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六单元
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有 ( )
①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
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③农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阿里改革时,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和农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而当时的埃及资本主义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没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阿里改革背景的认识。
2.18世纪末,英法等西方殖民者加紧侵略埃及,原因包括( )
①埃及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②埃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③埃及社会动荡,国力衰弱 ④马木鲁克同侵略者相互勾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在埃及遭受外来侵略前,马木鲁克是埃及的实际统治者,他们没有同外国侵略者相互勾结。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于马木路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前,在埃及占据统治地位 ②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 ③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势力被消灭 ④18世纪末,马木路克实际统治了埃及,使埃及社会更加动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分析:③说法与史实不相符合,不选,排除③C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的能力。
4.关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埃及的统治在政治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把埃及作为帝国的行省 ②彻底消除了马木鲁克的势力
③帕夏代表素丹统治埃及 ④实行包税制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③
答案:B
解析:分析:②项是阿里改革时期的重要的措施,阿里改革使埃及摆脱了奥斯曼土耳其的势力控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把埃及作为帝国的行省,任命帕夏代表素丹统治埃及,在经济上实行包税制,使埃及的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
点评:阿里改革前埃及长时期被奥斯曼土耳其所控制,成为了土耳其帝国的一个行省,在政治上长期动荡不安,在经济上实行包税制,埃及的农业和手工业遭到重大的破坏,在军事上力量弱小,无法实现自己的独立。
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是 ( )
①埃及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
②埃及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无力抵抗外来侵略
③马木路克反动政权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社会的安宁
④1805年,阿里被拥立为帕夏,建立了阿里政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分析:通过排除法④是错误的;它是改革的主观性不是必然性。所以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
6.关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是( )
①马木路克反对势力仍很强大 ②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③连年的战争导致经济十分落后 ④军事实力弱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时代背景,结合教材知识即可作答。
点评:理解改革背景对于整体掌握阿里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7.18世纪下半期,埃及面临的民族危机是指( )
A.土耳其入侵 B.法国入侵 C.英国入侵 D.英法等西方国家对埃及的争夺
答案:D
解析:分析:埃及走向殖民地化的趋势,最大的外部因素来自于西方殖民侵略。
点评:认真理解文明差距带来的后果,外部入侵导致被动改革。
8.奥斯曼素丹在埃及征税主要是通过包税制的形式实行。包税人在包税区内享有的权力包括( )
①征税权 ②铸币权 ③土地所有权 ④军队统率权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分析:报税人的特权限制在地方管理权上,但素丹政府仍掌控着财权和军权,便于集权统治。
点评:本题考查中央对地方下方权力的范围,最终目的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9.下列不属于改革前埃及存在过的外部势力( )
A、土耳其军队 B、英国军队 C、法国拿破仑军队 D、马木路克
答案:D
解析:分析:马木路克是埃及本土产生的旧势力。
点评:本题考查埃及社会背景因素。
10.至18世纪末,埃及政治上已被马木鲁克控制,土地和赋税收入的大部分则通过包税制落入马木鲁克的手里。这时的马木鲁克代表的是( )
A.奥斯曼帝国的傀儡势力 B.封建统治集团
C.反抗英国和法国入侵的进步势力 D.新兴的资产阶级势力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埃及国内反动势力情况。马木路克是为了维护统治而产生的反动势力。
点评:埃及国内包税制的实行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基础。
11.奥斯曼素丹在埃及实行包税制,包税制的内容有( )
①能够向政府预付三年土地税的才可以获得包税权 ②包税人不能随意增加农民的赋税 ③包税人是土地的绝对支配者 ④包税权可以世袭和转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分析:结合教材知识即可排除选项①②,包税人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点评:本题考查包税制的具体措施,结合教材知识即可作答。
12.阿里上台前,埃及人民面临的两大任务是( )
A.反对奴隶主贵族统治和反对外来侵略 B.反对英国入侵和土耳其入侵
C.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马木鲁克封建统治 D.反对马木鲁克和包税人统治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埃及改革前的社会背景,主要是内外两个方面的阻碍因素。
点评:内忧外患导致埃及衰落,只有明确内外因素才能理解改革的原因。
13.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有( )
①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
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③农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分析:埃及社会主要的矛盾来自于内部的封建势力和外部的殖民势力,本国内部并未产生成熟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点评:认知埃及社会阶级矛盾,把握理解改革的必然性与因素。
14.《剑桥非洲史》第五卷主编费林特曾断言说:“拿破仑对埃及的占领启动了北非现代化运动。”拿破仑在埃及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客观上具有这一作用的是( )
A.拉拢埃及上层人士 B.迎回逃跑的帕夏
C.建立后勤服务系统 D.建立食品厂等工厂
答案:D
解析:分析:拿破仑在埃及实行的措施从客观上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发展,加工企业的发展实际上半殖民地化的表现。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化的发展表现,工厂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实际上是工业文明的体现。
15.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包税人享有包税权的前提是( )
A.必须是马木路克 B.必须有很大的政治势力
C.必须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 D.必须占有大量土地
答案:C
解析:分析:包税指在剥削阶级统治的制度下,国家或官府不直接按规定税率向纳税人征税,而是采取招标承包方式,将某一种捐税把要征收的税款数额,包给富豪私商,由承包人运用官府授给的征税权,自行确定征收办法,向纳税人收税。包税人享有包税权的前提是必须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
点评:本题考查包税制的具体含义,结合教材即可思考总结。
16.18世纪末法国入侵前,埃及实际上处于( )
A.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 B.英国统治之下
C.马木路克统治之下 D.俄国统治之下
答案:C
解析:分析:18世纪末,马木路克已经实际上统治了埃及,奥斯曼帝国派来的帕夏只是形式上的最高长官。
点评:本题考查埃及内部统治秩序情况。
17.开罗首次起义反对的对象是( )
A.法国殖民者
B.英国殖民者
C.马木路克
D.奥斯曼素丹
答案:A
解析:分析:开罗首次起义发生在1798年,当时统治埃及的是法国殖民者。
点评:本题考查埃及外部侵略的史实,结合教材知识可以判断法国的侵略行为。
18.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法军入侵开罗这一历史事件的是( )
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A图反映的是“法军入侵开罗”,B图反映的是“英军侵入埃及”,C图反映的是“马木路克在训练”,D图反映的是“希腊人民抗击土耳其侵略者”,所以选A.
点评:本题考查课本图片的识记情况。
19.奥斯曼帝国在埃及推行的包税制( )
A.有力地促进了埃及经济的发展 B. 极大地减轻了埃及农民的负担
C. 给埃及农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D. 使埃及社会保持了长期的稳定
答案:C
解析:分析:在包税制下,包税人在保税区内可以随意向农民征收地租和各种捐税,因此这一制度的实行不会推动埃及社会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也不可能减轻农民的负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包税制概念的理解能力。
20.拿破仑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小小的欧洲是不能给我提供足够的荣誉的,我必须到东方去寻求,所有不朽的盛名都是来自东方.”材料集中体现了( )
A.拿破仑向东方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野心 B.拿破仑想到东方去巡游
C.拿破仑嫌欧洲地区太小 D.拿破仑想到东方发财致富
答案:A
解析:分析:通过拿破仑的语言可以体会法国人的殖民侵略思维。
点评:先进文明总会通过各种方式去冲击落后文明,借此体现其先进性。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人极其健忘。如果我在这里无所事事地呆上些日子,那我就算完了。在这个花花世界的大都会里,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我的荣誉已经消逝了。这个小小的欧洲是不能给我提供足够的荣誉的,我必须到东方去寻求,所有不朽的盛名都是来自东方的。
——《拿破仑全传》
材料二 它也是西方对阿拉伯世界中心地区的一次文化入侵。(拿破仑)他除了将解释古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和制订把地中海和红海连接起来计划的工程师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入侵埃及的目的。
答案:一方面,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与英国争夺地中海霸权,打击英国的殖民利益。
(2)据材料二,应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入侵?
答案:拿破仑在埃及的殖民统治,其侵略性是主要的,体现了西方国家赤裸裸的掠夺性。但是,拿破仑在埃及的统治给埃及的历史进步打开了大门,客观上猛烈冲击了埃及的封建社会结构,结束了埃及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揭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
知识点: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并辩证地评价事物的能力。第(1)题,要注意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拿破仑入侵埃及的目的;第(2)题,拿破仑的殖民入侵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殖民掠夺,另一方面是先进技术和文化的传播。
点评:本题考查法国对埃及的殖民侵略及其统治,应该从不同立场进行思考其客观作用及消极影响。学生应该坚持辩证方法进行思考总结答案。要具体地、辩证地分析殖民侵略的影响,充分把握西方殖民侵略活动的多样性特点。拿破仑远征军的入侵给埃及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也猛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结束了它与世隔绝的状态,揭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埃及社会开始在剧烈的动荡中向前迈进。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马木路克原意是“奴隶侍卫队”,他们原是埃及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等地买来的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13世纪中叶,马木路克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埃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木路克仍然保持了相当的实力。他们生性强悍,习于骑射,为了各自帮派和家族的利益,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恣意屠戮百姓、劫掠民财,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埃及的马木路克经历了怎样的兴衰过程。
答案:13世纪中叶,马木路克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一直到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向埃及派遣总督,同时,利用残存的马木路克一起管理埃及。18世纪末,马木路克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1798年拿破仑侵入埃及后,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严厉打击腐朽不得人心的马木路克势力,埃及的封建军事力量遭到严重的削弱。法军撤出埃及后,在英国支持下,马木路克卷土重来。在开罗第三次起义中,穆罕默德·阿里崛起。1811年,穆罕默德·阿里设计将马木路克的头目一网打尽,并在全国范围搜捕并处决马木路克骨干数千人。从此,统治埃及击败年几百年的封建军事集团马木路克从埃及的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2)结合所学分析拿破仑入侵、马木路克被消灭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马木路克在很大程度上是阿里改革最重要的国内背景,代表着改革前埃及内部落后的封建经济基马木路克被消灭,巩固了阿里的统治基础,为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
解析:分析:此题以马木路克为切入点考查马木路克的兴衰过程,解答此题需把握(1)马木路克的发展过程;(2)穆罕默德·阿里与马木路克集团的关系。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教材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同时也应根据材料知识进行拓展思考。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806年,英国联合奥斯曼帝国和马木路克,再次侵入埃及,企图颠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穆罕默德·阿里率领埃及人民顽强抵抗,最终迫使英军撤离埃及。英军撤离后,埃及社会仍处于内忧外患中:马木路克仍盘踞在上埃及(埃及南部农业区),并拥有大部分包税领地;埃及还随时面临着西方殖民入侵的威胁。同时,19世纪初的埃及由于连年的战争,经济十分落后,军事力量也非常弱小,这种情况远不能适应抵御外来入侵的需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马木路克在埃及的地位。
答案:18世纪末,马木路克掌握了包税权,实际统治了埃及,并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攻伐。拿破仑占领埃及后,马木路克受到打击,法国退出埃及后,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
(2)根据材料二,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是在什么情况下改革的。
答案:①内忧外患:内有马木路克反动的割据势力,外有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②埃及经济、军事落后,难以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③为富国强兵,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维护民族独立。
解析:分析:本题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能力及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和马木路克的活动分析。第(2)题从内忧外患和埃及的实力角度归纳。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埃及社会的背景史实,结合材料及教材知识进行思考总结归纳,同时应结合单元主题进行全面思考。
2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和埃及,其城市历史源远流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城市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1798年法国侵入埃及和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埃及与中国的历史开始由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过渡,其城市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开始接受新文明的洗礼。
── 车效梅《开罗、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
(1)结合时代背景,概述1798年法国入侵前,埃及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
答案:①政治上: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各政治集团混战,社会动荡不安。②经济上:盛行包税制,农业、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2)埃及和中国向现代国家过渡的过程有何相似性?
答案:①都是在遭到西方工业文明侵略后才作出变革反应;②都是从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开始;③早期都没有改变原有的政治体制;④都准备建立一支强大的近代化海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和埃及在西方工业文明影响下进行的改革。首先要根据题干判断,中国的改革应该是洋务运动,这个很关键。其次注意分析埃及改革以前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
点评:在比较两国改革的时候,注意结合时代的大背景来进行分析,尤其要注意两国改革都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封建统治,在这一点上与西方是存在着根本不同的,这也是两次改革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
——埃及史学家迦白鲁谛
材料二 农民的地位比用金钱买来的奴隶还要卑贱。奴隶在走投无路时还可能逃亡;农民则不行,他们不能轻易遗弃自己的土地,即使逃跑了,他们的主人也会把他们追回来,加倍地惩罚他们。
——埃及史学家迦白鲁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农民在埃及的地位。
答案:社会地位最为低下,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依附于包税人,受其控制;不得弃田逃亡,否则受到重刑。实际上还是农奴。
(2)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包税制带来的消极影响。
答案:在包税制度下,包税权基本上落入了马木路克手中,
马木路克通过包税制奠定了自己统治埃及的基础,最终成为阻碍埃及社会进步的最反动力量。
(3)拿破仑统治埃及时对这一制度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措施:废除包税制,由法国人负责征税。根本目的:巩固法国在埃及的统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包税制及其影响,培养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以概括。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影响要从经济和马木路克反动势力角度分析。第(3)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点评:图片型材料题将一定的信息隐含在图片里,借助图片研究事物的特征、规律或联系等,解答好这类题,需要坚持“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审,一是审图,要求弄清图片有几个要素和几层含义;二是审注,注的内容对图起补充性或解释性的作用,对理解图及组织答案有好处;三是审设问,设问是图片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第二步:比,即对图片中的内容或横向或纵向比较。第三步:联,即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注意图与教材相关知识的联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