括实词和虚词,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解答此题,还要掌握句子成分及各个句子成分的特征,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6.(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
近日,有网友爆料,国家文物局向日本横滨国际拍卖株式会社发函,要求停止拍卖中国流失文物。根据网友提供的图片,这封《关于停止拍卖中国流失文物的函》中提到,上述日本拍卖公司原计划于10月29日至31日在日本东京举办“横滨国际2016秋季五周年拍卖会”,拍卖一批从中国非法劫掠的文物。
国家文物局要求该拍卖公司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停止拍卖这些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并将对有关文物保留追索权利。此前,横滨国际拍卖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确实收到了相关文件,调查后最终决定撤拍,将拍品返还给了委托人。
【答案】国家文物局首次成功叫停海外中国流失文物拍卖
【知识点】新闻标题
【解析】【分析】这则新闻包含多个关键要素:行为主体为国家文物局,其针对日本横滨国际拍卖株式会社发起行动;事件是拍卖公司原计划拍卖中国流失文物,文物来源为非法劫掠;事件进展是国家文物局发函要求停止拍卖,拍卖公司最终撤拍并返还拍品给委托人。
故答案为:国家文物局首次成功叫停海外中国流失文物拍卖
【点评】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新闻标题拟写的要求:1、标题所提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一致。2、标题中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
7.(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阅读杜甫的《春望》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2)请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一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答案】(1)“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诗人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移情于物,写花、鸟的落泪、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优伤国事)的深沉感情。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深”字写出了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2)考查赏析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这是运用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故答案为:
(1) “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 诗人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移情于物,写花、鸟的落泪、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优伤国事)的深沉感情。
【点评】(1)本题考查了“炼字”。答题模式: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
(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①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②车中,坐为计谋。……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①黥(qíng):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后涂上墨,又称“墨刑”。②辎(zī):有帷的车。
8.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齐 将 田 忌 善 而 客 待 之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人恒过:
③孙武既死:
④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11.太史公曾在评价孙膑时说:“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翻译:孙膑料算庞涓是相当机智的,却不能在被(庞涓)加害受刑前拯救自己的危难。)请你说说你从孙膑的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
12.(甲)(乙)两文中的历史人物在人生经历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答案】8.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9.兴起,被任用;犯错误;已经;曾经
10.①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②齐使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地载着孙膑回到了齐国。
11.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②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我们需要坚强面对;
③面对曾经的伤害,我们也应该报有宽容的心;
④只有真才实学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12.①出生低微;②历经磨难;③都有坚强不屈的精神;④最后都有所成就。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5)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译文】
【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选拔,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起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登上相位。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
【乙】孙武死后,过了一百多年又出了个孙膑。孙膑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带,他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已经为魏国效力,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但是他自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中派人把孙膑召来。孙膑到了魏国之后,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动用刑法砍去了他的双脚,还在他脸上刺字,想让他埋没于世不被人知晓。齐国的使者到了大梁,孙膑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使者,游说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认为他是个奇才,就偷偷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认为他很有才能,并且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想让孙膑担任将领,孙膑辞谢说:“我是遭受刑罚后留下残疾的人,不适合担任主帅。” 于是,齐威王就任命田忌为主将,而让孙膑担任军师,坐在带帷幕的车中,为军队出谋划策。…… 齐军在桂陵和魏军交战,把魏军打得大败。孙膑因此名扬天下,后世流传着他的兵法。
8.本题考查断句。句意:齐国将军田忌认为他很有才能,并且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齐将田忌” 是句子的主语,表示人物身份,“善而客待之” 是谓语部分,表示田忌对孙膑的态度和做法,主谓之间应断开。
故答案为: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9.本题考查字词意思。(1)原句句意: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发:兴起,被任用;(2)原句句意:人常常犯错误。过:犯错误;(3)原句句意:孙武已经死去。既:已经;(4)原句句意: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尝:曾经
故答案为:兴起,被任用;犯错误;已经;曾经
10.本题考查语句翻译。①重点词:“困” 意为 “忧困”;“衡” 同 “横”,梗塞、不顺;“作” 译为 “有所作为”。②重点词:“以为” 即 “认为”;“奇” 表示 “奇异,不寻常”;“窃” 是 “偷偷地”;“之” 为动词,“到”。
故答案为:①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②齐使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地载着孙膑回到了齐国。
11.孙膑与庞涓同窗学兵法,庞涓出于嫉妒,对孙膑施以刑罚,这警示我们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与人相处时,要时刻保持一定的警惕,避免遭受他人无端的伤害。孙膑虽遭受了残酷的刑罚,但他并未一蹶不振,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帮助齐国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并让自己名显天下。这启示我们,生活中会遭遇诸多挫折与困难,应当像孙膑一样,勇敢、坚强地面对,永不言弃。庞涓对孙膑做出了伤害之事,而孙膑并未因此放弃为魏国效力,间接帮助魏国取得战果。这表明,即使曾经遭受伤害,我们也应拥有宽容之心,放下过往的恩怨。孙膑在困境中,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不仅赢得战争,还让自己的兵法得以传世。这说明,在任何时候,真才实学都是一个人立足于世、施展抱负的关键。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能力,才能在机会来临时,展现自身价值。故答案为: 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②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我们需要坚强面对;③面对曾经的伤害,我们也应该报有宽容的心;④只有真才实学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12.甲文中的舜 “发于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 等,他们都出身平凡甚至低微,从事着艰苦的劳作或处于社会底层。乙文中的孙膑出生在 “阿、鄄之间”,并没有提及他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从侧面可推测出他出身也并非富贵之家,也是从平凡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甲文中提到这些历史人物都经历了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等种种磨难,在精神和身体上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压力。乙文中的孙膑 “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遭受了残酷的刑罚,身体残疾,陷入困境,这也是一种巨大的磨难。甲文中的人物在面对磨难时,内心坚定,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通过磨砺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乙文中孙膑在遭受刑罚后,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抓住机会,以刑徒身份见到齐使,并凭借自己的才能获得认可,之后在战争中出谋划策,名显天下,体现出他坚强不屈、积极进取的精神。甲文中的舜成为古代圣明的君主,傅说、胶鬲等也都在各自的领域有所建树,辅佐君主成就大业。乙文中的孙膑 “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在军事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兵法流传后世,对后世军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故答案为: ①出生低微;②历经磨难;③都有坚强不屈的精神;④最后都有所成就。
13.(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
(1)《饮酒(其五)》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言是: , 。
(2)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春望》中曾用“ , 。”的诗句形容家书的珍贵。
(3)《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 , 。
(4)《赤壁》中表示议论的句子是: , 。
(5)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 , 。
【答案】(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篱,凝。
故答案为:(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
(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花”式社区运动会 河南体育“趣”动贺新春
①“使把劲,加油!”“跳起来,坚持!”1月29日,在河南省新郑市李唐庄社区广场上,欢乐的笑声和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一场社区运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丰富有趣的展演和比赛项目,让参赛者和居民们尽情地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②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城乡居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欢乐祥和的新春氛围,以“全民健身喜迎新春佳节 踔厉奋发建设体育河南”为主题的2023年河南省社区运动会郑州赛区新郑站启动。
③来自街道、社区的参赛队伍共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比赛包括跳棋、跳绳、踢毽子、拔河、曲线托球跑、掷实心球、十字象限跳、立定跳远、1分钟俯卧撑以及正中靶心、三人四足等趣味项目。
④经过激烈的较量,赵庄社区的参赛选手们获得冠军。“这次比赛能取得冠军,让我深深地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多么强大。”队员刘明山表示,春节期间,社区有多项全民健身活动,能来参加体育活动有益身心健康,是一种全新的欢度春节方式。
⑤在文化广场上,身着喜庆服装的队员们为居民展示了轩辕大鼓、广场舞、健步走、太极拳、抖空竹等特色项目,体育交流增进了邻里感情,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⑥其实,2023年河南省社区运动会新郑站的现场只是河南春节期间500余项新春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缩影,社区运动会已成为广大居民欢聚的重要场所。接下来,河南省体育局还将在全省范围开展迎新春民俗专场活动。洛阳市将举办“贺新春”体育大拜年活动暨2022年社区运动会市级决赛,南阳市将举办首届全民健身系列大赛。三门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乡五陵村、红旗区洪门镇,安阳市文峰区、南阳市卧龙区等地将举办2023年新春社区运动会等,将赛事深入基层,让广大居民体验运动的乐趣。
(选自《中国体育报》2023年2月1日)
14.请把文章改写为一句话新闻。
15.文章以“使把劲,加油!”“跳起来,坚持!”等加油助威的声音开头有何作用?
16.用文中的语句诠释2023年河南省社区运动会的主题。
17.举例说明主体是怎样体现标题的关键词“花”与“趣”的?
18.第⑥段是新闻的结语,有人认为这部分内容可有可无,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答案】14.示例:2023年河南省各地开展丰富有趣的社区运动会,不仅让参赛者和居民们尽情地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而且增进了邻里感情,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15.示例:表现了社区运动会的热闹景象,突出了展演和比赛项目的丰富有趣,体现了参赛者和居民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在表达效果上,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感染力。
16.全民健身喜迎新春佳节 踔厉奋发建设体育河南
17.【答案】示例:“来自街道、社区的参赛队伍共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比赛包括跳棋、跳绳、踢毽子、拔河、曲线托球跑、掷实心球、十字象限跳、立定跳远、1分钟俯卧撑以及正中靶心、三人四足等趣味项目”可知,本文主体部分通过列举比赛项目名称体现了“花”与“趣”。
18.结语部分点明介绍了2023年河南省社区运动会新郑站的现场只是河南春节期间500余项新春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缩影,河南省体育局还将在全省范围开展迎新春民俗专场活动的情况,揭示了这则新闻报道的意义,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深度。
【知识点】新闻、材料类文本;文章开头及其作用;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内容;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筛选新闻材料关键信息
【解析】【点评】(1)(3)(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5)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14.文章围绕 2023 年河南省开展的社区运动会展开,这是新闻的核心事件。在首段通过对新郑市李唐庄社区运动会现场的描述引入,接着介绍了郑州赛区新郑站的启动,以及来自街道、社区的众多参赛人员和丰富的比赛项目。文中提到社区运动会让参赛者和居民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还通过文化广场上的特色项目展示,指出体育交流增进了邻里感情,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这些是事件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意义,也是概括新闻时需要体现的关键内容。在整合信息时,要确保语言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不能过于冗长复杂。
故答案为: 示例:2023年河南省各地开展丰富有趣的社区运动会,不仅让参赛者和居民们尽情地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而且增进了邻里感情,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15.开篇引用 “使把劲,加油!”“跳起来,坚持!” 这类充满激情的加油助威声,将读者迅速带入到社区运动会现场,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直观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氛围,侧面展现出社区运动会热闹非凡的景象,让读者对运动会有更具象的认知。热闹的加油声暗示了运动会现场的激烈和精彩,表明运动会的展演和比赛项目极具吸引力,引发众人的关注与参与。参赛者在比赛中全力以赴,居民们热情地为其加油,充分体现出大家对运动会的积极参与态度。从新闻的特点来看,直接引用现场声音,能够还原新闻现场,极大地增强新闻的真实性。这些充满动感的语句相较于平铺直叙的文字,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新闻更具生动性,让读者在开篇就被吸引,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提升新闻的感染力,促使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了解关于社区运动会的详细内容 。
故答案为: 示例:表现了社区运动会的热闹景象,突出了展演和比赛项目的丰富有趣,体现了参赛者和居民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在表达效果上,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感染力。
16.文中描述了社区运动会现场,众多居民踊跃参与跳棋、跳绳、踢毽子等丰富有趣的比赛项目,文化广场上还有轩辕大鼓、广场舞等特色项目展示。春节期间开展此类活动,让广大居民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新春氛围,与 “全民健身喜迎新春佳节” 这一表述相契合。文中提到河南春节期间开展 500 余项新春全民健身活动,并且后续各地如洛阳、南阳等地将继续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推动赛事深入基层。这些行动表明河南致力于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积极践行建设体育河南的目标,与 “踔厉奋发建设体育河南” 相符。
故答案为: 全民健身喜迎新春佳节 踔厉奋发建设体育河南
17.“花” 在此处意味着种类丰富多样。文中提到 “比赛包括跳棋、跳绳、踢毽子、拔河…… 三人四足等趣味项目”,一口气罗列了十多种不同的比赛项目,涵盖棋类、运动类、竞技类等多个类别,这些丰富多元的项目,如同繁花盛开,从种类的丰富性上充分体现了 “花” 这一关键词,展示出社区运动会项目设置的多元特色。“趣” 代表有趣味性。诸如曲线托球跑、正中靶心、三人四足这类比赛项目,突破了传统运动项目的模式,充满新奇和挑战。参与这些项目,不仅是简单的体育竞技,更能在过程中获得别样的乐趣,生动体现标题中的 “趣”。
故答案为:【答案】示例:“来自街道、社区的参赛队伍共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比赛包括跳棋、跳绳、踢毽子、拔河、曲线托球跑、掷实心球、十字象限跳、立定跳远、1分钟俯卧撑以及正中靶心、三人四足等趣味项目”可知,本文主体部分通过列举比赛项目名称体现了“花”与“趣”。
18.第⑥段指出新郑站运动会现场仅仅是河南春节期间 500 余项新春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缩影,将新郑站这一单个事例,拓展到全省范围的大规模活动,让读者清晰认识到河南新春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广度,丰富了新闻内容,使读者对河南全民健身事业的推进有更全面的认知。文段提及河南省体育局后续将在全省范围开展迎新春民俗专场活动,各地也将举办各类社区运动会,这表明河南省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持续深入发展。这种对未来计划的阐述,揭示出新闻报道并非局限于一场运动会,而是反映河南省在全民健身领域的整体规划与积极行动,深化了新闻主题,让读者理解到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社区活动报道,更是对河南省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关注。通过对后续活动的介绍,使新闻摆脱了对单个事件的表面叙述,上升到对全省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趋势的报道。它引导读者思考全民健身事业在河南的发展前景,为读者呈现更宏观的视角,极大地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深度,让新闻更具价值和影响力。
故答案为: 结语部分点明介绍了2023年河南省社区运动会新郑站的现场只是河南春节期间500余项新春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缩影,河南省体育局还将在全省范围开展迎新春民俗专场活动的情况,揭示了这则新闻报道的意义,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深度。
(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仔细地给花坛松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薇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绿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的。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因为有太阳明亮的照耀,才有了花朵明艳的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阻挡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19.此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
20.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
21.赏析第⑧段中加横线的句子。
22.第⑩段中说:“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9.意在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
20.“花朵选择了太阳”的意思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得花朵永远向往太阳,追求太阳,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太阳选择了花朵”的意思是太阳也喜欢这些明亮的花朵,这些花朵受到了太阳的青睐。
21.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玉簪花比喻成“古代仕女”,写出了玉簪花的庄重圣洁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玉簪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2.这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的路是宽广的,不论是生活是优越还是恶劣,只要我们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能成功开出灿烂的花朵。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态度;小说;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就可以。
19.作者描绘了楼前玫瑰与楼后白玉簪两种花,玫瑰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开出姹紫嫣红的花朵,备受人们喜爱;白玉簪生长在潮湿阴凉的楼后,依然开出洁白如雪的花朵 。通过对二者生长环境和花朵特点的鲜明对比,引发读者对生命与环境关系的思考。由花及人,文中 “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表明,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能绽放生命的光彩。这启示人们,不应因环境优劣而自暴自弃,而是要积极面对,正确认识生命价值。文章以 “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结尾,进一步深化主题,强调人在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时,应像玫瑰和白玉簪一样做出正确选择,实现生命价值。
故答案为: 意在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
20.前文描绘玫瑰在阳光照耀下,红的、黄的、粉的竞相绽放,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让生活增添色彩。由此可知,“花朵选择了太阳” 并非单纯指自然现象,而是一种象征。花朵代表具有积极心态的生命个体,它们主动追求阳光,意味着向往光明、美好的事物,努力让自身生命变得更加精彩,通过积极的行动与选择,来实现生命价值的提升。基于前文玫瑰在阳光照耀下明艳动人的描述,太阳代表外界的有利条件与美好环境。“太阳选择了花朵” 表明,当生命以积极的姿态展现自身价值时,会吸引外界的关注与支持,就如同充满活力与美感的花朵能够得到太阳的青睐一样。
故答案为:“花朵选择了太阳”的意思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得花朵永远向往太阳,追求太阳,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太阳选择了花朵”的意思是太阳也喜欢这些明亮的花朵,这些花朵受到了太阳的青睐。
21.“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 一句,将玉簪花比作古代仕女,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月光朦胧的楼后场景中,通过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出玉簪花的形态,让读者脑海中浮现出一位仪态端庄的古代女子形象,还原出玉簪花所处的独特意境。古代仕女往往给人以庄重、典雅的印象。把玉簪花比作古代仕女,不仅体现了玉簪花花朵和绿叶搭配呈现出的外在形态,更凸显出玉簪花庄重里透着羞怯的气质,突出了玉簪花的圣洁之美,使玉簪花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通过这样生动的比喻,将自己对玉簪花的喜爱与赞美融入其中。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下,玉簪花依然展现出独特的美,作者对其的描绘,也暗含对这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美好品质生命的歌颂,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
故答案为: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玉簪花比喻成“古代仕女”,写出了玉簪花的庄重圣洁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玉簪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2.文中 “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意味着当人们身处顺境,拥有良好的条件与机遇时,应当像玫瑰一样,积极展现自身价值,勇于追求卓越,不辜负优越的环境。“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则表明,即使处于逆境,缺乏有利条件,人们也不应抱怨,而是要像白玉簪花一样,在困境中依然绽放自己的光彩。这种面对不同境遇的态度,本质上体现了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面临各种不同的生活状况。拥有优越生活条件的人,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追求事业成功、实现人生理想;而身处困境的人,若能保持乐观,不被困难打倒,努力发掘自身潜力,同样可以收获成功与幸福。比如在艰苦的创业环境中,创业者们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这种态度引导人们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实现自我价值,就如同玫瑰和白玉簪花,在各自的环境中绽放出灿烂的花朵。
故答案为: 这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的路是宽广的,不论是生活是优越还是恶劣,只要我们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能成功开出灿烂的花朵。
23.(2025八下·北川开学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承欢膝下,享受亲情:与书籍相伴的日子,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日子,学会关心,懂得感恩……
请以《与▲相伴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答案】例文:
与温暖相伴的日子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窗前的书桌上,在书本上洒下一片金黄。每当这时,那些与温暖相伴的日子,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沉浸在无尽的感动之中。
记得小时候,我最爱在周末的午后,与爷爷一同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爷爷就着这天然的背景音乐,给我讲那些古老而又神奇的故事。从嫦娥奔月到牛郎织女,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到白蛇传,每一个故事都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阳光洒在爷爷布满皱纹却又充满笑意的脸上,仿佛给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我靠在爷爷的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体温,听着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偶尔有几只蝴蝶飞来,在我们身边翩翩起舞,仿佛也被爷爷的故事所吸引。在那些与爷爷相伴的日子里,每一个午后都充满了温暖与欢乐,成为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后来,我上了小学,学业逐渐繁忙起来,与爷爷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然而,爷爷对我的关心却丝毫未减。每天放学回家,总能看到餐桌上摆满了我最爱吃的饭菜,那都是爷爷一大早去菜市场精心挑选食材,然后花费几个小时为我准备的。
一个冬日的傍晚,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我因为参加学校的活动,比平时晚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家。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打开家门时,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爷爷从厨房走出来,他的头发上落满了雪花,衣服上也沾着不少雪渍,显然是刚从外面回来。
“孩子,饿坏了吧?” 爷爷一边说着,一边赶紧接过我手中的书包,“今天下雪,路不好走,我怕你回来晚了饿肚子,就去学校接你了,没想到还是错过了。” 听着爷爷的话,我的眼眶湿润了。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温暖,更是心灵深处那份浓浓的爱。
如今,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但那些与他相伴的温暖日子,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那些温暖的画面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给我力量,让我勇敢地面对挑战。
与温暖相伴的日子,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懂得了爱与被爱,也让我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温暖,勇敢前行,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开篇围绕 “相伴” 列举了多种生活场景,包含与挚友、父母、书籍、爱相伴的不同经历,突出相伴过程中的收获,如共同成长、享受亲情、通晓世事、懂得感恩等。材料整体为记叙文性质的引导,通过列举生活片段,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与方向。
【题干分析】“与…… 相伴” 明确了文章要围绕陪伴自己的人、物、情感等展开,暗示文章需体现两者间的互动与联系。“日子” 表明写作内容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段时间内的经历,要展现相伴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写作要求:补充题目,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不少于 600 字,保证文章有足够的篇幅叙述经历、表达情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学生可选择擅长的记叙文、散文等文体写作。写作思路:是什么:明确与自己相伴的对象,阐述其具体特点。比如选择 “与梦想相伴的日子”,开篇可点明梦想是什么。为什么:讲述相伴的原因及意义。以 “与梦想相伴的日子” 为例,可论述梦想如何给自己指引方向、提供动力。怎么做:描述在相伴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如为实现梦想,如何努力克服困难。写作误区:详略不当:部分学生可能在描述相伴对象时花费大量笔墨,而对相伴过程及自身收获叙述简略。写作时应重点描绘相伴的经历及感悟。开头平淡:若开头直接点题,缺乏吸引力。可采用悬念式、情景式等新颖开头,如写 “与音乐相伴的日子”,开头描述一段令人陶醉的音乐场景,引出与音乐的相伴。素材陈旧:选取素材时,部分学生可能局限于常见事例,如写与书籍相伴,总是列举读《鲁滨逊漂流记》等。学生可挖掘新颖素材,如读小众但有深度的书籍。结尾仓促:结尾简单总结,不能升华主题。结尾应回扣主题,深化情感,如写 “与自然相伴的日子”,结尾可呼吁大家保护自然。
【立意提取】
1.与诗意相伴的日子:讲述在诗词的熏陶下,提升文学素养,丰富精神世界的经历。
2.与挫折相伴的日子:展现面对挫折,不气馁,在挫折中成长的历程。
3.与创新相伴的日子:描述在探索创新过程中,收获知识与乐趣的故事。
【点评】这篇《与温暖相伴的日子》紧扣主题,以回忆串联起与爷爷相处的温馨片段,借物抒情、以事传情。开篇通过阳光洒落书桌的场景描写,自然引出与温暖相伴的回忆,奠定温情基调。文中详细叙述了儿时午后在老槐树下听爷爷讲故事,以及小学冬日傍晚爷爷冒雪接 “我” 的事例,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刻画了爷爷慈祥、体贴的形象,让温暖具象化。结尾升华主题,将对爷爷的思念和温暖感受转化为前行力量,既呼应开头,又给读者留下情感余韵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