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2024-2025学年北京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2024-2025学年北京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30 19:3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京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一、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新教材北京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第2章《生物体的结构》中的第2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材首先介绍了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的概念及过程,阐述了细胞通过这些过程形成组织。接着详细讲述了植物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动物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功能。然后概述了器官和系统的概念,以绿色开花植物和人体为例,说明了器官和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最后强调了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相互协调、共同作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一)生命观念
1. 理解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 认识到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结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培养学生的整体生命观念。
(二)科学思维
1. 通过分析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归纳总结出相关概念和特点。
2. 在探讨器官和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等方法,理解不同层次结构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
(三)科学探究
1. 组织学生观察植物和动物组织的永久切片或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设计探究实验(如探究不同组织对植物生长或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四)社会责任
1. 让学生了解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在农业生产(如植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和医学(如人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通过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概念及过程。
2. 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组织的类型、特点及功能。
3. 器官和系统的概念及绿色开花植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二)教学难点
1. 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意义,以及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生长的关系。
2. 认识人体的八大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动画视频、植物和动物组织的永久切片或图片、显微镜、相关的模型(如植物细胞模型、动物细胞模型、人体器官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提问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谁能来说一说细胞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生: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师:非常好!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如何由一个小小的细胞逐渐发育成一个复杂的个体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 展示图片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物体从胚胎发育到成熟个体的过程图片,如小鸡的孵化过程、人体的胚胎发育过程等。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些图片,观察生物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你们能想到这其中涉及到哪些生物学过程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细胞的结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展示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1. 细胞分裂
(1)播放动画
教师播放细胞分裂的动画视频,展示细胞分裂的全过程,从细胞核的分裂到细胞质的分裂,再到细胞膜的形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
(2)讲解概念
师:同学们,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会形成新的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多。
(3)举例说明
师: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细胞分裂的体现呢?
生:伤口愈合时,细胞会不断分裂,使伤口逐渐愈合。
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根、茎、叶等器官的生长也需要细胞分裂来增加细胞数量。
(4)师生互动
师:那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是如何变化的呢?
生:遗传物质会先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师:非常正确!这保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加深对细胞分裂概念的理解。举例说明细胞分裂的现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讨论遗传物质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2. 细胞生长
(1)展示图片
教师展示细胞生长过程的图片,对比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大小的变化。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些图片,细胞在分裂后,会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使细胞的体积增大,这就是细胞生长的过程。
(2)讨论影响因素
师:那你们觉得细胞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呢?
生:细胞体积越大,表面积相对越小,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可能会减弱。
生:细胞生长还可能受到空间和营养物质供应等因素的限制。
(3)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停止生长,因为受到了多种因素的限制。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这也是生物体维持自身平衡和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细胞生长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细胞生长的限制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思维的开放性。教师总结,强调细胞生长的局限性,让学生对细胞生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细胞分化
(1)播放动画
教师播放细胞分化的动画视频,展示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讲解概念
师:同学们,在细胞生长过程中,除了细胞分裂和生长,还有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经过细胞分化,细胞会形成不同的组织。
(3)举例说明
师:比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一些细胞会分化成神经细胞,具有接受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一些细胞会分化成肌肉细胞,能够收缩和舒张;还有一些细胞会分化成上皮细胞,覆盖在身体表面和各种器官的内表面,起到保护和分泌等作用。谁能再举一些细胞分化的例子呢?
生: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不同类型的血细胞。
生: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分化成根冠细胞、分生细胞、伸长区细胞和成熟区细胞等,具有不同的功能。
(4)讨论意义
师:那细胞分化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生:细胞分化使生物体能够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从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生:细胞分化可以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使生物体更加适应环境。
(5)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细胞分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它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密切相关的三个过程,共同推动了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细胞分化的过程,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举例说明细胞分化在不同生物体中的体现,加深学生对细胞分化的认识。组织学生讨论细胞分化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总结,强调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关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组织的形成
1. 植物的主要组织
(1)展示图片
教师展示植物的根尖、叶片、茎等器官的图片,并标注出不同的组织部位。
(2)讲解组织类型及特点功能
分生组织: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根尖的分生区,这里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它的主要功能是分裂产生新细胞,如根尖分生区、茎尖分生组织等。
保护组织:
师:再看植物的叶片表面,有一层表皮细胞,它们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作用,这就是保护组织。保护组织的细胞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它的功能是保护植物体,减少水分散失,防止病虫害的侵入等,如表皮、周皮等。
营养组织:
师:植物的叶片中还有大量的叶肉细胞,它们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些细胞属于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它的功能是储存营养物质,如叶肉、果肉等。
输导组织:
师:大家观察植物的茎,里面有一些导管和筛管,它们能够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这就是输导组织。输导组织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长管形,细胞之间有连接。导管主要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主要运输有机物。
机械组织:
师:在植物的茎、叶柄、叶片等部位,还有一些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组织,这就是机械组织。机械组织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壁增厚。它的功能是支持和保护植物体,如木纤维、韧皮纤维等。
(3)小组活动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植物组织的永久切片,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并讨论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和结构特点。
(4)小组汇报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主要组织类型、特点及功能。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植物组织切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小组汇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动物的基本组织
(1)展示图片
教师展示人体的皮肤、肌肉、神经、血液等组织的图片。
(2)讲解组织类型及特点功能
上皮组织:
师:我们来看人体的皮肤表面,这是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它主要分布在体表和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如皮肤上皮、小肠上皮等。
肌肉组织:
师:再看肌肉,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肌肉组织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受神经系统支配,能够随意收缩;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和血管壁等部位,收缩缓慢而持久;心肌只存在于心脏,能够自动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神经组织:
师: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组织组成的。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组织在人体中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如大脑、脊髓等。
结缔组织:
师:最后我们来看血液、骨组织、脂肪组织等,它们都属于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细胞种类很多,细胞间质发达,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例如,血液能够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骨组织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脂肪组织能够储存能量等。
(3)实例分析
教师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涉及到的动物组织。
例:当我们运动时,哪些组织参与了运动过程?
生:骨骼肌组织收缩提供动力,神经组织传递兴奋,上皮组织保护身体表面,结缔组织如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等。
(4)师生互动
师:那你们能说一说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区别吗?
生: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主要起保护和分泌作用;结缔组织细胞种类多,间质发达,功能更广泛,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让学生认识动物的基本组织类型、特点及功能。实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师生互动讨论不同组织的区别,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器官和系统
1. 器官的概念
(1)展示图片
教师展示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图片,以及人体的心脏、肺、胃、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图片。
(2)讲解概念
师:同学们,我们看到植物和动物都有不同的结构,像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以及人体的心脏、肺、胃、肝脏等,它们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我们把它们叫做器官。
(3)举例说明
师:谁能再举一些器官的例子呢?
生:植物的叶片是器官,它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组成,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生:人体的眼睛是器官,它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构成,能够感受光线并形成视觉。
(4)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判断一个结构是否是器官?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生:看它是否由多种组织构成,并且这些组织是否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是否具有一定的功能。
师:非常好!同学们总结得很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不同的器官。讲解器官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器官的构成要素和特点。举例说明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器官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 系统的概念
(1)以人体为例讲解
师:同学们,我们人体有很多器官,这些器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例如,人体的消化系统,它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这些器官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像这样,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2)展示人体八大系统的图片
教师展示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的图片,并简要介绍每个系统的主要功能。
(3)小组活动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体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例如消化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协作的。
(4)小组汇报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生: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为其他系统提供能量和营养;循环系统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同时将各器官产生的废物运输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呼吸系统为人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与循环系统密切配合,保证细胞的正常代谢等。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全面。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设计意图:以人体为例讲解系统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展示人体八大系统的图片并介绍功能,让学生对系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小组活动和汇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理解人体各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1)讲解结构层次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动物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那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呢?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由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体。
(2)举例说明
师:比如,一棵桃树,它的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如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等。这些组织再组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根、茎、叶主要与植物的营养生长有关,称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主要与植物的繁殖有关,称为生殖器官。桃树的各种器官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桃树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3)师生互动
师:那你们能说一说植物的根、茎、叶在结构层次上有什么联系吗?
生:根、茎、叶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它们在功能上相互配合,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共同为植物体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设计意图:讲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让学生明确植物结构层次的特点。举例说明植物的结构层次,加深学生的理解。师生互动讨论植物器官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五)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 实例分析
(1)教师列举一些生物体各结构层次相互协调的实例,如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呼吸系统会加快呼吸频率,为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循环系统会加快血液流动,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迅速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细胞;肌肉组织会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神经系统会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运动过程。
(2)对于植物,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植物的气孔会张开,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降低叶片温度,同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这涉及到叶片的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的协同作用,以及植物的整体调节机制。
2. 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从这些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在你们的生活中还能想到哪些例子体现了生物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呢?
生:当我们生病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启动,白细胞会增多来对抗病菌,这需要多个系统和组织的协作。
生:植物在开花结果过程中,需要营养组织提供养分,分生组织促进花芽分化,输导组织运输物质等,各部分共同完成繁殖过程。
3. 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生物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组织进一步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完成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的各个结构层次都紧密配合,使生物体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生物体时,要始终牢记生物体的整体性,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交流,让学生深刻体会生物体各结构层次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学生对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教师总结进一步升华主题,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整体生命观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总结
1. 引导回顾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探索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谁能来回顾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重要内容呢?
生:我们学习了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知道了它们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过程。
生:还学习了植物和动物的组织,包括它们的类型、特点和功能。
生:了解了器官和系统的概念,以及绿色开花植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生:明白了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合。
2. 教师总结
师:非常棒!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得很全面。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使生物体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组织进一步构成器官,器官组成系统(植物无系统层次),构成了复杂的生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生物体的各个结构层次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体现了生物体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生物学知识,更能理解生命的奥秘和美妙,培养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我们周围的生命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记忆,加深理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进一步梳理知识脉络,强调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