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选修二第七单元
第1课 英国宪章运动同步练习
1、选择题
1.“支援我们来实现修正法案吧,我们一旦有了选举权,就会利用我们的权力来协助你们取得你们的权利。”这是1832年议会改革时的宣传标语,其中的“我们”是指( )
A.工人群众 B.大地主
C.金融资产阶级 D.工业资产阶级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结合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可知,1832年改革为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权利,题干中的材料是工业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承诺,“我们”指工业资产阶级,“你们”指工人阶级。故选D。
点评:考查1832年议会改革
2、1819年8月16日,英国曼彻斯特的数万名工人高举“普选与无记名投票”“没有平等代表毋宁死”等标语,前往圣彼得广场集会。这表明英国的工人阶级( )
A.已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作为斗争目标 B.已普遍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
C.已要求通过政治改革来改善自身状况 D.已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答案:C
解析:
分析:工人提出了改革政治、实现普选的要求,这表明工人阶级要求通过政治改革来改善自身的贫困地位。故选C。
点评:考查英国的工人阶级的要求
3、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之所以称为宪章运动,是因为( )
A.工人阶级要求取得制定议会法案的权利
B.斗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求议会通过《人民宪章》
C.《人民宪章》抨击了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
D.斗争主要是在“全国宪章协会”的领导下进行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1836年先进工人组织“伦敦工人协会”,试图通过合法的手段废除统治阶级的反动立法。1837年协会领导人和议会激进议员起草《人民宪章》,以议会法案的形式将工人阶级的基本要求体现出来,要求统治阶级采纳,所以英国工人阶级的这场斗争被冠以“宪章运动”的名称。故选B。
点评:考查宪章运动名称的来历
4、英国早期工人斗争的形式主要有( )
①武装起义 ②请愿 ③罢工 ④发动“无印花之战”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英国早期工人斗争的形式是请愿、罢工,因此②③正确;工人运动发展为武装起义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①应排除。故选D。
点评:考查早期工人斗争的形式
5、1832年议会改革的根本动力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内阁制的形成
C.“光荣革命”的成功 D.旧的选举制度的不合理
答案:A
解析:
分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并要求参与国家管理,成为改革的领导力量,在工业资产阶级及工人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英国议会通过了1832年改革法案,因此根本上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故选A。
点评:考查1832年议会改革的根本动力
6、英国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对于“独立”的正确解读是( )
A.其主张已完全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范畴
B.工人独立地提出了本阶级的政治要求
C.认识到暴力革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根本道路
D.自始至终是工人阶级的独立斗争
答案:B
解析:
分析:结合史实分析各选项:宪章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普选权,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的范畴,A项表述不正确;宪章运动是和平请愿的政治斗争,参与斗争的还有议会中的激进派议员,C、D两项表述也不正确;B项表述符合史实。故选B 。
点评:考查宪章运动的意义
7、《人民宪章》提出了议员支薪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 )
A.鼓励工人阶级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B.打破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不公平现象
C.使所有议员能够用全部精力为国家服务 D.克服操纵选举、贿买选民等弊端
答案:C
解析:
分析:经济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的基础,只有解决了经济问题,才能使议员更好地从事国家的政治事务。故选C。
点评:考查《人民宪章》
8、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表明( )
A.工人的愿望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B.工人的斗争局限于社会经济领域
C.工人阶级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宪章运动依据当时人民群众处于无权地位的状况而提出争取普选权的要求,说明其斗争已经突破了经济斗争的范畴,但并非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目的,故排除A、B、C三项;宪章运动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因而成为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故选D。
点评:考查人民群众争取普选权
9、1847年,英国宪章运动重新活跃的直接原因是( )
A.议会否决宪章派提交的请愿书 B.政府镇压工人罢工
C.政府搜捕和镇压宪章派 D.英国发生经济危机
答案:D
解析:
分析:直接原因就是距这一事件最近且有因果影响的事件,经济危机直接影响了工人的生活水平,而生活水平的下降更促使工人参加政治运动,故选D。
点评:考查英国发生经济危机
10、宪章运动过程中三次请愿运动的共同点有( )
①宪章派组织发动 ②工人群众积极支持 ③请愿中工人阶级独立提出经济要求 ④因为领导人的动摇而失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第二次请愿中工人提出经济要求,第三次请愿因领导人的动摇而失败,③④不是共同点。故选D。
点评:考查三次请愿运动的共同点
11、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动了英国国内的选举改革运动 ②推动了法国代议制民主的建立 ③推动欧洲工人阶级争取民主权利 ④促成了法德政治体制的确立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宪章运动主要是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法德政体的确立与此并无直接关系,排除④。故选B。
点评:考查宪章运动的影响
12、下列表述不符合英国宪章运动的是( )
A.是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
B.是无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权的尝试
C.对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的内容产生明显影响
D.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答案:B
解析:
分析:宪章运动是无产阶级争取普选权的斗争,没有建立民主政权。故选B。
点评:考查英国宪章运动的影响
13、研究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普选权历史的学者发现,英国宪章运动中提到的普选权有一定限制,你认为应该是( )
A.所有人 B.所有的成年人
C.所有21岁以上的男性 D.守法、精神健全、年满21岁的男性公民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宪章运动中关于普选权规定的有关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能够准确再认再现《人民宪章》的内容,然后依据史实进行分析判断。《人民宪章》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享有普选权”,这里对普选权的规定显然除了年龄外,还有性别、国籍等限制,故A、B两项错误;如果是年满21岁的男性,但没有英国国籍显然也不享有普选权,故C项错误。故选D。
点评:考查英国宪章运动中对普选权的限制
14、1830年,英国的一位工业家说:“现在全世界都需要我的产品,我为世界作出了如此大的贡献,为什么我不能当选议员?”为满足他们的要求,英国( )
A.进行了光荣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B.颁布了《权利法案》,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
D.实行了责任内阁制,首相掌握了实权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期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要求在政治上掌权,故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权。
点评:考查1832年议会改革
15、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影响,包括( )
①19世纪五六十年代自由党领袖罗素支持议会扩大选举
②1867年议会改革进一步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
③英国1832年改革法案为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打开了方便之门
④激励了法国工人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英国宪章运动开始于1837年,③出现在宪章运动之前,不属于其影响。①②是对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的影响,④是对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影响之一。
点评:考查宪章运动的影响
16、英国宪章运动中,第三次请愿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宪章派内部发生分裂 B.英国发生经济危机
C.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清界限 D.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英国宪章派第三次请愿运动失败除遭到政府当局的镇压外,宪章派内部的分化,一部分人转变为改良主义者也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点评:考查第三次请愿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17、“女王陛下每天收入和个人用款164镑17先令10便士,而成千上万的工人家庭每天的收入则不到4便士。”这表明宪章运动中的请愿书提出了哪一要求( )
A.提高消费水平 B.限制工时
C.改善劳动条件 D.反对贫富不均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请愿书将矛头指向了高收入、高消费的女王陛下,而成千上万的工人家庭的收入则非常低,这显然是反对贫富差距过大,反对贫富不均。故选D。
点评:考查
18、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出现了规模宏大的宪章运动,工人阶级要求争取普选权,英国宪章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选举权长期由资产阶级控制,引发了工人的不满 B.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C.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不为工人作主 D.工业资产阶级的忘恩负义
答案:B
解析:
分析:工业革命的开展提高了生产力,同时也使工人队伍迅速壮大,他们为改善生活条件和争取民主权利展开了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根本原因即“根”的原因,应从经济方面找。故选B。
点评:考查宪章运动的根本原因
19、英国的宪章运动失败了,但也迫使政府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主要是因为( )
A.英国政府妥协 B.宪章派领导人坚决要求
C.在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惊天动地的力量 D.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采取示威游行、请愿、罢工、起义等方式,争取民主权利,展示了惊天动地的力量,迫使政府作出让步。故选C。
点评:考查宪章运动失败
20、宪章运动是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下面对宪章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
A.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B.第二阶段高涨的原因是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和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
C.是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
D.集中反映了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宪章运动的分析评价能力。1842年的经济危机促使第二次宪章运动高潮的到来,并非是1825年英国的经济危机,法国七月革命发生在1830年,而宪章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发生在1842年,因此,B项所述均不符合史实。故选B。
点评:考查对宪章运动的评价
2、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这促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受压迫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大城市是工人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 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以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工业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的为全国人民所分享,为了这些目的,费边社应注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包括确立男女平等的公民权利。同时推广有关个人与社会在经济、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知识,以实现这些目标。”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背景。
答案:工业城市的兴起;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形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费边社与宪章派在斗争目标、斗争方式上的不同。
答案:斗争目标:费边社:消灭私有制;宪章派:争取普选权。斗争方式:费边社:社会改良;宪章派:罢工示威、工人运动。
解析:
分析:第(1)题仔细分析材料,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工业革命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人阶级集中→形成阶级意识→阶级矛盾加剧。在此基础上归纳答案。第(2)题可以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宪章派的斗争目标、斗争方式,然后再参照相应观点,结合材料二进行对比分析归纳。
点评:考查英国费边社与宪章派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人们认为,“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财富”,因此“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
材料二 为人民歌唱——为工人歌唱;他们在长期囚禁中呻吟;放债者对人民怒目——国王和贵族,还有骄横贪婪的教士们。……
他们满以为——我们会垂着手挨饿,看他们狼吞虎咽?
他们会明白——转错了念头,原来这里还有男子汉!
我们不好争——我们爱生活,但是只爱自由的生活;
我们决不给恶棍当奴才,不管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请回答:
(1)宪章派是如何理解普选权与改善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的?
答案:宪章派认为造成工人阶级生活贫困的根源在于工人阶级没有政治权利、没有政治地位。因而,要改善贫困的经济状况就必须获得政治权利。
(2)以上是宪章运动中,工人中广为流行的《人民之歌》,最初工人把斗争目标指向何处?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工人为争取民主权利采取了什么举动?结果如何?
答案:目标:机器。举动:宪章运动。结果:三次请愿运动虽然失败,但是,工人的民主权利却不断发展,逐步实现了请愿的内容。
解析:
分析:第(1)问注意在阅读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获取有效信息并联系相关史实组织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注意限定语“最初”;第二小问结合宪章运动的时间、内容思考问题。
点评:考查宪章运动的背景、目的、结果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受1825年经济危机和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进入高潮。因改革法案于1832年通过,故被称为1832年改革法案。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选区,取消一部分贵族操纵的“衰败选区”,增加或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以议员席位。
材料二 自本条例获得通过时始,本国境内的每一男性在下列条件下享有选举议会议员之权:①在英国境内出生的公民,或在英国居住两年以上并已取得英国国籍的外国人;
②年满二十一岁者;
③选民册修订时经证明精神健全者;
④经要求行使选举权时不因犯罪而正在服刑者;
⑤倘选民在行使选举权时犯有行贿、冒名顶替或伪装选民证等项情事,应根据本条例处罚条款的规定,停止其选举权。
——《人民宪章》
请完成:
(1)在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法案中没有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哪些阶级
答案: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2)材料二中对选举权作了怎样的条件要求 除此之外,《人民宪章》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条件要求: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英国男性公民(因犯罪而坐牢者及弄虚作假者除外),都有选举权。
内容: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议员支薪、设立平等的选区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等。
(3)你认为两则材料间的关系怎样
答案: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曾起过巨大作用的工人阶级没有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英国工人阶级开展了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解析:
分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回答;第(3)问主要考查对两则材料因果关系的分析能力。
点评:考查英国议会改革和《人民宪章》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革命后,一直沿袭中世纪时的议会选举制度,议会每郡和自治市一律选派两名代表。工业革命后,许多地区和城镇经济衰落,人口锐减,变成“衰败市镇”,但仍保持选派议会代表的权利,而新兴工业城市却无权选派代表。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以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以争取国会选举改革;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1831年辉格党内阁提出改革方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该法案遭到贵族院否决。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英国选民增加了22万人。
——《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再次掀起争取国会选举改革的斗争。1867年保守党内阁又提出改革法案,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在下院的席位,分配给工业城市;降低选民资格。这次改革使选民人数由135.9万人,扩大到了245.5万人;城镇选区公民,除寄宿制工人外都取得选举权,但农业工人和不住在城市镇选区的产业工人(包括矿工),都没有选举权。
材料三 1884年自由党格莱斯顿内阁进行第二次国会选举改革,使广大小农和一部分高工资农民工人获得了选举权,选民人数从255万增加到450万,1885年议会又通过重新分配议席法案,规定每54 000人选举议员一人;除二十二个城市选区外,一律实行单议员选区制。该法案的实施使英国议会选举接近于比例代表制原则。
——《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参加激进运动的各派势力分别抱有什么样的目的。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的结果如何?
答案:目的:工业资产阶级争取统治权,无产阶级争取普选权。结果: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普选权,扩大了资产阶级政权的统治基础。
(2)据上述三则材料回答,英国19世纪的议会改革体现出哪些进步趋势?
答案:选举的资格要求逐渐降低,选举范围扩大,选民人数增加;逐渐从按地区分配代表向比例代表制过渡;使英国逐渐沿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方向前进。
解析:
分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工业资产阶级……争取国会选举改革”“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教材知识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从选民人数和范围、选举资格、选民代表产生方式等方面进行概括。
点评:考查议会改革的结果及进步性
25、阅读下列材料:
(文件)包括六点政治要求:第一,凡年满21岁,身体健康而未被处过徒刑的男子均有选举权。第二,全国应划分为居民人数相等的300个选区,每个选区选出人数相等的议员。第三,取消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及其他任何限制。第四,国会一年改选一次。第五,实行秘密投票。第六,每个议员都领取薪金,数目为500镑。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出自于哪个文件?参加起草的是什么人?
答案:《人民宪章》。“伦敦工人协会”的领导人和议会中的激进议员。
(2)归纳材料信息,它主要反映了无产阶级的什么政治要求?该文件有何意义?
答案:政治要求:获得普选权。意义:宪章运动由此开始。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第(1)题可以结合宪章运动爆发的背景和标志进行判断;第(2)题可以依据宪章运动的意义进行回答。
点评:考查《人民宪章》的起草、要求和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