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部编版历史综合检测卷-第1-5课(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部编版历史综合检测卷-第1-5课(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8 20:53:53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综合检测卷
(范围:1-5课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相对应的答题卡上。)
1.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感到了民主的滋味。”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据某年《人民日报》报道:“当国旗图案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挂出来,或挂得更早一些。”材料表明当时( )
A.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B.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高
C.人民期盼新生政权 D.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
3.学校升旗仪式上,小恩同学国旗下讲话:“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按动电钮,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该段讲话相关的史事是( )
A.政协会议 B.土地改革 C.开国大典 D.西藏解放
4.有学者在1949年写道:“我活了七十多岁的年纪,现在才看到了真正人民的社会,在历史上从不曾有过的新的社会。”这表明( )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B.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新中国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5.齐鹏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到,它(新中国)与一切爱好自由和平的民众,包括苏联
以及所有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一起对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以盟友的形式为世界和平斗争。据此可知,新中国的成立(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极大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C.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D.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6.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图知识卡片反映的是( )
历史知识卡片 时间:1951年 人物:阿沛·阿旺晋美 经过:西藏地方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协议,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A.西藏实现和平解放 B.川藏公路建成通车
C.西藏完成民主改革 D.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7.战争必然有伤害,它可能推迟新中国已经开始的经济恢复进程,甚至会引火烧身,使中国变成战场;但毛泽东等人认为,如果置之不理,美国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凶。材料反映了( )
A.土地改革的复杂曲折 B.抗美援朝的两难抉择
C.民族复兴的自信蓬勃 D.建设探索的艰难历程
8.如图是画家赵延年于1953年创作的一幅宣传画(文字:多增加一分生产,多消灭一个敌人)。
由此可知,当时我国(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
B.人民积极生产以支援抗美援朝
C.工人地位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
D.社会主义改造激发了生产热情
9.秦基伟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由此可知( )
A.上甘岭战役的地理位置在朝鲜半岛中部
B.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全歼了侵朝美军
C.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主要处于进攻地位
D.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10.下表为“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国军’损失对比情况表”。据此可知( )
对比项 坦克/辆 飞机/架 火炮/门 舰艇/艘
中国人民志愿军损失 9 231 4.371 ---
“联合国军”损失 3064 12224 7695 257
A.美国输在轻视了作战对手 B.中国拥有先进的军事装备
C.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英勇 D.美国侵略军缺乏充足武器
11.1953年9月,毛泽东指出,“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重要意义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B.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2.《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记载道:“经过朝鲜战争的交手,美国不得不对中国的利益有所顾忌。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的反应。”这反映了( )
A.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越南战争中美国军队的战斗力下降
C.抗援朝战争后美中关系发生变化 D.中国取得了与美国同等的国际地位
13.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新解放区土地占有情况的调查统计表。此表最适宜评述土地改革的( )
项目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足7% 57%以上
占有耕地总数 50%以上 14%
A.背景 B.时间 C.过程 D.结果
14.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当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研究的原始史料。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土地改革的原始史料是( )
A.从互联网获取的有关土地改革的资料 B.亲历过土地改革的老人撰写的回忆录
C.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小说《暴风骤雨》 D.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的相关档案15.曾参加过同盟会的无党派人士叶恭绰说:“中山先生所主张的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都没有办到……今天得毛主席来办到……”毛主席办到“耕者有其田”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6.1950年冬,湖南省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改变我国农业生产落后的面貌
C.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7.土地改革后,农民群众要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现象比较普遍。据学者统计,到1952年底,河南全省普通中学由111所增至175所,小学由18709所增至31074所,中等专业学校由32所增至131所。这主要反映了土地改革( )
A.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B.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更加巩固了人民政权 D.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18.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关系图。对其中重合部分(用阴影表示)理
解正确的是( )
A.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
B.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19.如图是我国美术工作者1955年创作的宣传画,画面描绘了为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开展劳动竞赛的场景。该画反映了( )
A.工业化目标激发的建设热情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喜悦
C.原子弹首次爆炸成功的自豪
D.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骄傲
20.“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上,重工业占65%,轻工业占8%,农林水利占10%,城市公用占5%,文教卫生占9%,运输邮电占2%,其它占1%。这些数据体现了“一五计划”期间( )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
C.各行业均取得显著的增长 D.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21.如图反映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其中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开通的突出作用是(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
A.保障了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建设 B.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C.带动了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D.加速了长江南北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棉布的销售量在1950年是5647万匹,到1956年达到了17700万匹,同时食糖早在1955年就比经济恢复时期
增加了163%。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 )
A.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C.贯彻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 D.实现了文教卫生现代化
23.《六亿人们心花开》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文中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24.白大娘在解放前出生,一直没有名字,结婚前人们叫她刘姑娘,结婚后人们叫她白大娘。为参加1953年的普选,70岁的她让家人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刘文明”,郑重地写在了选民证上。这反映( )
A.土地改革激发生产积极性 B.三大改造提升了白大娘的文化素养
C.妇女积极参加基层的普选 D.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保障人民权利
25.下面材料可用于研究( )
A.农业合作化的背景 B.农业合作化的过程
C.手工业合作化的结果 D.手工业合作化的意义
26.如图为“1953—1956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全行业公私合营进一步推进 B.农业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
27.新中国成立初期,个体手工业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工具简陋,生产规模狭小,技术落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为改变这一情况,国家( )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手工业 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强调手工业稳步协调发展 D.开展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其中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的创举是( )
A.赎买政策 B.自负盈亏 C.互助合作 D.按劳分配
29.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后,上海制药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绝大部分的西药原料都能自己生产了,不仅充分供应国内需要,还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其中“四环素”已经成为国际上有名的“中国黄”。材料反映了公私合营( )
A.使民族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B.使农业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C.使手工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D.使我国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
30.如图所示为1956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出的一份文件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我国( )
一、对于小商贩业务安排的问题。 二、对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运输合作社、合作商店方面的问题。 三、适当解决小业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四、公私合营企业的私股定息问题和公私关系问题。 五、职工和私方人员的工资福利问题。 六、企业改组和人事安排问题。
A.实现了“一五”计划目标 B.关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困难
C.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重视三大改造中出现的问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31题14分,32题16分,33题10分,共40分)
31.(14分)邮票既可以用于邮寄信件,也是一种承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载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邮票 简介
图一 图一为1950年7月1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
图二 图二为1952年11月15日发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 念》邮票
图三 图三为1952年1月1日发行的《土地改革》特种邮票
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纪念邮票发行的历史背景,并谈谈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4分)
史料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指出图二所属的史料类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体现出的时代精神。(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4分)
32.(16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0099 13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谷物(万吨) 16392 19505 19
-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中国的“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制定通过的。在苏联政府帮助下,尤其是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一五”期间,我国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地超过了旧中国100多年的发展。
-摘编自新华网《新中国档案;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材料三:“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一原民盟主席张澜
材料四: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99%的私营工业企业,82%的私营商业从业人员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朱玉湘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出现材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民是如何实现“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4分)
材料四反映了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影响。(6分)
33.(10分)请结合下列图片中人物的活动和所处的时代,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紧扣人物与所处时代的关系;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黄继光 邱少云1-5 DCCBC 6-10 ABBDC 11-15 BAADD 16-20 CBCAA 21-25 BACCB 26-30 BDAAD
31.(14分)
1.历史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成为国家的主人。(2分)
理解: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2分)
2.史料类型:实物史料。(2分)
历史事件:抗美援朝战争。(2分)
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分)
3.关系:抗美援朝战争为国内土地改革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土地改革巩固了新生政权,为抗美援朝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群众支持。(4分)
32.(16分)
1.说明:1952年至1957年,我国钢、煤炭、棉纺物、谷物等产量大幅增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分)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苏联的帮助;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一五”计划的实施。(4分,每点1分)
2.实现方式: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制定宪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4分,每点2分)
3.历史事件: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分)
影响: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为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33.(10分)
题目:英雄精神照耀时代
短文:黄继光和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邱少云在烈火中坚守潜伏纪律,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无畏和钢铁意志。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在建国初期克服困难,保卫国家,也为今天的我们树立了爱国与奉献的榜样。英雄的事迹与时代紧密相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团结。(10分)
同课章节目录