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综合训练(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综合训练(含答案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28 17:3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某同学服用多种维生素药丸不久,排出的尿液呈较深的黄色,过一段时间后尿液才恢复正常颜色。关于此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多种维生素需经小肠消化后吸收
B.黄色物质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
C.黄色物质依次经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
D.尿液中的黄色物质是小分子物质
2.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体的囊腔中,注入液状石蜡防止滤液进入肾小管,用微吸管抽取囊腔中的液体(如图)进行微量化学分析的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体不含葡萄糖
B.囊内液体与③中的相比蛋白质的浓度基本不变
C.囊内液体经过④肾小管的滤过作用后形成原尿
D.③肾小球、④肾小管和⑤肾小囊构成了肾单位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而尿液减少。汗液增多的意义是( )
A.排出体内的尿素 B.带走热量调节体温
C.排出多余的无机盐 D.排出多余的水分
4.下列对同一个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不同物质浓度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血浆=原尿 B.尿素:原尿〈尿液
C.无机盐:血浆=原尿 D.葡萄糖:原尿〉尿液
5.下列不是人体代谢废物排出途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一些水以气体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
B.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从皮肤排出
C.食物经消化和吸收后,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
D.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以尿液形式排出
6.人体生命活动形成的代谢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素只能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B.皮肤排出的成分只有水和无机盐
C.排泄只能调节体内水的平衡 D.二氧化碳依靠呼吸系统排出
7.人体以下结构中的液体内容物,成分上与其他三项差异最大的是(  )
A.膀胱 B.输尿管 C.肾小囊 D.肾小管末端
8.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人体在安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两种状态下散失的水分总量相同
B.休息时多余的水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C.运动时汗液分泌增多有利于散失热量
D.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通过呼气散失的水分增多
9.广东科学家团队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在猪体内发育的人源中期肾脏(含有部分人类细胞),该研究为肾源不足现状带来希望。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B.④中不应含有葡萄糖、蛋白质、血细胞等物质
C.①中血液含有的尿素比③多
D.结构④可以进行重吸收作用
10.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M表示某器官,①、②表示相关血管,“→”表示血流方向。根据图示分析,以下推断错误的是(  )
A.若M为小肠,则①中葡萄糖含量低于②
B.若M为肾脏,则①内尿素含量会高于②
C.若M为心脏,则①为静脉,②为动脉
D.若M为肺,则②为肺静脉,流动着静脉血
11.下表各选项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的关系的是(  )
选项 Ⅰ Ⅱ Ⅲ
A 消化系统 食道 肝脏
B 呼吸系统 呼吸道 肺
C 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 血管
D 泌尿系统 肾脏 肾小球
A.A B.B C.C D.D
12.维生素B 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需要每天由饮食补充。当摄入量过大时,会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据图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B 由①进入③
B.维生素B 能过滤到④中
C.维生素B 在⑤处全部重吸收进入血液
D.⑥中的维生素B 会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
13.2024年3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肾脏日。图1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图2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B.图1中,A中的液体流经B后形成原尿
C.图2中,①②③④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其中②是肾小管
D.图2中,①形成的尿液经②流入③中,人便立即产生尿意
14.肾小球肾炎是一类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肾脏病。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肾单位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C.患者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会受到影响
D.患者的尿液中因此可能会出现红细胞成蛋白质
15.下图是根据肾的工作原理制成的血液透析装置,又称“人工肾”,可以帮助病人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排出,以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透析管与肾小管的功能类似
B.血液流经透析管后尿素减少
C.用过的透析液成分最接近于原尿
D.该人工肾透析的工作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16.如图为肾脏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②比血管①管壁厚,弹性大
B.③是肾髓质,颜色较深
C.④⑤构成肾小体
D.⑤中液体不含有葡萄糖
17.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和5构成肾单位
B.2是出球小动脉,内流静脉血
C.3与1相比,3液体中的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
D.6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是因为肾小管病变
18.如果下图②表示的是肾小球,箭头代表的是血流方向,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出球小动脉 B.③是入球小动脉
C.②具有过滤作用 D.血液流经②后尿素增多
19.下列有关肾小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
A.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
B.肾小球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起到滤过的作用
C.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为小动脉
D.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原尿
20.小李的尿常规检验单部分结果如表所示,据此你判断他身体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水 尿素 无机盐
有 有 0 96 1.8 1.1
A.身体无异常 B.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异常
C.患有糖尿病 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异常
二、实验探究题
21.在学习了“泌尿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肾单位模型”,以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肾单位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 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肾小球中不同 成分的滤过作用,效果明显 能模拟肾小球的滤过 作用,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肾小球 的滤过作用
某同学利用橡皮管、漏斗、水、大小种类均相同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1)该模型中的部位①模拟肾单位中的 (填结构名称),④内流的是 血,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它们是 和 。
(2)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的功能,则形成的“尿液”将从部位 中流出。(选填图中序号)
(3)根据评价表,该模型“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2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能量摄入增加和运动减少等),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研究者为了探讨饮食及运动与Ⅱ型糖尿病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做了如下实验。
①建模:选取体型、体重大致相同的同龄大鼠80只(该品系大鼠具有在肥胖后发展为糖尿病的遗传基因)随机分成5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甲组)外,其余四组大鼠均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0周,制备成Ⅱ型糖尿病模型。
②处理:大鼠建模后,所有大鼠均单间隔离喂养,喂养时间为6周,处理方式如下:
组别 大鼠状况 处理方式 血糖(mmol/L)
甲组 正常 普通饮食 9.05
乙组 Ⅱ型糖尿病 普通饮食 18.39
丙组 Ⅱ型糖尿病 普通饮食+运动 _____
丁组 Ⅱ型糖尿病 高脂饮食 25.02
戊组 Ⅱ型糖尿病 高脂饮食+运动 21.87
注明:普通饮食即给予大鼠常规饲料;运动干预方式:采用大鼠滚筒运动仪,以16r/min速度持续1小时,每天一次,每周6天,持续6周。
③检测:空腹12h后抽取尾尖血,测量血糖。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该组大鼠的 分泌正常,能够有效调节血糖的浓度。
(2)请根据实验过程,推测表格内丙组大鼠测得的血糖可能为_______mmol/L(填选项)。
A.6.15 B.13.02 C.18.62 D.21.78
(3)乙组和丙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 对大鼠血糖的影响。
(4)某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没有控制好血糖,出现了糖尿现象,这与肾小管的 作用也有关系。根据研究结果,请对该患者提出控制血糖的建议 (合理建议,至少答出两条)。
23.盐,是让肾负担加重的重要元凶。饮食中的盐分95%是由肾脏代谢掉的,摄入得太多,肾脏的负担就会加重,再加上盐中的钠会导致人体水分不易排出,不仅加重水肿,又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从而导致了肾脏功能的减退。因此低盐饮食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必须重视的重要方面。低盐饮食不仅要注意煮汤做菜时少加盐,而且吃零食、五香瓜子等细节问题都要注意。科研人员为研究慢性肾病患者的盐代谢功能,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科研人员选取了正常组(20人)和患病组(20人),在实验开始前的48小时内,为正常组和患病组均提供含盐量相同的食物,并检测正常组和患病组每天通过尿液排出无机盐的量(如图一)。
①正常组和患病组均提供含盐量相同的食物,目的是 。
②图一,实验结果是 。
(2)由图二可知,当人体每天排出无机盐量大于2毫克时,患病组肾动脉血压 (填“高于”“等于”或“小于”)正常组。长此以往,这种现象会加重肾脏血液输送的负担,引起高血压等并发症。
(3)根据以上情况,科研人员尝试设计饮食调整方案。将患病组再平均分为2组,甲组给予正常饮食,乙组给予低盐饮食。一段时间后,测量甲、乙两组的肾动脉血压(如图三)。结合图三,为慢性肾病患者提出一条饮食建议: 。
(4)人体排尿,不但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24.科研人员为研究慢性肾病患者的盐代谢功能,进行了如下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多余的无机盐会进入肾脏的 中形成原尿,最终通过尿液中排出。
(2)科研人员选取了正常组(20人)和患病组(20人),在实验开始前的48小时内,为正常组和患病组均提供含盐量相同的同种食物,并检测正常组和患病组每天通过尿液排出无机盐的量(如图1)。
①为正常组和患病组均提供含盐量相同的同种食物,目的是 ;
②分析图1,实验结果是 。
(3)由图2可知,当人体每天排出无机盐量大于2mg时,患病组肾动脉血压 (填“高于”“等于”或“小于”)正常组。长此以往,这种现象会加重肾脏血液输送的负担,引起高血压等并发症。
(4)根据以上情况,科研人员尝试设计饮食调整方案。将患病组再平均分为2组,甲组给予正常饮食,乙组给予低盐饮食。一段时间后,测量甲、乙两组的肾动脉血压(如图3)。结合图3,为慢性肾病患者提出一条饮食建议: 。
(5)人体排尿,不但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 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三、资料分析题
25.资料分析
资料一: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衰竭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出,人就会因为中毒而死亡。肾衰竭患者可使用人工肾脏,通常每周进行2~3次血液透祈,以便及时排出体内的废物。
资料二:小明是一位身体健康,喜欢长跑的初中学生,在生活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生物老师测定他在完全休息和长跑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毫升)结果如表所示。
汗液 尿液 粪便 呼出气体
休息(一天) 100 1800 200 300
运动(另一天) 2000 500 200 600
(1)血液透析是为肾衰竭的人进行排泄活动的一种治疗方式,透析的设备和原理相当于人体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的 (填“重吸收作用”或“滤过作用”)。
(2)如果一个人的尿液含有蛋白质,推测此人可能 (填“肾小球”“肾小囊”或“肾小管”)出现病变。
(3)小明同学在长跑运动时,通过汗液排出大量的水分等废物。汗液的成分和尿液成分基本相同,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 和无机盐等物质。
(4)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体内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 和 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综合训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A C D C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A D A C C C D B
21.(1) 肾小球 动脉 大分子蛋白质 血细胞
(2)③
(3)使用不同大小颗粒模拟不同成分,并在部位①处戳出若干小孔
22.(1) 对照 胰岛素
(2)B
(3)运动
(4) 重吸收 饮食结构要合理,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不能暴食暴饮
23.(1) 保持唯一的变量 患病组的尿中含盐量偏低
(2)高于
(3)食用低盐食品
(4)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24.(1)肾小囊
(2) 保证单一变量,避免其他因素对实验造成干扰 患病组的尿中含盐量低于正常组
(3)高于
(4)应食用低盐食品
(5)无机盐
25.(1)滤过作用
(2)肾小球
(3)尿素
(4) 水分/无机盐 无机盐/水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