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学课件《登快阁》(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学课件《登快阁》(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8 22:1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登 快 阁
新知导入
我国南方楼台亭阁甚多,但具名气的屈指可数。快阁算得上是全国闻名的古阁楼建筑之一。它以独特的建筑风格、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而载入《中国名胜词典》。这节课,我们伴随着黄庭坚的文字,感受一下登快阁的所见所感。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分析意象与意境,把握情感,分析表现手法。
2.在诵读中品味语言;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对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
3.感受诗人娟介自持的生命气质。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新知讲解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修水县人。其父黄庶庆历二年(1042)进士,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舅父李常(字公择)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使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


新知讲解
黄庭坚自幼聪颖异常,五岁能背诵五经,七岁写过一首《牧童诗》。李常为之惊奇,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
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黄庭坚第二次参加省试,以一首《野无遗贤》诗,中了第一名。第二年,再到汴京(今开封)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
元丰三年(1080年),黄庭坚入京改官,被任为吉州太和县(今江西省太和县)知县。为了了解人民的生活实际情况,他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将农民的疾苦,如实上报,减轻农民负担。


新知讲解
文 学
成 就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最重要的成就是诗。诗论标榜杜甫,但是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艺求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其诗多写个人生活。他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他又能词,兼擅行、草书。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痊鹳铭》,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
新知讲解
书 法
成 就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
黄庭坚行书
黄庭坚草书
新知讲解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的鼻祖: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祖:杜甫
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
“自成一家”——无斧凿痕
视频介绍黄庭坚
新知讲解
黄庭坚《登快阁》中的快阁,今在江西泰和。
朗读诗歌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登 快 阁
新知讲解
文白对译
译文:
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解:
弄:演奏
与白鸥盟:后人以与鸥鸟盟誓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
新知讲解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诗中自称“痴儿”,意思是只会“了官事”的是痴子,非大器。诗人在这里借其语,颇有自我嘲笑的意味,说自己是痴儿,没有什么本领,不是办大事的材料。显出兀傲之情。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
鉴赏文本
新知讲解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后句用杜甫“转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句。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边无垠的暮色晴空。诗人在快阁的东西眺望,他为暮色晴空下的自然美景陶醉了,“倚晚晴”三字,写出了诗人游兴之浓和流连之久。
鉴赏文本
新知讲解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颔联用的是杜甫和谢朓的诗句,但黄诗又是锻炼熔造新的境界:千山叶落,天空方显辽远阔大,新月映照,澄江更显空明澄澈。
这样的的意境实映照出诗人清超旷远的胸襟气度。“落木千山天远大”,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而意境又不尽相同。
鉴赏文本
新知讲解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杜诗有一种秋天的萧瑟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而黄诗则着重表现秋天的高旷,有无限广阔的天地,可以任鸟儿自由飞翔,让人们自由呼吸。放眼天际,使人感到身心舒服,飘飘然有飞翔天外之想。
“澄江一道月分明”句化用了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名句,而意境也不尽相同。
谢诗表现晚霞夕照的江景,而黄诗则着重表现月影澄江的夜色,表现一种高远的思致,一时表现一种宁静、澄清、温馨的境界。
鉴赏文本
新知讲解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
鉴赏文本
落木、天、澄江、月
简洁、寥廓、明净的特点
表现了作者心境的空明,襟怀的辽阔,感悟的幽深。
新知讲解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朱弦”、“青眼”极富色彩,“佳人”、“美酒”意境很美。 “已为”、“聊因”虚词烘托,把诗人心底波澜极有层次地表现出来。 “聊因”二字,写出了诗人高逸兀傲而又无可奈何的孤愤之情。
鉴赏文本
新知讲解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一个“横”字,用的出新,目光顾盼流动,只是为了一杯美酒。本是一个极平常的字,经过诗人的运化,即能点石成金,可见黄诗炼字之法。“横字”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
五、六两句写诗人独自登临的孤寂之感,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只能寄杯于酒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 。
鉴赏文本
新知讲解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鸥鸟只与没有心机的人做伴,而绝不与心怀叵测的人交游。当然,只有自称“痴儿”的黄庭坚,才能成为白鸥的真正盟友了!这两句似乎隐隐暗示诗人的人生追求,他将永远告别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向往一种纯朴的没有猜忌的归隐生活。这生活在人间社会得不到,只有驾小舟访白鸥,到江海去度余生了。
最后两句写诗人弃官归隐的意向。
鉴赏文本
合作探究
全 诗 结 构
首联入题,诗人忙完了一天的公务,在晚霞满天的时分,登上快阁,游目骋怀,透露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颔联写景,远望秋山,山岭上的树木叶落殆尽,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阔远广大。映照在澄净如镜的江水中月亮,显得更加空明澄澈。
颈联抒情,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烦忧无端而来,感叹仕途艰辛,世无知音,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惟有借酒浇愁。
尾联述志,诗人要结束宦游生活,踏上归船,与白鸥为伴,自由快乐地开始新的生活。
整首诗意蕴隽永,语势流贯,近代文人潘伯鹰评价此诗“一气盘旋而下”。
气象空阔,精致新奇。
合作探究
艺 术 特 色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
曲折尽情,顿挫抑扬
合作探究
艺 术 特 色
纵观全诗,感情抑扬,起伏不定:初登而喜(前四句),忽而转忧(“朱弦”句),继而又转喜(“青眼”句),喜而复忧(“万里”两句)。
通过这一而再、再而三的纵笔,作者对于宦途的厌倦,对于乡园的向往,便愈见其深,愈感其切。由于它用的是顿挫、跌宕的手法,因此,也愈见出感情的深沉。
诗中多处用典
合作探究
艺 术 特 色
“朱弦”、“青眼”不仅用事贴切,而且善敷色彩;“落木”、“鸥盟”等已化用无痕,如从己出。
善炼字面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合作探究
艺 术 特 色
“倚晚晴”的“倚”,写其逍遥自得的神情,“美酒横”的“横”写出诗人坚持自我及兀然傲世的姿态。“已为”、“聊因”、“吾与”等词组的使用,使诗歌显出情致的跌宕变化。
课堂练习
试比较本诗的颈联和杜甫登高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表现的意境的异同。
相同点: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矿大的意境。
不同点:杜诗沉郁顿挫,慷慨悲壮,传达出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黄诗洒脱,明快奔放,自然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豁达的情怀。
课堂练习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对缺少知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感慨
远离世俗,回归自然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作业布置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登快阁》中你喜欢的词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